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明 魏天科 宋 鹏
在美丽的天山脚下,坐落着一所为西北战区培养边防指挥、人武指挥、民语翻译和高原医学人才的综合训练机构——乌鲁木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这是一个各民族教职员工和诣共处的大家庭,也是一片到处盛开着民族团结之花的热土。
8月初的一天,笔者走进该大队营院,只见到处都是用多种语言书写的团结标语、不同民族英模灯箱和具有西部浓郁民俗风情的营院设施。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该大队一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5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指挥专业队——学员一队。两年多来,这个队用民族团结聚人心、创和谐、育人才,先后被兰州军区、新疆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被新疆军区表彰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架起沟通桥梁
“天山南北,民族众生,一脉相承团结友爱代代传;学员一队,官兵共志,携手并唱和谐凯歌日日高”。一走进学员一队,门口黑板上这幅颇有气势的对联令人眼前一亮。迎接我们的队长寇治昌向我们介绍基本情况:“把不同民族学员混编成一个队,这在建校史上还是首次。组队之初,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障碍。要想把一个多民族学员队建成一个合心合力的过硬集体,就得先让大家有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语言和感情基础。”为此,他们把民族团结、西部民俗风情以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作为经常性教育内容,采取专题讲解、讨论交流、主题征文等方法,让学员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基本道理。
笔者随手翻开放在桌面上的几份民族团结教育教案,发现既有对我国各远古民族集团经过几千年兴衰更替、迁徙融汇、分化整合,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历史的详尽讲述,又有反映新疆曾遭受外敌入侵、分裂割据如今仍面临邻国挑衅、宗教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威胁的专题讲座;既有对我国现行民族宗教政策和党、国家领导人有关新疆安全稳定指示精神的具体讲解,又有卡德尔大叔用39年心血记录“共产党好,解放军亲”的心声和进藏先遣连等民族团结典型的宣传,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增强教育效果,他们坚持“一课讲三遍”,即全队人员集中用汉语讲一遍;对部分民族学员用民语讲一遍;对因特殊原因未能参加教育的个别学员再讲一遍。帮助大家从心理上互相认同,从思想上接受“三个离不开”等基本道理。
此外,他们提倡学员之间加强学习交流,坚持开展每日一语双向交流活动(即汉族同志每天学一句民语、民族同志每天学一句汉语)和饭前一分钟即兴演讲活动。把交流思想和交流语言贯穿于学员的日常生活,融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各民族学员的双语表达能力。今年4月份,三区队14名民族学员前往某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按照实习计划,所有的民族学员都要被分配到民族连队代职,但由于某个民族连队要外出施工,维吾尔族学员亚森江和艾合买提·斯两名同志被分别分配到了该部炮兵连和机枪连两个汉族连队。以往的民族学员要是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因语言障碍和所学专业不同而要求到其他的民族连队去,但这次他俩却很高兴地接受了。他们说:“我们和汉族学员朝夕相处,相互学习,汉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很快。”正是出于对自己汉语语言能力的自信,他们服从了这一安排并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
一个理可以凝结众人心,一句话可以搭起沟通桥。如今,这个队的学员不仅互相团结友爱,而且人人都基本掌握了两种以上民族日常语言。
搭好友谊平台
