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孝龙童朝亮王素娟安国荣周卫红
(1.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24051;2.盐都区蚕种场 224002)
高效生态桑园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开发,是根据蚕桑茧丝绸行情和特色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着眼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维护蚕桑产业稳定,促进蚕农增收致富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在省市行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立足校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蚕桑、畜牧等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初步形成“桑—禽—蛋”、“桑—畜—沼气—生态肥”、“桑—食用菌—生态肥”等复合生产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以复合、高效、生态等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原则为指导,以桑园立体开发为突破口,开展桑园合理套种与套养试验,研究与开发桑园生态、高效、循环的经营模式,把订单种养、特色套种、畜禽套养等项目相结合,既保留了栽桑养蚕的生产特点,又促进了桑园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了种养殖的投入成本,增加了桑园土地的产出率,促进蚕农增收,为稳定蚕桑生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6年以来,开展了种茧育桑园散养草鸡试验。桑园内散养草鸡、草鹅等小型家禽,可充分利用桑园的生物资源和生态因子。家禽生长在一个近似于野生状态的生长环境中,活动量大,食源丰富,抗病能力增强,产蛋品质提高,生长速度加快,且肉质紧实,禽、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好,符合无公害产品生产标准。同时,禽群喜欢啄食小昆虫,可使桑园内大部分杂草和害虫得到抑制,禽粪又可改良桑园土质,能够收到优势互补、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每667m2桑园每年两批可放养草鸡200只左右,
2008年,引进巴马香猪、野猪养殖项目,依托实习蚕种场先后建成桑叶饲料加工中心、生态香猪场、蚕沙畜禽粪便沼气场,把桑叶、蚕沙等养蚕富余、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了养猪的饲料成本,改善了香猪、食用菌的品质。同时,沼气利用增加了新洁净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并产生大量的优质肥,形成高效生态循环经营模式,一举多得。
桑叶—巴马香猪养殖模式要抓好桑叶的收集与加工、香猪品种的选择、饲料的配比、饲养技术、沼气生产、肥料管理等关键技术,突出香猪品种引进与改良、饲料的配比研究、畜禽粪便沼气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控制等措施。存在的问题是,香猪消费市场产蛋达1 000kg,桑园内养鸡全年可获取200kg以上的鸡粪,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了桑树的生长,节省了桑园肥料投入成本,提高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亩桑产茧量。这种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把种桑养蚕技术和养殖技术相结合,能充分发挥生态复合桑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和创收双重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桑园散养鸡复合经营模式要抓好中高干生态桑园建设、草鸡品种选择、鸡舍建造、草鸡育雏、散养管理、防疫灭病、协调桑园管理和养蚕、养鸡的关系等关键技术,加强养蚕、养鸡的消毒防病和分批饲养技术管理。同时,根据桑园管理和草鸡生长时段特点,有针对性增加生态饲料的投入,改善养殖条件,提高产品品质。建议选准适合市场需求的家禽品种,做好防疫防病技术处理,适当种植桑园牧草,实施生态桑园管理模式。
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饲料配比等养殖技术还有待于研究,沼气生产和利用还不充分。
2008年春季,笔者从安徽科技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引进平菇、草菇、金针菇、蟹味菇等菌种,利用桑枝粉添加袋料栽培食用菌,探讨有效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模式,使桑枝变废为宝,而且,菌渣经发酵可作为有机肥施入桑园,在闲季蚕房和人力等资源的利用率也可大幅度提高,估算667m2桑园可增加3 000元的收入,实现蚕桑资源循环利用和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试验表明,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可降低生产成本三分之一以上,利润空间增大四分之一以上,促进蚕桑产业和食用菌产业有机结合,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将在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桑枝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技术流程是:桑枝采集→切段→粉碎→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育管理→采成品菌→包装出售→菌渣发酵→生产有机肥。需要购置桑枝粉碎机、蒸汽炉、装袋机、烘干机、接种箱等设备,实施原料配置、拌料、装袋、灭菌、接种、栽培、收获等工艺技术,要加强技术管理、防止出现病虫害,降低生产风险,保障桑枝食用菌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项目课题指导下,学校特色种养殖基地正在建设蚕桑技术培训、蚕桑文化教育、特色种养殖开发、生态旅游休闲等科技示范基地。学校每年生产优质蚕种一万多张,开展蚕桑实用技术培训300多人次。2008年,学校立项课题“叶果兼用型桑树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已开展研究,先后引进和遴选果桑品种10个,选育甜度高、果型大、产量高、抗病强等品种3个,积极培育春秋双果型、低糖份等特殊果桑品种。其中,叶果兼用型桑树栽培管理技术、优质桑果保鲜技术、桑芯制茶技术、蜂蜜桑椹膏的制作技术已取得初步成果,桑椹饮料、桑果酒、蚕蛾公酒、蚕沙利用等开发还在试验中,尚需进一步研究。
蚕桑业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产业,产出物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对我国茧丝绸行业打击惨重,蚕桑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国家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对现代高效农业要求较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还需加倍努力,探究桑园复合经营模式,开发桑园复合经营产业任重道远。一要坚持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积极探讨适合沿海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把蚕桑生产与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特色产品贸易业、生态休闲旅游服务业相结合,加快传统蚕桑业向复合、省力、高效方向发展。二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推进蚕桑复合经营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积极调研农副产品市场需求,研究新农村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创新蚕桑综合开发合作化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蚕桑复合经营产业与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开发,高起点规划,实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战略,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蚕桑业高效、生态、规模化发展。三要加大蚕桑科技研究,开发更多的“名特优”蚕桑综合利用生态产品。加强蚕桑复合经营“三新”技术研究,推广省力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围绕蚕桑生产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加大品种、技术、模式的升级改造,为蚕桑综合利用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促进蚕农增收增效,提高行业可比性,稳定和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
[1]吴一舟.关于蚕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的探讨.[J]中国蚕业1999,(1):27-29.
[2]冯爱丽[1],周建刚[2].蚕业经营模式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蚕业 2007,(1):50-51.
[3]孙智华.一个蚕桑生产规模大户经营情况的剖析.[J].蚕桑通报 2005,(3):52-53.
[4]孙孝龙等.蜂蜜桑椹膏的制作.[J].蚕桑茶叶通讯2005,(1):5.
[5]孙孝龙等.桑园散养草鸡生态模式初报.[J].中国蚕业 2007,(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