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仪式与电视传播

2010-11-02 07:55
关键词:传统节日

周 文

摘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包含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三个层次,但是自然文化与个体生命文化一直被掩埋和遮蔽。节日仪式是节日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我国传统节日仪式具有生活化、日常化特点,但狭义的真正的仪式比较欠缺,呼吁创建真正的节日文化仪式。在传统节日的电视传播中,除去文化内涵、文化仪式的不足,还有电视仪式特别是其中节目仪式的缺失,这大大影响了节日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电视传播;媒介仪式;节目仪式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5-0084-06

2007年,韩国的端午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消息传出,国人震惊,或愤怒或自我检视。随后,应该是受此直接影响,中国政府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规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与春节同等地位,进而还作了假期调整。2009年,我国端午节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疑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当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不足,即节日深层文化内涵、文化仪式、电视传播方面的欠缺,而这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

一、文化内涵

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为契机,传统节日文化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复兴和发展,但是除了人们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加强之外,对传统节日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不仅广大百姓只是把它当做休息、补充瞌睡的时光,研究者、媒体宣传也多是一些应景式的“文章”,虽然每次节日期间都会轰轰烈烈地热闹一番,但很快就无声无息,留不下什么痕迹。重要原因就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层内涵研究还十分缺乏,过于简单化,缺乏深度与多维度,不能反应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

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这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三个重要属性,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谈得比较多的是社会历史文化,而自然文化、个体生命文化则一直被忽略。

(一)自然文化

宇宙自然是我国绝大多数传统节日的最初来源。早在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成书于战国前的《尚书·尧典》,根据日影照射的长短变化,已经用日中、日永、霄中、日短四个节气,即后来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将一年平均分割成了四个等分,后来不断丰富,最终形成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对宇宙和自然运行规律的观察、掌握,并被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就有所谓“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忙种麦”的说法。天长日久,这些自然节气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慢慢就约定俗成变为了节日。

自然文化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更具本质意义的维度。这个本质意义就是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在古代农耕社会,由于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少,那时的人们更容易体会到节日的自然气息,更愿意去享受节日的自然文化。每年春天来临,孔子都要带领弟子去郊外,“沐浴于风,舞蹈于野”,不仅吸收自然的灵气,而且回归到自然的人性。在清明节,古人除了祭祖,还有到大自然踏青、放风筝等活动。与清明节密切关联的另一个古代节日——上巳节,也被称作“女孩节”。在《诗经》中还被视为“情人节”,春天来临,青年男女到大自然踏青嬉戏,手持美丽的芍药花、兰草,自由约会,浪漫、甜蜜,风情摇曳。海德格尔所向往的“诗意地栖息”不过如此。

发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首要的是从本源上回归到它的自然文化维度,与自然和谐一致,合着宇宙运行的节拍,汲取天地自然之精髓,于愉悦中得到精神的升华。在今天高度社会化、物质化的时代,这一点尤其重要。

(二)社会历史文化

主要是与节日有关的各种历史典故、传说、逸闻趣事和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传统节日的社会历史文化属性反映了两种可能:一是来自自然的节日诞生后,人们进一步赋予了它们社会人文的色彩,所谓自然的人化。二是可以看作是传统节日的第二类起源。一些节日直接根据社会历史创造出来,比如宗教活动、伟人事迹等。后者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前者,即与自然密切不可分,在此基础上,人们再赋予其社会历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浓郁的社会历史属性反映了我国传统节日强烈的社会教化功能。更确切地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节日原初自然文化的属性越来越少,离人们越来越远,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另一方面,节日的社会历史属性却愈加厚重,并逐渐掩盖了其他层面。比如清明节,一直以来,我们基本只知道扫墓、祭祖,这也是清明节最主要的特征。现在人们逐渐发掘出,早先的时候,祖先们还会欢天喜地去春游,踏青、放风筝、荡秋千,享受大自然。

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意义非常重大。它是一个民族与国家鲜活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与信仰体系的具体体现,也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清明节期间,祭拜祖先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感恩,祭奠先贤、英烈,表达出对为国家为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人们的缅怀,并以此激励后人发扬光大。备受尊崇的介子推在留给晋文公的遗书中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非常鲜明地反映了人们对政治清明的良好愿望。端午节时,赛龙舟等活动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的哀思和感怀,爱国主义精神则得到传扬。中秋佳节,人们无论身居天涯何处,只需望空对月,家园情、国家情便都得到升华。

