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歌媚神闹社火——古老农耕祭祀仪式演变的甘肃民间社火艺术形态

2010-11-16 06:33周洋
电影评介 2010年2期
关键词:社火火神甘肃

一、甘肃及其省会兰州史地概况

甘肃以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而得名,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至元代设甘肃省,故称甘;又因在陇山以西,唐代在陇山西设置有陇右道而简称为陇。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俯瞰这一片厚重的黄土地,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山川交错。西南有祁连山、岷山和秦岭山脉,严峻高耸而连绵,是与青海、四川相隔的天然屏障;西北浩瀚的沙漠和合黎山、龙首山、六盘山,与内蒙宁夏划界;东南莽塬、山陵与陕西相邻。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是稀疏的草原环境。低凹地带丰富的水源,高山地区茂密的灌木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据考证,早在七千年以前,伏羲氏部族已繁衍生活在今天水一带;华夏先祖炎帝和黄帝之根在西北黄土高原,其出生地正在秦陇渭河流域;西王母——与玉皇大帝比肩的瑶池老母——居住于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是中华本土文化的原始奠基人之一。因此,甘肃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甘肃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早在商周时期,境内有氏、羌、戎;秦汉时期,河西走廊有月氏、乌孙、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氏羌、鲜卑等先后在甘肃境内建立了前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隋唐时期,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也在甘肃境内居住活动;至宋代,党项羌建立了西夏政权。至今,甘肃包括汉族在内有近五十个民族,各族血脉文化相交通交流,民俗民风互相影响,形成多文化灿烂的景观。

甘肃省省会兰州,古称“金城”,取其“固若金汤”,谓其坚也。商周时期,金城为西羌居地,秦代为陇西郡管辖。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隋开皇初年,以皋兰山取名,废郡立州,始称“兰州”。兰州地形主要是由黄河冲击而成的大片河谷盆地、绵延起伏的山地和黄土沟壑组成。同甘肃整体地形一样,甘肃的省会兰州同样狭长。南侧是祁连山的东延,北侧是黄土沟壑,黄河从中缓然流过。从历史上来看,兰州既是移民城市,又是一个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与商业文化相融合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城市。地处四山环抱的狭长盆地,黄河穿市而过,形成了保守和开放参半的市民意识和文化精神。

二、传统农耕文明下的祭祀仪式与社火的由来

甘肃原始文化,包括狩猎、农业、牧业、制陶等物质文化和巫术、图腾、宗教以及婚丧等精神文化,在我国的原始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从甘肃原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可以看出,陇原大地,特别是渭河流域,实为华夏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造就了甘肃悠久的农牧业历史,决定了陇原以农牧为本的经济结构,从而也形成了本土文化的某些特征。土地是物质生产与收获的基础,崇拜土地神,向土地神定时祭献,是农业民族头等重要的大事。在甘肃农耕文化中,祭天、祭先农、祭山川土谷等神的仪式发展很盛,并一直演变留存至今。

1.社神与火神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祭祀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憧憬农业丰收。社,相传为土巨龙,《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国语•鲁语上》与《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均有相同的记载。传说时代的共工“人面蛇身”,掌管“百工之事”。其子句龙专管农业生产,懂得栽种谷物及其他作物,遂被人们尊为神氏,谓之“社神”。商汤时因为大旱不雨,曾亲自“祷于桑林之社”。继周代“封土立社”之后,民间形成了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春社和秋社。秦汉时期,一般将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大约在春分与秋分前后)定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春社时,人们祭祀土地神,祈求奉陪的雨水保佑五谷丰登;秋社时人们再次祭祀土地神,回报土地神的恩德,祈求土地神的永远庇佑。春秋战国时,人们一般将腊日(汉代后定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视为国家祭祀宗庙社稷的主要节日,有祀社之俗。至魏晋南北朝时,社神信仰盛行。《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食其胙。”所谓“社”,最初也是某种聚落,就是中国古代村落的雏形。《礼记•祭法》:“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汉书•五行志》:“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甘肃《重修镇原县志》:古者二十五家为一社,邻里乡党以谋其公共之事者也。

