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房间》 :断裂的幸福该如何弥合

2010-11-16 06:33刘政良,陈姗姗
电影评介 2010年2期
关键词:悲剧房间儿子

被誉为“意大利的伍迪•艾伦”的南尼•莫瑞蒂,其自编、自导、自演的《儿子的房间》于2001年荣获了该年度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众多电影评论人认为,在这部影片中莫瑞蒂一改以往诙谐机智的艺术风格,转向以温情的画面、朴实的对白以及简单的情节来构造他的艺术世界。在《儿子的房间》里,莫瑞蒂首先勾勒出他心目中的“完美家庭”形象,给观众带去了海市蜃楼般的幸福,然而在影片下半部中这份幸福突然断裂。面对这份断裂的幸福,莫瑞蒂与剧中的主人公们共同参与弥合断裂的幸福这一课题,最终为观众指出了一条有价值的出路。

“完美家庭”的影像建构

莫瑞蒂在电影中探索“家庭”的意义由来已久,“莫瑞蒂的主人公有着一条明显的发展轨迹:开始时努力寻找核心家庭的替代,或是独身且自足,或是生活于公社中;随后是寻找一个完美家庭;最终是在《两个四月》中建立起一个真实的家庭。” [1]而在《儿子的房间》里,莫瑞蒂真正勾勒出他心目中的“完美家庭”形象。

影片中,乔万尼(莫瑞蒂饰演)作为一家之主,是一个心理医师,妻子宝拉在出版社工作,优雅而知性,夫妻间保有初恋般的热情,膝下有一对乖巧的儿女:念中学的儿子安德烈,校篮球队的女儿伊琳娜。乔万尼生活井然有序,热爱跑步,关心家里的每一个人,他无疑是这个家庭的幸福中枢,通过爱和信任让家人时刻感受幸福。

生活中偶尔的烦恼,对乔万尼一家来说毋宁说是他们幸福生活中的小插曲。影片一开始,儿子被同学检举偷窃公物,这个意外的烦恼对乔万尼来说,只是加强父子感情的润滑剂。影片中,乔万尼与儿子毋宁说是一对父子,不如说是朋友。莫瑞蒂正是以这种相互信任和平等意识构建了“完美家庭”的结构,这是相异于意大利传统家庭的结构,父亲不再是家庭权利的中心,而是责任的中心。乔万尼关爱妻子,时常到妻子工作处看望她,体贴温存;乔万尼可以与儿女们建立朋友般的关系,经常与儿子一起去跑步,为女儿的比赛加油助威,与妻子一起辅导他们的功课。看着乔万尼一家的生活,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心生羡慕。

在影片的上半部,导演成功地勾勒了一个“完美家庭”的幸福形象,如果不是一场灾祸突然的发生,我想乔万尼一家将永远生活在海市蜃楼般的幸福之中。但是现实生活中人所要面临的烦恼,不仅仅都像儿子玩偷窃游戏的那么容易解决的,它还可以是亲人的突然离世这样让人痛彻心扉的悲剧。

断裂的反省

影片的下半部中,儿子在海中溺水这突如其来的悲剧撕裂了这个“完美家庭”的幸福,这种断裂给了乔万尼一家致命的打击。而借助于幸福的断裂,莫瑞蒂在影片中考验着这个家庭的坚固与健康。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导演隐含着对中产阶级关于幸福家庭的批判意识,虽然批评不露痕迹,却暗含警示。众多影评人在分析这部影片主要基于哀悼的角度,但卫西谛认为:“影片的核心部分应是莫瑞蒂扮演的心理医生对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的反省” [2],我认同这一观点。影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乔万尼的幸福感完全是建立在他那个“完美家庭”上,这无疑是一场冒险之举,因为幸福并非只关乎家庭,它关乎身边的所有人。遭遇命运的不测,其拯救之道存于众生之中。

乔万尼的心理诊所设在与家相隔的房间里,在心理诊所里,乔万尼面对的是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不幸福者,而在隔壁却是他的完美家庭。一墙之隔的两个世界构成了极具反讽意味的格局。诊所里病人向乔万尼寻求解脱痛苦的药方,但他没有能力提供,病人也只是按照惯例接受所谓的治疗。当然也有病人提出抗议,指责乔万尼没有真正地去理解他人,是个冷漠的人。然而这并不对诊所隔壁的幸福家庭构成影响。乔万尼只需走出诊所,家庭的幸福就扑面而来,病人的痛苦即已关闭在门外。乔万尼确实没能理解病人的苦楚,他关心的只是自己或者他的家人。而这种以家庭幸福作为他人生幸福源泉的信念,在儿子安德烈突然离世之时轰然崩塌。

乔万尼一家在儿子过世后,陷入在痛苦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困境中的乔万尼开始反思他与儿子在一起的生活。儿子前女友一封突如其来的来信启发了乔万尼。儿子曾有过恋情,这让一家人都感到意外,因为他从未提及过。于是,乔万尼才认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过儿子,以至于打开儿子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对他来说是陌生的。当我们重新审视乔万尼一家的幸福生活时,那份幸福值得怀疑,也许我们只是表层的幸福所遮蔽了。生前的儿子其实并没有向家人袒露心扉,就像他隐瞒偷窃行为一样。儿子的房间无疑在影片里具有象征寓意,它是幸福家庭所忽略的角落。对于这个角落,乔万尼一直像对病人们那样,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无法理解儿子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说,导演所要呈现是那些生活褶皱里隐藏的东西,这才显出生活的本质来。

断裂幸福的弥合

我们知道,乔万尼面对丧子之痛时,他试图将苦难的内在化来摆脱困境,但这无疑是徒劳的,他不光腐蚀自己,而且腐蚀了与家庭成员和病人的关系。妻子宝拉一直尝试与他人沟通来寻求解脱痛苦,而乔万尼却一味封闭自我,结果让自己变得更孤独疯狂。乔万尼走出阴影的关键因素就是他在妻子、女儿以及儿子的前女友的帮助下最终开始接受遭遇的本身以及与现实的和解。特别是儿子前女友安莲娜的突然造访,给沉闷的乔万尼一家注入了希望。乔万尼也借此得以打开自己的心扉,接受了现实的悲剧。在护送安莲娜和她朋友去法国的路途之中,乔万尼一家的关系重新回到了幸福的轨道。影片的结尾处,清晨的海滩上,乔万尼、宝拉以及女儿虽没有拥在一起,而是独自散步,但我们可以看出压在他们身上的悲痛已出现消散的迹象。

可以说,乔万尼接受生活的肯定态度是解脱痛苦的基础。但是“借助这部影片,莫瑞蒂似乎想要提醒他自己和我们,肯定的态度并不意味着生活中就没有矛盾和悲剧。” [3]但是,生活中的矛盾和悲剧虽然依旧存在,但莫瑞蒂还是指出了这么一条拯救之道:勇敢正视这些矛盾和悲剧,包容它们,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在这部影片中还告诉了我们:家庭所构筑的幸福,虽然在命运面前经常显得无奈与绝望,但是它确实是幸福之源,为生存带来理由。

[1][英]马齐耶斯卡,拉斯卡罗利著. 梦与日记:南尼•莫瑞蒂的电影.穆青、聂阳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1页。

[2]卫西谛著.未删的文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252页。

[3][英]马齐耶斯卡,拉斯卡罗利著. 梦与日记:南尼•莫瑞蒂的电影.穆青、聂阳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猜你喜欢
悲剧房间儿子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打儿子
房间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锁在房间里的云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