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3

2010-11-28 07:41马仁锋沈玉芳刘曙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5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动力

马仁锋 沈玉芳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200062)

1949年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3

马仁锋 沈玉芳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上海200062)

系统地回顾了建国后国内与海外学者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重点梳理了动力机制演进规律、研究特色及问题。认为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垄断阶段;西学引介与国内实证并举,建构二元工业化理论阶段(1978-1990);21世纪前后基于实证建构制度变迁诱致型工业化驱动阶段。而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集中于人口、政府和市场驱动三方面实证研究,21世纪前后重点讨论FDI为代表的新生要素驱动机理等。总体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呈现1978、2000两个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制度改革造就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渐变转型。最后,从制度改革的深入、资源环境问题、人口结构转型、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度发展等共同挑战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

动力机制演进;特色与问题;展望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始终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1978年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经历了空前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乡——城人口迁移和最为独特的工业化过程。它为全球学者研究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提供了独特样本,其中诸多文献论述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通过系统梳理海内外学者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演进历程及规律,可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理论总结和经验借鉴。

1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与演进

1.1 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的主流观点及其演进

在时间序列上,工业化道路因国别差异而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型、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交叉型等模式。从区域看,各国工业化实践过程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历史过程[1]:英、美、法等发达国家工业化历时都接近或者超过一个世纪,而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耗时基本上都没有超过50年,更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只花费20-30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Hamilton(1791)的工业化思考,其后Liszt(1841)从“后进国”视角系统论述了工业化理论,为工业化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发展经济学家围绕工业化内涵、工业化理论、工业化路径、工业化标准、工业化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了研究。随着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研究的深入,形成了Rosenstein2 Rodan的工业化大推进理论、Singer等的贸易条件恶化论、Hirschman的不平衡发展论和联系效应论、Lewis的二元经济结构论等。从来源角度将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分为内生动力理论和外在动力理论。内生动力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资本要素动力、劳动要素动力、知识投入动力、技术进步动力,外在动力理论包括制度动力、市场动力[2]。

1.1.1 研究阶段与主流观点

西方学者对中国工业化研究最初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并且以研究中国乡村社会为主[3];建国后-1978年由于资料获取的困难,海外学者对中国工业化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后,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工业化问题,又以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的乡村工业化研究居多[4-5],并且主要讨论中央政府制度变迁、乡镇居民和村干部求富的发展愿望、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工业化的驱动。随着中国乡—城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对中国工业化驱动力的研究,又涌现了大批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中国工业化驱动力进行解释和实证检验的文献[6]。20世纪末至今,伴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与振兴、中部崛起等系列中央政策实施,国外对中国工业化驱动力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外生制度、内生资本(含FDI)与劳动力驱动转向技术进步(当然也含跨国企业带来的低层次生产技术)和全球化市场的动力(尤其是对外贸易)[7-8]。

国内学界对中国工业化驱动力的研究也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即广泛关注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经济建设与工业化”[9],代表性著作是吴景超(1934)的《中国经济建设之路》、马寅初(1935)的《中国经济改造》、何廉和方显廷(1938)的《中国工业化程度及其影响》、方显廷(1938)的《中国之工业化与乡村工业》、刘大钧(1944)的《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谷春帆(1945)的《中国工业化计划论》、张培刚(1949)的《农业与工业化》等。其中,张培刚提出了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五种因素说,并将其分为:一是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包括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管理才能、生产技术;二是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包括资源、人口。至于社会制度,张培刚认为它既可能是发动因素,又可能是限制因素。建国至1978年,国内研究工业化动力机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展开,主要观点[10]是马克思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只有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经济才可能平衡增长,但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性,势必引起市场与部门生产的不平衡。惟有公有制下的计划化生产才可能克服这种不平衡,从而实现长期发展。1978-1990年,国内学者主要吸收、传播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研究工业化的相关理论,涌现了大量翻译著作和国内实证分析文献,且实证主要关注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和乡村的工业化理论研究,重点建构了二元工业化理论[1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内对工业化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①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工业化主体行为作为工业化主要动力之一。不论是东部沿海产业亟待转型,还是西部开发与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国内工业化动力机制都围绕信息化和全球化讨论,认为新型工业化的首要动力是信息化[12-14],其次是信息化过程中产业的转型与融合[15-17],再次是工业化主体——个人、企业、政府的行为演变来驱动新型工业化[18-22]。②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主要探索发达地区(或城市)周边区域工业化的微观动力机制。即郊区农民求富求变的冲动,城区产业转移与企业外迁的带动,旧城改造和生活需求的驱动,园区建设和外企、乡企进入的拉动,交通和通讯发展的助动,制度创新(土地、户籍制度)和国家政策的推动[23-24]。③县域工业化的政府机制,主要认为县政府要营造适宜工业发展的软环境、积极促进本地工业资本积累、培养根植于本地的企业家队伍、选准发展县域工业的突破口[25]。

