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径

2010-11-15 07:4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学少数民族民族

金 石

(西藏民族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径

金 石

(西藏民族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目前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领域和层次已经有所突破,研究者以民族地区相关机构为主体,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新闻关系方向。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理论,还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需要理论界尽快建设符合民族特点的新闻理论。

民族新闻理论;研究现状;发展路径

民族新闻理论在整个民族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在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具有领头羊的作用。它本身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中国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与汉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相比,有起步晚、发展快、呈跳跃式发展的现实情况,这使得我国民族新闻工作艰巨而复杂。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积淀,使得新兴的民族理论新闻学力量薄弱,但其要求发展的趋势却又势在必行。如果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没有掌握有针对性的新闻理论,不能采取果断有效的形式去反映敏感问题,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

一 民族新闻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民族新闻理论在新世纪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作为在整个新闻学中处于统帅地位的新闻理论,在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并没有突出表现。对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新闻关系理论”的范围内,主要着眼于新闻传播的环境。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本体理论、新闻业态理论、新闻精神理论的关注较少。这种研究现状,使得民族新闻学理论的框架难以建构。我们可以从近年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来分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设立与评选,对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启发。

1993年至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分类中,涉及民族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科研立项达到20项(含西部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如图1:

民族新闻学是研究民族新闻现象和民族新闻活动规律的学科,这些科研立项中有11项以民族新闻学为研究对象。如图1.1:

从图表显示,新世纪以来,涉及民族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逐渐由“冷”变“热”,研究领域得到突破,越来越多的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民族新闻学方向的科研力量,从分布情况看如图2:

图表显示,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对民族新闻学的研究远远走在了其它地区的前边。这与民族新闻教育的兴起不无关系,2002年教育部新闻学学科专业名单显示,全国普通高校中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院校兴办的新闻学学科共61个。大量民族新闻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民族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这些院校兴办的新闻学学科专业为民族新闻工作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以西藏地区为例,该地区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记者中,23%的记者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专业,这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民族地区高校办新闻学专业的价值。同时一批致力与民族新闻学研究的学者奉献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白润生、白克信、周德仓、益西拉姆、崔相哲、牛丽红等权威、知名学者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民族新闻学是研究民族新闻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传播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民族新闻的起源、演变、发展史,民族新闻业务,民族新闻媒介经营和民族新闻理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民族新闻学的研究方向,如图3: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民族新闻史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的显著成果,《西藏新闻传播史》、《内蒙古新闻事业史》业已出版,西南少数民族口述传播史、新疆少数民族报刊史、蒙古族出版史、维吾尔报刊史、朝鲜族新闻传播史等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的研究亦有所突破。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更是在宏观上对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进行了概括和综合,成为民族新闻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地缘、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是政治上的敏感话题。“新闻传媒与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研究”、“中国朝鲜族新闻出版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对外宣传新疆的研究策略”等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可见国家对理论界研究方向的引导。

二 民族新闻理论研究中的问题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2009年7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新闻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发展,但仍然处于初创阶段。民族新闻领域尚有众多问题需要探讨和深入研究,民族新闻理论研究的空白点甚多。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创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下,民族地区传媒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等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民族新闻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民族新闻理论研究面临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新闻本体方面。如新闻理论界关于“什么是新闻”探讨尚无定论,“民族新闻”一词的定义业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新领域。目前,虽然关于民族新闻的定义有十余种,但“信息说”、“报道说”、“事实说”各执一词,“民族”地域、性质的界定尚有纷争,民族新闻概念还未得到广泛认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民族学的完善和“新闻”定义的明确。

