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声里话竹枝

2015-12-19 11:52杜昊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竹业潍县竹枝词

杜昊

摘 要:本文将从山东省潍坊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竹类资源在山东省的栽培历史为出发点,以清代山东的潍县竹枝词为切入角度,从诗人笔下的潍县历史入手,对竹枝词中的山东潍坊竹种植及与竹相关的传统民俗活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潍县;竹业;竹枝词;风筝;民俗

竹枝词,又名“竹枝子”,原为古代流行于巴山楚水长江中游地区的民歌曲調,因内嵌“竹枝”“女儿”为歌咏时的和声而得名。自唐代刘禹锡、白居易等借用传统“竹枝”体裁创造新词起,竹枝词便作为一种以纪事为主,专门描绘风土时尚的诗体而登上文坛。历代诗人多以竹枝词描绘世俗、民间风情,且大都于词后附有注释文字,能够比较真切地反映诗人所目睹的社会生活风貌。近年来随着地域文化热的升温,描绘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的地方性竹枝词日益为学界所重视。《潍县竹枝词》生动地反映了清代潍县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为后来学者对潍坊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1 背景:物质民俗背后的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通常指环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资源等等。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正如冯天瑜教授所说:“地理环境不只是文化的消极衬托物,更重要的是,它是锻冶文化合金的重要元素。”⑴长久以来,潍坊自然环境的变迁对当地风俗习惯的形成和改变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如潍县竹枝词中关于“竹”意象的消失与重现便是其中一例。

我国人民历来有珍爱竹子的传统,竹子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竹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竹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题材,历代皆有咏竹诗文佳作;从南朝谢祧的《秋竹曲》和《咏竹》开始,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嗜竹惜竹叹竹咏竹者不曾断绝。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摇曳之声和清疏之影尽入诗中,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书画家郑燮就以爱竹、画竹闻名。他借竹以折射出自甘淡泊、孤高而不攀附权贵的气节、情志和思想。在潍县任县令期间,他以竹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与绘画作品,比如在他任上留下的为人传诵的名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然而潍县的竹林不是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的。潍坊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不适于竹类植物的大面积生长,山东省地处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1~l4℃,年降水量在550~950mm之间,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不适宜竹子的大规模栽植,尤其是春季干旱期比较长,对竹林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⑵,直到今天,山东境内的竹林种类还是以观赏林(如淡竹)居多,材用林及笋用林(如毛竹)较少。清道光年间潍县诗人郭麟的竹枝词中有这样一首:“潍中无竹几经年,潍上竹枝词不传;今日竹同词併有,相联一唱使君前”。事实上不仅潍坊,整个山东也有一段无竹可见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古代山东的气候自然状况比较适宜竹类生长,是某些竹类植物的栽植最北界。山东省日照市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过碳化的竹节与有竹节状凸棱的陶器,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前期墓葬中有竹简400多枚;《古诗十九首》中也有“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的诗句,乐毅报燕王书中有“蓟丘之植,植于

汶(山东汶水)篁”的句子,这些都证明秦汉时期的山东还是有野生竹林的存在的。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也曾对山东省境内的竹子生长历史作过专门的考据,他在《山东考古录·考竹》中说:“北方古称多竹之地有三:淇(今河南)、渭(今甘肃、陕西)、汶(今山东)”⑶。

然而历史上的宋金时期,由于气候与降水量等原因,自然生长的竹子已然从山东绝迹。这段历史在清道光年间潍县诗人郭麟的竹枝词中即有体现:“爱竹谁同王子猷,东堂遗事蔡公留。于今不用栽芦代,劲节虚心绿满州”。作者有自注:“蔡珪正甫,正定人,金大定间由礼部郎出守潍州。时潍无竹,尝于官舍东堂栽芦代之”。在金朝大定(1161-1189)年间,时任潍州刺史的蔡珪在潍坊甚至找不到可供种植的竹子,因此只能在庭院中种植芦苇聊以欣赏;这样的历史记载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潍无竹”的印象。那么,是否有资料可以佐证这一点呢?

竹子的分布和生长主要受制于水、热条件。宋金年间,正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寒冷的时候。竺可桢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载明,宋金年间北方的气候以寒冷干旱为主:北宋(960一1127年)时气候转寒,气温比唐朝明显降低。北宋末年(1111年),太湖冬天全部结冰,且冰上可通车马。南宋(1127—1279年)时,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被派遣到金朝。他在阴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阳历10 月20日)到北京, 当时西山遍地皆雪, 他赋诗纪念⑷。