综上,国内外对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的主流观点演进如图1,从图可知,①在建国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都关注乡村,差别在于国内研究围绕中国的出路、国外围绕中国乡土研究中国产业化之路;②建国至1978年,国内工业化研究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垄断,而国外学者由于无法获知中国资料,只能凭借零星海外报道臆测中国工业化;③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都投向了外资、土地、技术等内生要素驱动和制度、全球化—地方化等外生驱动要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其中尤以人口大规模乡—城迁移研究为最。

图1 国内外学界对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的观点演进谱系图Fig.1 The dendrogram of development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dynamicmechanism theories

1.1.2 研究特色

中国工业化思想,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先进分子就一直在寻找中国工业化之路;民国时期在剧烈变动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学术界工业化思想更是丰富多彩;建国后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对工业化的探讨一直沿着马克思主义进行;1978年后通过引入西方工业化理论及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掀起了研究工业化的热潮[26]。可知,我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总体上呈现三个阶段:民国前的萌芽阶段与明国时期学界争论与务实阶段、建国至1978年的马克思主义路径研究范式阶段、1978年后的引进与实证发掘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的阶段。萌芽阶段主要讨论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以农立国,还未涉及到工业化驱动力研究,虽然洋务运动派和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不断实践,但仍未能形成工业化驱动经济发展的主流观点;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建国方略、抗战救国实业需求及留学学成归国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讨论,使得此时期产生了较为丰富的工业化经济思想,而且初步形成了以张培刚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工业化驱动力研究;建国后至1978年由于西方的封锁和国内主要学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垄断了国内学术与实践界;改革开放后引进西学与国内实证分析并举,并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的二元驱动理论、外资驱动的开发区工业化动力机制理论等,当然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提速,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正步入后工业化。建国后至1978年整体上为内生型工业化,而1978年后则是以制度变迁为外在动力驱动着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内生要素的潜力释放与集聚的工业化过程。

国内外学界对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内生要素驱动转向外生要素驱动、再转向内外生要素并重驱动”经典过程,它不仅体现经济学经典理论对工业化阐释的演进,而且也反映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由计划到市场、市场与政府治理并重的过程。

1.2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城市化动力机制就是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研究城市化动力机制,有利于汲取经验教训并合理构筑和优化我国城市化的动力系统,从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1.2.1 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化动力研究的历程与观点

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始于吴友仁1979年发表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主要讨论了建国后至1979年间城镇人口增长的特征、城镇人口合理分布、城镇规模[27],未涉及城市化动力研究。研究城市化动力机制问题,则始于1983年张庭伟发表的《对城市化发展动力的探讨》,强调从农村角度对城市化的动力问题和趋势进行分析[28]。自此,拉开了中国城市化动力研究序幕。从中国城市动力行为主体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驱动、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三个相互关联的动力子系统。

(1)人口驱动力,即乡村人口就地兴办企业转化为城镇人口、或者跨县(省)的迁移进入二三产业就业。主要有张庭伟[28]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剩余农副产品交换促进了城镇发展;姚士谋,吴楚才[29]认为我国农村人口中的部分劳动者“亦工亦农”现象促进了大中城市周边的乡镇发展;魏津生[30]和李竞能[31]讨论了建国—1985年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过程,认为中央政府投资主导了人口城市化过程和格局,1978年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城市化;刘家强[32]认为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成为中国人口城市化约束主要动力;史学斌等[33]对中国人口的乡—城迁移产生原因和动力机制相关理论:推力—拉力说、引力说、城市聚变引力—乡村裂变推力说、人口压力说、自身反应说、产业结构升级说等进行了梳理;顾朝林等[34]在《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中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的人口因素。

