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执着于“芯”

2010-10-18 08:51冯嘉雪由创意视讯提供
中国新时代 2010年10期
关键词:视讯张辉芯片

| 文 · 本刊记者 冯嘉雪 图 · 由创意视讯提供

张辉 执着于“芯”

| 文 · 本刊记者 冯嘉雪 图 · 由创意视讯提供

创毅视讯在成立4年内就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成功推出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MMB终端核心芯片、全球首枚基于4G标准的TD-LTE终端基带芯片……创毅视讯突出的成绩,让张辉成为首批“千人计划”的入选者

张辉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15岁就走进大学校园的他曾经将理论研究作为自己事业追求的目标。然而,当他有一天发现外面的世界无比精彩,自己掌握的知识能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时,他毅然决定走出校园,在纷繁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新梦想。

很少会有人像张辉那样选择不断地挑战自己,不到30岁那年,他就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然而在公司研发出一系列新产品,顺利登陆纳斯达克后,他又决定“单飞”,重新创办一家公司——创毅视讯。

成功能够复制吗?张辉想做一个证明。经历过市场残酷考验的他深知,创业的字典中没有“理想条件”的假设,更不可能有“成功定律”的简单因循。

但是,他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而再次奋斗。二度起飞时,他是一个富有经验的创业者。对产业发展趋势的良好把握、人脉资源的积累,使创毅视讯在成立4年内就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成功推出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MMB终端核心芯片、全球首枚基于4G标准的TD-LTE终端基带芯片……

创毅视讯突出的成绩,让张辉成为首批“千人计划”的入选者,而在为数不多的创业者中,不到40岁的他却已经是连续两次创业。

见到张辉时,他正在办公室忙碌,穿着一件素色衬衫的他长着一张娃娃脸,白发竟然也在鬓角间闪现。“我很少接受采访,创业的人更多是将时间用在做事上。”然而谈及创业,他又眨着大眼睛滔滔不绝,“创业成功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资源整合。政府的职责是把我们的创新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张辉说,创毅视讯成立以来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承担了众多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信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创新基金和北京市各类产业资金等,这些都为创毅视讯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两次创业,也让张辉积累了不少创业心得:“在创业期间,必须积极谋求政府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但这个前提是要在政府面前建立‘足够的信誉’和‘互相的信任’。‘千人计划’给海归以巨大的鼓励和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张辉说,作为“千人计划”的入选者,他有强烈的荣誉感,也有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尽管创毅视讯的起步非常顺利,但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将通过不断创新,继续他的“芯”的梦想。

心的向往

从小到大,竞争这个词一直伴随着张辉。15岁那年,经过重重筛选,他进入科大少年班。一进入科大,他就像那些年长好几岁的师兄一样,准备出国考试。“出国对于科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张辉说,因为美国的研究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是最优秀的。

经过多轮激烈的选拔,张辉顺利进入美国休斯顿大学,开始研究他从小就向往的“超导”。然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越的研究条件,却让张辉高兴不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每一天,张辉都分明感到,自己的生活正因新技术的诞生而不断改变,但自己所从事的基础理论研究却让他与这个社会越来越脱节。

经过思考,张辉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转专业。为此,他告别了曾经痴迷的物理专业,进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专业,主攻芯片设计,“我想从信息技术方面入手,做一些能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事情。”

进入伯克利分校后,张辉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那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另一方面,相比于大多数中国学生读书的功利心态,美国、欧洲的学生往往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个专业才会读博士。“能在这种顶尖研究生院读博士的人都是非常疯狂的。”张辉说,同学身上涌动的激情也感染着他,除了彼此间的竞争,他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因为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要通过一个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也就是在那时,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竞合’。”

顺利获得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后,张辉进入了贝尔实验室,正当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刚刚稳定下来时,他的伯克利室友、科大校友邓中翰邀请他一同回国。

1999年10月1日,国庆观礼后,张辉和邓中翰以及另两名好友登上了长城。之后,便有了四人共同创办中星微电子的故事。很多人都以为这几个年轻人创办中星微电子是青春激情下的一时冲动,但实际上此前邓中翰就已经考察了国内市场,发现中国在芯片设计方面是一片空白——是他们这些海外学子回国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了。

