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生态效应:概念、类型及特征初探——兼论旅游生态效应研究范式建设问题✳

2010-11-27 12:47彭新沙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0年2期
关键词:效应消费生态

彭新沙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20世纪 60年代以来,国内外旅游环境影响①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学术界对旅游的社会、文化、经济影响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对旅游的生态效应(尤其是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根据曾军先生对国际旅游学术界最权威期刊《旅游研究纪事》1995— 2005年第5期为止发表的有关旅游影响研究的 76篇论文的分析,研究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只有 5篇,仅占 6.7%[1]。根据笔者对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的主题词检索,1999—2008年9月共有研究旅游环境问题的学术论文1 565篇,其中研究旅游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论文 149篇,仅占 9.5%,涉及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的专门研究就更少了。目前对旅游生态效应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偏重具体现实问题的实证性应用研究,轻视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规范性基础研究;研究比较粗犷,尚未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2-8]。其中下述三方面具体表现我认为比较突出:一是对“旅游生态效用”这一概念没有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往往把它与“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生态影响”混为一谈;二是对“旅游消费生态效应”与“旅游开发生态效应”、“旅游生产(经营)生态效应”没有从理论上加以区分,而是彼此混淆;三是运用消费经济学理论框架对旅游消费生态效应进行的专门、系统的研究尚未见开展(例如,旅游消费方式、水平、结构与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的关系问题,目前尚未见到专门、集中的研究文献公开问世)。笔者认为,在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和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大力开展旅游生态效应研究意义重大。由于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密切的旅游经济活动主要由旅游开发、旅游生产(经营)和旅游消费三大领域构成,旅游消费则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有研究对前两个领域关注较多,而对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不够重视,很少见到单独的专门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细化相关研究领域。

本文不涉及旅游消费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问题,而只是关注旅游消费的自然生态环境效应。本文也不打算对上述3个不足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只是阐述笔者对前两个不足问题的一些初步看法,重点是探讨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的概念、类型及特征,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界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动旅游生态效应研究范式的合理化,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概念界定与辨析

本文的核心概念是“旅游消费生态效应”。只有明确这一概念的含义,才便于后续的研究论述。要说明这一概念的含义,需要分别对“旅游生态效应”、“旅游消费生态效应”及其他几个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可以把“效应”理解为人类的言行和自然事物的作用对其周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产生的效果和引起的反应[9],即包括刺激-反应两个环节。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它既包括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利的一面,也包括不利的一面。“生态效应”可以解释为人类的言行和自然事物的作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和引起的反应。或者说,人类活动和自然事物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就是生态效应。例如,我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和植树绿化,增加了空气氧含量,调节了气候,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人类工业化过程中排出了大量二氧化碳,同时砍伐了大量森林,产生“温室效应”,致使全球变暖,由此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可见,生态效应同样包含积极的正面效应和消极的负面效应两个方面。因此,“旅游生态效应”概念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人类旅游活动及其过程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作用和随之引起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应变化。或者说,人类旅游活动及其过程引起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应变化,就是旅游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旅游消费生态效应”概念的含义可以表述为:人类的旅游消费行为及过程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及随之引起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应变化。或者可以表述为,人类的旅游消费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而引起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应变化。它包括有利于“天人和谐”、生态平衡的正面效应及与之相反的负面效用。

要正确理解“旅游消费生态效应”概念的含义,还要注意弄清其与几个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一)“旅游消费生态效应”与“旅游消费生态影响”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因为它只表示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作用,但生态环境对这种作用做出什么反应,并没有包含在内。前者则既包含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又包含生态环境对这种作用作出的反应。

(二)“旅游消费生态效应”与“旅游开发生态效应”