(2)政府驱动力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促进城市化发展,主要表现为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城镇与大型项目、市制区划调整和政府对人口居住与迁徙等的管制政策演变。如刘启明[35],刘传江[36]等认为制度安排和变迁是城市化的推阻机制;陈甬军等[37]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城市化中的重大作用是生成、催化与提升市场的力量,重点应放在政策体制调整和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杨虹,刘传江[38]立足新制度经济学分别从制度安排的宪法秩序、供给主体和方式、制度安排的动力和调控机制、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角色、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方式、资金转移和投入方式等方面比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制度安排;孙中和[39]对比分析改革开放前后制度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得出制度安排与创新在城镇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叶裕民[40]认为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包括:户籍、就业、土地、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城镇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和市镇设置等的有关法律制度直接对城市化的作用和影响,民间资本积累与投资的激励机制、企业制度、投融资体制和财税制度对工业化的作用而间接地对城市化发生影响;顾朝林等[34]将政府对城市化干预概括为城市化公共政策,它对城市化的进程起着关键性调控作用。

(3)市场驱动力,主要为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演进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也即企业驱动型,并形成“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浙中市场模式、珠三角外资推动型模式”等。资本要素是最先放开管制的市场要素,导致了梯度推进的改革开放政策下外资由沿海沿边向内陆推进,使得外资进入国内的工业、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各类园区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41-42]。而研究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条件对城市化的推阻作用,主要有刘西锋、李诚固等认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城市体系形成条件,开发矿产资源又打下了东北地区近现代城市体系形成的良好基础[43];闫小培,林彰平[44]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的分析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决定了资源、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受市场支配。造就了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境外资本与技术的转移、国内产品加工、民间资本的投资及消费、政府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其城市化的多元动力;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投资长期依赖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城市发展的动力显得十分单一且力度不够。工业化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结果,而工业化是城市化最为根本和直接的动力来源之一,尤其是在21世纪信息产业、知识经济在内的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日趋突出,信息化将成为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动力[45]。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大中城市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历程,在这期间市场力表现为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与郊区工业园区化、土地与资本及行政区划制度的创新等[46-47]。当然,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一直存在地区差异和时期差异,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部[34,44,48-49];时间序列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化主导动力的动态演替,即城市化的动力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且复杂多变、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彼消此涨、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驱动力更是多样化等[30,34,39-40,42,45-46,50-52]。

1.2.2 海外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与观点

国外学术界关于城市化动因的研究主要有“工业化派、农业剩余产品派、劳动分工派、个人意识发展中心论、综合论”5种学说[53],而海外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也形成了“反城市主义说、工业战略说、城市二元体系和工农业均衡发展说、工业化和城市偏爱说以及综合说”5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说[54],且比较注重实证研究[45]。主要有Chan&Yao[55]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道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国家工业发展战略形成的,在最初社会主义建设30年间,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自力更生的战略形势已经形成了城市人口发展的畸形模式。Seeborg、Jin&Zhu[56]认为促使中国流动人口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中国城乡政策的改变降低了劳动力割据现象,为城乡迁移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农村地区,自1978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产生了大批剩余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改革导致了对农村迁移者的有效需求;特别是合同用工制度形成及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Wu[57]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特别是在城市土地和房地产领域正成为决定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自中国1978年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外资持续流入城市,并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Zhang&Song[58]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城市人口迁移是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与人口迁移正相关,城乡收入差距对省际间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而空间距离则是人口迁移的抑制因素;省内人口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和该省人口规模正相关。Heikkila认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成因包括市场经济建立、政治分权化、人口变化、全球化和科技变化[59]。

1.2.3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主流观点演进

图2 海内外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演进谱系Fig.2 The dendrogram of developmentof China’s urbanization dynamicmechanism theories

①从城市化动力研究的内容看,与中国渐进式制度改革相伴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与完善,30年间跨越了东南沿海地区乡村城市化动力、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城市群动力机制[34]及全国大城市郊区化动力机制研究。而且对城市化行为主体的经济、政治、文化与行为学研究也逐渐深入,并涉及到信息化与全球化等新因素的研究(见图2)。②国内外研究,对中国城市化驱动力的某一时段存在多种学说,但就同一区域同一时段的研究来看,虽然建构的“概念”不尽相同,但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也即对于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范式,国内外存在差异:国内学者总体上基于经验主义的数理实证,而国外学者更多的尝试建构一系列的“概念”并进行概念成因探究。③从研究学科看,已由早期的政治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人口学发展到今天以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城市规划学为主并辅以相邻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格局,甚至专门为城市发展与管理增开了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方向)。国内研究队伍已经形成了长春、北京、西安、武汉(开封)、南京、上海、广州(香港)为主阵地的城市地理学[60]和城市规划研究院所,而国外研究学者主要分布在美国、新加坡和英国等华人学者密集的区域,初步形成了海外华裔学者和亚裔学者研究中国的独特现象。

