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教育致贫”

2010-12-26 03:30皖西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王全林
中国工人 2010年5期
关键词:子女家庭教育

皖西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王全林

有感于“教育致贫”

皖西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王全林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古代中国倡教兴学的一大传统与投资动力。曾几何时,1977年恢复高考,多少人为之奔走相告,扬眉吐气,一举改变了不少50后乃至40后的几代人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生活”是当时的最强音。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到二三十年,某些改变命运的“教育”就风光不再旖旎,现实中的教育的确存在“读书改变命运”与“因教致贫”的“悖论”,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可谓是暗流涌动。

君不见,现如今有多少家庭正在为子女读一所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示范性初中、示范性高中、名牌大学而忧心忡忡。为了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能够跻身一所名牌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就读,中国的家长们往往为此不惜一掷万金乃至数万金——择校。

是中国人太有钱吗?家长们是钱多了没地方花吗?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其实是现实的社会竞争环境,尤其是并非公平的教育环境逼迫下的一种畸形的“教育投资”,因为所“择”者多为公立中小学或幼儿园(或者改制前曾经是),它们原本就是由纳税人的钱投资兴办的。不难想见,此中究竟有多少并不殷实之家要为之节衣缩食、放弃其他消费乃至举债度日。若是家底尚为厚实的独生子女家庭,尚可举全家之力一搏,倘若是降临多子女或双胞胎家庭,双倍或数倍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等额“投资”,终将力所不逮,走向借贷之路。

家庭投资教育原本应使受教育者改变命运、摆脱贫困,但在当代中国,因投资教育导致家庭贫困的现象却并不鲜见,尤其低收入家庭因教育投资所致的短期乃至较长期“因教致贫”现象也绝非个案,尤其在物价上涨、学费上涨而家庭可支配收入滞涨的情形下更是如此。

2007年陕西合阳县草根商人党宪宗发布了一份独立调查报告,结论不可谓不怵目惊心。对11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儿子一年读大学费用以12000元计,需要母亲卖出24万个烧饼,四年下来费用48,000元,需要母亲卖出96万个烧饼;在110户农户中,有11人因高额学费而累死、自杀或病逝;家有两三个大学生的农家,往往欠债四五万元,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元。一位有30年党龄的村支书对教育高收费政策非常不理解:“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杂费用,顶我三十年给国家交的农业税,这存心是不让农民的孩子走进大学校门嘛!”农村如此,城市失业家庭、双下岗职工家庭的情形恐也概莫能外。

因教育致贫问题所引发的轰动全国的事件也并不鲜见。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的自杀事件无疑是最引起网络关注的悲剧之一。据当时网上帖子称,“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杨元元是湖北宜昌人,下有一个弟弟,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多年来,靠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姐弟俩拉扯成人。199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两年后弟弟也考取了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弟弟考上大学后不久,母亲所在的工厂面临搬迁,必须自己出钱在新厂所在地购买房屋。但当时杨元元学费尚未凑够,弟弟也是贷款读书,家里无力购房。失去了住所,母亲只得到武汉大学与杨元元住在一起。武大经济管理学院领导体谅其家庭特殊情况,予以照顾,并让她缓缴学费。在随后的日子里,杨元元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其弟弟也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读博。杨元元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找了些事做,逐渐还清了债务,有些积蓄,于是又开始萌生继续求学、读书深造的念头,并顺利考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读海商法公费研究生。由于母亲已年近花甲,需要照顾,她再次带着母亲踏上求学之路。因为经济能力限制,再次萌生让母亲借宿学校多余宿舍床位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果,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元元与母亲共同挤在宿舍的小床上。后来因为有关管理人员不让留宿学生宿舍……结果精神崩溃后的杨元元就走向了她人生的终点。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杨元元的死前自言自语,的确发人深省。杨元元之死,诚然与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不无关联,但其“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感憾不能不令人惋惜。假如她能挺过两三年,待她与弟弟硕博毕业,恐将是另一番光景。逝者已矣,望其安息。

