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春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发生的最具深远影响的历史性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凸显了这一发展趋势。历史不可逆转地把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也把应当如何看待指导中国外交近20年的“有所作为”外交方针的问题再一次提了出来。
关于“有所作为”外交方针,国内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和影响迅速上升的发展中大国,在外交上,既不能无所作为,同时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做到大有作为,中国应当坚持邓小平提出的“有所作为”方针;而争议较大的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是应继续强调并坚守“韬光养晦”,还是“淡出”或“告别”“韬光养晦”,更加侧重“有所作为”?持折衷立场的观点主张,中国外交应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寻求平衡,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观点与近年来中国外交实践的取向大体一致,如2009年底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展望2010年中国外交时就强调“中国既要坚持韬光养晦、谦虚低调,又要积极有所作为”。
历史已经证明,“有所作为”外交方针是过去20年指导中国外交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正确方针,也是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20年来国际关系所发生的物换星移式的深刻变化,“有所作为”方针在引领中国外交实践方面的一些局限与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第一,“有所作为”方针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针对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与国际力量对比提出的,而依照今天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及全球性问题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确实难以仅仅用“有所作为”来涵盖;第二,在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做“负责任的大国”已成为中国对外战略自觉选择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面临的已不是要不要“有所作为”的问题,而是怎样“有所作为”的问题,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外交方针与时俱进地进行相应调整;第三,长期以来,“有所作为”外交方针通常与“韬光养晦”相联系,但二者所反映的是中国在外交领域的主观追求,它在指导外交实践中往往显得过于笼统和抽象,如何做算是“韬光养晦”?如何做算是“有所作为”?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这也是国内学术界围绕“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何者优先问题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的历史条件呼唤新的外交思维,针对“有所作为”方针存在的不足与局限,当代中国外交从“有所作为”转向“顺势而为”或许是一个更能适应国际形势变化与要求的选择。
何谓“顺势而为”?“势”,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包含“势力”、“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等意义。所谓“顺势而为”,也就是说要顺应力量的消长、面临的情势、事物发展的趋向去做事情。“善战者,求之于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就已阐释了善战者应把求胜之道放在依靠、运用、把握和创造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形势上的道理。
对于今天的中国外交而言,要做到“顺势而为”,首先是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也就是要“为所当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观世界历史上的大国成长,举凡成功的外交无不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党和政府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并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而这些战略思想的提出,正是建立在中国对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基础之上。
其次,顺势而为要求中国外交要顺应中国自身力量以及国际力量对比消长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要“为所能为”。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中国尤为重要。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国际社会发挥较之以往更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国仍是一个具备发展中国家基本属性的国家,并面临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这决定了中国外交即使在自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也仍然要保持谨慎低调务实的精神,做不到的事情不说,超出力量许可的事情不做,在外交作为上追求力量之所至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境界和成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用凸显,在 IMF、WBG等国际组织中投票权大幅提升,正是这样一种外交作为的体现。
第三,“顺势而为”并不意味着中国外交仅仅是对于外部环境的被动反应或是“搭便车”,它同时还要求中国在形势许可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谋势”、“造势”,也就是要“因势利导”。二战后,南斯拉夫等中小国家针对美苏冷战发起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利用东亚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发挥了“小马拉大车”的主导作用。这些都表明在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因势利导”、主动“谋势”是可以在外交上有所作为的。从当今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看,中国外交在积极主动地谋取和营造有利于自身的形势方面无疑更具优势与条件,具有施展外交作为的更广阔空间。
第四,要“顺势而为”,首要的前提是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也就是要做到“审时度势”。当今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迅速崛起的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在客观上加大了中国外交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以及日益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越来越多的部门参与到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而不同的部门往往会从本部门的利益或视角出发,对于国际形势做出不同的分析与判断,影响到决策部门从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去研判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交要做到“审时度势”,就要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外交智囊与思想库作用并对国际形势作出独立客观评估的外交政策咨询机制;建立能够站在国家整体利益高度对不同部门进行有效协调的外交决策机制;说到底,也就是要实现外交决策的科学化。
根据以上分析,将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从“有所作为”转向“顺势而为”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把中国外交“有所作为”的主观愿望与制约中国外交能否作为的客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回答了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应当如何作为的问题;第二,它的内在要求事实上包含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基本精神,从而可以避免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何者优先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第三,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正是中国党和政府明察形势、科学决策、顺势而为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外交以“顺势而为”取代“有所作为”不过是把多年来所采取的符合大国成长规律的做法在新形势下加以概括与明示,使之在引领中国外交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指针与警醒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