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凯俊
岺凯杰和钱屿关于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戴帽版是否臆造币在 《中国钱币》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也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在 2007年第一期 《中国钱币》上刊登了美国孙浩的 《李伯琦 〈中国纪念币考〉手稿中的民国初年金银纪念币》一文中提到李文对黎元洪像开国纪念银币的记载:“但像改亦未佳,与孙像币皆本厂华员所雕,技均劣也。黎像币亦两种,前有军帽者,因铸量少,为世所珍。”另回忆了翻录时漏了的前半段:“湖北造币厂发行黎元洪肖像之开国纪念币,后以容貌欠佳改刻。”李伯琦曾担任天津造币总厂厂长职务,后又供职南京造币厂,所记当属可靠。而李伯琦在 《中国纪念币考》一书中也自夸 “伪者,吾或未能尽知,真者,实所举无遗。”钱屿先生说罗斯 (意大利外交官)对 1919年 10月 25日 《北华捷报》里的读者来信中关于黎像纪念币的传说置之不理。因此可知罗斯根本无法证实这一传闻。但在钱屿的文章也说到 1917年罗斯曾发表论文 《民国铸币》,最早将黎像纪念币区分出 3种版别。可见罗斯是收藏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戴帽版最早者之一,并认为是真币。
近来,有一种重实物资料的思潮。如冯毅的 《近代机制币收藏的陷阱》中说: “即使是原始档案中的文字记录也只能作为一种历史遗留的信息用来参考。”①诚然史上记载有发行的钱币,但没有流传下来,后人有凭空臆造的可能。如 《金史》记载承安宝货系银铤改铸,自一两至十两,分五等。至承安五年因发生掺杂铜铅私铸等情形而停止使用。旧谱曾载有几种拓图,均为真书顺读的方孔钱。传世品为铜钱。1981年 9月,黑龙江省人民银行清理各地市县银行收兑的金银中,发现了四枚马鞍形的纯银铸币,每枚重近49g,均镌有 “承安宝货一两半”等文字用押记。当时国内有的专家学者曾对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过质疑。黑龙江省集中人力查访。终于在 1985年 8月,在阿城县杨树乡一座叫“转山子”的小山南坡上又出土了第五枚“承安宝货一两”。其形制、重量、成色、字迹、库部押记均与前四枚相同,当属同时期的同种银铸币。从而证实旧谱和传世品为臆造品。②但有记载的这种钱币一定存在过,只是看有没有流传下来而已。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戴帽版并不存在当时没有流传下来的情况,在 1917年已有被收藏的记录。而且被造币业中供要职的李伯琦所记录,虽说不上第一手资料,但也应可信。
钱屿认为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戴帽版是臆造币主要是因为黎元洪身穿的是新军军服。我认为如果清代的服装出现在有明代的器物那肯定是臆造,但出现在民国则另当别论。毕竟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戴帽版是因错被收回的银币。我对此大胆进行假设:1916年 6月 6日袁世凯病逝后,7日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湖北造币厂循例铸造黎像纪念币。但仓促间使用了黎元洪穿新军军服的像。后发现于礼不合,乃收回重铸免冠版。
注释:
①《收藏》2008年第六期。
②拙文 《臆造币之我见》,《收藏》2008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