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宜居程度和规模经济--来自于26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0-12-08 07:59:46李文宇
城市观察 2010年6期
关键词:宜居规模程度

◎ 李文宇

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宜居程度和规模经济
--来自于26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 李文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城市会更适宜居住,更能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吗?通过运用中国26个主要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后,得到结论:中心城市的发展仍是以宜居程度下降为代价的,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拥挤效应.所以,城市应采取更有力的规划和设计,使中国城市走向宜居型,并在适宜的规模下进行发展.

中心城市 宜居程度 规模经济 面板数据 发展模式

中国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城市得到巨大的发展,2008年的城市年度居民收入比1990年上升了4倍以上,截至2007年底,已经有36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达到了200万以上,比1978年增加了26个,2009年全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6.6%.在城市规模不断提高的同时,大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城市环境也不断改善,随着外来人口进入城市,政府也会逐渐注重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现今,城市的发展会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提供更为高质量的生活,以吸引更多的移民,使城市更协调有序地发展.本文分别从市民和企业的角度出发,选取城市宜居程度和规模经济指标为依据,研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式和进程,从而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数据来源和处理进行解释,第三部分进行宜居程度和规模经济对城市发展的计量分析,最后部分提出一个宜居化和适度规模的城市发展模式.

一、相关研究及文献

城市发展是一个多元化主题,对其产生影响的主体有很多,包括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宁越敏(1998)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走向多元化,替代了以往单一或二元为主的动力.许抄军等(2007)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产业结构、要素推动、制度变迁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市民和企业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城市的宜居程度,包含城市的环境、气候条件、污染程度等,另一个是规模经济,城市是主要规模经济集聚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规模经济的影子.

1.城市人居舒适度的研究

城市作为经济地理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以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城市首先出现在适宜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区域.在人类走入现代以后,自然条件仍然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主要因素是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改善,使市民生活水平提升. Costa和Kahn(2003)检验了美国月度气温与城市的房价和工资关系,发现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关联.Siqi Zheng等(2010)通过对气温、降雨量、绿化、空气质量等指标分析城市生活质量对房价和FDI投入等关系,认为中国城市逐渐走向宜居化的发展.随着特征价格法(Hedonic模型)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大量使用,有很多的研究表明城市环境对房价有着明显的影响(如:赫前进(2007)等).那么,城市的宜居程度应该会对城市发展造成影响,越适宜居住的城市越能得到良性发展,应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增长模式.Glaeser等(2001)认为消费型城市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更高生活质量的城市更益于发展,所以应注重于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来带动城市向宜居型发展.从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城市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不注重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一味通过发展工业来促进经济增长,而近年来,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综上所述,当城市发展前期,由于侧重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管理水平不足,拥挤度上升时,宜居程度会下降;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居民会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城市的宜居程度成为吸引城市居民的主要因素,从而促进城市发展.

2.城市规模经济的研究

城市是多样化的经济集聚体,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特定地点集中,就会出现城市,表现为产业的集聚、人口的集聚等.对城市产业分布的研究中,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起什么作用,以及对小城市的影响,也可以称为城市的空间层级理论(李金滟和宋德勇,2008).Henderson (1988)是其主要的代表,认为城市产业是由第一性经济基础(first nature economic base)和第二性经济基础(second economic base)所决定的,大城市主要拥有规模外部性收益较大的第一性活动和具有多样化的自由定位活动.Krugman (1991)中提出规模经济对经济地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发展出新经济地理(new economic geography)这一新兴的学科,在krugman(1993)中,将城市的发展因素分为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其中城市主要由第二自然起主导作用,其发生的机制是规模经济带来的累积因果效应. Fujita等(1998)则强调于产业规模经济对城市的作用,对不同产业按次序排列后,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城市层次体系.规模经济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毋庸质疑,国内也有很多文献对城市的规模经济进行研究.金相郁(2006)对全国的城市进行分析,认为城市规模经济存在不同的范围和区段,新兴城市比传统城市更有规模效率,而大中小城市对比特大和超大城市也有较明显的城市规模效率.栾贵勤等(2008)认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带来相应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从政策操作层面上看,在继续关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支持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刘永亮(2009)从分形模型、分组分析等多种角度对中国城市规模经济进行动态研究,得出结论:转轨过程中城市规模经济作用日益明显和突出;城市土地规模经济表现最为突出,资金规模经济相对较弱,因此应该摒弃限制大城市规模的做法,实施大城市化战略.可以看到,对我国大城市的规模是否合理有不同的看法.按照新经济地理的看法,规模经济在集聚的初期会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当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拥挤效应,从而会抵消规模经济的作用.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9)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8~2009),选取了主要26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因为直辖市的发展模型与省会城市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没有选择,拉萨因为数据缺失,也将其剔除.

