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人地矛盾的角度考察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

2010-11-02 02:29孙合秀
关键词:山东人山东地区东北

□孙合秀 杜 晶

从近代人地矛盾的角度考察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

□孙合秀 杜 晶

近代山东人移民东北是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人地关系紧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近代山东地区人口迅猛增长,而可耕地面积却日益减少,人多地少,使人地矛盾激化,农民生活贫困,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求生存,迫于各种压力之下的山东人不得不外出寻求生存空间,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惯于安土重迁的山东人不得不为生计而继续移民东北的旅程。

人地矛盾;山东移民;安土重迁;关东

中国农民是安土重迁的,非迫不得已少有离家外出者。近代山东人大规模移民东北是社会、政治、经济、交通运输等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一向受安土重迁传统观念影响的山东人之所以会离开其所生息繁衍的土地去他处谋生,人地矛盾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外出,正如当地俗谚所言:死逼梁山下关东(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由于东北地区与山东地理位置相近,且有较优越的资源,交通运输方便,山东人移往东北人口非常多,每年从烟台、登州和龙口抵达东北者,据《盛京时报》载“合计共达三十五、六万人之谱”。本文试从地矛盾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山东人移民东北的基本原因。

一、山东地区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

所谓人地矛盾,即指人口增长与可耕地增长不相适应的矛盾,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耕地面积增长的速度。在以农为主的社会里,土地是农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尺。山东民间有谚云:“千行百行,种地才是本行。”失去土地的农民,其日常生活就会陷入深深的困境。近代山东地区人稠地狭,人口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增长缓慢,加之天灾人祸、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生活步履维艰。一大批山东人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迁往他方,特别是迁往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迁往东三省的山东移民的主要动机是家乡人口压力过高,生活竞争太烈。”[1]东北特别是辽东地区与山东半岛仅一海之隔,往来十分便利。且东北地区与山东的气候条件相当,即使寒冷之时对山东人民来说也是很容易适应的。“人满之患”自清代中期以来日益严重,进入民国以后,山东虽然饱经天灾人祸,但是人口数量却居高不下,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表1所列是清朝咸丰至民国年间山东的人口数量、密度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表1 咸丰元年(1851)—民国二十年(1931)山东地区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比较:

尽管统计资料不全,但仍能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根据表1可以看出,民国元年以前人口数量增长很快,而后人口涨幅减小,人口密度也随之改变(应与山东大量移民东北有关),但耕地增长缓慢,且在光绪末年减少,人均占有耕地在3亩左右徘徊。这样的人口数量与耕地占有之关系能否满足农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清人洪亮吉认为:“今日之亩,约凶荒计之,岁不出一石,今时之民,约老弱计之,日不过一升,率计一岁之食,约得四亩,十口之家,即须四十亩矣。”[2]即人均4亩的耕地面积才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近代学者也采纳洪亮吉之说,认为:“以今日田亩计之,每亩之所获,岁约一石(此指今日中国普通田而言),又以人民之所食计之,每日之所食,人约一升。率一岁之所食,统计之,约以四亩供一人之食。”[3]人均4亩是就全国平均来说,但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水分充沛量、农作物品种以及农场经营规模等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内地、丰年和灾年,单位面积产量的差别较大。表1的近代山东人均耕地面积3亩左右,相对于人均4亩能解决温饱问题的状况来说,是非常少的,近代山东存在着非常大的人口压力,甚或在山东某些地方更少,莱芜县人均仅一亩有余,“莱百里邑也,去山水城市村落,载于册者为地仅八十万,以四五十万人耕八十万亩,每人仅占地一亩有奇”。[4]土地资源的短缺必然造成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严重不足,从而产生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必须在农业之外去寻求生存条件,或佣工、或从商、或迁徙他方。为何东北成为山东人迁移的首选之地?仅从人口与耕地关系来讲,与山东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亩左右这种严重不足的情况迥然有别的是东北地域广阔,有大片待耕之地,即使到了开禁近七十年的1929年吉、黑两省及辽宁省的西北部尚有大量的未垦可耕地,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30%、55%、70%。[5]一般农民有充足的土地来进行生产。其可耕地不仅比关内多,而且土质肥沃,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而且产量极高,如“黄豆高梁,其余小麦、大麦旱稻、水稻、玉米、亚麻糖以及各种杂粮,无所不产,无所不宜。除热带植物如香蕉、菠萝密、甘蔗、龙眼、荔枝等等外,凡中国南部所有者,东三省无所不有”。[6]东北地区可耕地面积广大,而人口密度小,以1919年为例,东北各省人口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分别为每平方公里83.39人、34.56人、9.40人。[7]山东此时的人口密度在已经迁出许多人口的情况下还是达到每平方公里215.77人,分别为辽、吉、黑三省的2.5倍、6.2倍、23倍,成为吸引以农为本的山东民人的最重要条件。这样的可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必然人均耕地要多,1925年东北已有耕地人均达8亩之多,即使到1931年也没有改变,是山东地区的近3倍。

