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贤进
(安徽省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
论太极拳在残疾人中的开展
樊贤进
(安徽省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咨询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残疾人在太极拳项目选择情况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残疾人的特点、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如何促进残疾人太极拳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残疾人;体育;太极拳
2009年8月8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全民健身日”。来自北京各个行业单位和社区,年龄纵贯老幼的33996人齐聚在北京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广场上表演了太极拳这一具有中国魅力的传统健身项目,让世人感受其独特的东方神韵。由此可见,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同时更看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太极拳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代言。最让人可喜和感动的是作为残疾人健身体育代表的200人残疾人方队参加了这次迎接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来纪念奥运会、残奥会以及万人演练太极拳破吉尼斯纪录的表演。这体现了残疾人体育健身是全民健身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是全民健身中非常重要的健身方式,体现了太极拳与全民的融合,残疾人与健全人共融于太极拳。
1.1 研究对象
参与太极拳运动的残疾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收集有关残疾人太极拳相关文章和资料,并了解了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加以总结。
1.2.2 咨询访谈法通过与残联的管理者及参加太极拳项目的残疾人进行座谈,咨询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宝贵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在查阅书籍、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征求有关专家、学者、同仁对问卷题目进行认证和筛选,并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后,确定抽样原则与方法,对抽样的残联进行相关问卷调查。
1.2.4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1 残疾人人口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城镇残疾人口占24.96%;农村残疾人口占75.04%。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关心和解决残疾人问题,既是国家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也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在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功能,但我国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残疾人对健身体育的需要极为迫切。
2.2 残疾人体育
2.2.1 残疾人体育现状目前我国残疾人已广泛参加了田径、球类等项目,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高,且基本局限于残疾人竞技运动。据调查,全国78.4%的社区虽然开展了各类残疾人体育活动,但是87.7%的活动都是以竞技体育比赛为主,大众化体育健身的活动仅有12.3%,这样就不能较好地保障绝大多数残疾人的体育健身、康复活动。从表1可见残疾人中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数位居第四位,可见太极拳在残疾人中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太极拳是一项非常符合残疾人运动规律的体育项目。
2.2.2 残疾人体育的取向其实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都不适合残疾人参加。残疾人由于先天的原因,一开始就决定了其运动不能以高负荷和大强度为主。由表2看出强身健体和祛病康复是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取向,太极拳运动绵缓、运动量适中、且是低消费或无消费的项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强身健体和祛病康复的功效更是经过科学研究所证明的,而且独特的身心调节功能更符合残疾人的身心特点。故太极拳是一项非常符合残疾人运动规律的体育项目。
表1 残疾人对健康项目选择情况
表2 残疾人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
3.1 古代残疾人体育与太极拳
残疾人进行气功导引运动在中国自古有之,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应用“导引”、按摩等方法治疗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瘫痪等疾患。中国古代名医运用吐纳、五禽戏、八段锦、各种娱乐活动治疗瘫痪、肢残带来的肌肉萎缩等疾病,都是恢复患者身心功能的事例。而太极拳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是导引术和气功结合的最高形式,是内外统一的康复健身的拳术。
3.2 残疾人与太极拳和谐文化理念
太极拳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阴阳对立统一为运动形式的太极拳,在长期的练习和演化中把追求整体和谐作为核心理念,从而也给每位太极拳习练者认识和谐、体验和谐提供了重要途径。
