中国文化传播系统观下的主体与讯息

2010-12-26 06:27李小玲朱希祥
关键词:传者讯息文化

李小玲,朱希祥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062)

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

中国文化传播系统观下的主体与讯息

李小玲,朱希祥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062)

在世界范围的“汉语热”“中国热”“中国文化热”的大背景下,以传播为论题中心、以系统为主要方法,并兼及其他的科学理论与方法,重点对中国文化传播中一向不太被关注的传者和讯息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阐发。通过解析中国文化传播者的文化素质与知识结构,挖掘向外传播的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探寻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方法、方式等等,以获得对中国文化传播有一整体认识和综合理解。

中国文化传播;传者;讯息

在目前世界范围的“汉语热”、“中国热”、“中国文化热”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形势下,一般化地讨论文化传播的关系和作用,意义不大。因此现在的研究重点应当是:向外传播的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中国文化传播者的文化素质与知识结构,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方法、方式,中国文化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对接受者的全面研究,中国文化传播的效果、效应的评估,等等。

然而,要将以上内容有机地整合融汇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应当借助传播学和系统论。因为只有传播学才能将文化传播的方方面面阐释得既全面又深刻,也只有系统论才能将中国文化传播这一庞大的工程构成和功能梳理得主次分明、有条不紊。主张将“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主编的交流学著作中也反复强调,交流是一个系统工程。[1](P.46,158)

当然,一般的传播学也包括了系统论、交流学、交际学、新闻学等,系统论中又含有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笔者在此以传播为论题中心、系统为主要方法,结合其他的一些科学理论与方法,先行展开相关论述,进而施行较为深入全面的阐发。

系统论讲究整体观、层次观和辩证逻辑,在揭析文化传播中的内在层次结构和深化主旨、构建问题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功能和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系统观作一些解释,并将系统观下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作简要的图示和阐释。系统观下的文化传播要素图示如下:

下面就其中的传播主体与传播讯息作具体的评析和阐释。

传播主体指信息的传播者或传者。传播学对此很重视,研究得也很全面和深入。但在文化传播中,对传者的研究比较薄弱。这也就是说,虽然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但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人们还是比较重视一般认知意义下的“己”和“自 ”、“彼 ”和他“人 ”(或“他者 ”),而对传者自身的子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和全面。因此有必要对作为主体的传者的构成要素进行一番分析。

传播学研究者解释过传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基本意思和内涵。这就可以回答“由谁来传播文化”和“传播文化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的首要问题。

传者的自我形象“不仅仅包括传播者把自身的作用看作为一个个人,而且包括他如何理解自己作为一个传播者的作用,不管他是把自己视为事件的解释者,某些特殊思想的捍卫者,或者只是客观事件的一面镜子,或者还是他是否认为自己的职业角色允许他提出自己的准则”。[2](P.54)西方传播学的这一表述虽显得有点抽象,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学者比较看重传者的内在思想、自我评价、价值观念等。有了这些,再加上通常理解的自我形象的外在因素,如吴建民讲到的传播和交流时的讲话形式 (衣着、环境布置、时间把握、表情和手势等)与媒体交流的注意事项等等,就基本构成了传者整体的自我形象。

对传者的个性结构,一般西方学者只是强调个性影响传播者的行为,而对个性的具体内容却涉及较少。这恐怕与西方对个性文化的研究有关,在他们的心理学著作中,对个性所包含的内容讲得非常清晰。通常而言,在心理学中,个性和人格是相近的概念,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二是指作为人的性质和作用,即人的实质的自我。个性的质的属性揭示的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包括倾向性 (态度和积极性的选择)、能力、性格、心理过程、特征、状态等。[3](PP.516-522)需要结合文化传播、交流、对话、沟通等具体活动,来考察其中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和意义。

对作为传者的中国现代文化学者而言,必须具备“通”的学术才能和才识。著名学者刘梦溪对此有过精彩的言论:“古代的通儒,是通古今。现代的通儒,还要通中西。现代的学者的所谓通,具体说包括三目:一是中西会通,这是 20世纪大师的共同特征;二是四部贯通,可以钱穆、张舜徽为代表;三是文史打通,陈寅恪、钱钟书的学术理念堪称典要。……现代学者的所谓通,主要不在兼通四部,更主要是中西会通。一个国家的学术,如果离开了域外学术思想的参照与交流互动,自身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4]这样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的“通”,自然应成为当今社会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基本的高阶才识与智能要求。这可以视作是从文化和学术的视野对传者的自我形象和个性结构所作的准确而宏整的补充。