人多地少在近代山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人口增长而可开垦地亩却少有增加,再加上封建地主不断兼并土地,占有大量地亩,农民的土地日益减少,据调查,陵县丰皇乡,1942年有3700户,1.5万人,土地4万亩,人均耕地2.6亩。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耕地70%以上,而80%的贫苦农民只占15%的土地,其中有近一半贫苦农民根本没有土地。仅1943年这个乡迁往东北的就达200多户,1000多人。高密县城关镇南关大队,1948年98%的土地被22%的地主霸占,其余占78%的农民只占2%的土地。[8]正是这种情况,迫使全队34户计118人逃荒东北。

二、山东地区人口与土地关系紧张下的农民生活

山东地区假若人均耕地3亩左右的情况下,农民生活状况如何呢?

首先从粮食产量与人均消费上来说。人口的增长需要相应的粮食供给的增加才能维持人口的正常生存。要想确切弄清近代山东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是比较困难的。学者们研究也得出不同结论。黄冕堂在《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一文中,对清代山东地区的粮食亩产量作了细致的研究,认为清代鲁西南平原地区上等地的粮食亩产为220斤左右,中等地的亩产为170斤左右,下等地的亩产为120斤左右,[9]平均起来为亩产170斤。日本学者通过对近代山东地区27个县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得出亩产214斤的结论。虽然调查的地区没有涵盖山东所有的州县,但还是可以反映当时的情况。假若以亩产214斤计算,按今天的标准,各类人口的月均粮食需求量约为35斤。[10]然近代社会副业没有今天发达,粮食消费在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今天大,但由于当时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比较低,人均粮食消费量不会比今天大太多,每人月均粮食需求量仍可按35斤计算,那么显然当时粮食亩产214斤是不够农民生活的,再加上自然灾害,苛捐杂税,粮食收成受到影响,农民所剩粮食寥寥无几,粮价也会因此飞涨,而贫困的农民是无法生存的。近代山东地区许多地方粮食不够自给。清末,登州府“地狭人稠,境内所产,不足以自给”,[11]黄县“丰年之谷,不足一年之食”[12]。民国年间更是如此,据胶济铁路车务处调查[13],海阳县“每年全县产量,尚不足十个月民食之用”,牟平县“当地生产,不足消费”,文登县“全县生产,不足自给”,福山“山多地瘠,物产不丰,食粮不敷百分之三十左右”,蓬莱“全年出粮,仅足半年之用”。栖霞、黄县、招远、掖县、昌邑、博山等县,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食粮不足问题。因山东土地贫瘠、出产不丰或许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人口众多才是食粮不足的根源。山东《章邱县志》有云,虽然冈陵、沼泽尽辟为腴壤,“但歉岁固需告籴于辽东,即丰年亦多取给于莱沂。此则人浮于地,地实不足于养之故也”。[14]一语道出山东的粮食匮乏的原因是地少人多。

其次,因人地矛盾出现的剩余人口,使农民的劳动力价格低廉。景猒、罗仑曾用清代山东经营地主太和堂的雇工老帐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太和堂的工价进行了研究,结果是:长工年薪二万二百文(制钱);短工日工资为一百二十四文(钱),当时高粱的价格是每斗(50斤)三千六百文,若把当时雇工的平均工资折成高粱,那么长工的年薪只合五点八九斗(324斤),短工的日工资只合点三五升(1.92斤)。[15]工价如此低廉,难以维持生存。再如日人田中忠夫在山东霑化县调查,散工平时每日八分,农忙期一角五分;长工每年六元至十二元。而东北地区如何呢?根据日人井阪与庄村在黑龙江流域的调查, 1909—1910年农民日工的工资平均是大洋0. 36元,年工的平均是37.73元,是山东的三倍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不同,主要在于山东地区人口增加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造成浪费,其价格也因此而降低。东北则因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价格较山东为高。仅这一项的诱惑,对缺少土地的山东农民来说是没有理由不加以考虑的。

