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小说的终极意义

2010-11-25 04:33王玉宝
文艺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意义小说世界

■ 王玉宝

对于古人来说,死亡是一个问题,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死亡只是一个事实。舍勒在《死亡 永生 上帝》一书中说:“现代人不再生动直观地看到自己面临的死,亦即不再‘向死而生’;或者更明快地讲,现代人通过其生活方式和职业方式,把一个不断地在意识中出现的直观事实——即,死对于我们来说是确定的——赶出了自己意识的清晰区域之外,直到只留下一种单纯的、合乎判断的知识:他将死去。就此而言,现代人已不再相信永生,不再相信一种在永生中对死的克服。”①

死亡与永生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中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从庄子、陶渊明、苏轼一直到曹雪芹,他们的作品中始终散发着一种死亡——唯美的气息。废名则是这一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者,他的小说一经问世就以一种异样的姿态,游离于启蒙现代性的主流话语之外,用一以贯之的从容,探索着生命与死亡的奥秘,表现出一种坚定的文化古典主义立场。

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废名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废名在佛家文化的影响之下,喜欢思考生命与死亡。废名说:“我喜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喜读哈代的小说,喜读俄国梭罗古勃的小说,他们的文章里都有中国文章所没有的美丽,简单一句,中国文章里没有外国人的厌世观。中国人生在世,确乎是重实际,少理想,更不喜欢思索那‘死’,因此不但生活上就在文艺里也多是凝滞的空气,好像大家缺少一个公共的花园似的。延陵季子挂剑空垅的故事,我以为不如伯牙钟子期的故事美。嵇康就命顾日影弹琴,同李斯临刑叹不得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未免都哀而伤。朝云暮雨尚不失为一篇故事,若后世才子动不动‘楚襄王,赴高唐’,毋乃太鄙乎。李商隐诗,‘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这个意思很难得。中国人的思想大约都是‘此间乐,不思蜀’,或者就因为这个原故在文章里乃失却一份美丽了。”(《中国文章》)

在佛教看来,人生与痛苦,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相同的,我们的生存不过是伴随着死亡的一次短暂的旅行。废名小说正是从“坟”中参透了生命赤裸裸的“真”相,人的难以摆脱的宿命:渴望永生,却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废名从小就经历了面对死亡的恐惧和颤栗,他六七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差一点送了性命,在他生病期间,他的妹妹同时因病得不到及时救治,过早的离开人世。妹妹的早夭在废名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生的困惑和死的恐惧,以及无以慰藉的悲伤。俄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蒲宁说“我们所爱的一切,我们所爱的人,就是我们的苦难,光是为了失去一个亲爱的人这种没完没了的恐惧,就够受的了。”②在废名眼中,人生是受苦,世间是地狱,“死”是人生中最大的问题。“人生是没有什么可躲避的,处处是人生,都是不幸。”(《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生命的荒谬,使废名“厌世”,感到生命的无意义。所以,废名绝望地呼告在天之父,不如及早召他回去,“不要罚我受苦”,(《莫须有先生传》)废名因绝望而极端地否定生,认同和肯定“死”。他说:“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桥》)“凡事最不足以动我感情者莫过于死”。(《莫须有先生传》)

死亡是废名小说言说的背景和起点,由于对死亡的关注,“坟”成为废名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意象。坟是人的生命终点,是存在荒谬的见证,也是人必须面对的处境。废名小说中的“死亡”是以“坟”的形象展示的:《柚子》中外祖母的坟,《浣衣母》中高高低低的坟,《竹林的故事》中竖着纸幡残片的老程的坟,城外山上阿毛母亲的坟,《桥》中芭茅森森的“家家坟”……

废名小说中除了与死亡相关的“坟墓”外,还展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生命“残缺”现象:《桃园》的家中只有父女,“竹林”的家中只有母女,浣衣母李妈为寡妇,《菱荡》中的陈聋子是鳏夫,此外,与生命相伴的残疾与病苦:《桥》中的牧羊童是个哑巴,《菱荡》中的陈聋子耳聋,《桃园》中的阿毛小小年纪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无奈的等着死亡……残缺、痛苦的人生,使其小说“总是围绕着悲哀的气氛”。③在他的笔下,人生处处是苦,生老病死是苦,别离分开是苦,生命无常是苦,疾病缠身更是苦,所以,废名才有脱离苦海的冲动与向往,对永生的希冀与追求。面对虚无的人生、荒诞的命运,我们该如何生存?废名是渴望不朽的,他渴望得到拯救。

