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保罗·科埃略
尼希文请朋友到自己家吃晚饭,打算为他们做酱汁肉。突然,他意识到家里没有盐了。
于是,尼希文把儿子叫过来,说:“你去村子里买点盐,但是,你要付一个公道的价钱——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他儿子感到很惊奇:“爸爸,如果我能讨价还价把价钱压下来,省点钱不好吗?”
“在大城市里,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在我们这种小村子,如果这样做,就会毁了整个村子。”
尼希文的客人们听到他们父子的对话后,都想知道能够买到更加便宜的盐却不买的原因。对此,尼希文回答:“一个人愿意以非正常的低价把盐卖掉,其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他当时急需钱。而利用这种有利条件的人,表现出的是对劳动者缺乏尊重,因为劳动者为了生产盐付出了汗水和辛劳。”
“但是,这么一件小事不可能毁了整个村子。”客人还是有些不解。
“开始的时候,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不公平,但是,由于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很小的事情,根本无关紧要,结果世界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沈静摘自《羊城晚报》201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