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的辩证方法探究

2010-12-01 07:58张春明
音乐探索 2010年2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声乐演唱

张春明

摘 要:科学的歌唱方法与技巧应该符合歌唱运动的客观规律,有效地帮助歌唱者建立起协调统一的歌唱状态,从而获得理想的歌唱嗓音。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声乐演唱中的辩证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声乐演唱;辩证方法;辩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2-0069-02

歌唱的嗓音是声乐演唱活动中艺术表现、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与载体。组成歌唱运动的发声器官之间,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向上与向下的辩证方法

向上与向下这个辩证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演唱高音时,必须想着保持一种深呼吸的支持状态并使字、声与气息密切连接。二是要想获得高位置共鸣,必须建立一种低位发声状态。

(一)唱高想低的辩证方法

唱高想低是声乐演唱中的一种辩证发声方法。唱高是指唱高音,想低却包括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要求唱高音时要保持中低音的歌唱状态,在唱低音的发声基础上去演唱高音。这样高、中、低三个声区的歌唱发声状态和歌唱嗓音就会连贯、协调和统一。第二种含义是指唱高音时要想到低气息,要保持良好的控制状态,充分发挥气息的功能,使高音演唱和气息密切连接,并牢固地建立在气息基础之上。第三种含义是要求唱高音时,必须强调吐字、发声的部位要低。唱高想低的辩证方法,不但能使气息保持良好控制状态,充分发挥气息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而且低位吐字发声的意念和状态,也能够促使声带建立起良好的闭合阻气状态,为协调的发声状态的建立提供了保障,为正确的吐字咬字和良好的共鸣腔体的建立,以及优美歌唱嗓音的获得提供了保障。唱高想低的辩证方法,不但能使高音的演唱轻松自如,而且对整体歌唱状态的协调、稳定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声乐训练中,对一些气息过高、声音过浅、声音和气息脱节、演唱高音比较困难的歌唱者,强调唱高想低的发声意识和发声方法,对克服以上的毛病,掌握正确的高音演唱方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理想的效果。

(二)低位发声与高位置共鸣的辩证方法

低位发声与高位共鸣的辩证方法,指的是在歌唱中要想使声音向上获得理想的高位置共鸣,就必须先向下建立起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这种向下的正确歌唱发声状态包括:气息的正确控制、低位发声状态的建立以及声音向下和气息、支点的连接。低位发声与高位置共鸣两者之间的一下一上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辩证关系。声乐训练中,经常提到的声音高位置要高,实际上就是要求歌者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但是,如果过分的寻找和追求声音的高位置,而忽视气息的控制,忽视发声状态与呼吸状态之间的平衡,以及协调统一的整体歌唱状态的建立,必将会使整体歌唱发声状态失调。气息上提,造成喉部、口腔、下巴、舌根等器官的紧张用力。这时,不但是理想的高位共鸣无法获得,恐怕连基本的歌唱状态也难以维持。正如邹本初所著《歌唱学》所述:“歌唱时如果缺少声音高位置共鸣音色,歌唱时不在腔体里,就无法唱出那种悦耳动听的声音。但是如果把高位置共鸣过分强化,拼命地追求过大的共鸣音量,声带就会产生极为有害的弊病。”

歌唱时,在吐清声母的前提下,使韵母的发声顺着开放的喉咙向下安放,在颈窝下方形成一个较为集中的发声点,这个低位发声点,应随着音高的升高逐渐下移,努力接近气息支点。这时,因韵母的发音部位远离口腔、喉咙而使这些器官处于松驰、自如的状态。这种低位发声有利于共鸣腔体的调整和整体共鸣状态的建立。

二、 向外与向内之间的辩证方法

(一)向外与向内的含义

声音向外的含义不难理解。每一位歌唱者,在意愿上总是想把嗓音向外向前传递给听众。本文所提的向内,却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歌唱时在发声母后,由声母向韵母的转换过程中,声音有一个向内向后移动的过程。另一层意思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歌唱嗓音,歌唱时应建立向内唱的意念和方法。声音向外与向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而通过向内的吐字、发声,获得向外传递的优美的歌唱嗓音这一方法,也是建立在两者之间的辨证方法。