传者的第三个要素——社会环境。因为传播一词与社会、团队、群落、社区等词语 (community)有共同的词根,一般是指传播者所处的大至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背景、经济形势,小至群体、组织、单位、集体、团队、社区等环境、氛围和相关时空的控制、影响和渲染、熏陶等。传播学中比较强调其中的工作群体和媒介组织。文化传播涉及以上诸多的因素,其本身也是一个小系统。

以上基本着眼于对作为个体传播者的结构解释,倘若将传者扩展为国家、地区或民族,传播形势延伸至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那么问题会更复杂,所涉及的要素也会更繁富。英国社会学家吉拉德·德兰逖 (Gerard Delanty)2008年 9月9日与上海学者就全球化的话题展开探讨,在讲到“世界主义激活各民族的对话能力”时说:“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研究自我理解的转化,尤其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改变,以及对身份认同的改变。这涉及对自我、社会、集体的理解的转变。从欧洲的角度来看自我认同的转化,也就是从民族的认同到后民族的认同。哈贝马斯曾经谈过这一话题。我和哈贝马斯有所不同。我特别强调民族国家的认同和欧洲认同间的关联,从民族国家认同如何转化为欧洲认同。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简单丢弃国家和民族认同,所以欧洲的这种认同一定具有某种统一性和多样性。这就要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理解。什么是现代性?现代性就是一种自我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当然包括自我认同的转化。现代性是多面的,有许多不同力量的互动介入其中、纠缠其中,包括市场、国家、市民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理念纠结其中,互动促成了自我转化的过程。……之所以存在欧洲文明,是因为欧洲和整个世界在那么长的历史中有交互、有介入、有互动的影响,这样才产生了欧洲文明。”[5]这里说的“自我理解”、“自我认同”、“自我转化”以及“对自我、社会、集体的理解”等等,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其实是对我们上面所说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另一番理解。这样来看,传者的组合系统及相互间的关系就呈现出辩证的深化性和动态性。

一些主张在文化传播中进行文化对话的学者,极为关注对话或传播主体所具备的基本思想素质、认知心态和精神品格。如德国汉学家卜松山就认为,跨文化对话应涉及历史的反思和敏感性、认识对方的传统、寻找价值上的共同点、对不同文化的开放性和虚心学习的精神等方面。[6](P.102)这四个方面,几乎都离不开对话或传播主体的自我形象、意识和思想、思维等心理和精神素质,也与我们所说的文化传播主体构成的三个要素密切相关。

现在经常说的国际视野,也是与这种自我认识有关。有学者曾将以“中国的自我认识”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关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像时代”(没有、不想与其他文化传统作对比);二是“一面镜子的时代”(以一个“西方”为认识基础);三是“在多面镜中认识自我的时代”(从自己的周边区域、国家和西方等多维对照中认识自我)。[7]这从传播、影响和交流的多边、多面和互动的历史演化角度,对作为传者 (有时又是受者)的自我身份进行了更全面、更立体的“他者”的观察、审视与对比之认知。

2008年 9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许多学者讲到中国如何走向国际社会、如何与世界进行文明对话时,都强调基于自我认识和明晰自我身份性的问题。①参见 2008年 9月 18日《社会科学报》第 4版的相关文章。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由于 (文化学上)对文化的概念和范畴的理解不同,也因为 (传播学上)对讯息解释的差异,故而回答“我们应该向世界传播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就会很多、很不一样。

论及系统中的 (文化传播)讯息,可以根据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样式,并依据传播学上的讯息界定和探索,对文化传播讯息的丰厚含义作全面和完整的分析和解释。传播学认为,传播中的讯息并不是一个独特的短暂的现象,而是一种可以大量生产并不断复制、且常常是十分复杂的符号结构物。传播中的讯息既有信息、符号、意义等内涵,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它们之间又会互相转化与转换。有学者指出:在传播过程中,“含义”被变换成“讯息”,发射器又将“讯息”变换成“信息”,然后通过某一信道 (例如某一大众媒体)由接受器将“信息”还原成“讯息”,它在信宿又变换成“含义”。如果这两种“含义”是一致的。其结果就是传播。然而,完全的一致是罕见的。[2](P.21)

