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芬
为了解掌握嵩明县食品卫生状况,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和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现将嵩明县2004至2008年糕点、冷饮及饮料、非发酵性淀粉制品及面筋、食用植物油、调味品、凉食等6类食品的卫生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1 资料来源
2004至2008年的食品卫生检测数据来源于嵩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
1.2 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T5009.1-2003)的规定进行检测和卫生学评价;在所检测的样品中凡有一项检验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样品为不合格[1,2]。
2004至2008年先后对糕点、冷饮及饮料、非发酵性淀粉制品及面筋、食用植物油、调味品、凉食等6类食品927件进行检测,全部指标合格的有861件,合格率为92.88%(表1)。2004年合格率最低,仅为89.54%;2008年合格率最高,为97.52%。6类食品的年度检测合格率比较呈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P<0.05),见表2。
从5年的检测结果来看,在66件不合格样品中,理化指标不合格的有20件,占30.30%,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有46件,占69.70%。在所检测的6类食品中,理化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糕点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未发现重金属超标和污染的情况。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未检出致病菌。微生物污染情况主要为凉食类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未发现被致病菌污染的情况。
表1 嵩明县2004至2008年6类食品监测合格率情况
食品卫生安全是广大消费者普遍观注的热点问题,食品检测合格率是反应食品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依据。嵩明县2004至2008年6类食品总合格率为92.88%,食品卫生质量合格率逐年提高,其中食用植物油和调味品的合格率较高,凉食和冷饮及饮料的合格率略偏低。这除了与食品本身的特点和生产加工企业的卫生设施、管理水平等有关外,还与部分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提示卫生监督部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立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季节的重点食品及生产加工的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督管理和定期抽检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和法制观念[3]。食品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卫生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对生产与销售环节的卫生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和索证关,为广大百姓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安全食品。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卫生宣传,普及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表2 嵩明县2004至2008年6类食品年监测合格率(%)
[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微生物部分[S].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 5009.1-5009.203-2003,2004.
[2]食品卫生标准(GB/T5009-2003)[S].2004.
[3]孟庆义,马娜欣.北京市宣武区2002—2006年部分食品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7):68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