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评价标准的演变与发展

2010-11-08 10:14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标准

王 曼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体育部,天津 300384)

[4]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评价标准的演变与发展

王 曼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体育部,天津 300384)

按照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评价标准的演变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为发展和完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有益参考。结果显示,建国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历了《劳卫制》、《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个演变与发展时期。

劳卫制;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发展

1 研究目的

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同时又正式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是根据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的又一重要举措。当今世界各国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国民素质又是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各国政府均开始关注国民健康,国际上也在寻求全球性的健康促进战略,这也就将“健康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各国均在不断地修正体质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使之与健康紧密结合起来,将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列为“首要任务”。

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等方法对我国建国后不同时期先后实行的《劳卫制》、《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一系列主要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对比。旨在为优化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

3 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标准及其评价指标研制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两次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都是在学生负担过重、健康水平下降、体质状况令人感到担忧的情况下提出的,国家为了民族的兴盛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制度,来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

制约体育评价标准研制的三大要素:受教育者的发展、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为改造和适应社会做好准备[1]。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教育以及课程的设计也都与之密切相关。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或在整体中比例的调整都会引起体育评价标准制定和课程设计的相应变化。

研制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标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历史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是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是不科学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因此,“标准”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绝对的、永恒的“标准”是不存在的。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观念的不断更新,这些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自身的一些不足与缺憾。新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绝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对原有“标准”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所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是对原有“标准”的修订、补充、发展与完善。体育工作者应全面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背景和基本思路,深刻领会实施它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使它的贯彻能够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中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3.2《劳卫制》时期(1951—1963)

在此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建设任务繁重,财政困难,同时又面临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三年自然灾害,广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不良,体质健康状况很差。如:学校13-16岁男生每人每日需要热量2600卡,16-19岁男生3000卡,而当时学生伙食能产生的热量只能达到2100卡[2]。经济落后、学校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1951年8月6日,政务院在《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增进学生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任务之一;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学校教职员工必须很严肃注意这一问题,立即纠正忽视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对学生健康不负责任的态度,切实改善各级学校的学生健康状况。”[3]经过三年的调研与考察,同时借鉴苏联《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4年5月4日按照政务院会议批准的1954年体育工作计划要点,发布了“关于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预备级暂行条例的通告”和“关于颁发《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第一级证章、证书的通告”。1956年2月,原国家体委公布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修改草案》,增加了少年级,取消了预备级。1958年10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了《劳卫制》。

1960年始,我国经历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暂停了《劳卫制》工作。1964年,国家经济好转,各地许多青少年积极要求恢复《劳卫制》的锻炼和测验。原国家体委在1964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将《劳卫制》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截至1957年底,全国约有1000多万人经常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有168万人通过《劳卫制》,有等级运动员95000多人[4]。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体育运动事业的突飞猛进,50年代仅在中等以上学校推行的《劳卫制》逐渐被开展更加广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和专业训练所代替而成为历史。尽管如此,《劳卫制》的积极作用仍然使它在中国体育运动史中占有一定的篇幅。

3.3《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时期(1963—1975)

1963年,许多学校开始恢复《劳卫制》的锻炼和测验。为了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原国家体委在1964年召开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研究继续推行《劳卫制》的问题。根据周恩来总理“《劳卫制》这个名称是直译的,不符合我国习惯”的指示,这次会议上决定将其名称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草案)》(内容、标准同1958年颁布的劳卫制基本相同,只是取消条例中男子30岁以上,女子26岁以上的年龄组别),将会议文件报经中央批准,于1964年颁发了更加符合我国习惯和面向全体学生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草案)》。

此《标准》的颁发,深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体育锻炼的热情日益高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至1965年全国累计共有4280万学生达到《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各级标准[5]。“达标”活动更加丰富了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促进了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也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1966—197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被迫停止施行。

3.4《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时期(1975—2002)

此阶段,我国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决策上来,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地改善与提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大大减少,电视机、VCD、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的普及又使学生原本不多的余暇时间被静止的活动所占用,直接导致了身体运动的减少、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文明病”的滋生、发展和蔓延。加之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新的教育思想的不断涌入,“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质教育论”逐渐形成,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6]应运而生。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作为一项国家体育法规,具有其权威性,它与学校体育工作密切结合,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实施《锻炼标准》已有数十年。1974年,国家体委印发了“关于下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锻炼标准》条例(草案)的通知”,经过一年的试行,国务院于1975年4月11日印发了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关于在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请示报告”。197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颁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现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是于1989年12月9日由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行政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先后于1956、1958、1975、1982、1988、1990年进行了6次修改,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不仅对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学校体育的法规不断完善,逐渐走上法制化,改善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锻炼标准》作为一项法规,对学校具有权威性,一切有条件的学校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与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密切结合,全面实施《锻炼标准》,以此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据统计,1979—1982年间我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以上的人数是1978年的8倍;1989年比1983年增加4694万人,其6年间,年均增长近800万人;1994年比1987年增长近3000万人,其4年间,年均增长700多万人。1993年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校达到76%。截至1994年底,我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以上的累计为9.1亿人次[7]。

3.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时期(2002—至今)

21世纪,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在享受现代文明带给自己充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不断蔓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升学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不可忽视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营养结构的不尽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更加导致了学生肥胖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中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为了推进素质教育,顺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教育的转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7月25日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4年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50m跑成绩有所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水平继续改善,握力与台阶试验指数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仍然在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8]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计分析报告也显示,“全国学生总体营养不良与肥胖的比例合计为15.21%;单项的优秀率高,总体的优秀率低;小学阶段正常体重的比例基本保持均衡;女生的优秀率、良好率与及格率高于男生;初中和高中男女生的不及格率和及格率较高,而优秀率则在整个过程处于最低水平,大学的优秀率也远远低于设计水平。”[9]可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完善。

3.6不同时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及评价领域

如前所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等都会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内容的选择,同时也必然会对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内容的选择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及评价领域比较一览表

4 结束语

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水平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标准的演变。从体质健康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降,客观上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目的是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坚持以“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为本”建立切合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体质与健康教育,扩大体育理论教学范围;强调过程性教育评价。

[1] 王皋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 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选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1.

[4] 中国体育年鉴编委会.中国体育年鉴(1949-1962)[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35-36.

[5] 原国家体委群体司.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66.

[6] 王占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校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6(2):66.

[7] 范立仁.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1996(2):60.

[8] 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S].教体艺[2005]6号,2005.

[9]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6(5):10-14.

DevelopmentandPerformanceoftheSchoolSportsSystemofDifferentPeriodsaftertheFoundationofOurCountry

Wang Man

(P.E. Department,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Tianjin,300384,China)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for students,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chool sports system of different period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of our country,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for students in China.The result shows tha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for students have experienced 4 periods:the Regulations of Labor and Health,the Young Physical Training Standard,the Na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Standard and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for Students.

The Regulations of Labor and Health;The Young Physical Training Standard;The Na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Standard;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for Students;evolution;development

2009-11-18;

2010-01-05

王曼(1974-),女,天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与训练。

G807.0

A

1672-1365(2010)03-0108-03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标准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