从历史遗迹来看,甘肃农村的“社”位置均在农村东口,是用土筑起的土堆,形状像土塔,周围种植松柏等。社祭即是社火的起源,社火是社祭的演变形式。另外,在甘肃农村,人们认为社神于每年腊月二十三向上天言人间罪状,玉帝将视其说治罪,因此敬献糖食,企图把他的嘴黏住,不让他告状,或者让他说甜言蜜语请求玉帝赐福人间。这一习俗即使在今天的城市家庭年节时俗中仍有体现。

“火”,即火神。先秦社神无独立神格时,往往与火神混而为一。《淮南子》《古周礼说》《说文》等皆以炎帝、祝融等古代火神为社神。汉民族中火神崇拜有流派之分,一般以祝融为火神。据说他本是颛顼氏的后代,帝喾当政时,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乃命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又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偷窃了天帝的息壤,天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成汤伐夏桀时,天帝令祝融降火于夏城,帮助成汤灭夏。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祝融常以女子的形象出现,称"祝融夫人"。此外,民间俗信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为火神的说法,如谓远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熟食阶段,后人尊为火神。而以炎帝为火神,似乎更为可考。然而至今学界仍没有统一说法。

对甘肃汉族来说,火神仅仅是一种观念,既没有确切的形态,也没有尊奉火神的庙宇,但是确信有火神的存在,特别认为或是上天来的,名为“天火”,是神灵。民间认为最早的火神是太阳神的随从,后来伏羲、炎帝、黄帝也附有火神的属性。甘肃有祭火的习俗,凡乔迁之时,第一桩大事是“进水火”,并有专门的仪式:从老庄上引火点燃新庄社火、炉火,并焚香;发生日月食时要点燃火箭;家有火灾也要祭祀火神。至今,年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街道上都会燃起一堆堆的篝火,大人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从一米多高的火堆上跳来跳去去,既是除旧迎新,也是岁时娱乐,更是火神祭祀的存留的古风。甘肃《平凉县志》载:“二十三日夕,剪纸人刺孔遍身,当门焚草,子女皆绕火跳跃,已而焚纸人,曰‘燎疳’。”“火”也是“以火祭社”的意思。《史记•封禅书》记毫人谬忌奏请祭祀“泰一”神,其中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为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后来火祭的形式逐渐演变为花灯祭,才有了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陇原却仍保留着闹社火的习惯。除此之外,“火”也有节日期间燃灯烛,点旺火,贴红纸,火爆气氛的意思。

2.驱傩、腊祭、打夜胡

“傩”,是先秦驱险恶鬼邪魔疫疠的祭祀。《论语•乡党》:“乡人傩。”《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甘肃敦煌遗书p3552记载“除夜驱傩之法,出自轩辕”,与岩画傩舞相吻合。可以推知傩(不知当时是否称“傩”)萌芽于新石器晚期而作为宗教信仰产生于周代。《周礼•夏官•方相氏》详细地叙述过北齐岁末傩仪的盛大与隆重:“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唐以后驱傩的次数减少但内容有所发展。敦煌遗书中保留了较完整的唐代驱傩的文化内容。原始驱傩是先民扮作百兽,至汉代已有歌舞相伴,至唐代则加上新曲新词。甘肃黑山岩画及原始神话,敦煌傩歌,驱傩仪仗均可见古风。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了汉代专门在腊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进行的傩祭傩舞,与《周礼•夏官•方相氏》中相同,可知大傩在腊月举行,是为了在阴气最旺,阳气最衰微的时候赶走侵害人体的寒阴之气、鬼怪污秽。两汉以后一方面仪式更加盛大,另一方面皇帝要亲自参与仪式,并象征性地去田边地头劳动,这使得傩又带有了劝农耕稼的目的。

