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娜
(中共宁德市委党校 福建福安 35500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乘势推进宁德跨越发展
詹 娜
(中共宁德市委党校 福建福安 355000)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高屋建瓴,统揽全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宁德继续用好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优惠政策,深入挖掘潜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十一五”时期,宁德大力实施环三都澳发展战略,经济社会获得了飞速发展,继2003年沈海高速公路通车后,2009年宁德建成开通温福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白马支线。在海西建设和环三战略的强力带动下,宁德先后引进建设了大唐火电、宁德核电、海西宁德工业区等一批临海重点产业项目,储备签约了大型钢铁、石化、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加快环三跨越崛起奠定了扎实基础。在央企大项目带动下,目前全市在建项目总投资近3000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全市投资总和的3倍。与此同时,宁德电机、茶叶、食用菌、水产品、水果、药材等传统产业正在品牌战略带动下欣欣向荣。旅游业如日初升,继“闽东北亲水游”线路2007年荣膺“CCTV全国完美假期十佳线路”之后,由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联合申报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名录。2006-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5.1%、21%、31.6%和18%,增幅均在全省前列,并呈现逐年加速之势。
下一个五年,是我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也是宁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十一五”期间,宁德工业化快速推进,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我们还是以传统的、渐进的方式推动发展,将难以在“十二五”期间赶上发达地区,而且很可能进一步拉大差距,甚至被正在加快发展的地区所超越,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落在人后。当前,宁德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紧迫任务,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争取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在此良好基础上,认真编制实施“十二五”规划,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宁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宁德的跨越发展。在编制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强化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充分发挥宁德三都澳深水良港世界少有,工农业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对接中央、省里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布局,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气魄,从各个领域源源不断地策划、运作、生成、落地一批具有重要牵引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在确保在建和已签约央企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争取再引进一批央企和跨国公司,努力把宁德建设成为国内外战略性重大项目投资的区域中心,形成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的局面。
二、加快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要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带动、企业上市、节能减排等为工作重点,持续推动电机电器、船舶修造、汽摩配件、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整合提升、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同时突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技术、生态环保、海洋科技等战略性产业,着力打造海西清洁能源基地、全球最大的氧化锆生产基地和海西药城,以新兴产业的后发崛起引领转型跨越。
三、加快新增长区域建设。要科学规划,重点抓好溪南、漳湾、赛江、沙埕等四大工业片区和内陆县重点工业片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片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其中溪南工业片区要争取建成一个低碳、绿色、循环利用的现代化石化产业园区,漳湾片区要积极建设万亩台湾工业园,赛江片区要加快发展能源、船舶、冶金、机电装备等临海工业,沙埕片区要大力发展冶金、造船、电力、汽摩、物流等产业。同时,加强山海联动,推进“飞地”投资产业区的培育,为内陆县创造工业用地新空间。
四、加快港口开发和通道建设。按照打造综合性国际化深水大港的总目标,建设以三都澳为核心的港口群,努力打造区域性组合大港和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枢纽。按照“北承南联、西进东出、通江达海”的大交通网络布局,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打通中部内陆腹地通道、“长三角”地区对接通道、环三沿海联系通道。促进宁德港腹地向浙南、赣北、鄂东地区延伸拓展,为打造中部地区重要出海口奠定现代化的立体交通格局。
五、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宁德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和快速提升的环三效应,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加快推进宁德与发达地区的对接融合。全面扩大资本、产业、技术、人才引进规模,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尤其要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和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契机,从高层往来、产业对接、旅游合作、文化互访、对口交流等各个方面,推进宁台两地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六、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城乡融合、山海联动、市县互动,抓紧编制完成环三都澳区域城镇群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按照“临海、跨海、环海”的发展步骤与“港口、产业、城市、生态”互动的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新农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七、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学制订人才规划,大胆创新人才机制,想方设法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为宁德跨越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在充分发挥现有院士科技园、专家服务团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转移集聚,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八、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首先要解决好人民群众“过得去”的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覆盖水平显著提高。在这基础上,着眼于让人民群众“过得好”,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为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产品,不断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同时努力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从宁德的“十二五”跨越发展中共享更多成果。
詹娜,女,(1970—),职称:经济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福建宁德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