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2010-12-08 15:03李建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冰雪旅游业环境保护

李建华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体部,辽宁沈阳110035)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李建华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体部,辽宁沈阳110035)

运用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目前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背景良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功能,但目前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和指导、盲目、随意开发自然资源的现象愈演愈烈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牢固树立“经济是主导,环保是基础”的战略方针等解决对策,力图为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借鉴。

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以冰雪体育旅游业为主体的冰雪产业,目前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滑雪协会统计,2006年我国的滑雪场已超过280家,全国滑雪人数达450万,仅北京地区的雪场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1]。2007年,黑龙江省共接待500万人次冰雪旅游者,冰雪旅游收入近30亿元,占该省当年GDP总量的5%以上。2008年,黑龙江省共接待冰雪旅游者6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0.5亿元人民币;接待国外旅游者3.05万人次,创汇1290.9万美元[2]。不夸张地说,冰雪体育旅游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支柱型产业。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市区也加大了冰雪产业的开发力度,并将其视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冰雪体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界、旅游界和体育界的共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冰雪旅游业仍然存在一线问题,亟待突破和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就是重中之重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力图为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

1 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国际背景

冰雪体育旅游业在我国是处于萌芽期的新兴产业,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而瑞士、法国、挪威、加拿大、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冰雪体育旅游业,均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其国家经济结构里占有重要的比重,具有强大的行业优势和品牌优势。以瑞士为例,人口仅700多万,近年来每年接待的游客却达1500多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滑雪者;每年创汇70多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冰雪体育旅游收入[3]。无论是管理体制、行业文化、品牌意识等“软实力”,还是相关设施、衍生产品、配套设备等“硬实力”,特别是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问题,这些国家都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这些国家又均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很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但大工业生产长期积累的“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气候问题相当突出。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这些国家的气温连年上升。瑞士、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滑雪强国的许多冰雪体育旅游胜地,冬季平均气温连续多年已接近摄氏零度,雪线逐年上升,雪山和雪地不断减少,昔日能够自由自在驰骋的滑雪场地已呈大幅度萎缩的态势[4]。由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根本不愿意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无意帮助气候脆弱的国家、地区解决变暖问题,因此1992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仍然是纸上谈兵。可以预见,西方滑雪强国的气候变暖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继续延续。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近年来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已经开始转移冰雪市场,特别是向我国延伸,以合资、独资、控股等方式建立滑雪场地,希望能在方兴未艾的中国冰雪体育旅游市场分得宝贵的份额。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应该牢牢把握和利用,决不能坐失良机。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训,在大发展、大进步的同时,尤其是做大做强冰雪体育旅游品牌的同时,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注意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自然是应有的题中之意,否则“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现象完全有可能在我国重演,我们将不得不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先开发后治理”,最终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甚至给子孙后代留下不可原谅的后患。

2 奥林匹克运动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倡导者

冰雪体育旅游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冬奥会,更是冰雪体育旅游业的一种特殊方式。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早就引起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关注。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认为“环境是国际奥委会迈向第三个千年时最关心的两件事之一。”[5]为顺应历史潮流,1991年国际奥委会修订《奥林匹克宪章》时,特意增加了环境保护的条款“应努力使奥运会在确保环境问题受到认真关心的条件下举行。”经过反复推敲和仔细斟酌,1996年7月1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旗帜鲜明地将保护环境列为国际奥委会的任务之一“国际奥委会认为举办奥运会应当显示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在其活动中采取体现这种关心的措施,教育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各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6]国际奥委会号召世界各国人民广泛采取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的生活方式,并要求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所有组织,在其筹备和举办各种赛事的过程中,采取优化环境的措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承办国开始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以确保奥运会的正常举行。进入90年代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次,一直致力于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榜样。国际奥委会在审查申办城市的过程中,认真考虑环境问题,有时甚至优先考虑环境问题。各申办城市在申办陈述中,都把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经过紧张的投票,举办城市尘埃落定,很快步入新建、改建、扩建奥运场馆的轨道,此时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启动了监督机制,密切关注奥运会筹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确保环境承诺的落实,并把相关意见及时反馈给举办城市。