提起不同民族学员间互相尊重的话题,在四班宿舍里,学员刘小兵给我们讲了一个“鞋子走路”的有趣故事。他说:“几个星期前,我们队进行人员调整,我们班分来了一个哈萨克族和一个维吾尔族同学。第一天睡觉起来,我们都发现放在床头的拖鞋都‘走到了床中间。于是,大家都纷纷议论开了:我们这几天晚上没有站哨,也没有集体上厕所,难道是鞋子自己会走路?此后一连几天都是这种情况,班里的同志感到很奇怪。但是有一天我从两名民族同志浮肿的眼睛里,好像觉察到一些蛛丝马迹。晚上,大家都相继睡去了,我却睁着眼。到了十二点半的时候,只见维吾尔族同学帕尔哈提悄悄地下床,把床头的拖鞋摆到了床中间,做完这一切,他又悄悄地爬上床睡了。第二天早上,我把帕尔哈提叫到一边,问道:‘你为什么要把拖鞋放在床中央呢?他说:‘这是我们的民族习惯,我们睡觉时从不把拖鞋放在头下。听到这些话,我恍然大悟。回到班里,我对其他人说:‘同志们,今晚,我们都把鞋放在床中间,这鞋啊!它就不会再走路了!果然,从那以后,这些会‘走路的拖鞋就再也没有挪过窝。”
听完他的故事,一旁的寇队长告诉我们,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聚居生活中沉淀形成的传统做法和心理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需要大家相互了解学习,相互认同宽容。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理念,他们积极组织学员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风俗习惯,请教员讲解民族宗教历史、新疆发展史等相关知识,引导学员懂民俗、互尊重、讲真情。去年刚开学时,一次训练结束后,维吾尔族学员吐鲁洪江走到汉族学员张少杰面前说:“阿达西(维语:朋友的意思),来,我们洗个手。”边说边拿出自己的水壶,往张少杰手上倒。不一会儿,他的一双脏手就在吐鲁洪江的配合下洗的干干净净。“好了,该你了。”张少杰一边说一边像往常一样,甩了甩自己手上的水。可是,吐鲁洪江脸上的笑容突然没有了,瞪着眼睛说:“不用了!”说完转身就走。正当张少杰感到纳闷时,其他民族学员赶忙过去向他解释:洗完手对着他人甩手是维吾尔族的一种不礼貌习惯。张少杰这才明白过来,连忙向吐鲁洪江诚恳地道了歉。吐鲁洪江也在同学们的劝导下表示理解,两人又重归于好。
不同的风俗习惯相同的战友情谊。合编建队以来,全队官兵用真情接纳他人,用宽容拥抱与自己有不同习惯的其他民族战友,形成了“语言不同思想通,习惯不同情感通”的特有集体氛围。每逢汉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和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来临,各族学员都欢聚一堂,联唱联舞,共同庆祝,用相同的喜庆演绎着民族团结的美好旋律。
筑牢进步阶梯
采访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每个学员贴在床头的姓名卡,都用民、汉两种语言书写,而且每张床的上下铺都是民汉学员搭配安排。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原来,为了实现各民族学员友好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队里实行民汉学员混合编班,双语起名,建立“三互”小组,广泛开展互学、互帮、互教,共同提高的“三互一提高”活动。并对活动情况每周进行讲评小结,每季度进行一次评比竞赛,使这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汉族学员朱香华和维吾尔族学员艾热提在去年刚入校时,被分到了一个班。朱香华英语基础好,上军校前就考过了英语四级,对维吾尔语也很感兴趣。恰恰艾热提正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两人便达成协议:朱香华为艾热提辅导英语,艾热提教朱香华说维吾尔语。说干就干,此后每逢课外时间,这两名同志便凑到一起,互相学习,互比进步,同学们都戏称他们是“语言迷”。半年后,他们的付出果然有了回报,朱香华可以与维吾尔族学员进行日常的口语交流了,艾热提的英语水平也大有长进,在8月份英语考试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采访本上还有很多,而最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教导员封双贵提供给我们这样一组数据:合编建队以来,各民族学员互相帮教,成果喜人,先后有42名学习后进学员取得明显进步,成绩达到优良以上;有156名学员掌握了两门以上特长;有98名学员取得了篮球裁判、钢琴演奏、计算机等方面的等级证书;有46名学员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采访结束后,我们行走在该队学员自己动手修建的葡萄长廊里,看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我们突然觉得,如果把民族团结比做一棵葡萄树,那么各民族学员就是悬挂在这棵树上的一粒粒葡萄,树健果硕,树壮果甜。这个学员队正是精心培植了这样一株健壮的民族团结之树,才有了今天各民族学员和谐相处,进步向上的过硬集体。难怪,近年来,该队毕业学员100%自觉服从组织分配,100%志愿到边防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100%在边防信得过、用得上、守得住。(图片均由宋鹏/摄)
责任编辑/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