2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现有研究成果,整体上基本涉及到我国工业化驱动机理研究的各方面,但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首先,现有研究成果未能完整揭示中国工业萌芽至今的各个时期的驱动机理及其相关背景和关键制约因素;其次,对建国到1978年的工业化经验缺乏系统性的总结,特别是这个时段的工业化与区域均衡发展、区域人均福利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更是少见;再次,1978年至今的30年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区域差异性、制度演进路径、工业化驱动力与资源环境基础、工业化与居民福利的关联等缺乏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土地制度与经典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相悖,而至今仍未建立相应的理论假说;最后,对于新型工业化的驱动力研究,虽然抓住了核心——信息化和产业融合,但仍未解决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人口转型、渐进式的制度变革、研发能力处于瓶颈状态且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等。

2.2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起步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果,但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研究内容过于重视国家重大实践的需要,如30年的城市化方针始终是中国特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却未能得出因地制宜的区域城镇化战略指导思想;未能深入探究中国城市化规律的制度因素,尤其是土地制度和政治制度渐进式改革造成的城市化机理。②研究方法上,虽尝试从经济学、地理学等等学科方法论进行不同的探讨,然而大多陷入个案研究,缺乏不同方法论基础和数理模拟情景分析下的中国城市化研究方法的系统集成。③20世纪末—21世纪初,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过度关注东部沿海的FDI、人口迁移等因素,反而缺乏对国内产业结构整体演进视角,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产业的技术升级带来的城市化响应的研究。

2.3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协同研究的不足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同主要依靠市场来完成,在充分发挥竞争激励的同时,辅以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等工具加以调控。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潮的到来,在西方学界,主要契合在知识创新、制度变革和城市体系网络研究之中,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是Scott等[61]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型角度认为在后福特主义生产综合体空间结构形成的初始阶段,存在着“空间切换”(spatial switching)和“社会切换”(social switching),而且“关系空间”(spacesof elations)取代了“点空间”(spacesof points)的作用,城镇网络空间组织十分重要。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机制协同性研究有:秦跃群和吴巧生建构了全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并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表明在1%临界值下城市化与工业化存在协同关系,再次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必然引起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并认为二者没有互动,表现为一种较低的协同状态。刘曙华、沈玉芳等重点分析了广西、长三角的产业升级与城镇群空间模式的协同机制[62]。

目前国内对城市化和工业化动力机制协同研究存在如下局限:①整体上逐渐走向计量分析,重视西方理论在国内是否适用、缺乏自我本质性规律的理论总结与提升,重视从发达国家与中国东部沿海发展历程分析西部,缺乏探索资源环境约束和本地社区发展愿景双重架构下的规律;②缺乏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协同机理阐释;③未能就我国东南沿海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转型模式及其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3 展望:重新审视与研究趋向

有关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的知识与实证积累已达一定规模,但仍然相对破碎,且存在明显的诸种理论相悖的理论阐释缝隙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研究缺乏一个综合性独特研究视角,应用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和阐释中。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经历近2个世纪的发展,而中国只用了60余年。这个快速推进的过程存在着诸多值得挖掘的知识与理论,而目前的研究都只是关注某个时段、某类区域和某个问题或者其中一方面,如何理解和揭示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我们需要将其置身于中国所处的内外环境中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与实证研究。不论是从地方到区域、到国家的多层级的空间尺度嵌套,还是从建国以来的时间序列逐一情景化分析和序列综合分析,都需要研究城市化、工业化的动力来源、动力过程、动力作用方式和动力影响效果,并且要重点探讨城市化与工业化二者间的关联机理和各自独特规律。

回顾过去60年的研究,制度演化始终是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动力之一,如何阐释中国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化与市场化的作用机制将始终是研究的主线和重点;其次,还应详细分辨制度演进作用下城市化与工业化诸要素的形态、质与量、作用方式等;再次,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资源环境保障与问题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是急需国内学界关注的,只有有效解决人口的资源环境保障与社会保障,中国“三农问题”症结才能顺利揭开。当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强烈冲击,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不仅要系统梳理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更要面对未来,重点阐释:①中国区域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驱动力研究;②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文化/制度/关系转向”及其空间性和区域问题研究;③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研究。