(二)向外与向内辩证方法的原因

向外与向内这种辩证方法形成的原因大体如下:我国民族语言中字音的构成大都包含有声母与韵母两个部分。声母的发声大都在喉、舌、齿、牙、唇等相关部位,位置比较靠前。韵母的发声部位大都在口腔、咽腔等共鸣腔内,和声母的发音部位相比,位置比较靠后。在吐字发音时,必然有一个从声母向韵母的转换过程,而造成字音由外向内的转移。这个声母与韵母之间的转换能够帮助韵母安放于共鸣中心,并在良好整体共鸣腔体内获得丰富的共鸣效果。在吐字发音时,这种由前向后,或称为由外向内的转移是声乐演唱中的必然和必需。否则,歌唱时,在发声母之后缺少或减弱这个声音的转移过程,就会造成歌唱时,韵母随着声母的吐字态势直接从口腔向外喷发,这不但会影响字音的准确与清晰,而且唱出的声音必然会浅、散、白、直,缺乏应有的整体共鸣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形成声音向外与向内之间的辩证方法,还有歌唱发声技巧方面的原因。在声乐训练中经常听到保持吸气的状态和感觉去歌唱的技巧要求。这个要求的大体含义是,保持吸气的感觉向内唱,从而产生向外传递的声音效果。对于保持吸气状态去歌唱发声的要求,在赵振民所著《声乐理论与教学》一书中说的更为明白:“怎么吸就怎么唱,吸到哪从哪唱。唱的过程中想到吸,吸的过程中想着唱,所有的字都吸着唱。”这种保持吸气状态去歌唱的技巧,已经被许多声乐学习者认同和采纳,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宽韵母窄唱与窄韵母宽唱的辩证方法

在声樂训练中,为了使不同的元音以及由不同元音所构成的韵母的歌唱发音、共鸣状态和声音的色彩、音量能够做到协调统一,对于由宽元音所构成的宽韵母和由窄元音所构成的窄韵母,根据歌唱艺术的吐字发音规律,提出宽韵母窄唱和窄韵母宽唱的辩证的科学的吐字发音方法。

(一)宽韵母窄唱

1.凡有元音a做字腹构成的韵母都属于宽韵母。元音a是中央元音,舌位较低,口腔开度较大,声音在口腔内没有阻碍,发出的声音响度也较大。但是,根据歌唱艺术的标准和对声音的要求,a母音的吐字发音以及所发出的声音效果,也有不足与缺陷。a元音的自然吐字和发音状态由于口腔开度较大,很容易使声音直接从口腔传出来,使发出的声音又浅又散,共鸣单一,声音位置偏低,缺乏应有的圆润、集中、垂直、舒展的艺术声音特色,不符合艺术歌唱对声音的要求。针对a元音以及由a元音做韵腹所构成的韵母在自然吐字发音中的不足,采用宽韵母窄唱的辩证方法就会改变其吐字、发音状态和效果。

2.宽韵母窄唱具体方法是在发宽韵母时,通过对共鸣腔的调整,使口咽腔窄一些、竖一些,并通过软腭和小舌的抬起以及喉咙的打开,向上连接鼻咽腔和头腔,向下连接喉咽腔和胸腔,使a元音的共鸣中心和整体共鸣状态得以调整。在以a元音为韵腹所构成的宽韵母中,a元音与其它充当韵头或韵尾的元音之间存在一个协调统一的问题。如6个宽韵母ai(哎)、ao(熬)、ua(哇)、ia(呀)、iao(腰)、uai(歪)中,ai韵母是以a元音为韵腹,i元音为韵尾,作为韵尾的i元音是舌面元音、高元音和前元音,发音时口腔开度小,发音部位靠前,字容易咬紧咬死,所以会造成声音的紧张和僵直。在发ai韵母时,运用宽韵母窄唱的方法,由a元音转换到i元音时,i元音必须按照窄韵母宽唱的方法,保持口腔的适度打开,共鸣中心的后移以使i元音和a元音的发音状态和声音色彩协调统一。其它几个宽韵母虽然韵母的构成和元音之间的转换方法有所不同,但是遵循宽韵母窄唱的原则和要求应该是一致的。

(二)窄韵母宽唱

语言文字中,凡是有元音i、o、u、ü、e等分别作韵腹所构成的韵母,统称为窄韵母,由于其发声状态各异,所以发出的声音色彩各有不同,使得窄韵母发声状态和声音色彩差别较大,造成整体歌唱声音的色彩难以协调、统一。为了弥补窄韵母发音中的这些缺陷与不足,使窄韵母的发音状态和声音色彩协调统一,在发各种不同韵母时,必须采用窄韵母宽唱的辩证方法。比如在高音区演唱窄韵母时,某些元音的口腔和双唇的开放程度和口咽腔的扩展状态,即使超出了本元音在生活语言中的最大限度,只要不把字吐错了,在歌唱艺术中也是允许的。这样不但能够大大缓解口腔和喉咙的紧张、用力现象,而且对于声音色彩的统一和良好的歌唱共鸣效果的获得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马林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李晋玮,李晋缓.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3]赵振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许讲真.歌唱语言艺术[M].大连:大连出版社出版,1992.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声乐演唱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析当代大学生如何辩证的看待网络技术的发展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