对城市宜居程度选择了3个指标考虑,包括气候的适宜程度、城市绿化率以及城市污染状况,对城市规模经济选择了消费潜力、劳动力需求以及中心城市经济集中度,使用城市人口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公式1,如下: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显示城市的扩大程度.对数据的来源与处理说明如下:

(1)气候的适宜程度(temp):美国经济学家Costa和Kahn(2003)发现气候对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里使用了zheng等(2009)的方法来度量城市的气候适宜程度(如公式1):temp表示适宜程度指数,用冬季和夏季偏离最恶劣气温的差异来表示,较高的指数显示该城市有更适宜的气候,更适宜人的生活,居民如果在充分流动的条件下,会选择更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活.

(2)城市绿化率(green):这里直接使用了城市建成区的绿化率来表示,更多的绿地会给居民带来更大的享受,使城市更适宜居住.

(3)城市污染(poll):使用了各城市SO2排放量来表示城市污染状况,并用城市面积计算了每平方公里的SO2排放量,只有2003~2008年的数据,2002年的数据缺失,之前的数据统计口径不同,不具有参考性.

(4)消费潜力(consume):使用各城市居民的人均工资水平来衡量,城市的消费潜力越大,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城市,并扩大居民的收入,形成正向的促进结果.

(5)劳动力需求(demand):城市有较高的劳动力需求,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流入,如果劳动力需求规模过大,会使劳动力成本升高,形成拥挤成本,使城市发展减缓,参考Bartik (1991)以及Blanchard and Katz(1992)创造的本地劳动力需求指数来计算城市年度的劳动力需求:

其中emp是i城市行业j占从业人口的比例,而growth是表示的是全国行业i的劳动力增长比例.

(6)中心城市集中度(center):使用了省会城市占该省的经济总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集中度越高,在该区域内经济活动越集中于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带动就越大,使中心城市的增长速度加快.

(7)资源的依赖度(depend):使用了城市中采矿业从业人数与总从业人数的比值来反映城市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中心城市的产业基本出现多样化的特征,但是资源产业仍在一些城市占据一定地位, 2008年的数据中,郑州、太原、银川、兰州、乌鲁木齐5个城市的该指标都超过3%,所以将这一指标仍考虑到我们的分析中.

(8)城市人口(pop)和建成区面积(area):使用这两个变量来表示城市的发展状况,因为统计数据中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准确性存在质疑,所以使用了城市总的从业人数来表示城市人口规模,而建成区面积直接使用了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三、计量模型与分析

城市的宜居程度和规模经济怎样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这里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城市的不同规模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并且与城市发展是互动的结果.使用26个省会城市的数据,构建以下的线性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develop表示城市的发展程度,使用指标pop和area来表示,X表示的是城市的宜居程度,使用temp、green和poll. Y表示规模经济程度,使用了指标consume、demand和con,Z表示其他变量,只包括了depend.这里使用了hausman检验来确定不同的方程使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这里也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进行检验,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1.对城市人口的回归检验