这样的说法却将有关的概念区分得比较清晰。因为“含义”是比较抽象的意义所指,“讯息”则是对消息、信息的比较客观、中性的指称,“信息”除一般所指的音信、消息外,在信息论中还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而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在传播学中,这样的转换过程又被称为“编码过程”,即指传递信号所必需的技术转化,也指按照既定程序和对受众经验的期望,对语言、照片和图像、视频等进行系统处理和选择的方法。

这些特征、特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分化,在中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表现得甚为鲜明。例如,对代表中国形象与文化的龙,如何向外传播,如何让世界认识和理解它?因为作为传播讯息的龙本身,就兼有信息、符号、含义等多项能指,以及所指内涵相互间的转换;但因中外语言、文化和翻译理解的问题,将其译为“dragon”或“loong”,其意义与效果则大不相同。因为“dragon”会被西方人看作是邪恶和祸祟的象征,而“loong”则是用中国的汉语拼音英译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风采。类似的例子还如,将北京的国际译名“Peking”改为“Beijing”,将 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Friendlies”改为“Fuwa”,以及用汉语拼音直译中国菜单,等等。虽然这涉及到接受者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制度信仰以及翻译技巧方法等问题,但其核心坐标乃是对传播内容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国家象征的自信心。几十年来,推广汉语拼音的成绩有目共睹。因而人们要求中文直译、让外国人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从中国文化本体的传播角度看,可就认知、规范、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和非言语符号或意识形态、规章制度、精神心灵、物质文明等方面着眼,来探讨传播讯息的具体内容。值得重视的是余秋雨先生讲的“四座桥梁”理论,因其形象而又概括,既通俗易懂又符合文化特质,故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他说,以往几个世纪,中华文化主要通过三座桥梁与世界沟通:经典学理之桥 (各类文史哲著作)、器物 (世俗)民艺之桥(主要指陶瓷、丝绸、漆器与舞龙、舞狮、花灯等)、文化信息之桥 (包括传教士的书信,旅行家的游记,使团的日记,以及各种调查报告、采访报道、摄影资料、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统计),而这第四座桥,即以中华文化为基元,又被国际广泛接受的文学艺术之桥。中华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我们应该让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在我们的手上或者我们下一代的手上,去感动其他文化族群。[8]这四座桥梁基本构成了中国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系统组合,即经典学理之桥侧重于思想概念,器物 (世俗)民艺之桥侧重于民俗生活形态,文化信息之桥侧重于传播媒体,文学艺术之桥侧重于精神和灵性的审美结晶。它们最能体现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因而最能为世界所接受。

谈到理念文化,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过:中国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国,它只能生产输出电视机,却不能生产自己的概念。撒切尔夫人的这段话提醒和告诫我们,我国在传播能影响他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理想、精神价值、审美理念等理念文化方面过去确实做得不够。以往我们较注重传播一些外在的、硬件的文化产品,而忽视了理念性的软实力方面的文化内容产品。现在这一问题已引起了重视,如上海举办的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会议,就集中在以“和”为核心理念主线,在“和而不同”、“和谐和平”、“和衷共济”三个主题之间延续和伸展,讨论中国文化中与此相关的概念元素。这是促使中国理念清晰化、途径和方法有效化的文化传播过程。

说到其他三座文化桥梁的意义,兹以中国近年来在世界各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为例,看看其中的传播内容和形式。2002年,中国文化展演在法国举办。法国总理夫人率众高官夫人看贵州服饰,在只有两间房的展室逗留了一个半小时。在看了相关的演出后感慨地说,“中国现在火箭式的发展是因有五千年家底托举”。2003年,“中国文化年”全方位地向法国展示,舞狮、高跷、秧歌、唢呐、京剧《杨门女将》、三星堆展览……中国元素充溢蓝眼睛。中国器物 (世俗)民艺、文化信息、文学艺术等魅力充分得以显示。