人的宿命及其悲伤,是废名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加之后来他对禅宗佛学的理解和接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镜中人生”的观念。“镜”是废名体验生命的一种独特视角,以镜喻心是废名从禅宗处借来的一件法宝,废名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窥视到生命终结的真相和人生的无意义。俄罗斯著名作家蒲宁,在其压卷之作《岁月之初·青春》就是在流逝的时间中,在苦难和死亡中,领受上帝赐予的永恒且令人心痛的美。蒲宁认为面对行将逝去的生命,我们只能谢恩、祈祷:

人是生时无感,死时也无感的。所以我深为遗憾,人们为什么要把我的出生的时告诉我。要是不告诉我,那我就到今天对我的年龄浑然不知,——何况我还丝毫没有感到年龄的负担——从而也决不会想到再过一二十年就要死了。如果我生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且从未离开孤岛一步,我甚至不会知道人是会死的。“那可太幸福了!”我真想这么说。然而谁知道呢?也许恰恰是太不幸。再说,真会不知道死为何物吗?人的死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吗?如果并非与生俱来,且不知道死为何物,我还能像现在这样热爱生活吗?④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是蒲宁从死亡这面镜子中得到的生命启示。因为死亡,生命所拥有的一切都显得弥足珍贵——世界向你显现出它无穷的神秘和美。所以蒲宁写下了大自然的美,及生命在大自然中的舒展与充盈,悲伤和欣喜。

死亡使人珍爱这如梦如幻般、稍纵即逝的生命,所以废名说:“自从梦中我拾得这一面好明镜,如今我晓得我是真有一幅大无畏的精神”,(《镜》)因此他要在“镜里偷生”。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虽然不能改变必然的命运,但是它改变了我们的生命感受,“镜”使我们清醒地生,即向死而生。生命的终结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只能直面死亡,在荒诞的境遇中无可奈何的生,这就是“偷生”。只有在死亡这面镜子中,才能够觉悟生命的真相,获得生存的勇气。日本著名作家介川龙之介的绝笔中对悲剧人生的些许眷恋,其原因也正是在其“临终之眼”中映照出来的世界的美。这个我们不能久留的世界,却向我们展示它的无穷的美。当世界向我们展示出它的美,我们只能赞颂:“活在世上是多么愉快呀!那怕看到这烟和光也心满意足了。我即使缺胳膊断腿,只要能坐在凳子上望太阳落山,我也会因此而感到幸福的。我所需要的只是看和呼吸,仅此而已”。⑤死亡赋予了废名“临终的眼”,他用这眼睛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镜”中人生,是废名以佛禅之慧心对人的命运觉悟的结果。它体现了废名超越现实生命的态度,并为残缺的人生寻找意义。当一个人直面死亡就必然产生对不朽的渴望,追问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并以某种方式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去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存在。“从死不可避免来说,对死的思考的确没有用处,但不等于没有意义,相反具有深刻的精神意义。事实上,对死的思考不但不关闭、反而敞开了人生思考,把它从人生内部事务的安排引向超越的精神追求,促使人为生命寻找一种高于生命本身的根据和意义。”⑥

坟是体验,镜是觉悟,但体验和觉悟都不是目的,超越自然生命,从而使必死的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才是废名小说的价值所在。

梁遇春说:“安诺德批评英国浪漫派诗人,以为对于人生缺乏明澈的体验,不像歌德那样抓到整个人生。这话说得虽然学究,也不无是处。所以太迷醉于人生里面的人们看不清自然,因此也是不懂得人生了。自然好比是人生的镜,中国诗人常把人生的意思寄之于风景,随便看过去好像无非几句恬适的描写,其实包括了半生的领悟。”⑦