在社会价值严重失衡的今天,传统节日的社会文化功能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清明节,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在CCTV-3《文化访谈录·清明》中说:“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有了特别快速的发展,这给精神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需求,走了这么远,恰恰需要我们现在去追寻祖先的足迹,追寻我们精神道德文化上的一种根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给我们心灵一个很深的厚度,这个厚度就是历史文化乃至于近现代中国人奋斗的历史,都会给我们一个历史的记忆,这些记忆告诉你怎么去做人,怎么让自己在精神上有一个归属感。”

(三)个体生命文化

这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里最被淹没和忽视的部分,也是最令人心动的部分。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节日文化体验。这种体验首先是个体生命参与、领悟节日的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比如清明春游踏青、放风筝,在大自然的无限敞亮之中体验到一种生命的蓬勃与快乐;端午节的龙舟赛则体悟到一种生命的奔放与豪迈;重阳登高看漫山红遍,看无边落木萧萧下,体验到的是生命的流逝与无奈;春节来临又让人们看到新的轮回与希望;清明祭祖、端午祭屈原等,则使个体生命在节日的社会历史文

化中寻找到集体、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和归宿。

其次,个体生命文化表现为超越传统节日的自然文化和社会历史文化。在作为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前两个层次里,一个人可以体验到作为自然中的人和作为社会历史体系中的人。但不管怎样,它们终究仍然外在于人。

节日个体生命最终要突破自然文化与社会历史文化的束缚,成为纯然的生命个体,在节日里体悟到具有独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自己。在这里,人自由地释放和纵情自我,犹如庄子所说,心灵与精神扶摇直上九霄。

李泽厚认为苏轼在中国文化史、美学史上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地位,就是因为他的人生体验、他的作品“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祈求解脱与舍弃”,“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就个体生命的体验来说,我们所谈节日文化中的人与苏轼是一样的,只是二者的指向结果迥然有异。苏轼喟叹人生无常寻求超脱,而节日文化里它是巴赫金式的狂欢,在狂欢中摆脱、体验个体生命的纯粹、无羁。个体生命的体验可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表现在文学艺术中,还可以表现在节日文化里。对绝大部分人而言,现实过于拘谨,文学艺术又有距离,只有节日文化是最好的方式。个体生命体验的最佳境界应该是超然于自然与社会历史之外,傲藐天地间。节日狂欢中,自然、社会、历史的各种禁忌纷纷坠地,那一刻,日常生活被悬置、隔离、排除,现实的时间与空间被消解,那是个体生命高歌舞蹈的舞台,是纯粹生命的心灵仪式。

我国传统节日长期以来更加注重社会历史文化意义,而自然文化、个体生命文化一直处于隐蔽缺席状态;同时,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也决定了我们的个体生命体验方式不会像西方社会那样外在狂欢,而主要追求一种内在的心灵的狂欢体验。随着时代发展,这两种情况都有所改变。我们必须恢复传统节日的文化本质,发掘它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全方位将之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真正的精神文化遗产。

二、文化仪式

传统节日作为信仰与价值观的代表,都不是空洞的,它必须有自己实在的外观或载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仪式。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仪式的功能是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是寻求心灵与精神的升华和归宿;而对团体、民族、国家来说,则是价值与信仰的认同,是产生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一)生活化的仪式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仪式近代以来遭到了破坏和遗弃,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的节日庆祝与节日研究对其文化仪式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雪泥鸿爪,触及表皮。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春节放鞭炮、吃水饺、逛庙会,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祭祖、踏青,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等,如果说这就是节日仪式,那么它们只是广义的仪式。这种广义的仪式很有价值,它植根于民间和大众,立足于日常生活,不需教化,而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流传。这是生活化的仪式。