至宋代,民间盛行“打夜胡”风俗,可以看出是鄙俗化的大傩仪式。原来专掌管驱除瘟疫的方相氏及其役从,已经由贫民扮演的民间诸神取代。《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条载:“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五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崇之道也。”

腊日在甘肃为除夕之日。驱傩仪式自宋以后不再是庄重严肃的典礼,越来越多地带有民间自娱性质与游戏形式。原来大傩除旧布新、驱逐遂祟、劝农耕稼的目的被淡化处理了。由“傩”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与社火之间存在历史性的联系:一,从“傩”举行的时间来看,最晚到清代,民间的“傩”不再局限于腊月初一至二十四,有的地方在元宵节仍然有“傩”仪举行,这与社火表演的时段刚好对应;二,从“傩”的表演地点来看,最晚到宋代,民间的“傩”已经采取与现代社火作场表演类似的形式了;三,当“傩”附加上艺术欣赏的目的之后,“傩”的职业化倾向正好让社火团队有机会衍生;四,从“傩”的表演风格来看,宋代的“打夜胡”的游戏倾向已经与社火的表演风格完全一致了。

3.春官说春

季冬驱傩之后,紧接着的节气是立春迎春。迎春仪式最早起源于东汉时代。而先秦孟春之月就有籍田之俗,天子要在吉日向上天祈求五谷丰登。而仲春要择吉日祭土地神,《吕氏春秋•仲春纪》:“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季春之月更是有傩祭之俗。《吕氏春秋•季春纪》:“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并于月末选择吉日,举行大规模的音乐舞蹈汇演,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前去观看。《后汉书•礼仪志》:“立春之日,……立青幡,施土牛耕入于内外。”到唐代迎春仪式由官方转入民家,成为以民众为主体的节日庆典。甘肃《重修灵台县志》记载,立春前一天,当地官员命令召集各里、各甲的杂业人等,分别扮作七十二行,并按照职业分别穿上相应的衣服,装扮成不同的故事,然后聚集到县署大堂听候点检,称为“社(伙)火过堂”。这正好与社火在甘肃农村的别称“耍故事”相呼应。

腊八过了之后,甘肃东南部还出现春官说春的习俗。一些能说会道的农民穿上新衣,带上皮帽,肩上搭着钱袋,怀抱五彩丝缠绕的木雕春牛,结伴而行,一边唱《春官歌》,一边发节气表,走乡串村,讨要赏钱。人们叫这些人为“春官”。在西和县,春官有自己的组织,设“春官头”,出行之前,所有春官到春官头家里商量出行路线、摆设香案、上供木雕春牛,每人向春牛三叩首。陇南的两当县、徽县等地,春官活动不同,他们不到处活动,而是在立春之前集合在当地广阔场地扮演春神戏,举行迎春仪式。一般由村头组织,村民捐钱。仪式由祭春、闹春、看春构成。祭春用猪羊献神,闹春由全村人即兴嬉戏,看春由春官数人扮演神话故事。其中“看春”一部分,与社火的别称“耍故事”正相对应。

4.花灯代火

关于花灯与元宵节,有一个流传于民间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有宠臣东方朔。一年冬天,连日大雪 ,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发现一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她进宫以后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既然不能在双亲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于是东方朔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人人自危。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送往皇宫禀报皇上。汉武帝接来一看:“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经常给您做汤圆,做得好,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如此热闹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下令之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