废名所处的时代是传统遭到全面质疑的年代,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年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尼采的答案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科学和伦理的人生态度。”⑧废名同尼采一样,从传统中找到了一条审美的人生之路,“人生审美化的必要性,正出自人生的悲剧性。凡是深刻理解了人生悲剧性的人,若要不走向出世的颓废或玩世不恭的轻浮,就必须向艺术求归宿。”⑨

这里的“艺术”我更愿意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审美关系,也是一种人生审美境界。在审美中求解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内在精神,孔子在晚年不得志时,就将审美看得高于伦理和政治,肯定了生命的审美状态。庄子哲学更是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种在审美中求解脱的存在方式。这种传统经过与印度佛学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田园文化精神。“田园精神两千年来是中国文化人的宗教,是知识分子对抗暧昧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⑩所以庄子让人从儒家的大家庭中走出来,在草木、花鸟、禽兽自由生长的自然中,消融了已身。庄子把个体的人从伦理整体分离之后,为了克服由此产生的异乡人的孤独感和追求不朽的心灵需求,于是“就以混沌的自然为理想,将有限相对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绝对的自然合二为一,让人在有限相对的感性现实中达到了无限绝对的永恒。……在有限中求无限,在相对中求绝对,在自然中求解脱,正是一种审美的境界。”11这种审美境界正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最高的艺术理想——意境。意境的本意就是人在自然之中,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契合,这是诗的境界,也是人的生命境界。

所谓的审美现象,实际上就生活在世界中的人自己绘出的一个意义的世界,一个与现实给定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只有居住在、生活在这个富有意义的审美世界中,人才不至于被愚蠢、疯狂、荒诞置于死地。12

生命的过程是苦,所以在废名小说中处处看得见“悲哀”。但是生命的悲剧感是个体超越自然生命的必经之途,没有悲哀,也就没有超越。悟道之后的废名,已经不再用悲观或乐观的态度体悟人生了。他的小说中的悲哀是宁静的,没有内心的骚动和世俗的冲突,而且这种淡淡的哀愁逐渐淡化,到了《桥》、《莫须有先生传》已经消失。此时的废名,如同蒲宁、芥川,他不是站在人生本相的对立面而厌世,而是认同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同一性。他无所谓厌世,而是因为这难以弃舍的美而恋世。正如禅宗的著名公案,即青源惟信禅师的语录所言:

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13

但前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与后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已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之间隔着三十年的时空距离。后者的山水毕竟蕴含了老禅师三十年沉思与参悟,“还是山”是经由“不是山”之后在更高层面上的复归和认同,此山水非彼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已经消解。面对世俗,废名已无喜无悲,在他的“临终之眼”中只有世界的美,“坟”已经化为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从而也化解了其中悲伤的意义。面对这道风景,废名亦悲亦喜,也无悲无喜。

废名小说构筑的就是这样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神,只有人和自然。对于中国人来说,诗的世界不仅是单纯的艺术问题,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桥》就是以一种超越生死、功利的审美视角,表达了人们面对风景的生命欣悦:

小林又看坟。

“谁能平白的砌出这样的花台呢?‘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不但此也,地面没有坟,我儿时的生活简直要成了一大块空白,我记得我非常喜欢到坟头上玩。我没有登过几多的高山,坟对于我确同山一样是大地的景致。”(《桥·清明》)

小林坐在坟头,——他最喜欢上到坟壮举,比背着母亲登城还觉得好玩。(《桥·芭茅》)