二者同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都与人类的旅游活动密切相关,都是旅游发展带来的结果,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多交叠重合之处。但二者的区别也十分明显:其一,产生效应的行为主体不同。旅游消费生态效应是以单个自然人为基本行为主体而产生的,旅游开发生态效应则主要是企业、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作为行为主体而产生的;其二,产生效应的范围和领域不同。作为自然人活动的结果,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的范围和领域小于旅游开发生态效应的范围和领域,前者主要限于游客到访过的地点和领域,后者在此之外还涉及到游客不能到达、不愿到达的地方和领域(例如,旅游规划设计、旅游设施建设与维护,开山炸石、砍树,交通工具的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等)。其三,效应产生的强度和规模不同。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在强度和规模上一般小于旅游开发的生态效应。因为前者是自然人孤立、分散、短期内的行为造成的,游客个人的活动能量、活动规模、持续时间相对较小、较短。后者则是企业、政府等法人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中行为造成的,其活动能量、规模、持续时间相对很大、很强、很集中。其四,效应产生的后果不同。由上述三点区别必然导致二者的后果产生明显差异: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在范围、强度、规模、不可逆性等方面一般要小于旅游开发的生态效应;在方式和速度上,前者一般比较分散、间接、缓慢,后者一般比较集中、直接和迅速。

(三)“旅游消费生态效应”与“旅游生产(经营)生态效应”

旅游消费与旅游生产(经营)二者虽然在时间上具有同一性,但在行为主体、作用大小及产生后果上有明显区别。前者的行为主体是数量众多但却孤立分散的游客,后者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严密、统一管理的企业(包括大型跨国公司);前者的作用既包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例如游客在景区内丢弃垃圾污染土壤、水体等),也包括间接影响(主要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这些作用是分散、缓慢、间断性的。后者的作用主要是直接影响,而且比较集中、迅速,具有连续性。

二、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的主要类型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对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进行类型划分,主要类型可概括如下:

(一)按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果分类,可以划分为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正面效应即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的对人与自然关系及生态系统平衡有益的反应。例如,生态旅游的开展,对于自然保护区可以带来以下益处:一是为野生动植物及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肯尼亚Amboseli国家公园中的一头狮子每年平均创汇 2.7万美元,每个象群一年可以从生态旅游游客那里创汇约61万美元)[10];二是可以增加目的地社区居民的收入,减少毁林开荒、偷伐林木现象;三是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和生态伦理道德观念的灌输与熏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更自觉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负面效应则是指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的对人与自然关系及生态系统平衡有害的反应。例如,游客踩踏景区植被土壤,导致草木折损、凋落甚至死亡,大量游客进入景区、导致生活污水、固体垃圾、汽车尾气、CO2的大量排放,如果没有足够的环保处理设施和设备,就会导致水体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并进而引起相应的生态环境恶化(如植物凋落、土壤退化、动物逃逸及繁殖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等)。

(二)按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分类,可以划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是指旅游消费行为本身直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的反应。例如,黄山风景区的旅游旺季,大量游客随意在景区内遗弃食物,这些食物改变了当地松鼠的生存环境,使其取食无忧,繁殖加快,种群数量增加。而到了淡季,游人减少,靠游客食物为生的大量松鼠不得不靠啃食黄山松树皮为生,对黄山松产生威胁[11]。

间接效应是指旅游消费行为间接地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的反应,或者说是直接效应引起的后续效应。例如,大量游客的踩踏和车辆的碾压导致景区土壤板结,必然阻碍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空气,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引起物质分解与循环受阻,土壤渗透性降低,地表径流量增大,引起水土流失、养分损失,随之影响动植物、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三)按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分类,可划分为代内效应和代际效应

这种分类方法是从人类代际更替视角着眼的。代内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的反应的持续时间限于一代人时间之内,时间尺度较短,在20年之内,是当代人可观察到的。例如,游人过度踩踏会很快导致景区土壤板结,植被破坏甚至死亡。大量游客集中于景区产生的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也会在较短时间内造成景区内水质恶化等等。

代际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的反应的持续时间超出了 20年以上,时间尺度更长,需要至少一代人以上时间才能观察到的效应。例如,游人遗弃在景区内的非环保型塑料制品,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降解,其中的化学物质将在一个很长时间内渗透到周围土壤,水体或植被中,并引起难以预料的生态后果。

(四)按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范围分类,可以划分为区域性效应和全球性效应

区域性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对这种影响的反应均局限于一个区域(这里讲的区域,既可以是一国内的区域,也可以是跨国界的由几个国家组成的区域)。全球性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的反应超出了前面所讲的区域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特征。例如,南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简单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便极难甚至无法自行恢复,而南极生态系统对于地球及大气环境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因此,南极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具有典型的全球性特征[12]。