这大概只是传说,并无考据。元宵张灯各地皆有。旧时甘肃,一些县城要举办“鳌山灯会”,此俗自宋代始,由中原传来。通常在县衙门口堆起假山,由上而下分布玉皇大帝及列位仙班。从正月初四开始点灯,一直长明,至正月十六凌晨方才熄灭。每天从早到晚,人群川流不息,香火缭绕不断。特别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地社火登场,均在鳌山旁边进行演出,人头攒动,烟气缭绕,钟磬锣鼓之声不绝于耳。甘肃《高台县志》:南后街三宫庙顶设鳌山灯,蒙纱幔,绣吉庆字。《静宁州志》:遇丰年亦制鳌山,放烟火,斗高台,鼓吹喧阗为乐。《文县志》:灯月交辉,春城不夜,游人杂沓,笙歌沸腾,彩船、狮灯、龙灯诸戏,至夜阑方止,至玉虚山,列灯蜿蜒如火龙照耀。元宵节还要“玩灯”,目的是为社火服务,随着华灯初上,各地社火也就粉墨登场。

5.总结

从以上的民间节岁活动来看,社火融合了多种传统仪式与艺术表演形式,由最初的农耕文明中因自然崇拜而进行的祭祀活动,渐渐简化庄重,诙谐娱嬉,成为甘肃民间年节必不可少的演艺活动。没有社火何来年味?社火在甘肃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又有发展。“社火”一词虽最早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云: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但在甘肃敦煌遗书中早有新石器晚期的原始雏形的记载。在甘肃各地方志中每每可以惊喜的发现有傩仪、迎春、元宵以及成熟社火形态的记载。甘肃《山丹县志》记载:立春前一日,迎春东郊,师巫、社(伙)火、杂戏百陈,庶民纵观之。《洮州厅志》记载:(正月)初五、初六,乡民行傩礼,扮演故事。元宵,观灯,演社(伙)火。《皋兰县续志》记载:元宵前后,庙宇设布棚,盛张灯彩,通市悬灯剪彩。十三日,谓之“试灯”,十七日,谓之“残灯”。作粉粢,馈元宵。花爆萧管,彩帐锦棚,龙灯竹马,秧歌社鼓,侈丽甲于陇右。《武威县志》记载:元宵,四市悬灯,杂扮花鼓、高撬(跷),演百戏。《永昌县志》记载:自十三日至十六日,竞张灯火,花爆,童子歌舞,游戏。《平番县志》记载:十四日夜,悬灯街巷,或讽经,或演戏,或扮故事,跃舞通衢,十七日止。《甘州府志》记载:元宵,通衢张灯,民户以线密缀香火于小松树上,名曰“火树”。龙灯、竹马,歌踏街市,以庆丰年。《和政县志》: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古乡人傩之遗意。甘肃《永昌县志》载:立春前一日,迎春东郊,邑人装古事,吹豳击鼓。《重修镇原县志》记载:今迎春之礼,久已废除,而镇远八镇,由正月初以至灯节后,农村扮社火,锣鼓喧阗,旗帜飘扬,各有固定之里居结合之团体,所以联情谊、驱时疫也,乡党所谓乡人傩,其即此类乎。且有:盛花袍,结队击社鼓,扮神鬼。《岷州志》记载:立春前一日,里民具春幡,扮故事,曰“社火”,并赴公堂演春,乃迎春于东郊。《重修灵台县志》:民众演社(伙)火,又级乡人傩之故事,盖皆俗例使然也。《皋兰县志》:十六日,出游村外,取禳疾之意。……比比皆是,仅略举而已。

三、甘肃兰州地区社火的景观

甘肃地处狭长,地理跨度较大,虽各村、各镇、各县、各市都耍社火,却组织形式相近而内容差异很多,无论扮相、唱词,人物设置均有不同。相同的是一般社火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每年春节,群众以“社”(若干个自然村联系在一起的敬神和娱乐团体)为单位办社火。这是一年中市镇乡村的大事,准备活动开始的很早,一般从农历腊月,即十二月二十日左右起,服装和乐器等需要购置和更新,“武艺”需要演习而曲调需要练唱。农村里特有的能工巧匠全部上阵,各尽所能为社火准备道具与模型。这些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由“社火头”领导,也就是会首。在“社火头”的带领下,资金全部由群众自己筹备。正月十五夜,家家会准备上等的烟酒、糖果瓜子、红包彩缎给社火队成员分享。准备社火与放置社火器材的地点一般叫做“社火会”或“社火摊”,大都设在庙里,有专门放置社火器材的房间,平时封闭,视为禁地,带有神秘意味,应该由原始的祭祀风俗而来。旧时,社火班子先要带领社火队伍到本地社庙烧香,在正式演出之前,周边村社的社火先要集中到本村所敬奉的“方神”庙里演出第一场。