当然,从系统论的整体观看,文化的观念内容和外在形式、硬件与软件常常是难分难解地融合在一起的。正因文化的这样性质,著名作曲家谭盾在讲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时,将文化中的中国元素称之为“中国香水”。2008年 9月 15日,他在上海电视台的艺术人文频道以《音乐中的中国香水》为题,讲了他如何运用中国的“十五个元素”(孔、老、庄和十二生肖)、古筝、庄子的梦、屈原的《离骚》等的“中国香水”创作音乐节目,成功地走向世界,打动世界的理论与实践。这同样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传播讯息内涵的全面而现实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文化的动态性,都即关注和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形式和运动过程。文化的动态性体现在活动、展示、演出和互动体验上,存量概念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前人的成果和历史积淀,流量和增量则体现在现实中的通过展示、演出和参与体验等活动,增添文化的附加值。这是文化传播的实践阶段,以互动体验为例,可以孔子学院为平台,运行操作性很强的项目:将体现中国人的日常衣、食、住、娱等生活习俗展演与国外友人的互动参与体验相结合。体验的项目可由长期项目与轮流变换相结合。部分项目可保留,如中国烹饪、中国养生 (中医理疗、推拿、太极等)、中国艺术 (琴棋书画曲等);一些特色的项目,如中国不同地方戏曲、曲艺、舞蹈、民间游戏、剪纸、刺绣、编织手工艺、功夫表演等,可邀请各地专业人士轮流赴中心现场表演与体验式传授。同时在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这一平台上,定期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文化空间的外观原则:以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为底蕴的生活场景,如中国江南古城镇的文化空间的设定,以时间为轴纵向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以表现其动态的传承与发展;以空间为横轴向展示中国不同区域的文化,以表现其静态的传播与影响。[9](PP.9-10)2008年 8月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将 44条胡同和 1474个院落进行修缮和改造,其住有百姓的四合院成为奥运期间外国游客最热衷的地方,此即是他们感受当下中国文化和普通民众生活的最佳空间。上海也趁 2010年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开发世博园区以外的历史街区、地段、里弄等地方和场所,向世人展示上海的海派文化。为了实现这些传播讯息的设想、实践和愿望,都需要在丰厚的文化内涵上、在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上做足文章。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一位台湾资深出版人说得好,华文出版走向世界不是用来讨论的,而是应该在实践中去做的。做好目前的出版营销、选题策划、市场培育,就是一种最好的华文出版走向国际化的战略措施。换句话说,国内的,就是国际的。[10]

整体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都应作如是观。

[1]吴建民.交流学十四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英 ]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 [M].祝建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孙汝亭,等.心理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4]刘梦溪.国学辨义[N].社会科学报,2008-08-28.

[5]吉拉德·德兰逖.在文明对话中增进共识——英国社会学家吉拉德·德兰逖与上海学者座谈[N].文汇报,2008-09-14.

[6][德 ]卜松山.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M].刘慧儒,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7]葛兆光.放宽文史研究的视野[N].文汇报,2007-03-11.

[8]余秋雨.走向 21世纪的中国文人[C]//智者的声音——在岳麓书院听演讲.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9]陈勤建.汉语国际推广思考与研究[C]//潘文国.汉语国际推广论丛:第 2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于青.只有国内的,才是国际的[N].中华读书报,2003-06-18.

The Subject and Mess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e Transm ission

L IXiao-ling,ZHU Xi-xia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East China Normal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W ithin the w orld-w ide context of“Chinese craze”,“China craze”and“Chinese culture craze”,this paper emphasizes a comparative explication of such item s as transm itters and som e m essages that are often given less concerns,taking transm ission as its topic and system as its m ain m ethod to conclude other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m ethods.It is intended to acquir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integrated 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culture transm 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Chinese culture transm itters'cultural quality and know ledge structure,m aking an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the basic elem ents for outboard Chinese culture transm ission and exploring the channels,m ethods and m eans of Chinese culture transm ission.

Chinese culture transm ission;transm itter;m essage

G125

A

1674-2338(2010)06-0066-05

2010-03-13

李小玲 (1966-),女,江西萍乡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希祥 (1948-),男,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 宁)

猜你喜欢
传者讯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生命的讯息
新媒体时代传者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
人人皆“传者”,练就一双慧眼吧
事件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线性模式
口腔医学讯息
口腔医学讯息
口腔医学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