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司乐平(拉西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的临床观察

2010-12-14 08:34何水生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42期
关键词:晨峰危险度拉西

何水生 曾 艳

近几年在对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临床工作者发现高血压患者存在“清晨醒后血压急剧上升”这一现象,因而提出了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概念。“血压晨峰”是指凌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研究表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受内、外源性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生物节律性,且在清晨好发。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都证实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加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晨峰成为治疗高血压达标及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血压晨峰定量标准:晨起时间带的最高收缩压平均值减去夜间时间带的最低收缩压平均值,>35 mm Hg视为晨起血压升高,为异常。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自2008年1月~2010年2月心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将符合选择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55±1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

治疗方法 初始治疗时使用拉西地平(三精司乐平,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 mg,1次/日,1周后将剂量递增至6~8mg,1次/日。

血压检测 对入选病例进行动态血压检测。将袖带固定于右上肢,参数设定为每30分钟自动测量1次,记录10:00~22:00血压。血压值用mm Hg表示。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8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晨峰值的变化见表1。

显效率为65.67%,总有效率为89.58%。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在开始治疗的1周内出现头痛、面红、轻度浮肿等轻微不良反应,继续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讨论

高血压患者在清晨时清醒并开始活动后交感神经系统即刻激活,引起周围血管阻力迅速升高,因此较多的高血压患者有血压晨峰高反应发生。血压晨峰现象在高血压触发器官病变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瞻性的研究发现,血压晨峰程度加剧了心脑血管的病变,血压晨峰现象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有密切关系,并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从睡眠时的血压最低值到清醒时血压的快速上升与年龄、24小时血压变异和靶器官损害的程度有密切关系,约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型猝死发生在此时段,脑卒中的发生是其他时段的3~4倍。与一天中其他时间相比,清晨时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度高40%,心脏猝死的危险度高29%,各型中风的危险度高49%。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晨峰,有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血压晨峰的治疗方法,现在认为可以把给药时间改在临睡前,使用药物定时释放制剂,使用作用时间长的药物等。其中使用作用较强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又平稳的降压药物,是目前控制血压晨峰的最佳治疗途径。

拉西地平属新一代长效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它的显著特点是起效缓慢,作用持久。由于拉西地平是高度脂溶性的,它在脂质部分堆积并在清除阶段不断释放到结合部位,这一特点使得拉西地平明显不同于其他钙拮抗剂,其他钙拮抗剂脂溶性低,故作用时间短。拉西地平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基础研究已证明它比硝苯吡啶、尼群地平、维拉帕米,甚至氨氯地平的血管选择性更强;而它对心脏产生的负性肌力作用比较弱。拉西地平对血管的这种高度选择性有助于解释它的强力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较强、起效和缓、平稳持久,符合控制血压晨峰治疗要求。

从分析结果可知,拉西地平服药后1周逐渐起效(P<0.05),4周后达到明显而稳定的降压,总有效率为89.58%。拉西地平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有助于显著减少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晨峰危险度拉西
勘误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血压晨峰对未达临界病变隐匿性冠心病的影响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现象与褪黑素昼夜分泌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冰糖葫芦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