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曙 廖大标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农业中心,江苏 射阳 224311)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是位于苏北沿海地区的江苏省优质啤麦生产基地,生产的啤麦色泽金黄、蛋白质含量低(12%以下)、千粒重高(40g以上)、发芽率高(90%以上)。自2005年以来,常年种植啤酒大麦2000~2400hm2,产量均在450kg/667m2以上,特别是在2007至2008年度,平均产量高达507.9kg/667m2,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为此,我们总结生产啤酒大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啤麦持续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
坚持按照“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生资供应、统一农艺措施、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的要求,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选择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途径,以提高机械作业质量为前提,以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保证,以强化抗灾减灾能力为重点,以大面积平衡增产为关键,以节本增效为立足点,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目的。
确立合理的栽培思路,全面大力推广运用群体质量栽培理论,是啤酒大麦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途径。即通过适当减少基本苗,降低群体起点,生育前期促壮苗早发,确保够苗安全越冬;中期以“三高”即高成穗率、高可孕花率、高充实率为目标,减少无效生长,控制最高茎蘖数,提高茎蘖成穗率,培育高光效群体,保花增粒;后期提高根系活力,扩大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籽粒充实度,攻大穗,增粒重。
从农场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统一安排品种布局:以单二为种植主体,搭配种植苏啤3号、苏啤4号和扬农啤5号、扬农啤7号等有千斤产量水平的品种。所有生产用种全部由指定单位统一供应,严禁使用自留种或计划外种子。
播种期确定的原则:针对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立足常年,适期早播,宁迟勿烂,加速进程,确保质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 10月25日至11月10日为啤酒大麦最佳适播期,在此期间内依单二、苏啤系列、扬农啤系列的顺序播种。
围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思路,结合农场实际情况,适播麦(10月25日~11月10日)走分蘖成穗为主的栽培模式,晚播麦(11月11日以后)走主茎成穗为主、分蘖成穗为辅或两者并重的栽培模式。由于播种期的推迟会导致出苗率降低、生育期缩短、个体生长量减小,因此,在基本苗的设计上关键要控制起点苗,适当增加迟播田的基本苗:以16万~18万/667m2为起点,11月10日前日增加0.4万~0.5万/667m2, 11月11日后日增加0.8万~1.0万/667m2。
一是必须使用经机械精选过的种子,确保播时不堵塞、不漏播、不缺行断垄;二是播前充分晒种(2~3d),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消灭部分种传病源物;三是播前药剂处理(每百公斤麦种用秀丰75g+使百克20ml拌种,水量按种重的8%配置,拌匀后堆闷6~8h后播种),防止大麦网斑病、纹枯病、黑穗病和条纹病等,抑制地下害虫的发生;四是晚播时(11月11日以后)积极采用浸种催芽播种技术(浸种6~10h爽干水后药剂处理装袋催芽至露白再播种)。
大麦具有根系较弱、根量少、分布浅、对土壤适应性较为广泛的生长特点,必须有一个水、肥、气、温协调的土壤环境。因此,要夺取啤酒大麦优质高产,就必须狠抓机械作业质量:适墒耕地保证耕深20cm以上、耕幅1.85m以内、深浅一致、接垄准确、无喇叭口现象;耙地确保耙深15~18cm、土壤有松软的表层和适宜的紧密度;旋耕确保旋深12~14cm、地表平坦松碎、上无坷垃、下无暗垡;机械施肥保证排肥一致、不重不漏、到头到边;放样播种保证单口排量一致、覆土良好、畦面平整、播深一致(3cm左右)、不重不漏;机械开沟保证竖沟深20cm、上口宽28~30cm、下口宽10~12cm、沟距3.7m,横沟深25cm、宽25cm、沟距40~50m,沟底平直、沟边光滑,确保达到“一个条田、两头吊空、三沟配套、四面出水、雨止田干”的标准。为实现全苗、齐苗、匀苗、壮苗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着“重施基肥,早施壮蘖肥,慎施拔节孕穗肥”的施肥原则,每667m2施纯氮14~16kg、五氧化二磷8~10kg、氧化钾6~8kg。除磷钾肥全作基肥外,氮肥中60%作基肥,25%~30%作壮蘖肥,10%~15%作拔节孕穗肥,5%左右作平衡肥。为争取低位分蘖成穗,壮蘖肥宜及早施用:适播麦于4叶施用,晚播麦于2~3叶施用;拔节孕穗肥一定要据苗情、叶色而定,用量不宜过大,以防籽粒蛋白质含量增高,影响啤麦品质。为提高施肥均匀度和肥料利用率,除拔节孕穗肥人工施用外,其它都应采用机械深施。另外,后期结合化调、病虫防治进行N、P、K叶面喷施可延长功能叶的光合作用、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倒伏与否是决定啤麦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积极采取化控措施矮化植株、增加茎秆强度可有效降低倒伏风险。①多效唑壮苗:在麦苗3叶期使用15%多效唑60~80g/667m2喷雾,促麦苗健壮生长;②玉米健壮素控高:在剑叶叶枕平时喷施玉米健壮素50~70ml/667m2,可降低株高10~15cm;群体较大时在返青期至拔节期喷施玉米健壮素50~60ml/667m2,可显著缩短、增粗基部节间。
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是夺取啤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①病虫防治:冬前和春后要注意蚜虫的防治,避免蚜虫传播病毒病;3月底4月初在防治纹枯病、网斑病等病害的同时注意灰飞虱和粘虫的防治,杜绝病虫危害影响啤麦的产量和质量。②杂草防治:对单子叶杂草可在播后苗前667m2用50%麦悬垄70ml加瑞飞特50ml进行土壤封闭,有残留杂草时可在麦苗2~3叶、硬草1~2叶时用75%异丙隆80ml/667m2加50%乙草胺60ml/667m2进行茎叶处理(要避开寒流以防药害);对阔叶杂草可667m2用20%二甲四氯150ml或20%使它隆乳油40~50ml加20%二甲四氯150ml对水喷雾,力争把杂草的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根据测定,啤麦品质与收获期有很大的相关性,收获过早,发芽率降低;收获过迟,籽粒蛋白质含量升高、产量降低。只有在蜡熟末期、完熟期前收获,粒重、产量较高,品质也好。收获后,及时摊晒,当水分降到12.5%以下时、冷却后方可进仓入库,确保啤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