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瑒
山西“贴签疫苗”事件目前似乎迷雾尚未散尽,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显露无遗。在山西“疫苗门”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件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疫苗信任危机。
相关从业人员或是由于安全意识不够,或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自发”地降低了疫苗的安全标准,结果给群众的生命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事实上,这也正是近几年的刺五加注射剂、安徽华源“欣弗”等药害事件以及“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前车之鉴非少,绝对不可以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山西“贴签疫苗”事件的发生时间要追溯到两三年以前,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各种不和谐的行为仍没有成为过去时态。近来江苏“问题狂犬疫苗”等事件又接二连三被曝出,对于危机已经显现的疫苗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警钟应当常鸣。尽管疫苗置于整个药品行业微不足道,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绝不容小觑。数个“刺五加”事件可以搞得中药注射剂领域岌岌可危,那么,多几次“疫苗门”事件也同样能够拖垮整个疫苗产业。因此,笔者认为,为避免疫苗行业重蹈覆辙,有关部门应当重新治理、重拳出击,绝不能忽视和纵容任何细小的过错。
◎陈英凤
近日,有网友曝光一张药品订货单,出厂价仅1.2 元的药品,零售竟卖到18元。如此悬殊的差异正折射出当前药品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药品销售环节过多,经过层层加价,药价虚高;二是药品价格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非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严重失真甚至失控。
曾有报道,一支原本仅售19 元的普通“止喘灵气雾剂”,更换一下包装便涨到280 元,在消费者提出质疑后,价格又很快回落到58.5 元。“止喘灵气雾剂”的价格为何能如金箍棒般“伸缩自如”?根源就在于该药属于非政府定价的普通药品。依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定,该部分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药企业自行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即可,因此才上演了这样一起变价风波。
药价虚高致使人们“谈医色变”,那么,能否遏制虚高的药品价格就事关医改的成败。在笔者看来,“出厂1.2 元零售18 元”正是对医改的一场大考。
逐利本性使得企业都有非正常上扬药品价格的冲动,显然依靠市场来调节药品价格已成奢望。在上述变价风波中,就丝毫看不出市场经济价格规律对非政府定价药品价格的调节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医改过程中,只有政府部门依法加强对药品价格的必要干预和监管,才能给广大患者一个公平的医疗环境。
◎费菲
医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人说,提高医生待遇,体现医生的真正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事关医改的成败。仔细想来,此话不无道理。培养一名“入门”级的医生,除去中小学的时间,尚且需要花费10 ~15 年;而真正塑造一名比较成熟的医生,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更是难以计数。可是医生的所得究竟有多少呢?几年前,协和医院感染内科老主任李邦奇的老伴住院,他竟拿不出住院费,最后还是协和的一帮老教授瞒着他凑齐了几万元。显然,以前医生微薄的收入难以和支出相匹配。
此次医改方案也确实融入了600 万医务人员的心声,在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中提出以绩效工资的方式着力改善医生的待遇。“2009 年我第一次开始报12 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了。”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说。协和医院在职的主任医师,基本工资2000 多元,加上奖金每月能拿到8000 元左右。应该说,同几年前相比,医生的阳光收入有了大幅的提高。
这种制度安排,可以激励医生有更多的动力与热情去钻研医疗技术,从而能够提供令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就像拿到很高报酬的飞行员可以心无旁鹜、只考虑飞行,得到高薪的医生同样也可以专注地考虑如何把病看好。此外,过去医生把视线转移到“灰色收入”与阳光收入微薄不无干系,现在医生不拿回扣也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劳动报酬,有利于恢复良性的医疗环境,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成本,对于缓解社会聚焦的“看病贵”等问题大有益处。
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医生待遇是一种双赢的制度安排。尽管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通过对世界各国医生待遇的横向比较和对中国医改进程的纵向分析,可以发现,增加医生收入这一举措无疑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