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本刊评论员
“中国工人”作为群体形象,入选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由此也引发了中外媒体的热议。
按照《时代》周刊的说法:中国经济能够顺利实现“保八”,并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路,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背井离乡勤劳普通的工人,他们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所以,“中国工人”上榜是名至实归。中国工人阶级能够在欧美世界得到如此高的推崇或许还是第一次。
“中国工人”在极其平凡的工作中有如此非凡的精彩表现,他们在默默奉献中所彰显的赤子之心,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唤醒起人们沉睡已久的良知,不仅令世界感动,也让国人为之动容。
《时代》选择“中国工人”或许另有寓意:其中既有中国工人不仅为“保八”做出的最大贡献,还意味着他们为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因为中国工人的收入不但无法与其他群体相比,更远远低于企业的利润增长。“中国工人”不仅没有公平地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相反,金融危机中被减薪减员、一系列安全事故中一些工人甚至为经济增长付出了生命代价。
尽管各级政府和工会组织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但超时的工作,低廉的工资,依然是相当一部分工人生存状态和命运的真实写照,就此而言,“中国工人”的上榜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与“中国工人”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任何赞许都轻如鸿毛,无法承受鲜活的生命之重。
我们关注的是:“中国工人”在赢得掌声的同时,应该能够真正公平地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与工作;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再以透支和侵占工人利益的方式前进,无论以怎样堂皇的名义有多么可爱的理由。
我们期待着:千千万万“中国工人”——我们的兄弟姐妹,永远告别开胸验肺,告别矿难给生命带来的威胁;对他们的关怀与关注不再仅仅停留在年终的送温暖,以及事发后的慰问同情。我们期待着:在能够看得见的将来,他们的权利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使“中国工人”们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斗行程中,时时充满阳光与温情,并洒下一路朗朗欢笑声,全社会尊重劳工的风气能够蔚然形成。
因为我们深知:劳工神圣!对他们的尊重,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无论我们置身庙堂之上,还是身处草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