表1显示了不同回归对城市人口变化的解释情况.在回归(1)中除了green指标没有显示显著性外,其他5个指标都有较高的显著度,但是green指标在分区域的回归中却有良好的表现,我们对各变量的解释如下:

宜居程度:从全国范围来看,气候的适宜程度与城市人口是反向关联的,考虑分区域的检验结果,除了东部地区是呈负值,中部和西部地区都是正值,说明这一结果是由东部地区所决定的,在东部地区,北方的这一指数得分较低,其中沈阳是最低的.虽然我们假设气候越宜居的地方发展越快,但这里显示其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气候的适宜程度不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甚至会出现反面的结果.而在绿化率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都出现了反向的结果,说明东部和中部的城市发展会降低城市的绿化水平,进一步降低宜居水平.在污染水平的检验结果中,污染的排放仍会对城市发展发生正向影响,这与Zheng等(2010)的结论不同,中国的城市还未走向健康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仍需要进行大量的污染排放.总体来说,中国中心城市的宜居程度与城市的发展不是正向的结果,甚至城市的发展会使其宜居程度降低,这是一个失望的结果,说明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依旧依靠对城市环境的降低来达成的.

表1 对城市人口的计量检验结果

规模经济:从消费水平来看,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提高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而西部地区则表现不明显,说明东部地区的中心已经转向以消费型为主导的城市,而西部地区则仍依靠产业的发展来支撑.在劳动力需求方面,全国和东部地区都出现了反向的结果,说明中心城市的劳动力已经出现拥挤现象,更大的劳动力需求不能带来城市的发展,这一结果也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下降的.而中心城市相对于区域的经济集中度都对城市发展带来了正面的效果,说明我国的大部分省份都依赖于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的重点发展会使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大.所以,我国中心城市在规模经济的发展模型下,东部城市已走向消费型城市,但是城市的扩大会带来一定的拥挤效应,并且我国的大部分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心城市带动模式的特点.

其他:东部和中部城市已经不存在资源依赖,而西部地区仍表现了一定的资源依赖性,并且资源依赖并不会促进城市发展,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摆脱资源依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对城市面积的回归分析

表2显示了城市面积变化的回归结果,很多方面与表1的结果近似,在宜居程度方面,城市的发展与宜居指标仍然是负面的效果,城市发展会带来绿化水平的降低,污染的上升.而在规模经济方面,消费潜力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扩大,在东部,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会因为拥挤效应削弱城市发展.对于资源依赖,西部地区仍表现了明显的资源依赖性.

表2 对城市面积的计量检验结果

四、宜居化和合理规模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成都市为例

在分析了中心城市的宜居程度和规模经济之后,我们发现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仍会导致宜居程度的下降,说明过去的发展模式没有发生转变,中国城市的发展路程仍会非常艰辛,逐步摆脱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设宜居型城市将是很长的过程.政府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很多城市已经向建设宜居型城市迈出了步伐,比如成都就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的概念,这会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户籍制度变革,人口的流动性会逐步加强,更宜居的城市会获得更多的人的青睐,会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未来的城市发展中,不断提升城市的规模经济,应使城市逐步走向消费型、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应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使城市有序发展,减弱城市因为拥挤带来的负面效应.所以,城市在将来的发展中,应逐步走向更适宜居住,更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

成都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市的发展主要特点包括趋圆性和中心性,成都位于成都平原,具有典型的城乡圈层结构,一般将其分为三个圈层①;成都市的中心区域人口密度相当高,城郊地区人口分布又非常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高于其他区域2~3倍以上.针对成都的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的宜居化和合理规模的城市发展模式:

1.环境保护和资源承载

成都应以自然资源和地理特征为基础,实施生态建设措施,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建设"环城绿地"以构建成都的区域生态屏障,保护现有的绿地资源,结合成都的历史文化脉络,同时以交通干线绿化,风景名胜区、花木生产地等形式构建点面线一体的立体绿化方式.成都是水资源相当丰富的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1300毫米,地表水量约为89亿立方米,但是由于城市污染和污水处理不充分,很多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所以应改善污水处理能力和农村地区的水质,改善城区的水资源系统,进一步改造通过城市的多条河道,引导产业向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圈层的发展特点,以容积率、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等控制用地效率,集约化利用土地.

