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医疗机构的特点
1.规模较小
由于“废止国医案”的影响及部分西医对中医的偏见,中医进不了较具规模的西医医院,尤其是新开办的西医医院,20世纪20年代前,北平没有一所正式命名的中医医院。1934年5月19日,北平市政府施行《北平市政府卫生处公私立医院注册给照规则》14条,中医医院逐渐地增多。虽然中医医院数目增多了,但规模及服务水平并没有增加,难以和西医医院分庭抗礼。一些以中医院为名的中医诊所实际上只有两三个医生加上药工,甚至只有一个医生带几个徒弟,均不能称之为医院。
2.医生已开始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诊疗疾病
20世纪30年代开始,特别是华北国医学院开办以后,许多开明的中医已开始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诊疗疾病。敢称报中医院的中医诊所虽多不具规模,但一般多是由有一定影响的机构或医生开办。这些中医院的从业人员,很大一部分开始用中西医两法诊治疾病或以西医的诊断作参考。《中国医药月刊》刊载了许多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案例,如脑漏治验、淋菌性睾丸炎治验、一个变化特殊的湿温伤寒、乳糜尿治验。对于细菌病源问题,中医界人士还在《国医求是》杂志上作了公开的评论。
3.中药制剂的方法简单、粗糙
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中药发展的影响远大于中医,特别是有些学者提出了“废医存药”的论点,促进了中药发展,部分学者对个别单味中药进行了现代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药的制剂仍保持着原始古老、简单、粗糙的制作方式,汤、丸、散、酒、膏、丹仍是几种常用的剂型。中医医院或诊所中均是开具中药后告知患者煎煮方法,让患者自己煎煮药物,不设煎药点;药粉的制作仅为药碾、药钵中捣碎分包包装,嘱咐患者按量服用;药酒制备也是嘱咐患者自制,浸泡一定时间后再服用。膏丹类制剂仍沿用旧方式配制,中药片剂基本上没有。
4.医与药虽有分工,但分工不明显
中医与中药虽有分工,但分工不明显是民国时期北平地区中医药行业的又一大特点。中医与中药人员从中医学刚发展时期就没有明显的分工,既是医生,同时也是药工。随着中医药业的不断发展,中医学成了治疗疾病、保护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从事这种工作成了一门职业,于是医、药才出现了分工,但二者之间的分工始终是不明显的,孙思邈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他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注重养生,实际在医、药两方面均作出了较大成就。李时珍以药物知识见长,同时也是出名的医生,治好了明世子疾病,但他药物方面的成就远大于医学方面的成就,故人们习称之为药物学家。民国时期北平地区中医药在初期即受到了严重压制,发展极为缓慢,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才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与“废止国医论”观点的斗争一直在持续,发展极不平衡。由于中医医疗机构规模较小,导致医、药无法分工,这种现象在中药店更明显,民国时期北平各中药店中只有部分较大的中药堂有坐堂大夫,且大都兼做药工。虽然国民政府、日伪政府规定中医师必须注册,但这种现象仍难杜绝。
5.中医护理水平低下,医护兼顾
民国时期,中医护理随着中医药的被排斥而受冷落,时至建国前全国均没有专门的中医护理人员。1920年9月28日,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成立,以培养女护士为主旨,在中华护士会及美国纽约大学登记,并在教育部立案,为我国第一所高级护士学校。但这些护士不可能也不愿意分配到中医院工作,北平地区虽然开办了几家以中医院为名的医院,有的医院设病床40张之多,已具相当规模,但仍没有专门的中医护理人员,护理水平非常低下。中医医生同时又是护士,护理任务由医生和患者家属共同分担。中医院虽称之为医院,接受的患者所患疾病较一般病人危重,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治疗,但并不是每日住院,只是能保持医生天天应诊,医生关照的时间较一般患者时间为多而已。医生做的护理工作仅是对病人及其家属在饮食起居、改变或减少不良奢好等方面提出注意事项,具体护理工作仍由家属承担。(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