“其实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必然与偶然构成的。”张辉坦言,对于他,回国是必然的选择,但如果没有邓中翰的邀请,他也许不会那么早下定决心。

公司成立前,张辉和另几名创始人分析认为,美国已经占领了中央处理器领域,韩国则攻占了存储器芯片领域,他们就将数字多媒体芯片作为中星微主攻的方向。

中星微创立之初,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张辉负责技术研发,同时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像那些成功的创业型公司一样,他们在仓库中讨论产品的设计方案,为了做好技术研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夜。2001年3月11日中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诞生了。

随着研发工作的稳步推进,张辉又开始负责销售与市场方面的工作。这个曾经只善于在纸面上解决难题、对实验室最熟悉的天才少年,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残酷的市场。在中星微的最后两年中,张辉负责公司的战略与发展事务,并被提升为常务副总裁。

2004年10月21日,在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支持下,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星微电子公司等联合发起成立了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张辉担任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兼技术规划组组长。

在中星微的那些年,张辉亲历了一个海归创业企业扎本土,变身“创新土狼”的过程,“这期间我对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把握,并积累了丰富的人际关系和创业经验。”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与此同时,张辉也在酝酿另一个计划:创办一家新公司,做移动多媒体芯片行业的领跑者。

从“芯”开始

中星微上市后,张辉就开始着手筹办自己的公司。2006年9月1日,从中星微离任的张辉在中关村创办了“创毅视讯”,寓意“创新与毅力”。

“海归创业,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张辉说,首先必须能够把握所处产业的发展趋势,准确切入某一能够引领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勇气和耐心。“万事开头难,我们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打恶仗的心理准备:资源到位永远会比预期的难,市场爆发永远比预期的晚,竞争永远比预期的激烈。”

尽管创毅视讯已将发展方向锁定在移动多媒体领域,但是到底应该从哪个细分市场切入呢?此前,张辉就对手机电视技术跟踪了许久,又与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常有来往。那时候他就了解到,政府部门已有制定手机电视标准的想法,并且像支持3G技术一样,希望能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标准。

因此,手机电视芯片技术的研发,就成为创毅视讯的业务起点。同时,也正因为这项研发与政府的产业引导方向一致,创毅视讯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中关村管委会、国家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政府的支持让创毅视讯少了些许的成长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轻松地度过初创期。

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CMMB。为了配合广电总局制定相应CMMB国家标准,率先实现芯片产业化,提供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张辉决定抢占先机,加快相关产品的研发速度。

那段时间,张辉仿佛回到了7年前,一切又重新开始了……在租住的民宅中,张辉带着几个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地进行技术研发,困了就钻进睡袋,在躺椅上休息一会儿,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半年之后的2007年5月,创毅视讯推出了中国首枚支持CMMB标准的手机电视信道解调芯片IF101。同时,基于IF101芯片的联想手机ET980也成功通过了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商用水平。

在创毅视讯推出IF101的过程中,张辉还参与了CMMB的标准制定。创毅视讯的贡献,让他们获得了无偿使用CMMB专利技术进行(配套)标准的研发和产品研发的授权。

创毅视讯短时间内就在手机电视芯片产业奠定了绝对优势,这也让他们赢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2007年,他们获得了蓝驰创投及其它投资人约100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

准确的市场切入、技术的领先、资金的及时注入,创毅视讯这个新生儿的确比其他初创公司少走了很多弯路。但张辉坦言,当个先行者并不容易,那意味着他们每一次面对的考验都是全新的,而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退路可走,成功是唯一的选择。

2008年,为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推广移动广播电视业务,工信部要求中国移动加速推出具有电视功能的TD手机。创毅视讯则被选定为CMMB芯片的提供者。

为了保证CMMB能在奥运期间顺利提供服务,张辉再次带领团队进行研发。这次的研发任务不同以往,他们的成果将直接经受市场的考验。因此,创毅视讯一开始就与联想、华旗资讯、中兴通讯等手持消费电子设备企业进行技术集成设计、产业化终端的联合研发。

整整6个月,张辉和研发工程师每天的平均睡眠不到5个小时。“正是创新的决心和毅力让我们完成了那次研发。”张辉说。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中移动从创毅视讯手中采集了4万枚CMMB芯片。

