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正
风筝成为一种娱乐玩具转向民间娱乐活动始于隋唐。尤其唐帝国的建立,使社会的文化经济出现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随着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行,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息灯鹞文》就记载了唐代太监将灯笼挂在风筝上夜间放飞的故事。宋代放风筝已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并有学者开始对民间风筝进行研究。高承在《事物纪源》中就对民间风筝的历史渊源、名称等作了专门考证。明初,由于当时的统治者鉴于汉韩信用风筝丈量未央宫欲谋反的教训,在京都禁放纸鸢,这使我国北方地区放风筝的风俗受到影响。直到明代中叶,清明节放风筝的风俗才在我国北方再度兴起。在清代,清明节放风筝在全国大普及,上自内苑,下至土庶,在清明节期间,“俱立秋千架嬉戏为乐,童子郊外放纸鸢”,新颖别致的风筝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新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北京竹枝词》)经过长时间的创造,演变和发展,全国逐渐形成了以北京、天津、潍坊为代表的三大风筝流派潍坊放风筝兴起在宋代,至明代更加普及,清乾嘉年间遍及民间。从乾隆年间起,潍坊地区所修许多地方志和地方文献中都记载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据《潍县志稿》记载,早在明代,“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道光时潍县金石学家、诗人郭麟在他所著的《潍县竹枝词》中这样写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春来燕多。”甚至连被罢了官的潍县知县郑板桥也写下了“闲逐儿童放纸鸢”的句子,可见当时民间放风筝的普及程度。
潍坊风筝经过长期发展,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统一风格的扎制、描绘工艺,成为中国风筝大家族中独具特色的一派。潍坊风筝以其题材广泛、造型优美,扎工精巧、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起飞平稳、富有民间乡土生活气息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无论是以日常生活中象征吉祥如意的祥瑞蝙蝠、仙鹤童子、孔雀开屏、凤凰展翅,还是以民间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嫦娥奔月、八仙过海,天女散花、麻姑献寿,或是寓意喜庆和对称图案的“喜”、“寿”、“八卦”、“七星”等,无不栩栩如生,鲜艳夺目,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的杨家埠村,“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他们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更加突出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随着潍坊风筝的扎制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常年生产风筝的专业户。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了潍坊风筝十大家,即唐洪亮兄弟,郭兰村、裴心泉,胡敬珠,牟丹、韩连溪、康万香,杨同科,张廷禄、孙永春等风筝世家。由于民间放风筝的普及,潍坊早年就有了相当规模的风筝集市。建国之后,百废俱兴,潍坊风筝重新飞上了蓝天。早在五十年代,仅杨家埠的风筝便行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潍坊风筝也以其特有的妩媚打入了国际市场。1958年2月,200只“4鹞鹰”飞到英吉利、新加坡。1960年春,老艺人胡景珠的一条“龙头蜈蚣”翻腾在墨西哥城的上空引起轰动。1980年后,在日本名古屋、法国巴黎,加拿大蒙特利尔、联邦德国莱比锡的国际博览会上,潍坊风筝无不受到特别的赞赏。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行,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潍坊风筝在日本、美国及东南亚一带就销售出3万多只,此后以每年1万只的数量递增着。
1984年7月,潍坊风筝文化交流团应美国华盛顿风筝协会和西雅图航天博物馆的邀请访美,参加了西雅图太平洋科学中心举办的“潍坊风筝展览”,风筝艺人当场表演的风筝扎制,绘画技法,令观者为之倾倒。代表团回国前夕,戴维杰克利先生提出邀请潍坊市风筝协会主席邹立桂和老艺人孙永春携风筝参加美国汤普森电影公司科教影片《翼的探索》中一段中国风筝片断的拍摄,代表团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人们在后来拍竣放映的影片中看到,江边一宋代老人正在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于扎风筝。老人一边扎一边讲,孩子们都听得入了迷。只一会,各式各样的风筝放飞了,“苍鹰”、“蝴蝶”、“凤凰”、“蝙蝠”,“黄鸟”,“蜻蜒”和板子八卦等空中翻舞,“龙头蜈蚣”摇头摆尾,腾云驾雾。孩子们牵着风筝在江边奔跑……那个扎风筝的老人就是孙永春。这是潍坊风筝第一次走上世界银幕。
自1984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使潍坊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之路。由此,潍坊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奇葩开始大放异彩,世界风筝文化也由潍坊揭开了新的篇章。1988年,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在潍坊宣告成立,并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风筝带动着潍坊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潍坊也把风筝一年放飞到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