社火表演分为白天的明社火和晚间的暗社火。在甘肃庆阳地区,明社火是指车亭子、马故事和高跷,暗社火是指晚上的地故事。在兰州城区,社火都是在白天进行,阵仗庞大,队伍很长。社火来了,锣鼓喧天,整个城区都可耳闻。一般大年初二的早上,人群就将社火队伍要经过的街道里一层外一层地围住,孩子们骑在爸爸的肩膀上。为首的“春婆”或叫“臭婆”,由男人扮作丑老妇,浓妆艳抹,嘴角大粒黑痣尤为明显,嘴中还叼着烟袋,故意扮些娇媚的神态来引逗观众发笑。之后跟着的一般是旱船、高跷、舞龙、舞狮。铁芯子和太平鼓是兰州社火与其他各地社火不同的地方。铁芯子用铁棍做骨架,外表装饰有树枝、花朵、彩绸,架上“站着”扮成各样戏剧人物的小孩,或并立,或倒卧,有几米或十几米高不等。铁芯子讲究安全,又讲究工艺设计,强调高、险、美,给观众摇摇欲坠的惊喜感受。铁芯子的传统剧目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白蛇传》中的人物及八仙人物等。太平鼓是兰州社火特有的节目,也单独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艺术表演形式,紧接着铁芯子上场,也是最为激动人心的。《辞源》中太平鼓条这样写道:“太平鼓,鼓曲名,宋徽宗崇宁,大观间,京城内外街市,有鼓笛板拍演唱,称为打断,政和初年,官令禁止,民间乃改称太平鼓。”《重修镇原县志》记载:新正无事,儿童击鼓作乐,咚咚之声,远近皆闻。太平鼓亦称“腊鼓”、“长鼓”、“单鼓”,也有人称其为“羊角鼓”。鼓框为杨木制成,成桶形,两面蒙牛皮,用银色铆钉钉实,上有扣环和把手。鼓身长70厘米左右鼓面直径40厘米,鼓重9-19公斤,鼓身颜色以代表吉庆的红色为主色,也有黑色鼓身的太平鼓,但今日少见。鼓的两边画有黑色的方形花纹。鼓身绘有中华民族图腾龙的造型,一般都为双龙戏珠图案,但也有绘制凤凰图案的。兰州太平鼓的鼓面描绘有玄妙的太极八卦图,大小基本占据了整个鼓面。兰州太平鼓打鼓时一般不用槌,而用麻绳拧成的鞭,鞭长约65厘米,表演时动作刚劲潇洒。太平鼓的击鼓动作融进了民间美术成分,幅度大,力量强,忽而擎鼓至头,忽而抡鼓落地,骑鼓腾跃,前打后击,表演难度较大。鼓队一般以牙旗(也称压鼓杆)作指挥,锣跋击节,鼓身飞舞,三者起落有序,场面十分壮观。太平鼓队的指挥,也是太平鼓表演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根据鼓队人数的多少,太平鼓队会增加人数不等的副指挥,他们手中的牙旗要略微小于主指挥的牙旗,但主指挥只有一人。在震天动地的鼓声中,上百名鼓手忙而不乱,队形不断变化,鼓手们排出种种阵法,令人目不暇接。鼓队行进到重要地点,观众多而地方宽敞,指挥者猛然挺身而起,高举牙旗大幅度挥动,锣跋齐鸣,鼓手刷地运鼓过头、右腿高踢,鼓鞭从腿下击去,正中鼓面,三个动作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感,是太平鼓中最为震撼有力的击打方法,看客们无不为之喝彩较好。