奥运会期间,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电视产品辅一亮相,就以稳定的信号接收、清晰流畅的画面播放赢得了市场认可。而在服务奥运会大部分的CMMB终端里,都跳动着一颗中国芯——创毅视讯IF101。又一颗“中国芯”的打造,又一次痛并快乐地创业经历,张辉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到,自己向“推动社会发展”的理想又迈进了一步。

新的方向

奥运会CMMB芯片研发任务的完成,不仅使创毅视讯再度赢得政府部门的信赖,加快了自身的研发步伐,还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各方资源,为下一步的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创毅视讯在尝试产业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这些客户几乎涵盖了所有国际、国内的手机厂家。”张辉说。

实际上,CMMB的终端不仅限于手机,在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均可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缺乏相关网络配套建设的跟进,因此下游厂商一直不敢大量采购CMMB芯片。

“但创毅视讯不能观望,我们必须做到先于市场一步,才能继续保持自己在产业中的领先优势。”张辉说,因此,奥运会之后他们加快了研发的步伐。2008年,创毅视讯推出了将Tuner和Demodulator集成在一起的芯片IF202以及集成了H.264解码功能的单芯片IF303。2009年,配合中国移动和中广传播合作的TD+CMMB终端方案,在IF202/303的基础上,创毅视讯又推出了集中国移动MBBMS UAM模块的IF208/308系列。

2010年初,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授权的唯一合法移动电视业务运营商,中广传播集团宣布在未来三年内,CMMB网络将覆盖到中国大陆地级城市及百强县,城区内覆盖将达到95%,并在重点场所实现室内覆盖,五年内则要实现主要高速公路覆盖等更高的覆盖目标。

中广传播的规划,大力激发了终端厂商进军CMMB产业的热情。目前,大多数TD手机都已具备CMMB功能。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支持CMMB的TD手机将有150款,预计销量达千万部。与此同时,GPS导航、PMP等手持设备厂商以及PC甚至家电厂商也开始加入CMMB阵营。目前,CMMB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超过了500家。

市场的爆发性增长,让张辉意识到,单一的通用型芯片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他们的研发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细分的需求。因此,创毅视讯不断融合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丰富的芯片产品线。目前,这些芯片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导航仪、车载电视、PMP、股票机、数据卡、USBDongle等电子产品领域。

例如,针对汽车产业的车载应用,创毅视讯在2008年推出了IF202和IF303,极大的降低了车载终端的成本和设计复杂度。2010年5月,创毅视讯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硬解扰,超低功耗的IF206。

2010年7月,中国一汽集团与中广传播集团达成战略协议,今后一汽的多种车型将以不同方式配置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创毅视讯则专门为一汽大众全系列车型设计CMMB车载标配芯片并提供解决方案。这是CMMB芯片厂商与汽车制造厂商的第一次全面合作,也开创了CMMB在汽车产业的全新服务模式。

随着商业条件日渐成熟,中国CMMB产业的市场前景也日趋明朗。“CMMB产业下一步最大的挑战就是培养和引导用户,建立更有效的内容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张辉认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中国移动全国零售渠道的搭建,只要经营得好,CMMB接收终端和消费群体都将很快成长起来。

在目前的CMMB芯片市场上,创毅视讯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此前,其市场份额则一度高达90%。在张辉看来,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加,创毅视讯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并不奇怪,同时他相信,创毅视讯在CMMB芯片产业建立起来的优势地位是其他公司短时间内难以超越的。

在张辉看来,目前中国的芯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切入点,能在市场崛起之初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占领先机,是保持优势的关键。”

CMMB之后,张辉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4G和物联网。2010年4月,创毅视讯与香港应用科学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了全球首款支持20兆带宽的TD-LTE终端基带通信芯片。这是中国人在“准4G”技术——TD-LTE上取得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目前该芯片已经和数家主流系统厂商完成了一系列世界第一的互联互通测试,并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支持多种TD-LTE数据业务。

“创毅视讯以CMMB为切入点,目前与中移动合作大力研发TD-LTE终端基带芯片,预计到2012年实现商用。今后,我们将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进行更多技术创新。”张辉说,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实现,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将是海量的多媒体内容,如3D应用,游戏,视频等,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处理器在手持终端上予以表现。创毅视讯将在CMMB及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与传输方面研发出更符合市场与用户需求的芯片产品。