“创办绿色奥运”的理念肇始于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办的第17届冬季奥运会。在这届冬奥会上,挪威人民自觉地把保护环境的意识灌注到赛场的每个角落,使在本国已经成型的“绿色文明”文化成功地渗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当时的挪威奥委会,提出环境保护是奥林匹克运动两极——体育和文化——之外的“第三极”[7]。这个观点的问世,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开启了奥运会与环境保护自觉融合、自觉促进的历史进程。当时的挪威议会在审议政府批准申办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的决议时,首次明确要使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成为全球的“环保典范”,充分体现了挪威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推动。

受“绿色的冰雪运动会”——挪威利勒哈默尔第17届冬奥会的影响,以后举办的多届奥运会和冬奥会,都强调了环境保护的原则、理念和思想。悉尼奥申委专门制定了《夏季奥运会环境准则》,将环境保护正规化、法律化,为申办成功准备了先决条件[8]。申办成功后,悉尼奥组委将“环境保护”理念放到重要位置考虑,强调要把悉尼奥运会办成真正的“绿色奥运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把“绿色奥运”列为三大主题之一,致力于奥运会与环境保护的完美协调、和谐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北京奥运会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达到了保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使奥运会与城市发展并驾齐驱,充分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充分借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环境保护的理念,加大生态平衡的保护力度,成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牌,是冰雪体育旅游业必须要达到的奋斗目标。

3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和指导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从宏观层面来看是比较完备和系统的。具体到冰雪体育旅游行业,需要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操控,但显然这些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有些严重滞后,有些处于空白状态。具体而言,一是缺乏全国性意义的相关法律,二是缺乏地区性意义的相关法规,三是缺乏行业自律意义的相关规则,四是缺乏企业自主意义的相关措施。立法的不足,自然会影响执法的效率,进而抵消守法的价值,最终导致违法结果的肆无忌惮。目前大多数滑雪场地的开发者,既不了解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也缺乏相关的保护意识、理念,完全从经济利益的一维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不同程度存在漠视环境保护的现象,给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显性或隐性的影响,个别地方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

3.2 盲目、随意开发自然资源的现象愈演愈烈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冰雪体育旅游行业仍然处于自发、自为的初级阶段。本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看到冰雪旅游旅游投资少、见效快、赚钱多,便一窝蜂涌来,跟风思维与现象泛滥,客观上造成本行业高速发展的状态。由于盲目上马、无序竞争,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如有些经营者为追求短期效益,根本不考虑保护环境的长远利益,肆意破坏各种自然资源。个别滑雪场地、度假场所依山而建,将原有的地表植被铲除,却不予恢复;即使采取了补救措施,但重新种植的植物质量、数量均不尽如人意,而且后续管理不力,甚至任其自生自灭。有些旅游基地的地下水、岩石、矿石等地下资源遭遇掠夺性开采,毁坏现场惊心触目。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是亚洲著名的冰雪体育旅游胜地,由于开发时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地下水也遭到掠夺性的开采,致使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破坏程度严重,反映到气候变化上,是一年中极少下大雪,可见已经产生了消极的连锁反应[9]。最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个别景区的山林、湿地、植物等自然生态或者局部被破坏,或者关键地域被毁损,从而使景区整体无法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此外,一些冰雪体育旅游景区为烘托气氛,建造了数量不等的人文景观,如中国传统和欧美风格,这些建筑也给自然资源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

3.3 从业者和旅游者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严重缺失

尽管冰雪体育旅游从业者在申办相关企业时,曾经到环保局等有关管理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并不等于其已经具备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观念。表现在实际经营中,就是千方百计缩减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粗放似地上马环保设施,对污水、废气、废旧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草率、敷衍了事。在一些滑雪场的附近地域,可以很随意地发现堆积如山的垃圾,均为这些滑雪场所所为。个别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根本没有从思想上重视环保工作,没有把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反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制造污染,甚至多次重复污染,如餐饮人员无限制、无标准地排放油烟、黑烟等有害气体,不同程度地加剧了“温室效应”。哈尔滨市前些年在松花江畔兴建了冰雪大世界,成为闻名遐迩的冰雪旅游场所,但施工和开业时在江心陆续堆积了上百吨的垃圾,至今仍然没有清理干净,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不言而喻[10]。

