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冰
使命巍然柏树成荫
——宝钢教育基金会创立20周年
文/李冰
肩负着建设钢铁强国历史使命的宝山钢铁公司,作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时刻不忘科技兴国的沉甸甸的责任。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处于国民经济百废待举的年代,党和国家领导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持,犹如一股洪流,推动宝钢这艘钢铁航母成功启航。此时,宝钢上上下下认知度最高的一句话是:宝钢,是全国人民的宝钢。因为他们心中抹不掉宝钢建设之初,一大批专家、教授联名上书要为宝钢募捐,江苏省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46个孩子寄来课余捡废品攒下的19.87元钱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宝钢1号高炉喷薄的炉火,犹如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映照着每一名宝钢人胸膛中升腾的使命感:宝钢,该怎样回报社会?
“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这是人们对科教强国的憧憬。1990年,宝钢亮出第一面国有企业公益奖学的旗帜:出资200万元设立“宝钢奖学金”。200万元,对于当年二期工程尚未投产、还需自筹续建资金的宝钢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在国家教育经费严重短缺而高等教育需求空前高涨的形势下,宝钢领导毅然决定斥资奖励高校优秀学生。宝钢奖学金的创立,犹如宝钢在教育路上播撒的星星之火,在国有企业支持高教事业上开出了先河。宝钢奖学金设立的第一年,14家高校成为宝钢奖学金的理事单位,有近20所高校的231名学生受到了奖励。之后,参评学校、获奖学生逐年增多。
1994年,宝钢领导决定在宝钢奖学金基础上加大投入,设立“宝钢教育基金”,基金数额增至3500万元。考虑到教学是人才培养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环节,宝钢教育基金将奖励高校优秀教师作为一项新的重点工作列入其中。至此,宝钢公益支教事业实现了由“宝钢奖学金”到“宝钢教育基金”的第一步跨越。
公益支教,不仅对宝钢来说是一个未曾涉足的领域,就是在国内也无经验可循。1990年,宝钢经过深入调研,在奖学金设立之初,组建了宝钢奖学金理事会,并聘请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担任顾问。设立宝钢教育基金后,在原理事会基础上,组成了由教育部人事司、上海市教委、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中国冶金教育协会、宝钢以及48所高等院校、4所新闻单位领导参加的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形成并逐步完善了一整套由企业出资设立、政府指导、专家帮助督导、理事会决策经营、高校积极参与的有效运行机制。
基金的应用渠道逐步拓展:从奖学延伸到奖教,并陆续增设了一些有关教育的专项奖励和专项资助。1994年开始,基金出资200万元,连同宝钢职工捐助和宝钢10年厂庆节省下的活动费用,在红军长征经过的7个省份建起了11所希望小学。1996年建成后连续3年,每年追加50万元投资,帮助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了把宝钢希望小学办成当地示范性学校的目标。同时,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合作设立了每两年评审表彰一次的“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奖”。1998年,还增设了特别奖,表彰在抗洪救灾中表现杰出的教师,“十杰”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中赢得了声誉,树立了一批有影响的标兵形象。宝钢教育基金与原国家教委社科司等相关部门合作,设立全国高校文科优秀博士论文文库。同时,出资设立了全国性“宏观教育研究奖”,并参与了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主持设立的“中华扫盲奖”。
在宝钢股份三期工程区域一块碧绿柔软的草坪上,一座命名为“飞飏”的纪念雕塑,线条流畅、造型隽永——这是1999年宝钢教育基金设立10周年之际,全国50所高校,中科院人事教育局、上海市教委等部门,精心筹划,向宝钢赠送的大型纪念雕塑,用以肯定和表彰宝钢在教育事业方面所作的贡献;国家教育部也向宝钢赠送了贺匾,赞扬宝钢教育基金为“支教奖学榜样”。也就是在这一年,宝钢将教育基金数额增加到5000万元。2005年5月17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设立宝钢教育基金会,使宝钢公益支教活动完成了从“宝钢教育基金”到“宝钢教育基金会”的华丽转身。同年9月,在投产20周年之际,宝钢再一次追加5000万元,使基金数额增加到1亿元,竖起了一座国有企业公益支教的里程碑。
1991年,第二届宝钢优秀学生奖评审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某著名高校的一名学生因在评审表上书写姓名字迹潦草,被苏步青顾问“一票否决”。
一向谦和的苏步青顾问何以同一个字迹潦草的名字“较真”?一番紧张激烈的讨论之后,评审会的顾问们给出了谜底:宝钢优秀学生奖评选条件概括起来就是优中选优,要求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综合发展,这其中,思想政治方面是首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是宝钢优秀学生奖区别于其他学生奖奖项之处。潦草的字迹给人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够严肃,缺乏对宝钢教育奖应有的尊重。
支持与轻视,本就是两个极不对称的字眼,这种不对称出现在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更让人觉得难以接受。这件事在参评的高校中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也引起了基金会的反思:当今时代,凡事需要凭借实力说话。宝钢教育奖的实力怎么体现?就是要一贯秉承严肃、科学、公正的评选宗旨,使名副其实的优秀师生站上领奖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宝钢教育奖在高校的影响力和认知度,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从1990年宝钢奖学金设立开始,评颁工作就始终本着优中选优、严格遴选的原则,宁缺勿滥。众学子和教师们逐渐将获得该奖项视为一种很高的荣誉,因此选拔难度逐年加大。在宝钢教育奖的推动下,涌现出的优秀师生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是宝钢教育奖中至高无上的荣誉,每年仅有的10个名额,加之从高校到教育奖评审会多轮的严格遴选,使这个奖项风光无限。即便是这样一个珍贵的奖项,有一年,还是由于严格评审标准的限制,只有9人获奖。