新闻理论中的党性原则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必须共存、融合。在民族地区讲新闻的党性原则,应当与当地宗教、文化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讲,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意见》中指出国家将“逐步实现向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基层单位免费赠阅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等出版物。”这意味着更多的、讲“党性原则”的新闻出版物将进入民族地区,其传播效果如何,有赖于业界在作品质量上的努力和学界对民族地区新闻学理论的把握。我国的民族文字报刊、民族语言广播电视多为政府创办,在向群众提供信息、娱乐服务的同时,兼具宣传任务;在与国内媒体进行市场竞争同时,还要与国外反动媒体进行政治较量。民族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选择的时候,如何更好的平衡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经济价值值得学界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目前,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优秀的、以少数民族语言完成的新闻理论著作,由于缺乏翻译和宣传渠道,往往影响范围有限,其科研成果难以被其他民族的研究者所了解,客观上不利于学术沟通、比较和交流。如,朝鲜文的《新闻学理论》、藏文《新闻学导论》虽然填补了用该民族文字撰写新闻理论教材的空白,但对于其他民族的学者而言,想要研究、借鉴其成果,存在着相当难度。以西南民族大学同美教授撰写的《新闻学导论》(藏文)为例,其在书中提出的“藏区新闻多维理论”独具特色,无疑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藏区新闻多维理论”为关键词,在百度、google、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均找不到相关注解和论文,这种情况对于其他民族的研究者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2008年《蒙汉对照新闻名词术语》的出版,不失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意见》在强调“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的同时,要求“加强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工作,逐步提高优秀汉文、外文出版物和优秀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双向翻译出版的数量和质量”。这一点对于民族新闻理论著作同样适用,是构建完整的民族新闻学体系的必由之路。

三 民族新闻理论的发展路径

对于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意见》要求应“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对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少数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扶持民族类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支持少数民族文字网站和新兴传播载体有序发展,加强管理和引导”。国家对少数民族新闻业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族新闻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大量民族新闻采编工作者已在业界取得相当声誉。相形之下,民族新闻学的发展相对落后,民族新闻理论更是有众多空白急需填补。结合新闻理论的普遍真理,融入民族特色,应是建立民族新闻理论的必由之路。

民族新闻理论要求得发展,离不开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尽快扩大其影响力、使其研究成果获得社会认可是保证民族新闻学理论健康、科学发展的选择。第一、要建立畅通的交流平台。任何理论都是在几种学派的争鸣、比较和借鉴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流派被多数人赞成和追随而成为主流学派,其他流派也同时存活再生,是所有科学的共同发展规律。目前,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者数量较少,各个民族地区的学者往往倚重自身区域的特点展开研究。客观上造成了研究视域狭窄,不利于沟通和交流的局面,难以形成观点的碰撞和争鸣,使得民族理论新闻的研究陷入各自为政的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就是民族新闻理论研究者开展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活跃此类论坛、会议是民族新闻学理论谋求发展和扩大影响力的现实选择。第二、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建设。

库恩主义认为,教材是一个范式确立的重要标志。而一般说来,新闻教育质量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师资,一个是教材。两者之间,教材的作用更大。科学的教材配置,对于新闻教学工作有着指导意义。目前,民族院校使用的新闻理论教材,多数是全国通过教材,针对性较差。缺乏民族特点的新闻理论在民族地区往往有避实就虚、隔靴搔痒之嫌。如果能在新闻学本位的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民族性,则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新闻理论的兴趣。倘若能编著由权威院校牵头,有较强民族针对强的读本、教辅,作为“新闻理论”课的补充,在民族院校将积极意义。第三、借助媒体扩大影响。让民族新闻理论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扩大民族新闻理论影响力的有效方法。目前,能够并愿意发表民族新闻理论研究成果的媒体还比较少。一方面,民族新闻理论往往需要涉及一些民族政策,一些媒体对此有所顾虑;另一方面,民族新闻理论起步较晚,受研究者自身能力的限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限,其研究成果难以得到学术刊物的青睐。这种情况,需要民族地区理论刊物和民族院校学报力量的扶持和配合,惟此,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从事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另外,请从事民族新闻工作的一线同志,在媒体上结合新闻实践研讨新闻理论,引起业界对民族新闻理论的普遍关注,也是扩大民族新闻理论的有效途径。

[1]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总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白克信.民族新闻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4]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郑保卫.关于新闻理论框架建构的回顾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8,(12).

[7]陈力丹.回归新闻学本体——改革开放功年来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结构的变化[J].国际新闻界,2008,(12).

[8]丁柏铨.论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J].新闻大学,2009,(2).

[9]金石.关于“中国新闻奖”之西藏平面媒体获奖作品的解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校:燕廉奚)

G210

A

1673-2219(2010)11-0214-03

2010-09-01

金石(1978-),女,陕西西安人,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学概论、外国新闻事业史。

猜你喜欢
新闻学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