我国“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并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倡导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平等和融合。太极拳把修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其倡导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思想不仅包括了健全人之间的友好相处,还包括了与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平等和谐相处,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融洽相处,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所以其本质包含了残健融合。而残健融合是残疾人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太极拳就是将这种融合的权利,赋予了每个习练太极拳的人,太极拳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残疾人提供了融合的氛围和环境。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人民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但是对于“花钱买健康”的经济承受力在一定的时期内不均衡,特别是残疾人家庭收入低,贫困问题比较突出。据调查,2005年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经济和学习体育运动的能力上都存在着弱势。西方化体育锻炼的某些方式以及对器材场地等要求较高、投入较大,不太符合我国国情,而太极拳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健身方式和缓、效果明显,而且在现阶段基本上都是作为公益性项目在群众中普及,投入较小,非常适合在残疾人中推广。所以在残疾人中开展太极拳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主要选择“个人”或“自由组合”两种形式,分析认为91%的地市一级的残疾人体育健身辅导站、健身协会等管理组织几乎是空白,残疾人体育的组织管理力度不够,残疾人参加体育的形式基本处于自发的、松散的无序状态。基于此种情况,
构建残疾人体育健身组织服务体系是非常迫切的。然而,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服务体系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过程,针对这一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开展残疾人的太极拳工作。
4.1 通过当地民政、残联、街道、社区等部门的协商和沟通,与武术协会、太极拳研究会和老年体协等习练太极拳的基层群众组织相互建立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这些基层组织的群众基础优势,吸纳残疾人进行太极拳练习,把残疾人太极拳纳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到村镇、社区文化生活中。
4.2 高校有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掌握着太极拳技术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进行残疾人太极拳的教学,既有助于残疾人的健身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师生也可以进行残疾人太极拳方面的有关研究,从而使太极拳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4.3 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可建立残疾人太极拳组织,将其归于当地太极拳组织的管理中,依托他们开展残疾人太极拳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为残疾人太极拳开展储备师资,从而更快地建立残疾人太极拳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4.4 残疾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庭成员的互相扶助,以家庭为单位持续开展太极拳练习,把残疾人家属组织起来,组成一个小范围的太极拳练习交流团体,为残疾人练习太极拳提供一个良好的练习氛围,提高和巩固残疾人练习太极拳的健身效果。
4.5 在残疾人中把太极拳作为宣传科学生活方式、转变健身养生观念和丰富文化体育活动的载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并定期举办各种交流展示和比赛活动,让更多的残疾人群众融入到太极拳健身中来,激发其锻炼身心和融入社会的信心。
残疾人体育起源于欧洲,残疾人体育中很多项目是借鉴于西方体育,而对我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甚少。太极拳在残疾人领域的研究已有所涉及,也为太极拳在不同的残疾人群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重视对太极拳项目在残疾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开展,能促进残疾人身心发展和太极拳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从而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强健身心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残疾人中开展太极拳运动不仅仅是残疾人自身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在残疾人中推广普及这一体育养生运动,更好地发挥其新时代的功能价值,造福社会。
[ 1 ]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2).
[ 2 ] 尹军等.我国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现状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31).
[ 3 ] 张雨沂,晓晨.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08.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S ].2006.
[ 5 ] 王国志等.太极拳:一种体认和谐的典型音符[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33)
[ 6 ] 张军献,虞重干.残疾人观的嬗变与残疾人体育的历史回顾[ J ].体育科学,2007,3(27).
[ 7 ] 栗小平著.轮椅太极拳[ M ].华夏出版社1993.
[ 8 ] 梁占锁,冯秀华.影响我国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分析[ J ].中国特殊教育,2007,12(90).
[ 9 ] 杨玉冰.盲人习练八式太极拳的教学研究[ D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论文,2004.
[ 10 ] 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编.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概况[ M ].华夏出版社,2006.
[ 11 ] 吴燕丹,黄汉升.融合与共享∶论和谐视域中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J ].体育科学,2008,28(10).
[ 12 ] 李增辉.全国首例坐式太极拳创编完成残疾人也能打太极[ EB/OL ].人民日报,2007-05-11(12).
[ 13 ] 唐汉.郭子斌与轮椅太极健身法残奥专版/专题[ J ].中国残疾人,2008.
G852.11
A
1674-151X(2010)01-143-03
投稿日期:2009-11-03
樊贤进(1975 ~),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