相当一部分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和素养。乱扔垃圾,破坏植被,大幅度排放汽车尾气,随心所欲地刻写字画,这些行为看似无足轻重,实际上在无形中戕害已经非常脆弱的自然生态。有些旅游者认为环境保护是从业者的职责,与己无关,既不去制止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件,又不知不觉地侵害自然环境,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以滑雪场所为主体的冰雪体育旅游地域,均属我们的国土,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国内旅游者的权利和业务,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之。

3.4 相关单位责任不清晰,互相推诿、扯皮

制定环保计划,修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既有政府行为,又有企业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和企业存在相关权利与义务不清晰的问题。应该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却推给了企业。如冰雪体育旅游基地的公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属于政府管理和投资的范畴,但有些地区却由企业来负责,这样不利于对机动车辆数量、流量、规模等的控制,汽车尾气集中排放,破坏了生态环境。应该由企业承担的责任,却由政府完成。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地表污染的具体防治,主要由企业操控,但个别地区却推转嫁给政府。即使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责的环保工作,先后次序和主次关系往往也有差异。因为兴建环保设施需要一定的投入,所以从部门利益出发,政府和企业都想让对方多承担经费投入,自己则越少越好。基于以上缘由,自然产生了两者互相推诿的情况,显然不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环境的恶化、退化和异化。

4 加强和改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4.1 牢固树立“经济是主导,环保是基础”的战略方针

冰雪体育旅游是朝阳产业,在我国的个别省区已经位居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自然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其高速发展。目前世界经济依然被金融危机的阴云所笼罩,冰雪体育旅游业是萧条环境里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大力扶持天经地义。在信贷投资、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以适当优惠,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保持经常性的政策倾斜,是各级政府的义务,也是“经济是主导”的生动诠释。居于良好发展氛围中的冰雪体育旅游企业,无论制造业、服务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要遵守“生态是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居于主导地位;保护环境是基础工作,居于从属地位。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要维持自然生态宏观系统的正常运转;保护环境不能以阻碍经济发展为目的,必须要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持续进步。政府和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既不能单纯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保护,也不能为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真正推进冰雪体育旅游的大发展,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2 利用与保护并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要发展冰雪旅游事业,如开辟有关景点、修建滑雪场和度假村等相关设施、改扩交通条件等,不可避免地要大兴土木,对自然生态有所触动,甚至是巨大的改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历史旅程。“先破坏后治理”、“边破坏边治理”,均为错误的利用环境方式。把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最恰当的契合,才是处理利用环境与保护环境的最佳路径。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当时为适应比赛需要,必须修建一座大型冰球馆。不论该馆修建在地表的任何地方,都会构成对生态环境的伤害,区别仅是程度的大小。为杜绝这种必要的伤害,挪威人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绝佳的处理方式:负责设计的建筑师别出心裁,决定在大山的肚子里修建这座冰球馆。选择的山脉,是位于利勒哈默尔西南45km处的霍尔山。把霍尔山的“肚子”挖开,开掘了一个长91m、宽61m、高23m的山洞,建起了一个能容纳观众5800余人的冰球馆,附带一座小型游泳馆[11]。既满足了赛会的需要,又维持了地表植被的完整,还创立了建筑史上罕见的样板,无疑是利用与保护的典范。只利用不保护或只保护不利用,轻保护重利用或轻利用重保护,都不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必须走利用与保护并重之路。

