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李冬梅,徐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是我国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唯一的行业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会刊。2006年12 月创刊,杂志为双月刊,每期 80 页。2007年6 月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后,又于2008年1 月被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这表明该刊起步阶段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创刊至今共 21 期所刊载文献信息为来源,对该刊载文、作者机构、地区分布及栏目载文、引文、普赖斯指数、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清楚了解该刊的发展变化,并总结出其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为正确评价期刊质量提供依据。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6年12 月–2010年4 月,近 5年间共出版 21 期,以所刊载全部论文为资料数据来源。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Microsoft Excel 软件,逐期对全部载文及引文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分析数据包括:载文作者数量、机构、地区分布;栏目载文量;引文数量、语种、年代、普赖斯指数[2]等。
科技期刊刊载论文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期刊质量及该刊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为双月刊,2006年12 月–2010年4 月共出版 21 期,载文 679 篇(表1)。各年度总载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该刊从 2006年12 月创刊至今,已经步入了一个相对稳定上升的发展阶段。
2.2.1 载文作者数量及合作度情况分析 论文作者的合作度是指在某一确定的时间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它反映了某种刊物论文作者智力的发挥程度,其值越高,则合作智能发挥得越充分。由表 2 可以看出:2006年–2010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刊载论文 457 篇(不含信息站点、协会之窗、行业动态等)中,共有作者 1421人,其中作者独立撰写论文 111 篇;多作者(2人以上)合作完成的论文为346 篇,合作度 3.11,合作率高达 75.71%,这说明作者们注重科研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同时也说明该刊是一份学术性较强、发展趋于成熟稳定的期刊。
表1 2006–2010年度载文情况
表3 载文作者(第一作者)的机构分布
2.2.2 作者的机构分布统计 作者是影响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载文作者(仅限第一作者)机构分布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机构分布的特点,并能对各机构的学术研究氛围和研究能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由表 3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含附属医院)的作者数最多,有146人,占作者总数的31.95%;其次是科研院所(含制药公司)112人,占作者总数的24.51%,再次是军队院校(含附属医院),总计为83人,占作者总数的18.16%;其他包含协会等管理机构 70人,占 15.32%。表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队院校的作者人数占到作者总人数的74.62%,说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队院校的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是医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群,说明这些作者机构的学术气氛浓厚,科研能力较强。
表4 载文作者(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
2.2.3 作者的地区分布统计 一般来说,第一作者地区分布数大于20个省(市、区)的期刊就为全国性期刊[3]。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6年–2010年第一作者地区分布进行的统计(表 4),可以看出:该刊的作者分布来自全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分布说明该刊的影响范围广泛,可认定为全国性期刊。来自北京的作者最多,占总数的46.61%,说明刊物所在地对作者影响力较大,同时说明北京是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究的中心之一;其次是上海、江苏和天津。从统计中我们了解到主要是各省市的高校附属医院、科研院所和军队院校给予了比较充足的稿源支持,比如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第四军医大学、天津大学等。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一作者的分布虽然很广,但发文量极不均衡,如东北除辽宁省外,吉林、黑龙江两省投稿量均较少,可适当多刊载来自这些地区的论文。
分析不同栏目的载文量可以了解一份期刊的办刊特色,发文重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6年–2010年的载文679 篇,分别刊载在设定的重点栏目:“述评,论著,研发管理与控制,产业论坛,综述,讲座,新技术与新产品,技术与方法,讨论与争鸣,伦理与道德,成才之路,科技园区巡礼,海外见闻,环球动态”等 40个栏目中[4]。笔者以各栏目载文量按年度统计并排名,创刊至今载文 10 篇以上的11个栏目见表5,共载文 585 篇,占总栏目载文(679 篇)的86.16%,显示为该刊重点栏目,表明该刊始终坚持办刊宗旨,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排在前两位的是论著(152 篇)、综述(103 篇)两栏目,载文 255 篇,占总栏目载文的37.56%,主要刊载有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排在3、4、5 名的信息站点、学术活动预告和行业动态栏目载文 131 篇,占 19.29%,表明该刊能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而排在12 位及以后的29个栏目,载文量合计 94 篇,其中特载栏目 9 篇、讨论与争鸣 8 篇、生物治疗、海外见闻、成才之路各载6 篇;产业论坛 5 篇;质量管理、伦理与道德、读者﹒作者﹒编者各 4 篇;专访 3 篇;书评、书讯、企业家论坛、调查与研究等 19 位后的9个栏目,创刊至今各载文1 篇,数据表明该刊栏目通报类偏多,应做适当调整,给人以多方位享受、启迪和裨益的同时,更应突出体现学术专业特色,尽快在用稿质量上渡过通报类到学报类的成功发展,打造专业精品期刊。
表5 2006年–2010年各栏目载文统计
