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古典漫画的越界与越读

2010-11-16 03:25潘江曼
电影评介 2010年14期
关键词:蔡志忠越界甜食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有一类漫画越发引人注意——蔡志忠古典漫画。他于1983年开始从事这种漫画的创作,作品在四、五十个国家出版,卖出数千万本,在1987、1988年连续两年名列台湾畅销书之首,且他是最早在内地出书的台湾漫画家。凭借将中国传统经典转述为漫画,这个“牛鼻环眼,大嘴厚唇,长发披肩,浅笑之际竟透出一股害羞”的蔡志忠被人所关注。

一、蔡志忠和他的漫画

对于蔡志忠漫画的命名,一直无明确界说,本文之所以将它界定为古典漫画,是因为他用漫画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道而不牵地转述出来,尤为有趣的是,他不但新瓶装旧酒,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时而在古人身上闪现,让人如沐春风,感到传统有了一种崭新的价值和意义;且一些报纸期刊也称其为古典漫画或古籍漫画,三联书店曾以“蔡志忠古典漫画”为名出版蔡志忠的此类漫画,但他并非将中国传统中所有典籍都漫画化,而是择其感兴趣并能表达完整的名著,所以,我们不妨笼统地将他这方面的作品界定为古典漫画。

蔡志忠认为他是在透过漫画画哲学,将难懂的东西易懂化以此来帮读者跨越心理界限,降低阅读门槛,但读者最终的理解程度只有靠其激发自我学习的力量继续向前才可以。在后天学习这点上,他认为老师与漫画家都扮演引进门的角色,在内容和形式关系问题上,蔡志忠曾说他是将非常好的“良药”外裹糖衣弄成一小口,让大家吃后觉得一点都不苦,读者可能从此产生对漫画所包裹的原著感兴趣,感觉“其实《老子》、《庄子》的国学是很好看的”。

二、蔡志忠古典漫画的越界

“越过边界,填平鸿沟”在早期的后现代主义讨论中曾是常被提及乃至争论的话题,它在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也常被使用,一般指越过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填平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鸿沟,所有的越界都始于限界。就漫画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漫画在形式上重其评议功能,不重构图艺术;内容上重其形而下休闲的东西,不重形而上深奥的思考;价值上重其针砭时弊作用,不重娱乐消遣功能,所以漫画被界定为讽刺幽默的图画,此观念一旦上升为“界”的级别,必有越界行为的发生。现代新型漫画就是对传统的一种越界,从形式、内容到价值都是一种跨越,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漫画在社会功能上突破了过去的狭隘理解,漫画家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更新,不仅重视发挥漫画的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而且重视发挥漫画的娱乐作用和传播知识、传播信息等作用(如幽默漫画、科技漫画、广告漫画),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1]从此,思考生活、启迪智慧、反思自我等都可成为漫画的新内容,在这其中可归为“智理型”漫画的蔡志忠古典漫画将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的内容放进大众文化的形式之中,跨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缩减了雅与俗的鸿沟,这在总体形态上就是一种对传统漫画的越界,这是其一。

其二,图本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图画而非文字,文字已不像在纯文本中那样具有再现的主要功能,图画拥有了叙述的潜力和阐释的张力。与此同时,越界也给读者带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他们在这一空间中可以相对自由地理解与再建构。如“庄周梦蝶”,纯文本洋洋洒洒地再现寓言全部,而《庄子说》用几格漫画讲寓言,读者在图画的留白与文字的空白中构想属于自己的“庄周梦蝶”。这样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弥合读者和批评家之间的鸿沟,使得每位读者都能参与到作品的赏析中,但最终意义的深度的确认,取决于读者阅读的能动性,其期待视野及他与隐含读者之间的交流将影响阅读效果,正像林语堂所说:“读书的所得,靠读者的识见与阅历,同靠作者的识见和阅历一样的重要。”[2]

再者,蔡志忠漫画中的人物是变形过的产物,其形象与传承的画像完全不同,大头、小眼睛、各式的胡须、细长的脖子完全是Q版人物,这就颠覆了圣人只能是威严的仪态的惯例,让人感到他们不只是“之乎者也”的哲人,更是懂生活、能在平淡之中点出至理的普通人,圣人的光环被淡化,读者在弥合心理落差之时也能由仰视慢慢进入到他们的言论中,开始理解他们。但我们应明白,这样的漫画并非是降低传统文化的品味和圣人们的智力,而是试图使他们的言说和智慧更易为读者所接触和理解。

三、蔡志忠古典漫画的尝试性越读

印象中的读书是如此的精神活动:一书在手,就可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穿梭于古今中外,漫游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空间,在阅读中重新经历与感受。尽管书中提供的生活、境界还需不断将自己生活经验融合其中来领悟,但通过读书打开的这个文化空间,将为精神空间的拓展提供填充材料,阅读由此成为预设和体验生活的非真实途径。郝明义先生曾将阅读定义为给头脑的饮食,把它和给身体的饮食做了类比,分成主食——解决生存需要的阅读;美食——思想需求的阅读;蔬果——工具需求的阅读;甜食——休闲需求的阅读[3]。其中,美食阅读能帮读者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但因其高度结晶,故并非所有人都能消化。我们推想,文史哲及艺术方面的书都属于“美食”,在这种阅读中,越是经典越是重要,因为时间已帮我们把混充的书淘汰,由此,中国传统经典当可归为此类。而“不为寻求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不为深挖思想的结晶,不为参考或查证”的“甜食阅读”,它就像甜点一样,给人口味上的调剂和满足,大众文化多具此性质,它们在具体的必要需求之外提供娱乐和消遣,它在阅读中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不要忽视其风险,否则就会像偏食一样,文化和社会将处于亚健康。所以,就像防止偏食要均衡饮食一样,防范阅读上太多闲暇危险,我们需要各种阅读,要做越读者。

由此,蔡志忠的漫画宏观上属于“甜食”范畴,但其微观内容又可归为“美食”范围,因为他所要表达的是那些人类思想深处的结晶,想把这种高度结晶通过漫画稀释,让一般读者能根据其消化能力来选择阅读。至于如何调节“美食”和“甜食”的比例将是绘者与读者共同面对的。绘者是想将费时耗力的“高蛋白”样的思想让更多的一般劳动者像分享甘甜可口的“甜食”一样分享到,所以如何像享用“甜食”那样地轻松自如来享用“美食”并提升甜食的“味道”也是享用者要思考的问题。此过程中创作是越界的,阅读也要越界,如此读者才是获益的阅读者,一个真正营养均衡的越读者。

可见,蔡志忠是在用漫画阅读经典,用经典丰润人生,他通过妙趣横生的漫画简化古书,让人不再闻古籍而却步,而非只为博得读者婉然一笑,尽管在转化过程中难免有偏颇之处,但能在各种越界中表达自己对经典原著的理解,鼓励读者在“美食”和“甜食”之间越读,最终透过漫画进入并理解古代文化的世界,已有其存在价值。

注释

[1]黄远林.歌谣文理,与世推移——二十世纪中国漫画艺术的回顾与展望[N].人民日报.2001.10.21

[2]转引自郝明义著,张妙如图.越读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55

[3]同上,14

猜你喜欢
蔡志忠越界甜食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巧吃甜食,嘴瘾与健康兼得
常吃甜食隐患多
唐诗赏读
蔡志忠漫画
唐诗赏读
阵列方向图综合中PSO算法粒子越界处理研究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
越界婚姻的伦理窘境:评史密斯《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