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戴昕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预警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戴昕
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其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外贸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财务上面临着营运资金减少、筹资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国际经济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却没有降低,中小企业仍然需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信息,加强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增强风险意识,建立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建立预警模型,规避财务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
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预警
2010年,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全球经济被专家称为进入“后危机时代”,虽然高潮已经过去,但是创伤仍然存在,很多受影响的企业也在逐步恢复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之前受到的冲击比较大,甚至有些企业一度停产,订单的减少对于很多在融资方面本来就很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讲更是雪上加霜。今年虽然很多企业的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但是财务问题却成为很多企业必须面对的困境之一,因此,财务风险的防范和预警对于正在恢复中的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后危机时代,国外企业的支付能力仍然很弱,很多国外客户放弃了以往那种量大的订单,按需订货。国外需求的明显减少,必然使得外贸型中小企业出口销售额减少,部分产品不得不由出口转为内销,而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又使得企业面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企业销售收入减少,而原材料成本在上涨,民工的用工荒导致人工价格也在上涨,这样企业很可能会不盈利甚至亏损,企业的亏损导致流动资金的减少,这样势必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加大偿债风险。而且中小企业本来就面临筹资困境,企业再无营运资金来源,很可能会到期无法偿付银行等债权人的债务,最后企业就会进入到以资产偿债的境地。
(1)日常资金管理风险
①企业理财不当所致导致的现金流动风险。如果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能够根据企业的购销状况合理地做出现金预算,则企业能够保证日常经营所需的现金量,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的无序和财务人员的能力相对有限,会出现无现金预算、现金预算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的情况,导致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链断裂。由于金融危机,已经使企业不能很快地回笼货款并且存货积压,这样,企业的现金就更难顺利流动。
②金融市场低迷带来的金融资产变现风险。后危机时代金融市场仍然疲软,投资者投资信心的不足导致市场交易量下降,影响到很多企业原本是为了盈利而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变现,企业难以实现投资收益甚至出现变现损失。金融市场和原材料、成品市场的不利因素困扰着中小企业,企业艰难经营、筹资困难。由于各个企业和银行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使得原本赊购、票据贴现等常规的短期商业信用融资方式都不易实现,企业资金回流速度放缓,加上非常规事件如退货、索赔等将增大企业对现金的需求,如果企业变现金融资产来填补企业的资金空挡,反而造成更大损失。
(2)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约有6万亿元人民币,约占企业总资产的30%,而中小企业更是大量依赖赊销,其60%以上的资产是应收账款[1]。国内外支付能力减弱和征讨应收账款能力不足增加了企业资金压力及坏账风险。收账期的持续延长、应收账款的各种催收手段所需费用无疑又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而经营的困境和资金压力目前是全球很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也普遍收账困难。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由于债务人破产等原因被迫转为坏账,使企业蒙受了直接经济损失,带来财务风险。
(3)投资风险
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企业金融资产、房地产投资的公允价值上下大幅波动,账面就会对应产生大额的投资盈亏。进入后危机时代,投资环境的变化莫测让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小心,企业即使持有了一些投资也不敢变现,这就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资金包袱,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和国际热钱的涌入,投资风险还将日益增大。
中小企业经营者要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应对企业的筹资、日常经营和投资三个方面可能产生的不良效应提前预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企业遭受财务危机[2]。通过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多头采购和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等方式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生产上尽量做到根据订单生产,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开发投资少见效快的新产品,淘汰市场占有率不高且利润率较低的老产品,优化原有产品的品种结构;根据产品销售状况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维护好原有客户的同时,积极开拓新销售渠道,培育新的且信誉度较高的用户,事后积极催收账款,加速资金回笼,增强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的财务风险仍然没有减弱,因此还需不断对企业财务进行监测与预警。企业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财务预警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1)试用“阿尔曼”模型进行预警。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3]。
式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税息前利润/资产总额;x4=企业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
在该预警模型中,当目标企业的Z 值被测定为大于2.90 时,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当Z 值小于1.23 时,说明企业已经出现财务失败的征兆;当Z 值处于1.23~2.90 时为灰色地带,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极不稳定。
(2)通过对一些财务核心指标的趋势和比较分析来进行监测和预警。一般选用的财务指标有:①现金负债比率;②流动比率;③资产净利率;④资产负债率;⑤资产安全率。通过比较、比率及趋势分析法总结其各年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与以前年度的差异,并与同行业平均指标、同规模的先进企业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找出差距,判断其自身的财务状况,从而对企业偿债风险、营运资金周转风险以及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风险等进行有效的财务预警。
筹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在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除面临生产经营的困境外,融资更是一大难题。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应进行资金需要量预测,尽量减少股东股利的发放,用留存收益融资,同时适当的分散股权,增加权益性融资,而将债券性的融资控制在可接受水平,防止以后出现偿债风险。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现金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减少资金的浪费。其次应定期编制现金预算,尽量保持在已确定的最佳现金水平。通过科学规划现金的流向、流量,使其在使用时间和金额上能够满足企业日常营运和临时事件的资金需要,通过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使其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最终实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企业应尽量减少赊销的数量和金额,缩短信用期,积极提供现金折扣,尽可能采用预收款或预收部分定金的方式,争取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减少坏账损失。外贸型的中小企业应选择安全的信用证结算方式,重视出口信用保险,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加大保险投入,做到事先预防收账风险。对于已有海外应收账款,为了降低回收的难度,可采用应收账款抵押、国际保理业务来实现短期的融资,提前变现应收账款,减少事后的坏账损失。
对于资金紧张的企业不建议投资;有一定闲置资金的企业要先评估可供资金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确实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再进行谨慎投资。尽量避免大规模的长期资产购建,留存一定的资金可以将企业的偿债能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筹资风险。避免对外的长期股权、债权投资,减少短期的风险性投资。
[1] 王筱红.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国际商务财会,2009.(1).
[2] 王礼蓉.新形势下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3] 吕丽,倪国峰.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0,(1).
F270
A
1005-5800(2010)11(c)-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