在兰州近郊农村,社火则都在夜晚进行,古风留存得较完整。届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家还可以将社火队伍请进门,在家中进行类似于驱傩的仪式,旧时给社火队年节食品“油果”一大包作为答谢,今日应该是以钱物来代替。社火所到之处,大人孩子尾随不止,欢笑喧闹,是年味最浓的时候。

在甘肃的其他地方,都有各地有代表性的节目。天水的“魁鳌”,人身鬼面,跛脚,身穿官衣,头戴官帽,手指墨笔,边走边舞。相传谁被他点中,谁就有机会高中榜首。张掖市区及城郊一带极其古老的“野人社火”有扮西王母者,虎齿豹尾,披发若兽。秦安的“跑旱船”旱船制作极其精致,其形态大小相当于江南小蓬船,点缀纸花绣球,船坊两侧配以彩画诗文,一般一对船和一个艄公,上演的是相公小姐的爱情故事,旁侧还有十几个骑纸马的小孩子跑前跑后以助阵。庆阳民间秧歌注重形式,含有巫术、禁忌、祭祀等神秘文化因子。其他如酒泉“地蹦子”、张掖“跑仙鹤”、民勤鳌山灯会、镇远“戎狄遗风”的“马社火”……各地风格不同,饶有趣味。

四、社火文化的保护与留存

社火在甘肃历史悠久,对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意义,民间群众自我表演、自我欣赏、自我娱乐、自我陶醉,没有严格的条律,任何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被吸收和加以利用。广大陇原群众乐在闹社火、办社火、看社火。没有社火就没有过年的样子,就没有过年的气氛,社火已经在民众中深深扎根生长。与此同时,社火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动。社火表演的内容和形式由最原初的状态被改造的丰富精致,社火表演与商业、旅游相联系,作为民俗艺术成为表现地方文化,加强地域认同,发展地方经济的工具。但与此同时,在各个地方社火却开始呈现衰落之势。《人民日报》2005年载:社火,上世纪中期,在甘肃社火最为集中的兰州地区,逢年过节,表演手法多达五六十种,扮相超过100种,可目前保留下来的均不足半数,许多村庄已经多年没有组织表演社火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如今的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社火演出依靠中老年人表演,即使组织了,也缺乏观众;另一方面是缺乏资金。除此之外,不再完全靠天吃饭,失去农耕意识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小,社火表演失去了信仰层面的土壤。还有,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深入乡村角落,乡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反而产生了自卑意识。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兰州市新春社火精品展演暨甘肃省 “文化春节”社火表演比赛,掀起了社火表演的热潮。但政府挑头将社火艺术统一化规范化,反而使其丧失了本真的传统趣味,古风不保。“社火头”一代代逐渐消亡,农民没有了带头人,扮社火的积极性也就大大减弱。现代人缺乏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欣赏力,导致社火表演渐渐丧失了受众。这一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正在走向消亡。虽然年年闹社火,但谁能保证社火不会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渐渐被抛弃在大众真正的兴味之外而只成为一种鸡肋式的仪式?社火不会回复到最繁荣时的面貌,但我们又将如何最大程度上地保存“真的”社火?这仍需要政府与群众的真正配合与积极支持。

[1]《民间社火》,王杰文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

[2]《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丁世良、赵放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9月。

[3]《中国民俗大系•甘肃民俗》,武文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4]《汉族风俗史》第一、二卷,徐杰舜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5]《中华风情大观》,第一集,王锡龄编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

[6]《中国西部概览•甘肃》,周述实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猜你喜欢
社火火神甘肃
火神之怒
火神山医院
行走甘肃
闹社火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火神颂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甘肃卷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