死亡之所以是人生的装饰,是由于死亡衬托出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在道家和禅宗的教示下,当中国文人在现世的烦恼痛苦之际,就自然寻求个体生命的解脱和超越。到山水林木的大自然中,在空灵的春山、清明的秀水、或寂静无声的真气中消融了已身,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在“水流花间”,在“鸟鸣林中”,在春山青草中,在秋雨冬雪中,妙悟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时候,物与我、人与自然已经完美合一,达到“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了。“然而这‘众妙之门’却不是要离弃现世而到达彼岸世界的大门,而是在此岸就可以进入永恒绝对的大门。”14在《桥》中,废名从容地表现了灵性之人在大自然中的生命欣喜:小林、细竹和琴子都是有着极高的生命领悟力的诗人,他们在无始无终的时间和沉默不语的自然界中自由自在。他们生活在自然中,也就是生活在艺术意境中。他们以艺术家的眼睛俯视大千世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黎明、朝阳、黄昏、落日……沙滩、杨柳、枫树、梨花、芭茅、桃林、荷叶、萤火、牵牛花、处处是自然风景,时时相伴的是与风景相关的诗,他们是自然的欣赏者,生命的沉思者,也是艺术(诗)和人生的诠释者。在短暂的人生之旅中,一路上有看不完的风景,他们所关注的风景与唐代诗人关注的是同一片风景,他们感悟的人生,也是唐代诗人们感悟的同一种人生。活着,对生命来说,就是节日。在一片幽静的河边,竹林母女的生活单纯如歌,(《竹林的故事》)菱荡圩上陶家村的优美风景、古朴民风和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中,陈聋子和村民一道,如潺潺溪水,和谐宁静,颐养天年。(《菱荡》)每一天都是一个节日。“清明”就是盛大的节日,在一个盛大的节日出游,是生命的欣悦:

“要下雨。”

细竹又望了天说,天上的云渐渐布得厚了。

“这也是自古以来的一个诗材料,清明时节”。小林也望天说。

“下雨我们就在这进而看雨景,看雨往麦田上落。”

细竹一眼望到坂当中的麦田。(《桥·清明》)

面对自然感悟人生的生命境界,虽然不能改变人的终极命运,但可以创造一处生活,从而超越人的自然生命。超越的人生,也就是创造的人生,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存在。审美存在是中国人在痛苦中为自己找到的理由,赋予的意义,正如废名所言:人生的故事不重要,渲染故事的方法重要。诗人在这里强调的并不是我们今人所理解的叙事学意义上的方法,废名对属于自己的故事的叙述,正是由此岸到彼岸,从坟墓到超越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意义生成了。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从死亡中生长出来的,废名从死亡、从个体必死的生命中,找到了世界的美,这是他之所以歌颂和赞美“死”的原因。他不是要歌颂“死亡”本身,而是从“死亡”中发现了生命的美,世界的美。所以坟墓成为大地上的风景和美的象征。废名小说中“坟”,是把大地上的景致与终结的生命并置于同一个时空之中的。废名“即认定人生如梦,又肯定这如梦人生的真与美”,形成看似厌世实为恋世,从厌世出发而归为恋世的人生观。15如同他说的“厌世诗人照例比别人格外尝到生的欢跃,因为他格外绘得出‘美’”。16他的笔下处处充满着一种恬静、古朴的和谐美,并向人们展示了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生命欣悦和灵魂自由。“一切都是那样和谐、美丽。小林、琴子、细竹惟有看山赏塔,采花折柳,以此为‘天下之务了。’”17“坟”是人哭泣的场所,也是大地上的景致,废名喜欢庾信的诗句:“霜随柳白,月逐坟园”,在其中是读不出多少悲哀的,它已经成为诗人彻悟之后抵达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废名小说是对现实生命的审美关注,它展示了我们生于斯、死于斯的世界之美。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对话与讴歌,把人易朽的生命与永恒连在了一起。对自然美的关注与赞颂,是人对自己必死生命的一种审美自救。因为这一次性的转瞬即逝的美,给予我们无限的慰藉。

“有权存在的东西怎会消逝呢!永不疲倦、永无休止的生成和诞生来自何方,大自然脸上那痛苦扭曲的表情来自何方,一切生存领域中的永无终结之哀歌来自何方?”18追问死亡,朝向永恒,使废名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有了独特的意义,也使他的小说拥有了梦幻、追忆的特征。回到人的内心中去,体现了废名对生命永恒的期待与追求,以此克服时间给生命带来的忧虑与恐惧,使生命不再是瞬间性的,而是可以无限延伸和拓展的。