“我们将更关注民生需求,应用我们的技术成果为大众创造更便捷、舒适的科技生活。”张辉相信,今后创毅视讯研发的芯片将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绘出更美好的生活蓝图。

链接-背景

关于“千人计划”

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并经中央批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由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中科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时间,为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并建立40-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简称“千人计划”,也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今年7月,第四批申报评审已结束,共有163名高层次人才入选。据悉,今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还将加大引进力度,全年预计引进500名人才。截至目前,该计划前四批共引进825人,其中,创新人才620人,创业人才205人,具有外国国籍的552人,具有中国国籍的250人,非华裔外国人23名。

前三批中,回国前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等一批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任教授的293名、副教授9名、研究员72名;在波音、通用、摩根斯坦利等跨国集团和金融机构任高级研发人员的75名、高级管理人员43名。

引进人才中,有一批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引进的陈十一教授,是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的俄罗斯籍教授萨德罗夫是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计算模拟科学研究所所长。

“千人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各地海外人才引进工作。除新疆、西藏外,其他省区市均已制定实施了本地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北京有“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上海有“上海千人计划”……从工作地分布看,引进数量处于前6位的省市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和浙江。

据了解,从1978年到2009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49.74万人,其中,2009年回国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56.2%。

引进人才的条件

“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一般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的不同特点,及不同事业平台的具体需要,拟引进的人才还应具备相应的其他条件。比如,创业人才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有海外创业经验或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3年以上,熟悉相关领域和国际规则,有经营管理能力;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等等。

除“千人计划”之外,国家鼓励并支持各个层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尚不符合“千人计划”条件、但希望回国(来华)工作的,可以申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其他部门和各省、区、市的人才引进项目。

“千人计划”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四个事业平台引进人才。海外人才需与各个事业平台的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签订工作合同或达成引进意向后,即可进行申报。

可获得的工作条件

为支持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作出规定,要求并支持用人单位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如,引进人才可担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一定的领导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可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负责人;可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用于在中国境内开展科学研究或生产经营活动;可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订、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引进人才,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有权对经费使用、人员聘任等作出决定;可参加国内各种学术组织,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评选;可作为各类政府奖励候选人。

可享受的生活待遇

为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对于引进的科技创新人才,国家有关部门为其提供了一系列特定的生活待遇。如,外籍引进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2-5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具有中国国籍的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选择在国内任一城市落户;中央财政给予引进人才每人人民币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视同国家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参加中国境内各项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等;可不受居住年限等条件限制,购买自用商品住房一套;五年内境内工资收入中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探亲费、子女教育费等,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引进人才的配偶由用人单位妥善安排工作或发放生活补贴,子女就学可按本人意愿,由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用人单位参照引进人才回国(来华)前的收入水平,一并考虑应为其支付的各种生活补贴,协商确定合理薪酬。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可实施期权、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方式。

对引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中央财政给予每人人民币100万元的资助,有关地方提供配套支持;给予多次出入境签证;国家和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资)金给予优先支持;可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任务,其产品符合要求的,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创业人才在做出突出贡献后,国家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并在永久居留、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

为给引进的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开设专门服务窗口,代为办理永久居留证、户籍、就医、子女入学等各项生活待遇的手续。

评审

评审工作由四个事业平台的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创新项目的评审工作由科技部负责,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分别由教育部和科技部负责,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分别由国资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创业人才的评审由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评审工作分两步进行:首先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进行匿名的通讯评审,然后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综合评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准备选择一批知名专家、企业家、风险投资专家等,建立“千人计划”评审专家库。

为确保评审的公正性,不设专职评审委员,每次评审根据申报人的具体情况,在库中随机抽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

“千人计划”大事记

200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和更宽的胸襟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2009年6月15日,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实施“千人计划”视频会议,对高等学校加快实施“千人计划”进行动员部署。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李智勇,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0年7月28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70位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到北戴河休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前往北戴河看望。

猜你喜欢
视讯张辉芯片
张辉名师工作室
视讯会议系统“一键点名”功能研究
张辉
张辉
芯片测试
佳创视讯携天威视讯开通虚拟现实频道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74HC164芯片的应用
慧眼视讯推出Cloud IP Camera
Lift Enhancement and Oscillatory Suppression of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in Shear Flow by Loentz 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