2.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

城市发展应走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成都要选择低碳的产业发展路径,逐步淘汰和改造高排放企业,因为城市用地的限制,还要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以城市带动农村,引导农业转型,发展特色农业以及与农业互动的观光产业.对于中心发展过于密集的特点,加强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通过组团化的形式构建环中心区域的二级城市体系,以公共交通为依托发展成为商业、居住一体的特色产业带动、适宜人居的新型小城镇.

3.以人为本的管治理论和模式设计

城市的管理主体是政府,但是也应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采用政府和市场双方并举的模式.建立垂直和水平双向的管治体系,从垂直来看,加强以中心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分工和协调,中心政府管理超出下级政府范围的公共服务,下级政府负责区域内的日常政府服务职能.从水平来看,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有效表达机制,通过自律使其行为合法合规;完善市民参与城市管治的意识,通过媒体、网络、听证会等形式充分与市民互动.

注释:

①成都一圈层指5城区(锦江、青羊、成华、武侯、金牛)以及高新区;二圈层包括近中郊的6区县,为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陴县;三圈层为远郊区8市县,分别为大邑、邛崃、蒲江、崇州、都江堰、金堂、彭州、新津.

[1]赫前进.特征价格法与上海住宅价格决定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

[2]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6).78-82

[3]李金滟,宋德勇.新经济地理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8(11).89-94

[4]刘永亮.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9(7).69-73

[5]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 477

[6]栾贵勤,田芳,孟仁振.集聚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城市规模选择[J].经济问题,2008(11):44-47

[7]许抄军,罗能生,王家清.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7(8):20-25

[8]Blanchard, Olivier, Katz, Lawrence, 1992. Regional evolutions[Z].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I.

[9]Bartik, Timothy, 1991. Who benefits from stat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ies? [Z].W.E. 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 Kalamazoo

[10]Costa, Dora L; Kahn, Matthew E, The Rising Price of Nonmarket Good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2), 227-232

[11]Edward L. Glaeser; Jed Kolko; Albert Saiz, Consumer city[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1 (1),27-50

[12]Fujita, M. ,P. Krugman, T. Mori, On the evolution of hierarchical urban system[J].Eur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2), 209-251

[13]Kru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3), 483-499

[14]Kruman P., 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3(2), 129-144

[15]Henderson, Urban Development: Theory, Fact, Illus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6]Siqi Zheng; Matthew E. Kahn; Hongyu Liu, Towards a system of open cities in China: Home prices, FDI flows and air quality in 35 major citie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0(1), 1-10

[17]Zheng, Siqi, Fu, Yuming, Liu, Hongyu, 2009. Demand for urban quality of living in China: evolution in compensating land-rent and wage-rate differentials[J].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3), 194-213

Development Modes of Central Cities: Analyzing the Livable Level and the Scale Economy from Panel Data of 26 Provincial Capitals

Li Wenyu

The scales of Chinese cities expand increasingly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However, are these cities more livable and easier to benefit from the scale economy? Through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26 provincial capitals in China,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ities are developing at the expense of the livable level, and the expansion of city size leads to the crowded effect. Therefore, cities shall adopt more effectiv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make it suitable for living and develop under the appropriate scale.

central cities; livable level; scale economy; panel data; development mode

F299.2

李文宇,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空间经济与城市发展.

(责任编辑:李钧)

猜你喜欢
宜居规模程度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8
宜居的海底城市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宜居大化
宝藏(2018年11期)2019-01-15 03:46:08
规模之殇
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 07:56:14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汽车零部件(2017年2期)2017-04-07 07:38:47
宜居星球
太空探索(2016年2期)2016-07-12 09:57:27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09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断块油气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