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2010-11-30 08:37冯希邦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年20期
关键词:素质学科语言

冯希邦

【摘要】语文教学在素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确立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强了语文教学的地位,我们只有认清语文教学的地位,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地位

在新的世纪,国力之争完全在于人才之争。所以,处于世纪之交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则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标,语言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但是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类型、哪种规格的人才,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起码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读文章先要读懂用于表现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表层信息),写文章先要用语言文字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语言能力的合格是合格人才的最基本条件。 所以,改革语文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提高人的素质的要求,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际中,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在素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确立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一个人在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最低目标,也是学好各学科的基本保证。这个最普通的道理也为当前各级学校的现状所证实:一个语文程度差的学生绝对不可能学好别的任何一门学科;而其他学科成绩突出的,一般来说,必定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

当学生结束九年义务教育,走上社会或是进入高等学府时,语文水平之高下,对他的新的人生就会有更深刻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语文工具的用途之重要、之广泛,应该引起、的高度重视:科学家要以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的学术论文来阐明自己的论点,使社会承认和接受。企业家和外资家要以准确而无可辩驳的、鲜明而不模棱两可的、生动而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掌握谈判的主动权。领导者要以事实、讲道理,充分谁来说服下属接受自己的决策:下属要以令人信服、无懈可击的语言使上司接受自己的建议。

语文课中各类体裁的课文提供了正确思维并将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准确表达的范例。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认识客观、获得新知,有助于把获得的知识表达出来。所以,学好语文对于学好其他各门学科大有裨益。从长远来看,学生一,或者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或者经过深造再走向社会,他们无论是进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是从事贸易、公关、法律等实务;也无论是当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还是担任厂长、经理,都要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都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学好语文,才能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所以必须明白,学好语文既有远功又有近利。弄清楚这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倾向,使语文课成为学习“热点”。

二、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毋庸讳言,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1804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综观语文教材,所选篇目也正涵盖了上述范畴,所以课文不但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的范文、样本,同时还可以用来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净化灵魂、激发热情。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促使人格的健全的人格的完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讲出自己的工作如何得益于早年语文学习的故事,因受某篇或某些课文的教化和启迪而影响自己生活历程,最终成为英模人物和成功人物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因而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三、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强了语文教学的地位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难以计数,信息跨越之范围无所不包。电脑、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更加快了信息的发展趋势,以致许多人面对“信息爆炸”不知所措。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信息,必须不断地汲取并消化这些信息。搜寻、筛选和加工信息成了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生存技能。

语文学科的知识覆盖面相当广泛。天文地理、宏观微观、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应有尽有。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的触角延伸到了广袤无垠的全部社会生活。语文课本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学好语文可以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日益丰富,进而达到广博精深的境界。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学的过程正是一个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必须学会在涉及不同知识领域的文章中搜寻、筛选和提取自己所需要的、关键性的语言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释义、分析、整理、综合与评价,然后用某种语言形式进行恰当的转述。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来说,这是一个“阅读—写作”或“语言锤炼”过程。而从信息科学的观念来说,这是一个“接收—解码—编码—输出”过程。近年,“人才匮乏”的呼声很高,而最匮乏的正是具有熟练信息处理技能的高级人才。

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但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却并不多。在学校里,重理轻文的现象愈演愈烈;在社会上,学外语、学电脑的趋之若骛,而进修语文的却从未所见闻。殊不知,没有自己母语的底子,又如何能学好外语;没有自然语言的底子,也决计学不好电脑的编程语言。

希望更多的人能认清语文教学的地位,切切实实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猜你喜欢
素质学科语言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