审美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传统全面解体的今天,能否作为一种意义来抚慰世道人心?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能复活古老的信仰,也不可能创立另一种宗教的话,我们就唯有在人与人、人与事物、在人的内心中探索存在的意义。”19在某种意义上,废名关注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时间,不是有限,而是永恒,不是外在的现实,而是个人的心灵。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处于永恒的流逝过程之中,这是古往今来每一个诗哲都不断追问的问题。“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古诗十九首》)“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使人无限悲伤的正是那将要毁灭一切的时间。“微生只恋此间乐,惟有襄王忆梦中。”废名的小说是回忆,是探索生命之谜、时间之谜的叙事文本,是废名对生命中童年时光的文学记忆。《桥》记述了三个少男少女的一段生命历程,他们行走在幻美的大自然中,并借助于风景与艺术(诗)的互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意识不断流动的世界。废名一次次地把读者的视线引领到时间过去。在某种意义上,《桥》是一个记忆不断生长的世界,一个梦想不断翻飞的世界。

今天下雨。小林想借把伞出去玩,他刚打开院门树林里望了一会回来,听得细竹说道:

“下雨我不喜欢,不好出去玩。”

……

另外一个雨天——

“有一回,那时我还在北方,一条巷子里走路,遇见一位姑娘,打扮得很好,打伞,——令我时常记起。”

忽然觉得他们并不留意了,轻轻的收束了。有点悲哀。“那么一个动人的景致!”其实女人是最爱学样的,记忆里的样子又是各个人的,慢慢又道:

“那个巷子很深,我很喜欢走,一棵柏树高墙里露出枝叶来。”

这一句倒引得琴子自心向往之。但明明是离史家庄不远的驿路上一棵柏树。

又这样说:

“我最爱春草。”

说着这东西就动了绿意,而且仿佛让这一阵之雨下完,雨滴绿,不一定是那一块,——普天下一定都在那里下雨才行!(《桥》·今天下雨)

这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彼此不分的世界,一个连绵不断的时间流。小林摆脱了世俗时间的束缚,沉浸在个人的心理时间之中,从而使生命获得了一种朝向无限的可能性。小林说:

我常想,记忆这东西不可思议,什么都在那里,而可以不现颜色,——我是说不出现。过去的什么都不能说没有关系。我曾为一个瞎子所感,所以,我的灿烂的花开之中,是有那盲人的一见。

“一切记忆中的过去都与当下发生关系。过去曾‘为一个瞎子所感’,所以今天在花开的观感中也联系瞎子的存在。”20

回忆是个体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在一个没有超验世界的文化传统中,以回忆和梦想为核心的诗歌和艺术,一直是克服恐惧、拯救时间的法宝。废名的小说是一个时间静止不动的空间,无论是《竹林的故事》、《菱荡》还是《莫须有先生》,几乎都是在“凝滞不动的现实时间背景中尽可能的铺展感觉和玄想的瞬间,”21废名小说的共时性结构,并不是一种叙事的方法或结构方式,而是对时间共时性的理解和把握。他的小说形态都是一些事物、场景的并置和连缀:田野、村庄、庭院、天空、河流、小溪,花朵与月光、朝雾与晚霞、清晨与黄昏,日出日落、谈诗论画、沉思冥想、观山望塔、诗词歌赋、民俗风物等等,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普鲁斯特认为,在个人记忆的时间里蕴藏着存在的无穷奥秘和慰藉。”22回忆的这种抚慰人心的作用,正是通过把时间空间化的途径而达成的。镜、梦、忆,这些对时间的象征性表述,都提示了时间过去的不可言喻的内在性。时间过去失去了与事物结合在一起的那种结实的空间,变成了影子或反影。我们热爱生活并对它充满期待,但当“看到昔日的一个对象,或听到一支过去的年代里流行的曲子,我们知道自己有一个过去,比之先前的期待,我们更沉湎于这个过去。过去并不是一个黄金时代,它也许同现在一样残酷,一样凡俗,只是因为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如果过去得不到拯救,那么生命就是一个纯粹的虚无了。使人能够免予绝望、免予落入纯粹虚无之地的,是他面对过去并拯救过去”23沿着记忆的小路,乘着想象的翅膀,去追寻似乎已经失去、其实仍在那里、随时准备再生的时间。在回忆的瞬间,过去的人、事、物,又重新获得了它存在的空间性。“要紧的并不是生活在这些幻觉之中,并且为这些幻觉而生活,而是在我们的记忆中寻找失去的乐园,那唯一真实的乐园。这真实属于每一个回忆者,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实的世界。‘过去’便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某种永恒的东西,我们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重新把握过去,便会油然感到自己本是绝对存在的……当这些过去的事物重新获得它的空间性……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一个问题,而只是一个奥秘,一个存在的奥秘,因为它使我感到时间也不再是一个问题,只是一个奥秘:我活着,并与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同时存在于此时此刻。”24同时存在,使我们的生命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意义。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正是靠着这种过去时光的再现,在上帝或天国的信仰之外,在对尘世经验的探索中,解答了生命的意义。这正是普鲁斯特认为在个人记忆的时间里,蕴藏着存在的无穷奥秘和慰藉的原因所在。以《桥》为代表的废名小说,是为了追寻失去的时光而踏上了重返记忆之路的叙述。在使时间返回的途中,废名与普鲁斯特相遇,破解了生命和幸福之谜。

