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井

2010-11-25 20:14:42倪俊宇
散文诗世界 2010年3期
关键词:挑水老井井水

倪俊宇

母亲的瞳眸。一直未阖……

哦,老井,睁着失眠的眼睛,饱经沧桑。

母亲微拱着腰挑水,挑起家乡炊烟袅袅的日出日落……那甘甜的井水,喂养了我的童年。

母亲挑水的姿势,是我低头忧思的一道风景:故乡的明月,在水桶里,忽圆,忽缺……

井水。深入花朵和果实,养着一方风俗。滋润了村姑的鲜亮、汲水的谣曲,缠绕井边挺拔的木棉,井水般清幽幽的情意,溅湿了后生哥黄土般憨厚的。

井台上,戏谑打闹的欢声,成轻或重地咬住岁月不放。有时,井畔青翠的蛙鸣,也是一首唐诗,总会擦亮曙色与夕照,也擦亮乡愁……

哟,家乡井水。只一捧挹进心口,血脉里就会时时听到回音。你,能葱翠干渴的灵魂。你的深刻,使所有探家的人,在你面前都低下头来。

啊,我们一生走不出的,仍是故乡幽深的眼窝。

(选自《散文诗》)

【赏析】散文诗要求高度的浓缩,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便成为其技巧成熟的重要标志了。倪俊宇的《老井》,便是以叙事的高密度,情感的高密度组合,尤其是充分施展了多跳跃的手段,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赘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精炼文本的典范。写的是家乡农村的一口老井,素材是平凡的,并无新奇之处,好就好在诗人善于从这些平凡的细节中,挖掘出了诗意的闪光。

“母亲的瞳眸。一直未阖……”这一句突兀而来,然后跨入“哦,老井,睁着失眠的眼睛……”,于是这两者便自然“碰撞”出了一个联想,这“老井”不正像母亲的瞳眸么?严密处在于紧随而来的便是母亲井边挑水的身影,一句“挑起家乡炊烟袅袅的日出日落”,便有了时空的广阔跨越,再一句“……井水,喂养了我的童年”,更包容了纷纭往事,却自不需一一道来,已然足够。短短几句,井、母亲、乡村岁月、童年追忆,尽在起其中了。用不着啰嗦一一铺陈,这才是散文诗的妙处。紧跟的一段:“母亲挑水的姿势,是我低头忧思的一道风景:故乡的明月,在水桶里,忽圆,忽缺……”进一步将母亲、井与乡愁的情思写足了,形象更丰满了,其转换十分自然,好像毫不费力似的,其实正是针脚缜密之功。

诗的后半略感松散,回到了泛泛叙述的轨迹,不如前半段扣得那么紧了。但由于前半部打好了基础,便也顺理成章完成了任务。其中,“井水,深入花朵和果实……”以及“井畔青翠的蛙鸣,也是一首唐诗……”等,则是相当出色的诗句。

猜你喜欢
挑水老井井水
老井的春节
问月
井水的奥秘
帮妈妈挑水
挑水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1:34:00
老井
周而复始
小小说月刊(2017年5期)2017-05-16 17:05:44
左脑风暴
盘一井水氡异常落实与分析
黄骅埕古1井水位异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