再者,人地关系影响下的山东人的生活问题及流向。土地对农民的生活至关重要。缺乏土地的农民,无论在生产经营、家庭收支,还是生活状况等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位,勤奋与节俭改变不了朝不保夕的命运。对他们来说,与其在家忍饥挨饿,不如外出另行谋生。“肥境自光绪十七年修志以后,生齿繁衍,户口日增于前……近数年来庄农之赴哈尔滨等处谋生者不下万余人,其与生齿盛衰聚散不无关系”。[16]人口众多而地亩较少,是迫使他们离开的重要原因。德平县“地狭人稠,平均每人占田二亩八分……出外谋生以在东三省作苦工者较多,栉风沐雨,佣工于数千里外而能减衣缩食,其艰苦忍耐之精神有足多者,外出人数最多之时达二万六千余人,邮局总款曾达百万余元,农村经济不无小补”。[17]外出东三省谋求生计一方面可以维持移民者个人的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亲眷的生活的困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外出寻找生存之路,已成为部分山东人的必然选择,虽然他们尽可能地在本乡寻觅生计,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只好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并以东北作为理想之地。

三、总结

随近代山东人口的增长,耕地扩展在18世纪中叶却已接近顶点,直至民国时期没有多大的变动,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广大乡村经济十分落后,种地几乎是农民的唯一经济来源,没了土地就意味着没了生活来源。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访查,山东各地的离村比率,昌邑约为25%;日照全县平均为20%,其西北乡和北乡则为40%;费县、莒县、临沂一带,离村农民约占全村人数的60%左右。[18]通过山东与东北比较可知,山东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无法满足日益增加人口的需要,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人们生活倍感艰难。耕地不足的农户越来越多,能在本乡安居乐业的农户愈来愈少。东北则恰恰相反,资源丰富,可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增加较快,各种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容纳力较强,且与山东交通便利,因而成为外出之山东农民的首选之地。“山东的人口过多,生活自感困难,其年青力壮的农家子弟便自然移向人口稀少而又距离甚近的东北各地求生活,求新的发展”[19]。因而人地矛盾促使大多数农民纷纷向东三省移民,是重要的原因。当然,笔者只是认为人地矛盾激化只是山东移民东北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山东移民东北是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陈达.人口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361.

[2]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M].清嘉庆间刻本.

[3]论中国治乱由于人口之众寡[J].东方杂志.第1卷第 6号.1904:170.

[4]李钟豫.续修莱芜县志[Z].卷八政教志·田赋.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5]何廉.东三省内地移民研究[J].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第2期).1931:240.

[6]雷 殷.答询问移垦东北[J].东方杂志.第28卷第13号.1931:76.

[7]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12.

[8]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55.

[9]黄冕堂.清代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考辨[J].文史哲,1990,(3) :36.

[10]吴慧.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者生产率[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1).

[11]方汝翼.增修登州府志[Z].卷六风俗.光绪七年刻本.

[12]尹继美.黄县志[Z].卷三食货志.同治十年刻本.

[13]胶济铁路车务处.胶济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总编/分编[Z].1934.

[14]吴璋.章邱县志[Z].卷六礼俗志.清道光十三年刻本.

[15]景猒,罗仑.清代山东经营地主底社会性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63.

[16]李传熙.肥城县乡土志[Z].卷六户口.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17]吕学元.严绥之.德平县续志[Z].卷十社会志·县民生活.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18]王药雨.山东农民离村的一个检讨[N].大公报, 1934-05-23.

[19]王成敬.东北移民问题[J].东方杂志.第43卷第14号,1947:12.

(责任编辑:邓秀丽)

F127

A

1008-8091(2010)04-0057-04

2010-04-25

孙合秀(1980-),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猜你喜欢
山东人山东地区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山东人的云南血脉》开启移民文化研究新话题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考古新发现所见山东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大东北的春节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K: Theory and Practice
探讨山东人用疫苗案引起的基层兽用疫苗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