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锁邱丽玲
(1.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健身俱乐部开展太极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金锁1邱丽玲2
(1.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太极运动在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通过调查太极运动在健身俱乐部中的开展现状,研究并探讨了其在俱乐部中良性发展的可行性经营及推广模式,为更多的中老年人“走进”俱乐部奠定基础,进而为创造全新体育产业价值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
太极 健身俱乐部 开展现状 对策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在我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开展,深受大众喜爱。但是,这项传统体育项目并没有伴随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而顺利走进健身俱乐部。相反,它带着“土运动”、“慢运动”、“老人运动”的标签,局限于老弱妇女之手、社区公园之所。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师资造成的练习方法不正确,导致了许多太极拳爱好者膝关节劳损,从而误解太极运动、放弃太极运动。如何在健身俱乐部和太极拳运动之间找到契合点,解决练习者场地和师资的问题呢?本文试就此进行探究。
本文以普及正确练习太极拳为基本出发点,通过调查太极拳在健身俱乐部中的开展现状,研究并探讨了其在俱乐部中良性发展的可行性经营及推广模式,为更多的中老年人“走进”俱乐部奠定基础,进而为创造全新体育产业价值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
根据所研究健身俱乐部中太极拳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相关内容,通过因特网文献搜索引擎:CNKI、EBSCO文献库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料库等途径,查阅并收集健身俱乐部运营盈利模式、大众体育普及推广模式以及太极拳教学方面的论文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通过走访健身俱乐部主管3人、健身俱乐部太极拳教练7人、健身俱乐部太极拳会员20人,对其进行访谈,从而了解健身俱乐部开展太极拳运动的相关问题。通过归纳整理,针对太极拳团操课的次数、练习人数、会员反馈意见等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访谈和研究讨论。
针对本文研究内容,设计健身俱乐部太极拳项目开展现状的相关问卷5个题项,8个条目。问卷发放对象为:北京市各大、中、小型健身俱乐部共120家。实际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109份,有效率约为100%。
众所周知,健身俱乐部是一种舶来品,它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早期人们选择健身俱乐部多是为了满足自己追求时尚的虚荣心,随着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健身已经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集舞蹈、柔软体操和慢跑为大成的有氧舞蹈问世,一方面造就了全民健身狂潮,另一方面也奠定了有氧舞蹈在健身俱乐部中的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当健身俱乐部走进中国时,就是一并携带着热情、奔放、富有节奏感的有氧舞蹈。20世纪以来,起源于印度的瑜伽大受年轻女性的追捧,也逐渐在健身俱乐部占据重要地位。至今,形成了健身俱乐部团体操课程以有氧舞蹈和瑜伽为主体,其他运动形式为补充的格局。
表1 健身俱乐部太极课程开展数量与比例 (n=109)
表2 不同消费层级健身俱乐部的太极课程开展数量与比例
伴随着人们健身需求的多样化,健身俱乐部开展太极运动的形式应运而生。但由于健身俱乐部锻炼人群仍以青年人主体,开展太极运动的健身俱乐部数量相对有限。从表1的调查数据可分析得出,不足一半的健身俱乐部已经安排太极类的团体操课程,仍有个别健身俱乐部存在开展太极课程的意愿。此外,对已经开展太极类课程的健身俱乐部进一步分析发现:年费在3500元以上的高档健身俱乐部开展太极类课程的比例最高,并且呈现出伴随年费档次的降低,太极类课程开展比例逐渐下降的现象(见表2)。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高档健身会所的会员,对太极类运动的健身效果认识深刻。这些人肯定并认同太极类运动的健身形式以及文化内涵,并且能够在锻炼中体会到有别于有氧操的乐趣。据太极课程教练反映,太极类团体操课程的人数很稳定的保持在15-20人之间。这些会员主要是中老年人,多为在职或退休的教师、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等。他们对太极课程的忠诚度非常高,几乎做到每次课必到。而且他们的练习热情非常高涨,课下经常反复练习,并且互相交流。这一点在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那里也得到了验证。他们指出不少会员在团体操课程之外还预约了太极教练的私人教练课程,希望能更多的学习、练习太极。