我国目前还处在城市化的快速提升期和工业化的转型及部分区域快速推进期,国家和城市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不同阶段。在积极借鉴西方的理念之时,要注意分清地区间的差异,并加以合理运用。

References)

[1]李廉水,宋乐伟.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9):6-9.[Li Lianshui,Song Lewei.Analyseson Characteristics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Approach[J].China Soft Science,2003,(9):6-9.]

[2]柳思维,王娟,尹元元.1978-2007年市场动力对中国工业化影响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2):38-44.[Liu Siwei,Wang Juan,Yin Yuanyuan.Empirical Analysison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force o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2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78-2007[J].Systems Engineering,2009,(2):38-44.]

[3]徐勇,徐增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J].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6):1-10.[Xu Yong,Xu Zengyang.Reviewing the 20th Century Studies of the Chinese Rural and Peasants Issues in Retrospect[J].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1999,(6):1-10.]

[4]Cheng Shi.China’s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Policy:Growing Under Orders Since 1949[M].Newyork:Palgrave,Basingstoke,2006.

[5]Chris Bramall.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ural China[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6]N Islam,K Yokota.Lewis Growth Model and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J].Asian Economic Journal,2008,(4):359-396.

[7]E SSteinfeld.China’s shallow integration[J].World Development,2004,(11):1971-1987.

[8]M Y Saari.The Economic Impactof China’s Industrialisation on ASEAN[J].Malay.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2007,(2):51-65.

[9]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J].经济学:季刊,2001,(1):3-18.[Lin Yifu Justin,Hu Shudong.Economic Research in China:The Last100 Years[J].China Economic:Quarterly,2001,(1):3-18.]

[10]龚唯平.工业化范畴论—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Gong Weiping.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of Categories:to Marx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System Research[M].Beijing:EconomincsManagement Press,2001.]

[11]黄晋太.二元工业化与城市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Huang Jintai.Du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M].Beijing:The Economy Pressof China,2005.]

[12]彭鹏,朱翔,周国华等.湖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2,(3):306-309.[Peng Peng,Zhu Xiang,Zhou Guohua,et 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Bringing Along Industrial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J].Economic Geography,2002,(3):306-309.]

[13]靖继鹏,吴扬,郑荣.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2,(9):897-900.[Jing Jipeng,Wu Yang,Zheng Rong Research on Mechanism Over Informatization Drive Industrializaion[J].Information Science,2002,(9):897-900.]

[14]蓝庆新.我国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状况评判及路径选择[J].青岛科大学报(社科版),2003,(4):28-31.[LanQinxi.Status Judgement and Route Choice on Informationalization Spurring on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T(Social Sciences),2003,(4):28-31.]

[15]周旭霞.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4):56-59.[Zhou Xuxia.Study on the Industry Amalgamation Dynamic Mechanism Based on New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of Hangzho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06,(4):56-59.]

[16]杨仁发,李亚云.江西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广场,2007,(6):19-20.[Yang Renfa,Li Yayun.Research of Industry Amalgamation and itsDynamic Mechanism Based on Jiangxi New Industrialization Advancement[J].Science Square,2007,(6):19-20]

[17]郭俊华.产业融合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Guo Junhua.Industry Amalgamation and the Path of Western China New Industrialization[M].Beijing:The Economy Pressof China,2007.]

[18]廖涵,胡立君.新型工业化的投资机制及政策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11-17.[Liao Han,Hu Lijun.Stdy on the InvestmentMechanism and Policy Choice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J].Quantitative&Technica Economics,2004,(5):11-17.]

[19]陈志德.论县域经济工业化中的政府机制[J].工业技术经济,2004,(4):16-17.[Chen Dezhi.Study on Government Pole in Industrialization of County Area Economy[J].Industrial Technology&2 Economy,2004,(4):16-17.]

[20]史浩江,周光友.引进外资对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5,(5):99-102.[Shi Haojiang,Zhou Guangyou.The Impactof Foreign Fundso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Structure[J].Human Geography,2005,(5):99-102.]

[21]鲁勇.和谐发展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契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Lu Yong.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ory: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ed Conjunction[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7.]