我国传统节日仪式的生活化是农耕社会特有的产物。它要求参与者有较为虔敬的心态,有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仪式的能力,否则,仪式就会等同于生活、消失于生活,从而失去了意义。古代社会价值观念比较稳定,在价值多元的今天,这些散落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很容易被遗忘和忽视。比如吃水饺、吃粽子、吃月饼、吃元宵等,在今天很难再成为节日的仪式,即使是生活化的儀式。

(二)狭义仪式的欠缺

不仅原有的生活化的仪式在褪化,更为关键的是,号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狭义的仪式也一直比较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狭义仪式有一套自己的规范。首先,它是价值体系与信仰的表现和载体;其次,仪式是神话的另一面,具有神话的超越意义;第三,作为神话的演出形式,仪式在整体风格上具有庄严、神圣的精神气质;第四,仪式是信仰与价值的象征性和抽象性表达;第五,仪式的最高境界是仪式表演者与参与者在仪式情境里达到忘我的化境。

狭义仪式的价值核心在于,它不仅是信仰、价值观等的表征和载体,更重要的,还是它们最简洁、最凝练的表达,是对它们的高度抽象和提纯,是剔除了杂质的纯粹的精神形式。相比于生动、鲜活、松散的广义的日常生活仪式,狭义仪式是一个象征,犹如人类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发展中那闪耀着灿烂光辉的一座座里程碑,直接指向人类最高精神的天空。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具有严格狭义文化仪式的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大概只有清明节的祭拜祖先、祭奠先贤英烈比较符合。

在清明节对先贤的祭典中,流传最久远、形式最隆重的是一年一度的黄陵祭祖。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维系世界华人共同血缘和文化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炎黄子孙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的支柱。1912年清明节,刚刚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委派代表团祭祀黄帝陵,写下“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豪言,激励全国迎接新的时代。1937年清明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携手共祭黄帝陵,号召全国团结抗战。2010年4月5日,陕西黄陵县桥山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庚寅(2010)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北京卫视、上海卫视、陕西卫视进行联合直播,做了两个半小时的同步传送。在清明公祭的名义下,每年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到黄陵祭拜,追根溯源,探寻中华民族共同的生命之根、文化之根,表达了华夏族系的文化认同。

(三)创建节日仪式

我国传统节日的狭义的文化仪式大多只是一些零散的活动松散地存在民间,且主要集中在节日的社会历史文化层面。由于传统节日的自然文化、个体生命文化长期被扼杀、遮蔽,近现代以来,关于自然文化、个体生命文化两个层面的仪式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国学者和有关部门,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厘清传统节日的真正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应积极创建传统节日的文化仪式。

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创建有这样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努力发掘原有的节日仪式,包括传统的生活化的仪式;二是在传统基础上,积极开创有意味的新的节日仪式形式,特别是要创建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真正的狭义的文化仪式;三是要特别关注传统节日中自然文化、个体生命文化方面的仪式创建。这样,传统节日文化才不会是一个空洞的存在,其传播、继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有了依托。

三、电视传播

犹如巴赫金所说,节日永远不会消亡,它是人类的乌托邦寄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趋模糊,其文化仪式已经衰落,但它却在不断寻找自己新的替代物。电视被认为是当代社会的电子纪念碑,挟其强大的传播功能,突破古老仪式的地域空

间限制,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影响深远的现代媒介仪式,从而填补了古老传统仪式没落后留下的巨大空白。

(一)电视中的传统节日

肇始于1983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制造了电视传播史上的奇迹,开创了传统节日与电视传播互赢的空前范例。随着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媒体的宣传也迈上了新的台阶。除了春晚之外,央视打造的中秋晚会已初见品牌效应;清明诗会、端午诗会、中秋诗会、春节诗会以高雅的品质、独特的形式也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清明节,央视多个频道、多个栏目推出了多个清明节特别节目,有《艺术人生·清明》对过去一年里逝去的对我们时代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人物的影像祭典;有《文化访谈录·清明》邀请各路嘉宾对清明节全方位的解读;已经打造多年的专项节目“清明诗会”今年献给了世博会还有《中华长歌行》、《走遍中国》等。应该说是对清明节作了全面、立体的纪念和传播。

