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任家烈
习水县:“党建百里示范长廊”盛开“致富花”
■ 文/任家烈
2010年来,习水县通过以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带,力争用2至3年时间打造一批具有习水特色、能够反映习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水平的综合示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在党员志愿服务者的帮助下,习水县良村镇大安村村民何本德不用半年时间就从生猪市场低迷的环境中走了出来。“我今年预计收入将达20万左右。”望着即将出栏的生猪,何本德充满期待。
这是习水县重点打造“党建百里示范长廊”的一个缩影。 2010年以来,习水县结合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重点在习新公路、习赤公路、仁习公路沿线两旁的行政村,通过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带,力争用2至3年时间打造一批具有习水特色、能够反映习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水平的综合示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深入宣传、动员,形成良好的创建“党建百里示范长廊”舆论导向,习水县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要求等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党员、群众知晓、认同。截至目前,示范长廊沿线村共召开各种会议达350余次,参会群众达5万余人次;要求各责任乡镇境内要有一块以上宣传创建工作的永久性固定标牌,标牌位置要醒目、内容要突出、视觉冲击强烈,以形成强大创建工作声势;采取召开工作部署会、村负责人见面会、座谈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现代远程教育等有效载体,对在“党建百里示范长廊”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土城镇黄金湾村、良村镇吼滩村等好典型进行宣传推介,对全县党建工作的均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科学规划,重在落实。在“党建百里示范长廊”规划建设中,以建设“三个示范带”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农村党建特色示范带。一是产业特色化。因地制宜对本村(组)发展特色产业进行规划布局,特色产业选择与本地经济发展结合紧密,打造民化乡顺龙村葡萄、土城镇黄金湾村的蔬菜、良村镇大安的有机红粮、温水镇大水村的西瓜种植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品牌。二是生产规模化。结合实际,对产业发展已经初具雏形,自然条件适宜的镇、村大力实施规模化种植,形成土城镇黄金湾村、良村镇良村村等一批蔬菜种植达100亩以上,牲畜存栏达2000头以上,大户在20户以上,禽类养殖的,存栏达20000羽,大户达20户以上的农业产业结构规模村。同时,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类的扶持,良村镇引进了投资4000万元的红城啤酒厂,能年消化小麦万吨。三是效益明显化。通过发展村特色经济, 形成了良村镇大安村、良村村连片的万亩小麦示范基地、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土城镇千亩蔬菜示范基地等一批特色示范基地,这些特色产业或主导产业收入占所在村经济总收入的6%以上,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形成了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有效示范带动双重作用。
结对共建,共谋发展。按照“党建百里示范长廊”创建要求,习水县在党建百里示范长廊的33个村开展“1+1城乡党建结对、共谋发展双赢”的主题实践活动,以党建为切入点,以结对为方式,以发展为中心,以双赢为目的,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党建互帮互助机制,取得了发展双赢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党建百里示范长廊沿线的33个村共与24个县直机关党组织开展了结对帮扶。选派了18名思想素质好、有一定沟通协调能力、作风扎实的机关干部,进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切实加强了对结对共建活动的领导和指导。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结对共建活动,县直机关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村级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调研。通过调查摸底,掌握各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建立相关台账。在科学分析薄弱经济发展环节和明晰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县党建办组织结对共建单位及相关专家、现场会诊,帮助、指导结对双方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同时,各县级机关通过送经验、送信息、送项目、送技术等措施,不断增强“结对村”的造血功能。
(作者单位:习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