[22]聂华林,马增明.中国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Nie Hualin,Ma Zengming.West China new Industrialization Path Research[M].Beijing:Chinese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2008.]

[23]方辉振.城郊工业化、城市化的比较优势与动力机制[J].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6):20-22.[Fang Zhenghui.Study on the Comparison Superiority and Mechanism of Suburb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tion[J].Journal of Nan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05,(6):20-22.]

[24]张强,安钢.企业再造村庄—现阶段中国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微观机制探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8,(3):60-65.[Zhang Qiang,An Gang. Enterprises Constructed Villages:The Industrialization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Rural at Present Stage[J].China Rural Survey,2008,(3):60-65.]

[25]赛云秀.县域经济中的工业化问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Sai Yunxiu.Industrialization Question of County Economy[M].Beijing:Mechanic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2007.]

[26]聂志红.民国时期的工业化思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Nie Zhihong.The industrialization Thought of Minguo[M].Jinan:Shan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9.]

[27]吴友仁.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J].城市规划,1979,(5):13-25.[Wu Youren.Disscuss Socialism Urbanization Question[J].City Planning Review,1979,(5):13-25.]

[28]张庭伟.对城市化发展动力的探讨[J].城市规划,1983,(5):59-62.[Zhang Tingwei.Discussion China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J].City Planning Review,1983,(5):59-62.]

[29]姚士谋,吴楚才.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J].地理学报,1982,(2):155-163.[Yao Shimou Wu Chucai.A Special Form Of Urbaniz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in China:A Comment on the Population of both Workers and Peasant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82,(2):155-163.]

[30]魏津生.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的一般趋势[J].人口与经济,1985,(6):28-36.[Wei Jinsheng.The Curve of 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since 50s[J].Population&Economics,1985,(6):28-36.]

[31]李竞能.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回顾、考察与展望[J].南开经济研究,1988,(4):21-25.[Li Jingneng.A Review,Inspection and Forecast of China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Since 1949[J].Nankai Economic Studies,1988,(4):21-25.]

[32]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动力约束与适度进程[J].经济学家,1998,(4):97-103.[Liu Jiaqiang.China Population Urbanization2 Power Restraint and Moderate Advancement[J].Economist,1998,(4):97-103.]

[33]史学斌,武辉,贾俊花.人口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综述[J].西北人口,2006,(3):23-26.[Shi Xuebin,Wu hui,Jia Junhua.A Theoretical Summarization of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J].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2006,(3):23-26.]

[34]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Gu Chaolin,Yu Taofang,Li Wangmin,et al.Chinese Urbanization Pattern,Process,Mechanism[M].Beijing:Science Press,2008.]

[35]刘启明.城市化的空间过程、动力机制及调控方略[J].人口与经济,1990,(2):50-55.[Liu Qiming.Urbanized Spatial Process,Mechanism and Regulative Plan[J].Population&Economics,1990,(2):50-55.]

[36]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J].经济评论,1995,(5):56-61.[Liu Chuanjing.Urbanized Production Mechanism[J].Economic Review,1995,(5):56-61.]

[37]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J].东南学术,2000,(4):23-29.[Chen Yongjun.China’s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ed Research[J].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2000,(4):23-29.]

[38]杨虹,刘传江.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城市化制度安排比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77-79.[Yang Hong,Liu Chuanjiang.Comparison of Systematic Arrange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from Above and Urbanization from Below in China[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T:Social Sciences,2000,(2):77-79.]

[39]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38-43.[Sun Zhonghe.The Connotation and Motive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J].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2001,(11):38-43.]

[40]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Ye Yumin.Road of the Chinese Urbanization[M].Beijing:Commercial Press,2005.]

[41]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1997,(3):193-205.[Xue Fengxuan,Yang Chun.Exo2urbanization:the Case of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7,(3):193-205.]

[42]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征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6-484.[Ning Yuemin.New Process of Urbanization:Dynam Ics and Features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ince 1990[J].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8,(5):476-484.]

[43]刘西锋,李诚固,谭雪兰.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特征与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02,(5):17-23.[Liu Xifeng,Li Chenggu,Tan Xuelan.Study on the Northeast China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J].Urban Problems,2002,(5):17-23.]

[44]闫小培,林彰平.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J].地理学报,2004,(3):437-445.[Yan Xiaopei,Lin Zhangping.The Changeof Spatial Disparities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3):437-445.]