归纳起来,当前电视台对传统节日的传播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知识介绍,即介绍节日的来源、历史、传说、典故;二是采制新闻,宣传甚至直播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三是制作节日的相关专题片;四是栏目常设节日系列节目,比如《艺术人生·清明》的定期制作播放;五是节日诗会,“以节日的名义诗歌,以诗歌的名义节日”;六是电视晚会。这些节目样式不同、特点不同、角度不同,对传播节日文化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较而言,节日诗会、《艺术人生》、《文化访谈录》做得较好。

(二)电视仪式

节日的电视仪式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电视中转播的节日仪式。它由节日庆典本身的仪式决定。二是媒介仪式。通过精心策划,充分利用电视的各种手段,制造媒介事件,由于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具有了仪式的性质,由媒介事件而成媒介仪式。其实质是媒介在传播时采用仪式化的处理方式,使媒介传播本身仪式化,传播活动本身成为仪式性的庆典。其目的是追求大众媒介的外在仪式效果,是广义的仪式。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的很多大型电视活动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而直播是最有效的媒介仪式塑造手段。三是节目仪式或称作仪式性节目。是指由电视节目呈现出来的具体仪式。它是一个电视节目,但这个节目是一个仪式,一个真正的狭义的仪式;它是电视编导们有着深刻意味的艺术形式创造,是电视仪式的内在层面。多年前的一次央视春晚中,编导们在零点钟声前设计了一个节目,大陆与港澳台四地青年共赴黄河源头取水,然后汇聚成母亲河,这既是晚会中的一个重要节目,同时由于它表达了华夏儿女同宗同源心相连的理念,所以它又是一个电视节目仪式。

在电视仪式的三个层面中,对电视传播者来说,制造外在的广义媒介仪式效果与创作内在的狭义节目仪式是追求目标和最主要的工作。很显然,在这个热衷炒作的年代,电视人制造媒介仪式的热情、才华和成就远远大于创作节目仪式。

(三)媒介仪式与节目仪式的混淆

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人们一直混淆着媒介仪式与节目仪式。“媒介仪式”一词在我国学界的传播以至泛滥,与两本著名的传播学著作紧密相关,其一是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的《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其二是詹姆斯·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

在前一本书中,作者指出:“公共事件的电视播出必须经受双重挑战,不仅表现事件,而且向观众提供节日体验的功能性替代。通过在按组织进行的表演之上叠加自己的表演,通过展示自己对观众反应的反应,通过提议补偿观众被剥夺的直接参与,电视成为大众仪式演出中的主要演员。电视的这种表现绝不能被仅仅看作原事件的‘变体和‘补充;相反,它应该被看作大众事件的根本属性的质的转化。”所谓质的转化,就是指经过电视媒体的仪式化处理之后,现实事件已成为媒介事件,而电视传播过程具有了仪式的意义,成了媒介仪式。

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詹姆斯·凯瑞将传播观念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两种。他认为,传递观传播是讯息在地理空间、距离上的传播,而仪式观传播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一种神圣典礼。“传播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可见,詹姆斯·凯瑞强调的是传播的参与、交流与价值共享。

一个从历史的现场直播出发,探讨电视媒体制造媒介事件进而制造媒介仪式效果的强大力量,另一个则从人类仪式的功能角度重新定义了传播的文化意义。尽管有诸多不同,但二者又殊途同归,本质上,强调的都是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强大社会功能,即媒介可以制造事件、制造仪式效果。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他们那里,所谓媒介事件、媒介仪式、传播仪式观,其实质并不是真正的狭义的仪式,而是借指仪式般的效果,仪式只是一个形容词,一个隐喻,一个象征,不管是制造媒介事件,还是传播仪式观,莫不如此。它们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当代传播学的研究与实践开辟了仪式这一崭新领域,而仪式视角开启的是宏观的传播文化与媒介文化研究。

节目仪式或曰仪式性节目则与此不同,如前所述,它是具体的一个电视节目,同时是一个具体的狭义的仪式。长期以来,专家学者、电视工作者几乎都模糊了二者的巨大差异;或者说,由于只是从外国学者手里直接拿来现成的媒介仪式概念,所以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节目仪式,对具体的节目仪式还没有任何概念。媒介仪式偏重于媒介的社会影响与媒介文化研究,节目仪式则触及真正的电视节目艺术创作,寻求具体的文化实体表达。对二者的模糊不清,自然是极大地影响了电视节日仪式的创造,影响了节日文化的传播。