4.3 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建立冰雪体育旅游绿色管理体系

冰雪体育旅游业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需要冰雪体育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不断强化、深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消费者理解和支持的行业规范。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既符合现代人生活、生产的要求,更与冰雪体育旅游所追求的人文价值契合。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为最大限度地诠释和落实生态文明的绿色理念,当时组委会首先确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确保环境保护的友善度;保证每个阶段的环保质量。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一系列组织机构:将环保主管部门直接隶属于组委会最强力的机构——控制部;设立内部环境委员会,负责领导全部环保事务;为保证环保工作质量,特别成立了由生态环保科技专家组成的外聘顾问组。正是由于采取了诸多积极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使该届冬奥会成为历史上第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绿色奥运会,实现了成为“环保典范”的初衷。冰雪体育旅游业绿色管理体系包括①强有力的政府立法、监督和奖惩机制。②行之有效的行业运行、监管和反馈体制。③不可或缺的舆论监督、专业评议和公众问责机制。毫无疑问,绿色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业生态保护工程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

4.4 强化生态保护机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的首要标志,就是要在冰雪体育旅游区域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在宏观上强化生态保护理念,如在举办滑雪节、冰上汽车拉力赛、雪上越野赛、冰灯展览等旅游活动时,应从环保角度考虑有关举措,尽量减小各种污染的损害程度,如适量建设高速公路、机场、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以减轻“温室效应”的扩散。同时还要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以东北地区为例,是我国化工、煤炭、石油、机器制造、林业等传统产业发达地域,兼有造纸、农药等高污染行业,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那么在上马冰雪体育旅游业时,就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素,避免形成新的污染源。挪威人民举办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时,以保持利勒哈默尔中世纪城市原貌为原则,不新建酒店大厦,不修建机场;将雪橇赛场修建在远离城镇的地区,并尽量与周围的地形协调;为防止乱砍滥伐行为的出现,组委会明文规定,如未经许可将树木砍倒,将以每棵7000美元进行处罚;有人质疑新建的滑冰馆可能影响一个鸟类聚集地的安全,于是滑冰馆整体便向后退了200英尺,并将入口处改到了另一侧,保证了鸟类的正常生活[12]。借鉴挪威人民的先进经验,我国的冰雪体育旅游业才能真正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加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宣传,使冰雪体育旅游的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普遍具有有关常识,认同和服从生态保护的理念,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通过公益广告、文艺表演、赠送宣传物品等各种方式,可以使生态保护常识尽快地传达给公众。在高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手机短信、网络发布、明星效应等方法,更能增强宣传效果。建设生态滑雪场、生态交通、生态餐饮场所是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更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5 结束语

冰雪体育旅游业是我国目前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在气候变暖的国际大背景下,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冰雪体育旅游业管理者、经营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防止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才能真正营造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也才能真正形成优秀的冰雪文化。借鉴和学习奥林匹克运动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举措,无疑能够丰富我们的眼界,从而推动冰雪体育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姚大为,王诚民.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冰雪运动,2006(4):83-86.

[2]徐丽娟,姜海英,孙志东.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探析[J].冰雪运动,2008(5):94-96.

[3]段光达.关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若干思考[J].学理论,2008(8):83-84.

[4]唐云松.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集,2007.

[5]周阿堡.萨马兰奇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81.

[6]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

[7]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大众出版社,2000:267.

[8]凯文·高斯帕,格琳达·科波拉尔.奥运人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56.

[9]张智颖.黑龙江冰雪经济的近忧远虑[M].冰雪运动,2006(3):43-45.

[10]李忠堂.我国冰雪运动社会化功能分析[J].冰雪运动,2007(3):90-92.

[11]萨马兰奇.奥林匹克回忆[M].孟宪臣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403.

[12]郝 勤.完美使命——萨马兰奇与奥运改革[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374.

Analysis on Issu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Ice and Snow Sport Tourism in China

LI Jianhua
(Police and Sport Department of China Criminal Police College,Shenyang 110035,Liaoning,China)

By the method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documentary review,the article makes deep re search 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ice and snow sport tourism at present in China.It thinks that China has good interna tional background,modern Olympics has important funtion for promot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but China lacks interre 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exploits natural resource randomly etc.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the China should set up firmly strategic guidance of“economy is predomin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basic”,it provides active and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ice and snow sport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ice and snow sport tourism;environment protection;issue;countermeasure

G80-05

文章编号:1004-0560(2010)02-0063-04

2009-12-23;

2010-03-08

李建华(1957-),男,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责任编辑:郭长寿

猜你喜欢
冰雪旅游业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