引文又称为参考文献,是科研学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知识信息的交流,体现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相互借鉴、继承和参考的关系,反映了学科间的发展、渗透和影响以及论文在科学发展中的影响力度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和重要程度[5]。引文量反映论文作者对已有学术研究成果和最新情报信息的吸收能力及该领域信息的传递速度,一般用普赖斯指数来表示。因此,引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作为衡量一种学术期刊水平及质量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2.4.1 各年引文量及篇均引文数的统计 引文数量是作者对其领域新知识、新成果吸收能力的主要标志,表 6 对2006年–2010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刊载 679 篇论文逐年进行统计,有引文论文数是 333 篇,引文量高达5365 篇,引文率为49.04%,篇均引文条数达到 7.9。表明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表6 各年引文量及篇均引文数
表7 引文语种统计
2.4.2 引文语种统计分析 表 7 对 2006–2010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引文语种进行统计,显示出该刊引文以英文为主,总计 4128 篇,占引文总数的76.94%;中文引文1237 篇,占引文总数的23.06%,没有统计到其他语种引文。外文引文率较高,表明医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国外同领域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信息,展示了我国在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创新中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2.4.3 普赖斯指数 普赖斯指数是评价科技期刊新颖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普赖斯指数=(最近 5年的引文数量/总的引文数量)×100%。反映了载文跟踪本学科前沿信息的情况。图 1 普赖斯指数除 2007年略低,其余各年呈平稳上升趋势,接近 50%。2010年只统计 2 期引文数量,其普赖斯指数已达 55.7%,高于50%,说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所载论文的引文时效性较强,内容新颖,总结报道了国内外生物技术研究最新动态,符合该刊的办刊宗旨——倡导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彰显学术性,追求时效性,讲究可读性。
2.4.4 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为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从 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统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被引量2007年2 篇,2008年57 篇,2009年92 篇,表明该刊被引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期刊引证报告》2008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影响因子仅为0.005,而据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 2010年编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其影响因子已达 0.298,说明该刊影响因子呈逐年上升趋势,学术影响力正逐步加大。
图1 普赖斯指数
计量学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自2006年创刊以来,总载文量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主要是期刊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所载论文篇幅加大,报道行业动态内容增多所致;本刊作者机构分布相对集中,有较高水平的作者群体,作者合作率较高,基本保持 70% 以上,绝大部分论文由3人以上作者完成;虽然作者队伍分布广泛,但发文量极不均衡,高产作者数量较少,需巩固和扩大科研骨干的作者群;笔者认为应适当调整期刊栏目,不断打造期刊学术特色栏目,以保证《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办刊质量,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和临床信息,传递给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医院临床工作者,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医药生物技术研发、进展信息。
[1]Our journal was included as a source journal of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hin Med Biotechnol, 2008, 3(1):Chinese contents of selected articles 2.(in Chinese)本刊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 3(1):中文目次2.
[2]Ding LQ, Cao J.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apers and citations in anti-infection pharmacy launched 5 years ago.Anti Infect Phurm,2009, 6(2):144-148.(in Chinese)丁龙其, 曹俊.《抗感染药学》创刊5年载文及引文分析.抗感染药学, 2009, 6(2):144-148.
[3]Pan YT, Zhang YH, Ma Z.A comprehensive academic index analysis of Chinese periodicals published in English.Chin J Sci Tech Periodicals, 14(6):614-617.(in Chinese)潘云涛, 张玉华, 马峥.中国英文版期刊的综合学术指标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 14(6):614-617.
[4]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2010-07-22].http://www.cmbp.net.cn/cn/reviewcollection.asp.(in Chinese)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07-22].http://www.cmbp.net.cn/cn/reviewcollection.asp.
[5]Xu W, He ZC.Four years of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 bibliometric examination of the first 4 volumes, 1998-2001.Chin J Neurosci, 2002, 18(1):431-432.(in Chinese)徐伟, 何振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文献计量分析(1998 - 2001).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2, 18(1):43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