于芸芸众生而言,这无疑给贫困家庭子女接受研究生教育与贫困研究生资助与救助问题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对于那些本专科阶段就背负有助学贷款压力或家庭教育债务的学子而言,继续深造之路势将更为艰辛曲折。故随着研究生学费政策日益朝向全缴费时代的临近与研究生扩招的同步,100多万全日制研究生(自然也应该包括博士研究生在内,他们往往还有自己的家室之累)并非一个小数字,原先因为人数少而被遮蔽的贫困研究生资助与救助问题日益迫在眉睫。

所谓“教育致贫”,是指原本就贫困或并不富裕的家庭(或个人),因家庭成员(或个人)接受教育而导致家庭(或个人)经济贫困的社会现象。

据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所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而城乡居民把“缺乏知识和技能”当做是挣不到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调查报告结论的确耐人寻味。一方面,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贫穷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也就是说,原本贫困的家庭,因为子女接受教育的开支,加剧了贫困程度;另一方面,城乡居民贫困、挣不到钱的主要根源在于“缺乏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贫困的最大根源在于所受教育不力,也就是说,贫困的根源还是在于“教育”。因为教育花费高,所以上不起学;因为上不起学,所以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所以挣不到钱。从而陷入因为贫困没有受到较好的教育,因为缺乏较好的教育导致工作能力有限,最终导致长期贫困的逻辑怪圈。

皂化、甲酯化后的样品用光谱纯正己烷稀释,稀释后样品用GC-MS测试3次,最终取9次平均值。检测条件:HP-5MS色谱柱,进样器温度280 ℃,检测器温度280 ℃,载气为氦气,氦气流速为:0.8 mL/min,分流比20∶1,进样体积 1.0 µL。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00 ℃,保持 1 min;继续以 15 ℃/min升温至200 ℃,保持2 min;再以1.5 ℃/min升温至240 ℃,保持4 min;总共41 min。

从原本指望的教育反贫困到现如今部分非富裕家庭的“返贫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个中原因何在?不能不惹人深思。

其一,家庭经济贫困是其主因。以上大学为例,本科四年,家庭教育投入少则四五万元,多则十万八万。从理论上讲,在分数面前的支出本来是平等的,等额的,同样是读高中、上大学,只要分数相同,来自同一地区的学子支付的教育费用大体也相当,但问题是各个学生的家庭收入不等。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因为“不差钱”之故,也许仅仅只是一笔开支而已;对于中等收入家庭而言,则是一笔除房子外的近期最大开支;而对于城乡低收入家庭与贫寒家庭而言,因为本来就“差钱”,同样的支出,则无异于“天文数字”开支。

其二,教育的结构性失衡所致。从教育收益看,显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比,回报的周期最长,“远水”难解贫困家庭脱贫的燃眉之急。在政府的倡导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虽然有所“填埋”,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而言,明显有“塌陷”,而在当下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中,职业教育并没有被看好,人们大多优先选择接受普通教育,往往只在迫不得已时才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其三,独生子女时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文化心态更易引发举家借债投资教育。一方面,中国自古就有节衣缩食投资子女教育的传统,并且其还走出国门,影响一代代海外华人华侨;另一方面,在独生子女时代,这种教育投资意识人为放大了家庭的教育投入。对于中等收入家庭而言,因家底尚殷实,拿出收入的1/3或1/2投资教育,囊中尚还不显羞涩,但对于低收入家庭或多子女家庭(农村地区的符合政策的二胎或超生的)而言,要想等额投入或同比例投入,因囊中羞涩,就只能举家借债供子女上学。

其四,因教育不公平、教育非均衡发展所致。以义务教育为例,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各级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城乡之间、学区之间、学校之间乃至班与班之间的均衡发展与资源均衡配置问题,仍然是问题丛生,离真正的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差距甚远。形形色色的“择校”风席卷全国,便是明证。为推进教育公平,对于初中、高中资源,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连最古老的“抓阄”也与时俱进到电脑摇号“派位”。那些没有被电脑“摇”到的学生家长,就不得不削尖脑袋“被”择校——以某种名义给名校一笔金额不小的自愿“捐资助学款”。若是异地,家长再租房陪读,开支更是不菲,贫家纵无力,小康之家也须“散尽家财”乃至举债。