追忆使废名常以孩童般的心灵体察万物、思索生命,重温童年时期所拥有的与世界浑然一体的生命感受,因此,童年视角是废名小说常采用的叙事角度。回到童年是废名自我救赎的又一途径。童年视角的叙事,使废名获得了杨柳的眼睛,大地的颜色、燕子的语言和花朵的秘密。他笔下的自然世界如水流花开,冬去春回、纯乎天籁。童年视角打破了成人世界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回到人类初始状态,找回人之初与大自然的同一性。回到童年,才能摆脱死亡对生命的压抑,如同布朗所言:如果涅槃原则‘属于’死亡本能而快乐原则则属于爱欲的话,它们的重新统一便会是一种生命的安宁状态——这是一种完满的无压抑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生命状态,而不是一种自我改变的生命状态。25废名是怀着结束生与死的对抗的愿望,建构了一种充满童趣和诗意的小说世界。

人是一种压抑自己的动物,是一种创造出文化或社会来压抑自己的动物。不朽是人的内在的生命欲望,但这种欲望因为死亡的阻断而受到压抑。废名小说的深层结构表达的是一种对死亡的拒斥与反抗,对无压抑生命状态的期待与向往。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压抑,获得自由的生命状态?审判历史、取消时间,结束时间的暴虐统治,是通往自由生命状态的一条通途。“置身于历史与时间之外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它摆脱了时间的暴虐统治,而逍遥于无所谓生死、无所谓时间的自然状态或游戏状态中。”26所以,未受压抑的生命是没有时间的或者说是永恒的。废名在小说中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他所采取的童年视角,不仅具有叙事学的意义,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生命的需求,是为了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童年时代之所以始终令人向往,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作用还没有来得及把时间焦虑强加给试图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朗说儿童生活于永恒中并享受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布朗引用精神分析学家马里·伯纳帕特的话说:“童年时代似乎在某种意义上逍遥于时间之外。童年时代的这些日子——让我们都来回忆这些时光——对儿童来说似乎就是永恒……当然,那些抚育孩子长大的人,总是严格地把自己的时间观念灌输给孩子……然而孩子却感到这种由成人强行灌输的时间观念向是一种外来的入侵,而孩子自己的时间本质上却是一种无限的时间。”27摆脱时间、消除时间观念是肯定生命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古老的宗教向往。禅宗自识本心的观念是对这种古老宗教向往的再叙述。梭罗古勃的小说《捉迷藏》表达了同样的生命困惑,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孩子濒临死亡依然沉湎于游戏,而母亲则因此悲伤绝望、痛苦不已。废名的小说没有具体的时间界限,在他的小说中时间是静止的,它的小说世界是一种没有时间感的童年世界。这是一种充满童趣美的桃花源,一种摆脱了生命压抑的人性乌托邦。

在某种意义上,回到童年,就是回到永恒之中去。克罗德·拉尔在《中国人思维中的实践经验直觉和历史观》一文中详细地分析了时间与中国人的关系:

