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陶弘景谓: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百市亦有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惟以实而脂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李时珍谓:防者御也,其功效疗风最要,故名。防风味甘辛,性温;有发表、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皮肤风湿瘙痒、破伤风等症。在抗击“非典”过程中,防风被卫生部推荐为有效防治非典的中药材品种之一。此后,防风的用量大增,货源紧缺,则引种防风进入市场。
▲防风原植物
▲防风饮片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主产于东北及华北地区,是我国《药典》的规定品种。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根圆柱形或长圆锥形,稍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根头部有密集的环节,习称“蚯蚓头”,有的环节上残留毛状叶鞘维管束及纤维束,顶端有茎痕;根部有纵皱纹,并有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体轻,质松,折断时外皮易脱落,横切面皮部棕黄色,疏松,放射状裂隙较多并散有细小油点 (油管),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饮片性状防风为圆形或长圆形的厚片,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色,木部圆形,有的可见小型髓部,形成层环色深,皮部棕色,有多数放射状裂隙及众多细小油点。质松软。气芳香特异,味微甘。
关防风产于东北及内蒙东部地区,尤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及内蒙扎鲁特旗以北出产为佳,表面灰棕色,蚯蚓头明显,断面皮部浅棕色,菊花心、红眼圈明显。
口防风产于河北、山西及相邻内蒙中部地区,表面浅黄或黄白色,蚯蚓头较明显而略短,断面皮部黄白色,菊花心可见,红眼圈明显。
有些地区还将一些同科植物作为防风的地区习惯用品,应注意鉴别。
川防风为伞形科植物竹节前胡的干燥根。产于四川省万县、宜宾、泸州地区及湖北省恩施等地。根头部有一段环节状叶片残痕,故又名竹节防风。根呈圆锥形,长8~15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栓皮脱落处显黄棕色斑,具不规则纵沟和较密的侧根痕,环纹不明显,质硬脆,断面致密。气微,味淡。
云防风又称西防风,为伞形科植物竹叶邪蒿及松叶防风的干燥根。产于云南省、四川省西南部。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0~20cm,直径0.4~1cm。根头有明显的残茎痕,四周有环纹和叶鞘腐烂后残存的纤维束,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有时可见点状突起的须根痕。质坚实。气香,味微甘涩。
岩防风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茎及根。主产于湖北省恩施地区巴东、利川等县。根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基部有时有分枝,长12~20cm,直径0.5~1.2cm。根茎上部有环节状皱纹及叶片残基,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及小疙瘩,有些排列成环。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色,纤维性强,无肉质,根茎中央空心。气香,味淡。
贡蒿为伞形科植物贡蒿的根。呈圆柱形,稍弯曲,多易折断。根头及根上部密集细环纹,顶端残留灰黄色或淡棕色纤维状叶基,表面灰褐色,有的微显光泽,有细环纹及须根痕,质松,皮易与肉分离,折断面皮部与木部间有大空隙,中央有黄色菊花心。气香,味淡微甜。
野胡萝卜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根。呈圆锥形,稍扭曲,长短不等。根头上部有木质性的茎基残留,外表面淡黄色至淡黄棕色,有细皱纹及须根痕。质硬,断面纤维性,皮部黄白色至淡褐色,木部黄色至淡棕色。气微香,味淡。
硬阿魏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根。根呈长圆柱形,质柔软,断面皮部类白色,气味似胡萝卜。韧皮部分泌管排成较整齐的4~5 层同心环,形成层明显,为一波状环,环内偶见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