2005年,宝钢教育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复正式注册后,一些与相关部委挂钩的临时机构及各种媒体纷纷邀约宝钢基金会挂名、出资,共同举办或捐助某些慈善活动。基金会考虑到参与这些慈善活动虽能扬名,但基金会的资金毕竟有限;虽能行善,但不完全符合基金会“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的宗旨,只能婉拒,集中力量支持高校教育。实践证明,决策是正确的。由于资金投入方向精准、运作模式公正科学,宝钢教育奖在高校的认知度、影响力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表达了希望早日跻身理事单位行列的愿望。2009年,基金会还准备将奖学的范围扩展到台湾、港澳及华侨在内地就读学生,这必将为宝钢教育基金会翻开新的一页。
宝钢教育奖作为非公募性质的民间奖项,在为国育才使命的感召下,并没有提出任何与企业自身利益有关的附加条件。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完全摒弃了功利的宝钢教育奖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也正是因为洁身自好地一路走来,宝钢教育奖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珍视。针对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宝钢设立的教育奖在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师特等奖的选拔条件中,重点放在了支持基础课教育上,特别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到教学一线。从宝钢教育奖历年的获奖名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从事基础课教育的越来越多。每年遴选出的10名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都是高校教师中的楷模、领军人物,他们影响、带动了更多的青年教师潜心教学,激励着许多中青年教师走上教学一线。
宝钢教育奖,在全国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声名鹊起,被公认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分布面广、奖金总额多、荣誉度高的全国性奖项之一。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宝钢教育奖已经成为广大师生追求的目标,许多人都把获得该奖项作为自己终身难忘的殊荣。
宝钢教育奖非功利性的良好口碑像一副清新剂,净化着高校本不该有的气息。一位执教一线近20年的教师这样发表“获奖感言”:最爱的岗位是一线教学,最爱教的是本科生。终身执教一线志不悔的唯一理由就一个词:喜欢。一个朴素的词汇褪尽了浮世的铅华。2008年,两位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用获得的10万元奖金,在自己所在的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对于这种捐献奖金的做法,尽管宝钢教育基金会并不鼓励,但几乎每年都有获奖师生表达捐资意向。记者走访的几所大学,几乎没有人不在乎宝钢教育奖的奖项,也几乎没有人很在乎宝钢教育奖的奖金。他们说,看重的就是大型央企无私支教的这块品牌,折服的就是科学公正的评奖方式。
宝钢教育基金会的设立,架起了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推动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共同发展,树立起国有企业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良好形象。宝钢教育基金会的成长,同样得到了国家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与关心。
在宝钢教育基金会发展的20年间,一批又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顾问、理事倾力支持宝钢教育奖的评颁工作,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已经辞世的钱令希、季羡林顾问,在生病期间还坚持认真审阅材料,对数十位提名人一一筛选。陶大镛、柯俊、罗国杰顾问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数百页的评选资料,逐字逐句地斟酌审阅。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曲钦岳先生,不止一次地致信理事会,分别就宝钢优秀学生奖、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师特等奖评选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钱令希、季羡林先生相继辞世后,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秉承两位先生的一贯精神,第一时间推荐在自身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出任宝钢教育基金会顾问。宝钢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樊纯诗讲述了这样一个场面:家在合肥的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中国科技大学陈国良教授,得知宝钢教育基金会秘书处一行即将来学校拜访,精心准备,“盛装”迎候,亲自引领秘书长一行参观自己的科研场所。盛夏的合肥,犹如一个热气升腾的蒸笼。打开门的一瞬间,秘书处一行人无不为之震撼:年逾七旬的老人身着西装,打着领带,颤巍巍地在门口迎候,额头上渗出的汗珠让所有人心疼。老人说:迎接的是宝钢的贵宾,这身装束是必须的。这个细节传递的是怎样的一种尊重与敬意!来访的人清楚地知道,这份尊重与敬意,献给的是谁?献给的是一个企业无私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献给的是一家企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长达20年的绵绵之情。
就在宝钢教育基金会迎来第20个生日的历史时刻,浩瀚的苍穹,增添了一颗以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先生名字命名的“谷超豪星”。这位担任着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教育界泰斗,又何尝不是众多关心支持宝钢教育基金会成长的明星中的一颗呢!樊纯诗秘书长动情地说,其实,这些年逾古稀却依然牵挂着祖国教育事业发展、扶持宝钢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群星们,才是最应该接受敬意的人。
时光荏苒,20年弹指一挥间。经过20年的历练,宝钢教育基金会将“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的宗旨发扬光大,领导机构、发展方向在不断调整,运作方式、评颁标准在不断完善,设奖范围从最初的14所大学逐步扩大到71所评审大学,以及上海市、原冶金部所属的院校和中科院所属的18所科研院所;获奖师生已达l.4万人,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用于奖教奖学及专项教育资助的金额累计已接近1.2亿元……
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在宝钢肩负的巍然使命中拔节,那蓊蓊郁郁的柏树林必将成为强国富民的希望之林。宝钢教育基金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