[45]许抄军,罗能生,王家清.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7,(8):20-25.[Xu Chaojun,Luo Nengsheng,Wang Jiaqing.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of Chinese Urbanization[J].Urban Problems,2007,(8):20-25.]

[46]路永忠,陈波羽中.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09.[Lu Yongzhon,Chen Bochong.A Study On Mechanism of Rapid Urbanization Of China[J].Economic Geography,2005,(4):506-509.]

[47]房国坤,王咏,姚士谋.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形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9,(2):40-44.[Fang Guokun,Wang Yong,Yao Shimou.Study On UrbanMorphology And itsDynamic Mechanism in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J].Human Geography,2009,(2):40-44.]

[48]许学强,叶嘉安.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J].地理学报,1986,(1):8-22.[Xu Xueqiang,Yeh Garan.Provincial Vari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86,(1):8-22.]

[49]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4):387-398.[Chen Mingxing,Lu Dadao,Zhang Hua.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Driving Factorsof China’s Urbanizatio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4):387-398.]

[50]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12):8-14.[Zhou Yixing,Cao Guangzhong.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J].City Planning Review,1999,(12):8-14.]

[51]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Fu Chonglan,Zhou Mingjun.Chinese Characteristic Urban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Chinese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2003.]

[52]吴莉娅.全球化视角下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6-10.[Wu Liya.A Review of the Urbanization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esUnder the globalization[J].Journalof S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2008,(3):6-10.]

[53]高 义.中外城市化比较(增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Gao Peiyi.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Urbanization[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04.]

[54]薛凤旋,蔡建明.研究中国城市化理论学派述评[J].地理研究,1998,(2):208-216.[Xue Fengxuan,Cai Jianming.A Review of the Theories and Hypothese on Chinese Urbanization[J].Geographical Research,1998,(2):208-216.]

[55]Chan R ,Yao Shimou.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in China[J].GeoJourna,1999,(3):269-277.

[56]Seeborg M C,Jin Zhenhu,et al.The New Rural2urban Labormobility in China[J].Journal of Socio2Economics,2000,(1):39-56.

[57]Wu Fulong.China’s Recent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of Land and Housing marketis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J].Habitat Inational,2001,(3):273-289.

[58]Zhang H K,Song S.Rural2urban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4):386-400.

[59]Heikkila EJ.Three Questions Regard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7,(1):65-81.

[60]宁越敏.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J].人文地理,2008,(2):1-5.[Ning Yuemin.Construction of Urban Geography with China’s Characteristics[J].Human Geography,2008,(2):1-5.]

[61]沈玉芳.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Shen Yufang.Correspondence between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Urban Spatial Pattern[M].Beijing:Chinese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2009.]

[62]马仁锋,刘修通,张新兵.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及其协同机理研究进展[J].创新,2009,(9):42-46.[Ma Renfeng,Liu Xiutong,Zhang Xinbing. Study on the Model of Chinese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its Synergetics:Research Progress[J].Innvation,2009,(9):42-46.]

Research Progess of the Dynam ic Mechan ism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 ization Since 1949

MA Ren2feng SHEN Yu2fang LIU Shu2hua
(Departmentof Urban&Regional Economic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rogress course&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analyzed the evolvement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echanism,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issues of the mechanism.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W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monopoly stage of the Marxism political economy,dual2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stage(1978-1990)that thewestern theory to as introduced and the domestic empirical studywas constructed,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driving stage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induced by the changes of institution around the 21st century.But the urbanizationmechanism research began in 1980.In the early time,the study focu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population,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Around the 21st century,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newborn essential factors to construct the mechanism,represented by FDI.Generally,the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 research has turning points in 1978 and in 2000.Themainly reason is that institution reform caused gradual transformation ofmarketme chanism and government behavior.Finally,from the aspects of deepening of institution reform,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population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an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the article forecasted the future key research domains sach a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during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urse,model’s evolution&selec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influencesof great events,and early warning,etal.

the evolv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dynamicalmechanism;characteristics and issues;research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X22

A

1002-2104(2010)05-0110-08

10.3969/j.issn.1002-2104.2010.05.018

2010-01-06

马仁锋,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区域发展与规划、经济地理研究。

3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地理学)(No.B140)资助。

(编辑:于 杰)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市化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动力船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