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雅菊
(临夏州卫生学校,甘肃临夏 731100)
康乐县县、乡(镇)两级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辛雅菊
(临夏州卫生学校,甘肃临夏 731100)
通过对康乐县县、乡(镇)两级医院卫生人员的数量、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构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县、乡(镇)两级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于近期对康乐县县、乡(镇)两级医院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基层卫生人员短缺,学历和职称层次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县、乡(镇)两级医院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讨论,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康乐县2所县级医院、16所乡(镇)卫生院的在职人员。
1.2 调查内容
县、乡(镇)两级医院卫生人员的数量、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构成等情况。
1.3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2所县级医院、16所乡(镇)卫生院的在职人员进行现场登记调查,并填写专用调查表。
1.4 资料来源
康乐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各类卫生人员数量由县卫生局提供;县、乡(镇)两级医院在职人员的现状由实地调查得到。
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人力资源结构性分析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1],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1 一般情况
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3所,其中县属医疗卫生单位5所,乡(镇)卫生院16所,村卫生所128所,个体诊所34所。全县各类卫生从业人员共696人,其中:县、乡(镇)两级医院卫生人员368人,占全县各类卫生人员总数的52.9%,表明每千人口拥有1.5名卫生人员。
2.2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情况
2.2.1 人员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县、乡(镇)两级医院人员年龄构成情况[n(%)]
2.2.2 人员学历构成情况(见表2)
2.2.3 人员职称构成情况(见表3)
2.2.4 人员专业构成情况(见表4)
调查结果显示,康乐县每千人口拥有县、乡(镇)两级医院卫生人员1.5人,其中:医师0.8人、护士0.38人、医技人员0.08人,卫生人员严重短缺。从年龄构成来看,30岁以下卫生技术人员占26%,青年卫生人员偏少。从学历构成来看,高学历人才明显不足,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为0%,本科学历者占14%;有8所乡(镇)卫生院无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专科为主。从职称构成来看,中、高级人才缺乏,有副高职称者占2%,中级职称者占21%,而无职称人员比例高达52%,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明显偏少。从专业构成来看,临床医学专业者占54%,护理专业者占26%,而临床检验、药剂及医学影像专业分别占2%、2%、1%,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无临床检验、药剂、医学影像等专业人员,卫生人员专业单一。从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拥有数及卫生人员的专业结构、学历及职称构成等要素来看,县、乡(镇)两级医院的卫生人力资源均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表2 县、乡(镇)两级医院人员学历构成情况[n(%)]
表3 县、乡(镇)两级医院人员职称构成情况[n(%)]
表4 县、乡(镇)两级医院人员专业构成情况[n(%)]
4.1 深化体制改革,引进卫生人才
因受现有人事制度、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而另一方面却有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进不了县、乡(镇)两级医院。因此,要把人事体制改革作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县、乡(镇)医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做到政府依法监督,单位自主用人,实行按需设岗、按岗择人、择优聘用、竞争上岗,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人事制度,以解决县、乡(镇)医院卫生人员紧缺的问题。同时,要逐步完善卫生人员职称晋升和聘任管理制度,制定并出台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惠政策,吸引卫生技术人才到县、乡(镇)两级医院工作,以带动基层医院的整体发展。
4.2 加强人才培养,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卫生人员专业单一,部分岗位人员短缺。有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有岗无人员的现象。如八丹乡卫生院、鸣鹿乡卫生院等虽设立了放射、检验、心电图、B超等岗位并配置了相关设备,但没有这方面的卫生技术人员,导致部分岗位空缺、设备闲置,影响了卫生院工作的开展。因此,各医院要立足于自身实际,首先对现有人员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其分批、分期进行培训,使现有人员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卫生技术人才。其次,可根据实际需要,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紧缺人才,以补充卫生技术人才。再次,可积极争取上级医院的支持援助,带动人才培养,以尽快培养出各个科室的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4.3 加强专业学习,更新知识结构
医务人员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有高超的医术,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2]直接关系到对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质量的高低。医疗卫生领域与其他领域一样,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由于受经费紧张以及卫生人员自身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的力度不大,进修、培训的范围、深度及人数有限,致使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很慢,很难满足基层卫生工作和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因此,要把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工作纳入各医院的发展规划中,鼓励卫生人员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医院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卫生人员通过在职学习提高学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较高学历、较高素质、较高能力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1]吴俊.南通地区护理毕业生供求预测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7):121~122.
[2]丘梓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4):114~115.
R195
B
1671-1246(2010)08-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