(五)按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可控程度分类,可划分为可控效应和不可控效应

这实际上是从旅游者通过个人主观努力能否加以控制这个角度来分类的。可控效应是指可以通过旅游者的主观努力加以控制、减少或消除的旅游消费生态效应。例如,经过宣传教育和加强管理,可以促使旅游者意识到随意雕刻树木、采摘花朵和枝叶、随意乱扔物品的行为有害于生态环境和游客身体健康,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相关的旅游消费影响及生态环境的相应反应。

不可控效应则是指旅游者难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加以控制、减少或消除的旅游消费生态效应。例如,旅游航空过程中飞机排出的大量有害气体、旅游餐饮企业烹调过程中散发的油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等等。

(六)按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范围分类,可以划分为生态因子效应与生态系统效应

生态系统是由许多生态因子或生态要素构成的,如大气、水体、土壤、植物、动物等等。这些因子或要素存在密切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并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生态因子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单个生态因子或要素的影响及该因子(要素)随之发生的反应。例如,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前后的监测发现,云南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地下水水质受到旅游消费的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细菌总数、硝酸盐氮两项指标都成倍增长,其中前者增长 2.51倍,后者增长 2.29倍[13]。生态系统效应是指旅游消费对目的地(景区)生态系统产生的综合性、总体性影响及生态系统对比作出的反应集合。也可以将其视为单一生态因子效应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整体结果。

三、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的主要特征

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与旅游开发,旅游生产(经营)及非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相比,既有一些共同点,也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一)与旅游开发生态效应相比,旅游消费生态效应具有低强度、分散性、渐进性、浅层性

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都具有很大的强度,这种强度往往与开发项目的规模、设计方案、施工方式与手段及管理水平等有密切关系,与项目规模往往成正比,旅游开发由于总是集中于一定的区域内,其直接生态效应的产生面积往往是比较狭小的,但由于工期的短暂和强度很大,其生态效应往往都是“瀑布式”的,直接效应来得快,也来得猛,而且影响程度比较深,一旦发生,消除或逆转的难度比较大,时间也比较长。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则与上述几点相反。因为旅游消费的基本主体是势单力薄的游客个人,单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弱小的、点多面广分散的、逐步累积的,影响程度一般比较浅表化,消除或逆转这种影响的难度相对要小些。

(二)与旅游生产(经营)的生态效应相比,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具有连带性和引导性

虽然旅游生产(经营)与旅游消费在时间上具有同一性,但毕竟是由不同的主体实施的,因此其后果也必然会有不同。从旅游消费的视角来看,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它所具有的联带性、引导性。所谓连带性,是指旅游消费行为不仅本身直接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且通过对旅游生产过程的引导作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例如,绿色饭店、绿色交通、生态旅游产品的生产,是旅游绿色消费需要引导下的产物,也只有在这种绿色消费中才得以完成并实现其产品的价值)。

所谓引导性,与上述连带性密切相关,是同一事情的两方面性质。具体来说,是指旅游消费的生态效应主要是通过旅游消费选择行为来引导生产经营行为而实现的,旅游生产经营过程成为传递旅游消费影响的中继站或传输器,而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是次要的。

(三)与非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相比,旅游消费生态效应具有集中性、波动性和正效应较强性

集中性是指由于旅游消费行为一般总是集中于一定时空之中(旺季时游客人数巨大,热点景区游客人数很多),因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的相应反应也必然会有时空集中性。

波动性是指旅游消费需求具有敏感性、脆弱性,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急剧起伏变化,因而旅游消费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后者的相应反应也会随之发生明显波动。例如,美国“9.11”恐怖事件、2003年中国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都对旅游消费需求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其发生巨大波动。

正效应较强性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旅游绿色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绿色旅游产品随之逐步增加,尤其是生态旅游消费的规模和速度增长很快;另一方面,与其他产品消费相比,旅游消费受流行时尚影响较小,即使有一定时尚性,流行的周期也长得多(这与旅游供给因投资建设周期长因而具有的相对稳定性直接相关)。比如,非旅游消费中的服装、鞋帽、饰品、箱包消费受时尚影响特别大,周期变换很短,导致大量已购物品的闲置、丢弃和浪费,从而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更不要说非旅游消费中的那些“一次性消费”物品,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就更加突出和迅速[14]。

