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和防控体系构建

2010-10-24 07:22:00
自然保护地 2010年2期
关键词:测报危险性上海市

郑 根 清



上海市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和防控体系构建

郑 根 清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金华321001)

危险性、检疫性等的林业有害生物对上海市林业的发展有构成重大威胁的趋势。从上海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压力以及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出发,对迎世博上海市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体系的构建,从项目建设的目标、预警防控流程技术路线、建设方案布局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健全完善的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和防控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应急防控;建设方案

上海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上海市辖19个区(县),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林业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绿地总量已经超过3.42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2.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0%;林地总面积93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1.63%。随着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松材线虫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日趋增多且危害加剧,亚洲型舞毒蛾也已成为北美国家国际贸易中高度关注的检疫性对象,且疫情已逼近上海,危险性、检疫性等的林业有害生物对上海市林业的发展有构成重大威胁的趋势。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将有大量国外名优植物引进上海参展;上海又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国际贸易十分频繁。为了有效遏制亚洲型舞毒蛾和松材线虫等重大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防止其发生与危害,在迎世博期间,开展上海市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预警防控。第四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关于推进上海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均把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纳入其中。

1 上海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压力

1.1 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增加

根据近五年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有害生物普查的结果显示,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从20世纪80年代的30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1500余种,其中重大危险性检疫性有害生物20余种,并造成严重危害。如2000年在松江区佘山发生世界性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导致佘山地区上万株黑松全部伐除销毁;检疫性害虫双条杉天牛在青浦区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已造成千余株受害中山柏枯死,潜在威胁着上海市20余万株中山柏的生存;桔小实蝇2001年监测到1头,至今已有6万多头,对全市水果、蔬菜种植业造成了潜在毁灭性的威胁,被列入国家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治理计划;红棕象甲2004年在松江新桥首次发现,造成1000多株加拿利海枣死亡,现已在奉贤、宝山、南汇、闵行和浦东新区陆续发现红棕象甲危害,已造成1500余株加拿利海枣死亡等。

1.2 常发性病虫害危害严重

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平均发生危害面积约20万亩,其中水杉赤枯病、杨树食叶性害虫如舟蛾类和刺蛾类的发生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3 亚洲型舞毒蛾已逼近上海

亚洲型舞毒蛾是一个北美国家十分关注的重大危险性检疫性虫害,其在我国为广泛分布种,在北方地区普遍发生,食性杂,寄主植物达数百种,入侵上海的可能性极大。一旦亚洲型舞毒蛾在上海发生,将给出口贸易带来极大阻碍,上海港出口到北美和欧洲的船舶将接受严格的检疫,其大大延长运输时间,提高成本。

上海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国际贸易的集散地。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8年,进出境上海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14万批;进出境上海木质包装检疫69.1万批,同比增长16.7%。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不仅对上海农林业生产带来损失,而且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类有害生物一旦入侵,将对上海航运中心建设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2 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现状

2.1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上海全市已经建立了由7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3个市级中心测报点和和各区(县)监测点组成的三级监测网络体系,主要分布在10个郊区(县)的林地内。各区(县)基本上设立了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治机构,负责病虫害测报、检疫和防治等工作。但是,目前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与上海市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有害生物监测预防系统尚未形成“网格化、全覆盖”,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还不完备,不能全面、及时监测有害生物动态,影响林业有害生物在发生初期的最佳防治效果。

2.2 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上海市林业局已制定“绿化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各区县也相应制订了区县级应急预案。但目前专业应急防治队伍和设备还相对薄弱。

2.3 检疫御灾体系建设现状

通过近几年国债项目的投入,上海市已初步建成了3个检疫除害基地和一个中心实验室的检疫御灾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除害处理能力,但实验室设备较落后,缺乏快速诊断的仪器设备。

