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冬
中国宇航学会组织卫星发射体验活动的工作人员。图中右三为副秘书长龚金玉
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31,火箭承载着第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承载着无数青少年航天爱好者和无线电爱好者的梦想与夙愿,喷射着火龙呼啸着向天际飞去。火箭的发射不仅震动了大地,也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青少年航天爱好者以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心灵。
随着“希望一号”卫星的升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纷纷跟踪着它的行踪。15分钟后,在海南三亚的临测台收到了“希望一号”信标台的信号,11时55分设在山西朔州的特设台也接受到了“希望一号”信标台的信号。
根据轨道计算,当晚20时55分,“希望一号”卫星将再次通过祖国上空,青少年们期待着通过“希望一号”卫星与世界各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进行通联。
从发射场回到驻地,在临时搭建的无线电通联室里,为了保证这次通联的成功,工作人员们在紧张地进行着各项测试。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的樊绍民,向前来参加通联活动的30多名师生代表逐一介绍着通联设备和通联时的有关事项。工作室内的每个人都期待着信号接通的那一刻。
3分钟、2分钟、1分钟的倒计时报时,让守候在电台前的人们更加警觉,屋子里宁静得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和喘息声。随着“BT3WX……,这里是通过‘希望一号’卫星与你通联”的呼叫,大家听到传来的应答……
——“我是北京石油附小的程雨辰,能够通过‘希望一号’卫星与你通联,我非常高兴,祝贺‘希望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我是来自天津红光中学的西藏学生边巴扎西,很高兴可以跟你通话,我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更加强大。”
学生们争先恐后,都希望有机会能透过电波向对方表达自己此时激动的心情。
远在异国他乡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也通过电波表达着他们的喜悦心情。
——“我是香港的XXX,也很高兴能与你们通话,祝贺‘希望一号’发射成功,也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谢谢。”
——“我是南京的XXX,‘希望一号’成功发射,我非常高兴,我希望能与‘希望一号’的总师通话。”
“你好,我是‘希望一号’的总师张晓敏,很高兴能听到你的声音,通话质量非常好,声音非常清晰……”言语中流露着张总的自信和自豪。
短短的10多分钟,有9名学生通过“希望一号”卫星与泰国、日本、香港、澳门、南京、三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了通联。虽然,大家素不相识,但“希望一号”卫星通过无线电波把人们联系到了一起。
卫星的无线电波,拨动了航天爱好者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心弦,人们激动的心情也触动了我的心弦,看着一张张兴奋的脸蛋,我很欣慰:一年多的辛劳没有白白付出,今日终有回报……
(作者为中国宇航学会科普处工作人员。从北京到西昌再到太原,科普处的钟铃和王亚冬陪同孩子们度过了一年半的航天体验生活。)
学生们踊跃参加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临时无线电通联室的“希望一号”通联活动
“希望一号”发射成功后,总设计师(右三)也加入到通联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