在可以谈到时间以前,存在着一个混沌时期。那时还处于原始混沌中,尚不存在“始”,也不存在“时”。时间和开始共始末:当一个生物消失了,它又依旧回归混沌,它的生命结束,而伴随它的时间也就随之终止。

在开始和结束由个体的生命特性所决定的有始有终的时间之上,存在着某种无始无终,一切起自于它,一切复归于它的东西。每个生灵进入并出自于宇宙这一巨大的若隐若现的东西,而这个若隐若现的东西本身描绘了一个按定义无始无终的圆。

只要把自己同那生命的本原,即永不停息的在使其受精的天和使其孕育的地之间旋转的东西融为一体,时间就可能被取消……28

废名就耽于这样的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未被成人同化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世界,原始、本真、纯粹。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感觉世界的视角和方法,无功利、无时间感,他还没有产生时间匆匆流逝的感觉,他们的生命还没有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仍然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生命状态,就是与永恒事物结缘,也就是回到了永恒。回到自然,就意味着时空、物我的界限区别不复存在,忘情、忘时,一种处于永恒、返回初始的状态,即与万物同在的存在状态。与万物同在,那是人类曾经拥有而现在已经失去了的天堂。人类的童年时代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与世间万物的同形同构的关系,无时间感,无生死之觉悟。回归童年,也就是回到永恒之中去。

在某种意义上,“诗”是人类对自己曾经拥有的,与大自然永生共存的初始状态的怀念。废名的小说就是这种意义上的诗。他的小诗《十二月十九夜》就是对人与大自然同生共存的初始状态的体悟和叙述:

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

这是一首禅味十足的诗,禅是一种独特的思维状态,它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回到人与世界关系的初始状态,回到人与大自然的原始同一性,并为大自然重新命名。人类的童年时代如同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是没有时间感的。废名的小说用一种古老的思维方式,抗拒时间、超越生命的有限性,从而获得与大自然同一的永恒意识。回到了人与自然同一的初始状态,也就是进入一种超越时间的生命自由状态。

总之,废名小说的深层意蕴,是关于生命的言说,是关于时间的言说,也是为虚无的生命寻找意义的言说。它的背后有一个拯救的主题,但不是宗教的拯救,而是审美拯救。无论是皈依自然、追忆往事、还是回到童年,都是对生命时间的一种审美拯救。在中国的文化中,从庄子开始,审美已经被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审美人生就是艺术化的人生,面对终极苦难,把人生艺术化,心灵化,以抗拒时间的流逝,消解生命的焦虑。废名通过他的小说,寻找人的此在生命通往终极幸福的道路,构建此在与永恒、有限与无限之间的意义之桥。这座“桥”也是人间苦海通向自由彼岸的审美之途。这条审美之路,是由幻美自然、无限回忆、永恒童年共同建构的拯救时间、拯救生命的道路,也就是人类超越死亡,渴望永生、不朽的道路。

注 释

①舍勒:《死亡永生上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蒲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周作人:《〈桃园〉跋》,《废名小说选》(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④蒲宁著,戴骢译:《蒲宁散文精选》,人民日报版社1997年版,第275页。

⑤戴骢:《漫谈蒲宁散文》,《蒲宁散文精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⑥周国平:《中国人缺少什么》,《朝圣的心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⑦16止庵:《废名文集》,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第107页。

⑧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周国平文集》第3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⑨周国平:《周国平文集》第3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⑩吴洪森:《不死的火焰·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11 14张旭东:《中西文学与宗教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第191页。

12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13《清源惟信禅师语录》,转引自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15解志熙:《美的偏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1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页。

18尼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3页。

19 23 24耿占春:《痛苦》,海天出版社 1993 年版,第166页、第96页、第122页。

20吴晓东:《镜花水月的世界》,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21 22刘勇:《废名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25 27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第102页。

26冯川:《生与死的对抗·序》,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克洛德·拉尔:《中国人思维中的时间经验知觉和历史观》,《文化与时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

猜你喜欢
意义小说世界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