3 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方案构想

3.1 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全面加强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能力。世博期间,加强对亚洲舞毒蛾、松材线虫、桔小实蝇和红棕象甲等重大危险性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形成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预防机制和完善的技术支撑,力争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应急防控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建成后,使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从现在的75%提高到95%,测报准确率从现在的60%提高到85%;重点防控区的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复检率达到85%以上,一般预防区的产地检疫率达90%以上,复检率80%以上;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

3.2 项目建设范围

上海市浦东新区、闵行区(世博园区)、南汇区、奉贤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崇明县10个区(县)以及市林业病虫防治检疫站。

3.3 项目建设方案布局

综合考虑上海森林资源分布、行政区划、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特点,以及目前测报点与监测点建设现状,划定重点预防区和一般预防区。

重点预防区:列入重点预防区的有浦东新区、南汇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和中心城区,面积3610.58平方公里。

一般预防区:除重点预防区以外的所有区域,有崇明县、宝山区、金山区、奉贤区,面积2729.92平方公里。

3.4 预警防控流程技术路线

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建设主要包括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防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整个体系运转流程和技术路线如下图。

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流程图

3.5 项目方案建设内容

3.5.1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3.5.1.1 技术路线

以现有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骨架,以市级中心测报点和各区(县)级测报点为网络,健全监测网络,适时采集林业有害生物相关数据,并通过信息传输系统传输到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形成完整的监测预警系统。各级测报点对虫情及时逐级上报,重大疫情直接上报市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指挥中心。市预警防控指挥中心及各测报点定期发布虫情预报。

3.5.1.2 主要建设内容

●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网络办公平台1个:设在市林业病虫防治检疫站内,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配备有关仪器和设备。通过各种专家系统软件补充的后台支持,实现全市有害生物监测、检疫、防治数据信息即时传送、更新、趋势分析和信息发布,做到有害生物防控及时、准确和有效,满足有害生物管理标准化和可视化的要求。

●区(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网络信息平台10个:设在项目区范围的10个郊区(县),与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管理网络办公平台匹配,满足监测预警及信息传输处理要求。

●市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检疫中心实验室1个:设在市林业病虫防治检疫站内,面积500平方米。配套先进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以及有害生物的远程鉴定及实验室的计算机管理设施等,以提高对林业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快速鉴定、快速检疫和应急除害能力。

●测报点与监测点建设:在全市已建立由7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3个市级中心测报点和和各区(县)监测点组成的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基础上,新增设70个测报点和220个监测点。

●上海市水源涵养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心1个:在松江区水源涵养林(约2万亩)内建立上海市水源涵养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中心,开展水源涵养林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主要建设内容有办公用房,监测仪器设备,数据信息处理设备,实验室设备等。

3.5.2 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3.5.2.1 技术路线

拟通过建立药剂药械储备库并配备应急救灾专用车、物资、车载施药防治设备和必要种类及数量的防治药剂等进行建设,从而达到林业有害生物的防灾、减灾与应急除害。同时,大力加强应急防控队伍的建设,从而建立起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置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全面提升应对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控制能力。

3.5.2.2 主要建设内容

●药剂药械储备库11个:项目区范围10个郊区(县)以及中心城区各设立1个药剂药械储备库,面积在100-300平方米之间。

●专用防治设备等:每个药剂药械储备库统一配备防治设备、应急救灾专用车和必要种类及数量的防治药剂等。

●应急防控队伍建设:建立市、区(县)两级指挥部(或中心),组建由林业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应急防控指挥队伍,组建除治专业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做到人员相对稳定,及时发现和处置林业有害生物的突发事件。

4 结束语

迎世博期间,开展上海市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体系建设,针对性强又十分迫切。项目建设对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确保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维护上海城市生态安全以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针对上海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压力以及上海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项目建设方案的构想,以期为上海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和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S763

B

1004-7743(2010)02-0031-04

2010-01-28

猜你喜欢
测报危险性上海市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1年7期)2021-08-21 06:49:52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有色设备(2021年4期)2021-03-16 05:42:32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6-26 00:46:34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0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车迷(2017年12期)2018-01-18 02:16:12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