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容
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的课要么全盘照搬教材的内容,顺应教材的呈现,一幅幅图片、一道道练习引着学生走下来,一点也不敢有什么“违抗”,并振振有辞:“我做完了当然完成了教学任务呀”;也有一些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全盘抛弃教材中的素材,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自己想当然的所谓“好素材”搬上课堂,并振振有辞:“我这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当然比别人强多了……可就是这些不开窍的笨学生,怎么也学不会、考不好,我真来气。”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教师声称我们的教材如何难教,当你问她“哪套教材最好,你想选用哪套教材”时,她总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还是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究其实质,是教材不会用。怎么办?
1.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我们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研讨交流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与对策。将全年级教师分成若干小组,由前任教师组成的专家队伍,分配到各小组中,以促膝谈心的方式,就教材理解、使用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下一任教师进行经验传授,下一任教师可以就这些疑点,请教前任教师。一节课的时间内要求每组列出十个以上的问题,写在大白纸上,贴上墙面,展示、浏览,然后由每组的代表(发言人)解释他们为什么觉得这是问题,他们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没有解决,在座的其它组的教师、“专家”或者教研员可一起提出解决建议。这样组织起来的脑风暴似的互助活动,最受教师们欢迎,并要求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这种活动除了能切实帮助老师们解决心头的困惑,同时也是对身边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脑风暴似的交流、碰撞常常可以激活思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优于单纯的文字交流。
2.提炼方法,形成文稿。每次头脑风暴之后,我们还将老师们带来的经验和碰撞产生的认识整理成文,作为教学建议供老师们继续揣摩学习,以此指导和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比如:练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必要过程,适当的练习对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每位教师都想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把握课堂,读懂习题自然是一位教师的职责。那么,读懂教材中的习题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呢?我们把脑风暴时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行综合,便形成了一篇很好的经验。
3.一位好教师首先必须过“钻研教材基本功”这一关。能独立作好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为了引起数学教师对“教材钻研”的重视,能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有效地把握挖掘教材、恰当地处理教材,让教材这一不可多得的教学素材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特举办“钻研教材基本功”的比赛。比赛采取临时抽签,确定分析的内容(1~6年级各册的内容的例题和习题),为选手提供该册教材并让选手有15分钟准备时间,限定在5分钟内述说。选手们需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①教材给出了什么。②我怎么理解。③准备怎么用。
如果将上面的三方面问题细化,就可以按下面的问题,展示自己的理解。
1.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谈谈你对这段教材内容承载的数学教学任务或者教学目标内容的理解。这些任务和内容往往是《标准》确定的,分解后依托具体的问题情境和素材,有计划有秩序地安排在教材中。你可以据此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基于上述任务,那么这一层面的活动也是促使教师钻研标准,熟悉教材,有效地学习借鉴教师用书中的教学指导的过程。
2.谈一谈教材提供了哪些素材内容?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是欣赏还是发现了不足?以你的眼光去挖掘教材素材的价值,教材选材的出发点、意义和实际作用。如:呈现这幅图(这么几个算法,按照这些步骤,这些层次……)的必要性,突出这一过程有什么价值?
3.在分析了每个细节的同时,能用整体的眼光看教材,提出:我考虑到……(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打算怎么用教材(怎么安排,怎么使用)。如:教材对我的教学启示,这个素材是不是便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接触(接近)数学的本质,走进(进入)数学?你打算如何发挥教材素材的效用?等等。你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挖掘教材素材的作用,也可以用质疑、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教材的素材和教材提供的教学思路(或算法、或工具,或……)。如有不足,你打算怎么去避免、完善它?
“钻研教材基本功”关注的是“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提高的教师是“教材意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承载着教学任务和内容,教师要研究这些素材能不能完成它所要完成的使命。这比我们以往理解的说课要更进一个层次。它重点展现你是怎么钻研的,不只是声明“你钻研了”那么简单,而是要告诉别人,展示你是怎么钻研的,你是从哪些角度来钻研的。因而,只有教师学会了“钻研教材”,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