随着气候的变暖以及降水量的不断增多,以及人们对竹子的园林观赏与经济价值的需求,于明清时期,竹子被重新引种到潍坊境内。事实上,北方人工竹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公元前200年)有“丘陵坂险不生五谷者,以植竹木”。魏晋时代山阳(今河南辉县)“父老猷种竹木”;明代周至、户县“募民种竹”,在竹林的破坏变迁过程中人工种竹的尝试起着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作用,为后人积累了培育北方竹林的经验。从郭麟词中“于今不用栽芦代”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到清朝乾隆年间,潍坊的竹林栽培已颇具规模。如诗人家族郭氏南园已有翠竹千竿,风光景物不逊苏州园林。“南园修竹几千根,贤宰时携客到门”,在职期间,郭家修竹蔽日的南园即已给素有爱竹之名的潍县县令郑板桥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至于在郑板桥卸任后尚在赠予郭麟家人的墨竹画上题下如此诗句:“七载春风在潍县,爱看修竹郭家园,今日写来还赠郭,令人长忆旧华轩”⑸。

2 研究:以风筝为代表的游艺民俗活动

潍坊竹子的种植不仅满足了上层文人园林观赏的需要,也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民俗所不可缺少的部分。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自古以来就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竹有关的游艺习俗更多,譬如著名的潍坊风筝。风筝,又名“纸鸢”,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山东潍坊是我国四大著名风筝产地之一,2006年“潍坊风筝”已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风筝制作技艺项目的第一位。

从地理位置上讲,潍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区胶莱平原的边缘,纬度处于北纬35°—37°之间,属于暖温带季风区的大陆性气候区域;又地处鲁沂山脉(鲁山海拔1108m,沂山海拔1132m)和胶东半岛丘陵地区的中间;东南—西北方向的“胶莱平原”,南北一直延伸到广阔的渤海和黄海;鲁沂山脉和胶东半岛丘陵地区中间的“胶莱平原”就成了半岛性气候和渤海、黄海季风的天然风道。潍坊春季风多雨少,秋季天高云淡,一年四季风力资源丰富,特别是每年春季,春风浩荡,潍坊及周边地区都是良好的风筝放飞场地。大自然赋予潍坊风筝得以长久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潍坊风筝的自然因素。

从经济情况上讲,潍坊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清代潍坊的手工业极为发达,是全国著名的手工业城市,素有“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的美称。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两行官树一条堤,东自登莱达济西。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郑板桥《潍县竹枝词》),造就了潍坊经济的发达。乾隆年间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里是这么称赞潍坊发达的商业经济的:“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直至今日,据2003年的社会调查显示,潍坊市的工艺美术的品种仍然占到山东省工艺美术品种的一半以上。

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发达的经济环境成就了潍坊风筝的繁荣。據《潍县志稿》记载,早在明代,潍县民间便已出现扎制风筝的习俗。“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⑺。历史上,北京、天津、江苏南通、山东潍坊,是中国风筝主要的四大产地,有“京燕、津奇,南响,鲁蝶”之称。清代宫廷风筝艺人流落民间,促进了潍坊风筝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放风筝习俗的流行亦使得风筝艺术达到鼎盛阶段。自1664年后,潍坊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筝产地。制作风筝的匠人齐集潍坊,各展所能;潍坊风筝交易盛况空前。清末诗人裴星川的竹枝词就描述了当时风筝交易的盛况:“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风筝的热销在一些地方的民歌中也有体现, 如临沂民歌有“清明去踏青, 放起大蜈蚣, 潍县风筝真有名”的唱词。潍坊的风筝甚至远销至外省地区如河北、京津,《沧州市志》卷四便载有当地商人出售潍县风筝的字号,有“春记”和“风鸢店”两家⑻。

《临朐续志》载:“三月清明日…斯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郊;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⑼。从古以来,放风筝的民俗便与清明节、寒食节联系在一起。郭麟的竹枝词描绘清明风物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辞官归隐后也曾深情地回忆潍县风物:“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些诗句均描绘了清明时节,女子打秋千、儿童放纸鸢的早春风光。

之所以选择清明时节放飞风筝,是受到受着民俗文化的巨大影响。风筝是一种游艺竞技娱乐民俗事象。从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对人民文化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筝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深层的民俗深层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期的潍坊民间,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放飞风筝时,把自己或者是亲人的名字写在风筝上。当风筝高翔蓝天之际,把风筝线剪断,任凭清明之风把断线的风筝送往天涯海角。这样做的目的是驱走晦气,带来吉祥如意。

钟敬文先生认为,从民俗史的角度来考察,放风筝最早的原始意义是具有巫术性质的,其最初的含义是为了转移病痛、邪恶,将一切不祥的灾祸放飞于天空⑽。因此古时清明不能去捡别人放飞的风筝,以免沾上晦气,正是因为民间的这样一种朴素的驱祸祈福心理。吴中扬州地方民间时令风俗中即有:“三月之时放断鹞”之说,颇具特色的传统蜈蚣风筝,它的前面也曾做成一个鬼头。《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府众人猜灯谜,有一则就是关于断线风筝这一风俗的:“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而今日的放风筝实则是经历寒冬以后,人们在早春舒活筋骨、强身健体的健身运动。《滕县续志稿》载:“儿童辈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焉⑾,清代的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一书中也说过:“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⑿。现代医学也证明,放风筝能够防治精神抑郁、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是一种健康的游艺民俗活动。

