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天华
学与干的体悟
■文/马天华
作为企业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作为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学以致用,“干”字为重,重实绩、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使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孔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培根在他的《论学习》中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因此,应把学习作为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当今社会,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谁占有知识,谁就占有发展的主动权;谁的知识更新快,谁就掌握了经济的制高点。在知识爆炸时代,吃老本是不行的,需要向他人学、向实践学。要舍得在学习上花时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多,对自身的投资就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高。
读书学习是培养一个人气质的最好途径。对一个人来讲,内在的美就体现在气质、气度、气势、气魄上。如果掌握了知识,能够引经据典,能够入木三分,能够讲出道道,能够理出头绪,那么说话就有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这样,人就会充满自信。如果没有知识,讲不清,道不明,干不成。
学习是成功的阶梯。去年,温总理到欧洲访问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总理引用诗章回答得很巧妙。一是左宗棠23岁时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二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三是郑板桥的诗作中的两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总理回答之后,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他能精彩地回答这个问题吗?所以说,永不懈怠地学习,学习的越多,成功的机会也越多。
学习的时间要靠挤,每天挤出一个小时是完全可能的。我们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处处留心皆学问。别人讲话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从哪个方面吸取教训;别人处理问题,为什么处理的好、运用的是哪一种方法,这里面学无止境。
工作是最好的学习,有限的工作,无限的学问,做好分管工作是最大的学问,也是最好最实的学问。要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构建学习的载体,营造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通过此句可以看出,成大事业者,要有专注的精神、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才能有所成就。企业领导干部何不把这也作为学习的境界呢?学习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每个人成长、成才、成功、成就的基础。
空谈误企,实干兴企。要实现企业提出的奋斗目标,学以致用的关键在干,出路在干,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干。
根据选址方案结果发现工业用地选址主要沿对外交通干线布局,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同时,尽可能靠近城市仓库、装卸场所和停车场等社会性设施,可以减少工业自设辅助设施的规模,分析这一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的工业选址要求。
第一,要把建功立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大丈夫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等经典古训,讲的是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作为企业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这样的境界。
有些人会说,我们的岗位平凡、工作平淡,很难有所建树。这实际上是爱岗敬业的态度问题。海尔的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作为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怎能因为岗位平凡而自甘平庸、为工作平淡而不思进取呢?我们一定要把岗位看做是为企业建功立业的舞台,重实绩、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员工群众拥护。有人说:“人生没有彩排,每时都在现场直播。”我们只有做好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件,才能无怨无悔,实实在在谱写我们的人生。
第二,要把真抓实干作为践行宗旨的最好体现。企业的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员工、力量在群众。只有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才能赢得民心、形成合力、成就事业。
我总结十六个字:“善谋大事,乐办小事,多办实事,常办好事。”善谋大事,领导干部要善于谋划关乎全局的大事。乐办小事,大事是有限的,小事是经常的,要热心地去办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为职工群众多办实事,不要讲理由,能办的就办,实事办多少都不算多。
一年多来,中国石油第一建设公司党委先后为职工群众办了“吉利二区翻建、李屯生活区拆迁、新区四期搬迁、大学生二期住房分配、为职工体检、提高职工收入、职工子女大学毕业生就业、为特困户发放帮扶资金、调增职工午餐费、建立职工活动中心”等实事。
只要我们牢记宗旨照镜子,放下身段办实事,舍得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
就一定能够践行宗旨,造福于职工群众。人生的历史是靠做事来记录的,没有做事记录的历史,是空洞苍白的历史。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用一件件、一桩桩有意义的往事来记录我们的人生历史。
第三,要把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最高标杆。一位哲人讲过: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目标。只有确立了工作的高标准,才会有工作的高起点,才会有工作的新突破。要把企业不断推向前进,就要做到“三个不满足”。一是不满足于工作干过了,二是不满足于纵看进步了,三是不满足于任务完成了。我认为,做人做事要始终坚持以德做人、以勤做事、以清做“官”、以“精”立身。
以德做人。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美德我们要恪守。要人前人后一个样,批评在当面,关心在背后。我始终坚持当面批评人,不背后评议人,不说人的坏话。领导干部不要让人觉得很可怕,不要背后垫人“黑砖”。
以勤做事。要高效率办事,就要“手勤、脚勤、脑勤”。作为领导,要立志做策马奋蹄的先行者,万不可做得过且过的撞钟僧。要做到事半功倍,凡事要化繁为简,要事急干,急事早办,动必量力,举必量技,切不可把简单事复杂化。
以清做“官”。一是权力,有多大的权,必须要担多大的责;二是谋事,在其位要尽其责,用科学发展观谋事;三是作风,要有原则意识、大局意识、互谅互让的团结协作精神;四是廉洁,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撞红线。
以“精”立身。高标准是最大的节约,低标准是最大的浪费。高标准做事,可以出精品;低标准干事,只能出次品。在一些大事、难事、要事上,要精益求精开展工作,宁可做一件精品,决不做十件粗品,更不做任何次品。
“干”是人生实实在在的追求。只有干,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实实在在;只有干,才能使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只有干,才能使自己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碌碌无为而后悔。
本文作者为中国石油第一建设公司党委书记本文图片均由彭武胜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