虽然健身俱乐部太极课程的开展呈现出较为可观的前景,但是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健身俱乐部进一步开展太极运动。表3统计出了健身俱乐部太极课程最主要的5项制约因素。在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整理归纳后,发现三对矛盾,如下所列。首先,套路的连贯性与会员练习时间无法持续固定的矛盾。健身俱乐部是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场所。这就决定了会员锻炼时间的随机性、不固定性。然而,目前太极类团体操课程采用附着于规定套路的形式,却决定了课程的连贯性、不可间断性。于是就有不少练习者反映“一次课落下,就跟不上了,跟不上就没兴趣了”。从而流失部分太极爱好者。其次,太极绵长柔缓的运动形式与大众以激烈程度及出汗量为健身效果衡量标准的矛盾。尽管很多人已经认同太极拳的健身效果,但仍有不少会员存在锻炼误区。他们产生类似“太极拳那么慢,又不出汗,能锻炼身体、能提高体质吗”的疑问。第三,太极拳练习人群老龄化、练习场所社区化与健身俱乐部人群年轻化、时尚化的矛盾。“老头老太太们打发时间的”、“在公园里练一练,呼吸新鲜空气”——许多人都这样评价太极运动。甚至还有人觉得,“太极拳本来就不应该进俱乐部。健身俱乐部开展的都是西方的、时尚的健身项目,不可兼容”。这些制约因素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最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太极拳给大家造成“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的认知误区;另一方面还在于人们对太极拳练习形式、练习内容、健身效果缺乏认识。
表3 健身俱乐部太极课程制约因素排序表
太极运动在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说明:健身俱乐部可以作为推广太极运动的媒介之一,但若想长足发展仍需结合太极自身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特点进行积极有益的改善。
首先,应当加强太极运动健身效果与锻炼机制的普及,让人们对太极运动有更加正确、理性、客观的认识。第二,健身俱乐部太极课程应逐渐实现拆解套路的单式练习方式。从武术运动的发展历史来看,套路练习是高级阶段。只有在单式动作量的积累的基础上,才能采用成套练习形式。最后,建立健身俱乐部走进社区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实现俱乐部与社区太极拳练习者的双赢。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在最贴近消费者、最贴近广大居民的社区。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社区健身俱乐部会越来越普遍。社区广场、公园的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将会成为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如此,既能成为健身俱乐部的赢利点,又能解决社区太极拳爱好者缺乏师资的难题。通过这三种模式,让太极运动得以在俱乐部中良性开展。
(1)目前,开展太极拳项目的俱乐部多集中在中高档消费层次。俱乐部太极拳课程均采用团操课形式,上课的人数较少,且以中老年人居多,多为固定练习者,个别会员存在申请私人教练的需求。
(2)制约俱乐部开展太极拳的因素为:套路的连贯性与会员练习时间无法持续固定的矛盾;太极拳绵长柔缓的运动形式与大众以激烈程度及出汗量为健身效果衡量标准的矛盾;太极拳练习人群老龄化、练习场所社区化与健身俱乐部人群年轻化、时尚化的矛盾等。
(3)健身俱乐部太极运动的发展对策为:加强太极拳健身效果普及;拆解套路,开设单式练习课程;建立俱乐部走进社区的经营模式,实现俱乐部与社区太极拳练习者的双赢等。
[1]邱丽玲,等.健身俱乐部开展太极拳项目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A].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学大会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编写组.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of Tai Chi in Health Clubs
Li Jinsuo1Qiu Liling2
(1.P.E.School of Jinzhong College,Jinzhong Shanxi 030600;2.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ng 100084)
This paper,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 and survey,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ai Chi in health clubs,and explores the right training methods,consideres its feasibility and expansion mode,and in turn paves the ways for its popularity among all walks and ages of people,provides reference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to create brand-new value in sport industry.
Tai Chihealth club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G85
A
1004—5643(2010)12—0041—02
1.李金锁(1977~),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