3 关联:竹与风筝的亲缘关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放风筝的习俗本身便起源于山东。《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为最早的有关风筝的记载;《墨子·鲁问》则记载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作为物质民俗而言,风筝的制作与竹子是分不开的。

然而在明代,早期的潍坊风筝并不用竹子扎骨,而是用当地所产的苇子和高粱秸作骨架糊绘而成;这和杨家埠最早的风筝是“八卦”“七星”“筛子”等风筝结构十分相合。因为“八卦”“七星”两种风筝的骨架无需弯曲,长挺高粱秸即可做成,如“七星”风筝是由五个圆圈连结而成,苇子薄而柔韧,制作“七星”骨架十分理想。后来经过生产实践当中不断的材料比对,到了清代,民间艺人才最终确定了竹篾扎骨,彩纸包面的基本样式。这是因为竹制骨架有利于大批量定型生产:竹子坚韧,又易劈为细篾,用它制作风筝,可按风筝的设计规格,统一下料、划上墨记、火烤定型。一片竹片定型后,多者能够劈为近十条,不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形状、大小完全一致。而且风筝边框全是竹子,坚韧不易毁损。风筝做成之后,百只打成一捆后稍加包裹,便能成为一个自然的包装,利于长途运输和销售。潍坊《寿光县志》也记载,“正、二月间,儿童辈以竹为胎,糊作纸鸢形、蝶形等形之类,系以长线,放之空中”⒀,可见风筝制作中竹骨的不可或缺。随着竹骨的出现,潍坊风筝也从原先的“八卦”“七星”等简单结构中脱离出来,转向了蝶形风筝。这段时期号称“十个风筝九个蝶,九个蝴蝶九个新”,也是潍坊风筝被称为“鲁蝶”的由来。之后又在竹编骨架的基础上衍生出龙头蜈蚣、人物形象风筝等。

在风筝的具体制作过程中,还要根据设计选用竹材,而毛竹又因其易于弯曲、轻便而富有韧性、价格便宜、便于取材等特点成为风筝制作的首选材料。山东有计划的毛竹引种始于1959年⒁,在此之前,风筝一般选用本地土产的淡竹材料或从外地进口毛竹。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和七十年代中期,山东省曾大量从浙江福建等省引进毛竹种植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风筝艺人通常选择无蛀虫、节距长、韧性好的大毛竹为材料,且要干燥一年以上方可使用。

传说明末一料衣太监回杨家埠省亲时,将宫廷彩绘门神像带回故乡,为乡人所见;善刻之人临摹成木版,涂色印刷。到清乾隆时期木版年画已相当发达,有歌谣为证:“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收罢大秋就刻板,忙到腊月二十三”⒂。由于年画作为节日民俗的时令性,其下脚料纸张、颜料又非常适宜糊制风筝,于是杨家埠扎制风筝便盛行起来。扎制风筝的匠人多兼营年画、扇子等纸工手艺,风筝和年画、扇子一起,成为以西杨家埠为中心,饥庄、三角埠、王家道、仓上等村农民家庭中三项主要的副业生产之一。他们秋冬印年画,春天扎风筝,夏天糊扇子,一年四季都不得闲。清末潍县诗人裴星川便用他特有的敏锐眼睛捕捉到风筝铺子年画与风筝共同经营的场面:“東城墙外是白沙,风筝铺子三十家,冬售年画春销鸢,一年四季不断花”。潍坊的风筝绘画正是在此基础上吸取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法,又博采京津杨柳青等地画风筝之长,线条粗犷,以红、黄、蓝三色为基础色,重笔浓抹,色调明快,浑朴,在对称中达到强烈的美的视觉效果。

除作为游艺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材料外,竹子本身作为民俗活动的一环,也在人民群众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山东省单县中元节祭祖时,需要以竹子做成盂兰盆等祭品;又如鲁南、鲁东南地区的枣庄、临沂等地有“摇钱树”的习惯: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买一新鲜竹枝(多以刚竹属的毛竹、刚竹、淡竹为主),或插于地上,或立于门前,寓意“摇钱”发财之意;竹子在山东省各地的民俗活动中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作用之广,正如王子猷所言:“何可一日无此君”。

参考文献

⑴冯天瑜.地理环境与文化创造[J].理论月刊,1991.

⑵隋治波,张磊.竹子在山东省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世界竹藤通讯,2010.

⑶顾炎武.山东考古录[M].光绪八年山东书局重刻本.

猜你喜欢
竹业潍县竹枝词
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举办多方利益相关者研讨会推动竹业发展
潍县萝卜及其栽培技术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关押西方侨民信息再考证
郑板桥智断案
中小竹业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和对策
《竹枝词两首》其一
潍县城隍庙戏楼和郑板桥的戏剧思想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顺昌县岚下乡竹业现状与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