四、几点建议

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旅游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他们与相关学科(尤其是生态学)的互相渗透、交叉、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旅游消费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生态效应研究范式已成为历史赋予中国旅游学术界的重要使命。为此,我认为目前至少应从以下 3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在旅游经济学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必须树立和强化经济学思维方式与生态学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观念

所谓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概括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人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个人选择需要权衡,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订也要权衡[15]。所谓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兼具非线性、动态非均衡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进化性、有机性、层次性、渐进性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必须树立和强化上述两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观念?简单地说,主要是由于旅游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必须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但旅游消费现象是个立体多维的客观对象,具有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属性,目前的旅游经济学主要反映其经济方面的性质,其自然生态方面的性质,很少反映,因此同时还必须运用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觉地顺应旅游经济学与生态学互相渗透、交叉、结合的客观趋势,有效地推进旅游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应该大力开展旅游消费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传统的经济学把经济视为一个孤立系统,假定世界上的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不在其理论视野内。虽然现代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问题,但既不全面,也不系统和深入。主要表现在对生产的外部性研究较多,而对消费的外部性却很少研究。传统的消费经济学同样如此,自然生态环境与消费的关系也没有进入其理论视野。但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作为经济再生产基本环节之一的消费也同样如此。从生态学意义上说,“消费”就是每一个“物品”在满足了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之后变成“废品”的过程。消费的需要驱使人们向自然索取、加工和开发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结束后还会把“废物”排放到自然界之中。可见,消费行为的一大特点是两头连接自然:既向自然索取,又向自然排放。根据能量守恒与熵增定律,消费引起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排放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实也确是如此,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或其“外部不经济”同样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认识到,旅游业并非真正的“无烟产业”,同样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然而学术界对旅游消费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却不够系统、深入,已有的研究关注具体的现实应用问题多,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还没有见到对二者相互作用机制的系统化理论研究成果。可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推进科学合理的旅游生态效应研究范式建设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n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旅游生态效应研究范式,是指研究者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具体而言,就是有一套内涵明确的概念体系,外延清晰的研究领域,统一规范的术语系统,共同接受的理论假设,普遍认同的研究准则和研究程序与方法等。因此,笔者建议,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可以先着手逐步实现概念体系、术语系统的统一规范工作。本文重点探讨的旅游消费生态效应的概念、类型、特征正是与概念体系、术语系统、研究领域直接密切相关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显然有利于研究范式的形成和完善。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开展,需要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不断积累共识才能达到目标。

注释:

①在现有文献中,较多研究者使用 “旅游环境影响”术语,还有一些研究者使用“旅游环境效应”术语,使用“旅游生态效应”术语的不多,而且其含义往往与前两者相同或相近,它与笔者在本文中使用的“旅游生态效应”术语的含义虽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差异。笔者认为,“旅游生态效应”术语含义更准确、更科学、更合理,因此在讨论旅游的自然生态后果时,应该使用这一术语,以加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

[1] 曾军.近期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6):81.

[2] 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1996,(4):92-94.

[3] 匡林.外部性:旅游业环境破坏的一种理论分析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10.

[4] 亚德里恩·布尔.旅游经济学 [M].龙江智,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132.

[5] 张建华,余建辉.旅游景区游客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其调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95-98.

[6] 郭培清.南极旅游影响评估及趋势分析 [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16.

[7] 章锦河.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J].生态学报,2008,(6):2764-2773.

[8] 郑赤建,李建达.基于负外部性理论视角的自驾车旅游 [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3):115-117.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90-1391.

[10] 张剑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3;26-51.

[11] 张红珍.旅游发展与环境效应问题研究 [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14-15.

[12] 郭培清.南极旅游影响评估及趋势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16.

[13] 杨桂华,文传浩,王跃华.生态旅游的大气及水环境效应 [J].山地学报2002,(6):755.

[14] 俞海山.从消费行为模型论消费行为环保化的对策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114.

[15] (美)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 11版)[M].马昕,陈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3-4.

猜你喜欢
效应消费生态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死海效应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信用消费有多爽?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