其五,就业难、就业不利、就业不力是教育反贫困不力的另一个重要成因。一方面,非富裕家庭之所以投资教育(尤其是读高学费高中、上大学),除为子女长远幸福考虑外,当然也兼有指望读书成才,找到好工作以后将来对家庭的经济回报,即投资教育,增强子女的“造血”能力,将来能为家庭脱贫。但另一方面,由于目下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未散,前几年高校扩招的余波未平,就业难早已不是危言耸听了。而且,越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中小城市,就业中的不规范成分愈浓,非市场化配置的概率过高,往往更多依托所谓的“社会资本”或人脉资源,而贫困家庭在此方面尤显薄弱与“贫困”。现如今,那些未就业、半失业、隐形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每年恐怕不会少于七位数,若他们也要像其父辈那样靠国家救济度日的话,就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了。

一方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扬眉吐气”,一方是“求学负债累累”的“因教致贫”,个中悖论,又该如何科学看待与化解呢?

其一,全力推进以民生建设为主体的社会建设,做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蛋糕”,确保底线公平。为此,除正常的民生建设投入外,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民生轨道,大力推进,优先投资,优先发展。从关乎国计民生计,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如安徽省自2007年起,在省级民生工程中,先后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纳入教育民生资助范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中,直接涉及教育的民生项目有:充实高校和中职困难学生资助项目内容、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校舍安全工程。

其二,加大教育投入,实实在在地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各级各类教育公平,使占GDP4%的教育投资目标争取早日实现。经济是基础,“择校”本身并非根源,从历史渊源看只是“表象”,根源在于历史上的教育投入欠账,并且这些极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往往又优先供给配置给那些重点大中小学(或省市级示范性学校),人为加大薄弱学校的薄弱程度,人为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与不公。

其三,树立理性教育消费观、升学就业观。在教育消费问题上,除接受基础教育外,家长与学生本人的心态一定要平,平心静气,量力而为,决不能一味盲目投资,盲目跟风、模仿乃至攀比。对于重点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与涉农专业、中职教育的国家免费政策,以及职业技能教育回报短平快特点,家长及其子女的眼睛不一定非要仅仅盯着某些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在兼顾本人学习能力、学习意愿、专业兴趣与家庭供给能力、近中期的回报方面综合权衡,尤其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与理性抉择,决不能一味跟风。在日益到来的能力社会,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学有一技之长的技工、技师远比那些能“文”不能“武”的大学生更为吃香。某些应届大学生月薪不及农民工的根源恐怕也就在此。大中专毕业后何时选择深造,也要适度兼顾家庭及个人的经济能力,条件暂不具备时,可将学习机会后置,相机而动。就业也不一定非要限制在某些地域、行业,应以积累工作实绩、先就业,再择业,机会总是垂青于能力+经验者。

其四,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一是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三是创新机制,深度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扎实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上,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也应早日提上议事日程。四是深度推进从学历补偿性成人教育向岗位学习型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转型。

其五,教育扶贫中的“造血”与“输血”相结合。“输血”解决应急问题,如子女上学期间,确因家庭贫困、家庭突发变故所致的教育贫困,可在学生资助体系中解决;确属特困家庭,可在社会救助体系中予以安排解决(如助学贷款的利息支付乃至本金支付或减免)。“造血”要解决的是能力水平问题与自尊自信、自立自力问题,家庭可贫困,但精神、意志决不能“贫困”,社会需要更多的“洪战辉”。

其六,公平至上的就业保障体系建设。贫困家庭投资教育一可保证子女将来过有尊严的生活,保证其将来“体面”地出入社会;二也可借此实现教育反贫困的预设目标,但其前提是要以科学的教育配置与公平的就业机会为保障。故对于社会资本不足的农村家庭、贫困家庭及其子女而言,公平至上的就业保障体系建设尤显重要而迫切,惟有岗位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只惟能力,不惟资历、不惟学历、不惟家历的就业体系,才是真正理想的就业保障体系。

最后,应该说,“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佑自助者)。贫困不是你的错,放弃才是你之过。说一千,道一万,面对同样的困厄,自我拯救是最后的支柱与支撑。“知识改变命运”的事迹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已经上演了N遍,第N+1遍在哪里?就在你的坚守与恒念中。

据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所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的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而城乡居民把“缺乏知识和技能”当作是挣不到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