(四)节目仪式的缺失

媒介仪式与节目仪式混淆的结果,使得我国电视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中,往往以媒介仪式代替节目仪式,从而导致节目仪式的缺失,最终结果是外在的喧哗取代了内在实质的传递。我们且以影响最大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来分析。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了新的民俗,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仪式。在诸多媒介与仪式的研究中,吕新雨评2006年央视春晚的文章较为有名。其主旨是借助国家级媒体平台,通过电视直播,央視春晚营造出了一场盛大的国家意识形态仪式,实现了经典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的所谓“想象的共同体”。尽管吕文也分析了很多具体节目的国家意识形态、商业与资本逻辑,但本质上,那些节目自身都不是仪式,所以依然是在媒介仪式层面的探讨,是隐喻,是春晚的象征性仪式,而没有触及真正的节目仪式创造。

笔者曾于几年前在论文《没有仪式的新民俗》、《仪式时间仪式的缺失》中指出,在很大程度上,央视春晚确实起到了凝聚全球华夏儿女的仪式功能,借助央视的强大力量,春晚被制造成了一个空前的媒介事件,相伴而行又造就了强大的媒介仪式效果。这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和詹姆斯·凯瑞的观点都极为吻合。应该说,这个媒

介事件、媒介仪式极为成功,央视春晚被举世关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春晚这一空前成功的媒介事件、媒介仪式里,我们却没有看到有关传统节日春节本身的任何一个仪式,晚会导演们也没有能创作出一个真正的仪式性电视节目,整台晚会缺乏一个实实在在的狭义的具体仪式。或许有人会提到零点钟声,但它根本算不上一个独立的仪式,只应该是仪式的一个小环节。

由于电视舞台上缺乏一个仪式性节目,缺乏节目仪式,央视春晚终究未能上升到电视仪式的内在层次,仍然停留于一个外在的媒介事件、媒介仪式的水平。如果去掉春节的相关背景和时间因素,它就是一台普通的文艺晚会。遗憾的是,这样的情况竟然延续了近三十年,这一方面暴露出晚会主创人员缺乏电视节目的仪式观念,另一方面则是创造力的贫乏。

(五)创建节日电视的节目仪式

从对央视春晚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传统节日的电视传播中,尽管宏观的媒介事件、媒介仪式制造非常重要,但是具体的电视节目仪式却具有更加内在和本质的意义。詹姆斯·凯瑞谈到传播的最高意义是参与、交流和分享信仰与价值,我们目前做到的仅仅是参与,而且只是通过观看参与,广大观众的参与本身构成了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交流与分享却还远远不够,交流什么?分享什么?仅仅营造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氛围是不行的,仅仅几个搞笑小品同样也还差得很远,它们必须由更加具体的有意味的真正仪式节目来完成意义的负载。

相比之下,《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清明》类似全民公祭的影像祭奠还算是有价值的尝试,具有节日文化仪式的一些特征,自身也是一个带有较强仪式感的节目,一定程度上营造出了电视节目仪式。自2008年起,每年的4月5日,该节目都会在中央3套的黄金时间播出,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三次。节目以电视追思会的形式缅怀与祭奠过去一年里逝世的文化艺术界名人,风格庄重肃穆而又充满温情。作为承载民族纪念的影像祭典,它被称为“中国人的文化纪念”。节目创意不错,但思想内涵的深度与美学形式的高度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资源丰富,作为电视媒体,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既要积极制造电视媒介事件、媒介仪式以扩大社会影响,同时更要结合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固有仪式,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电视的媒体与艺术功能,创造出传统节日文化富有時代特色的崭新的具体节目仪式。这样不仅使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弘扬,也丰富了电视节目,并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M],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吕新雨,仪式、电视、国家意识形态[J],读书,2006,(8),

[5]周文,没有仪式的新民俗[J],现代传播,2005,(2),

[6]周兰,周文,仪式时间仪式的缺失[J],现代传播,2007,(2),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漫话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国内
欢庆
圣诞老爷爷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节日乐曲
春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