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立志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GDP的增长上,同时也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因此,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仅要重视GDP的数量指标,还要关注产业结构这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质量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后,各产业产值增加迅猛,产业结构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表1 2000—2007年产业产值及比重
根据表1,2000年第一、二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14944.7亿、45555.9亿和 38714亿,到了 2007年,相应的数据是 28095亿、121381.3亿和 100053.5亿,分别增加了 88%、166.4%和 158.4%;其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落后。第一、二和三产业占总产值的平均比重分别为 13%、46.6%和 40.4%,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重最低。
我国各产业总体来看都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但增速不一。第一产业增速存在波动,尤其是在 2003年增速高达 24.4%后,2004年开始大幅下滑,但基本保持着其他年份的平均水平;第二产业一直保持递增态势,从 2001年的 8.7%增长到 2006年的 18.1%;第三产业增速比较平稳,基本保持在 12.2% ~15.4%的区域内。到 2007年,我国GDP的构成中,第一、二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11%、48%和 4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对GDP的贡献度正在追赶第二产业。
从各产业安置的就业人数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最多,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少。2005—2007年,第一产业各年的安排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 46.9%、44.8%和 42.6%;第二产业对应数据依次为 22.5%、23.3%和 25.2%,第三产业依次为 30.6%、31.4%和32.2%。虽然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最多,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正逐步流入到第二、三产业。
根据 1998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三次产业比重的数值,中等收入国家一、二、三产业依次为 12%、38%和 50%。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为 60%~80%,实现了“经济服务化”,2002年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平均为 55.2%。我国第三产业近年来在 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不大,一直在40%左右徘徊,最高年度的 2002年达 40.79%,2006年达40%。这离发展中国家 2002年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经济发展的贡献过分依赖于第二产业,因此第三产业有继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理论界对产业结构效益的衡量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即各产业所占GDP比重除以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从图1中可以看到,我国三大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参差不齐,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很低,从 2000年起,一直保持在 0.3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从 2000年的 2.00到2007年的 1.91,比较稳定。第三产业作为新兴发展的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波动,2002年前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过后几年持续下滑。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水平很低。第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差甚远,与第二产业相比,2007年的差距最小,相差 1.65,2004年相差最大,相差 1.94;与第三产业相比,2007年相差0.97,2004年相差 1.13。根据 S.库兹涅茨的研究,当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时,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水平较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农村人口众多,要达到三大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相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图1 2000—2007年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
从第一产业看,根据部分学者研究,合理的农、林、牧、渔业的产值比应该为 47.4:3.70:36.2:12.7。 2007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为 48893亿元,农、林、牧、渔的产值比为 50.4:3.8:33:9.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农业的需求不仅停留在粮食的产量之上,而且对于农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林业的环保需求,对牧、渔业偏好多样性的要求。当前我国的农业结构内部,种植业比重过高,我国的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历来稳居首位,牧、渔业比重还太小。因此,要适当减少对种植业的投入,加大对牧、渔业和林业的投资。其次,我国农业产品加工多处在初级阶段,农业品加工产业值和农业产值比是 0.43:1,发达国家是 2:1,农业产品的加工程度过浅。
自市场经济改革后,推翻了以往“以重工业”为发展核心的发展思想,第二产业中轻工业得到重视,但内部结构矛盾依然存在。从工业经济总量看,2005年排在前五位的仍是重工业,依次为电子通信、冶金、电力、化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总量的比重为 39.6%。重工业内部加工工业的比重有所上升,重工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2000—2003年,采掘业在重工业中的比重从19.82%下降到 14.58%,下降了 5.24个百分点,加工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从 41.06%上升到 45.10%,增加了4.04个百分点。对于大多数工业来说,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部分先进工业的关键技术并没有掌握在国人手中,工业的创新力度不够。
从第三产业的内部看,当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服务水平先进。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中除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外,其他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信息咨询、科研开发、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同时我国的第三产业缺乏创造性,多数服务都是以人工为直接的服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且在管理水平方面缺乏经验。
我国经济出现区域不平衡有政治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首先开放的是深圳,然后开放的有珠海、厦门、汕头和上海等地,这些地区皆是东部地区,中央对这些地区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给这些地区以先发优势,当这些东部地区发展相当成熟后,才有“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在东西部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政策的倾斜性不强,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缩小差距。
地方政府的干预造成盲目重复建设。对于企业所在地政府,企业是其税收的重要来源,因此对于落户在该地的大企业,即使产业转移其他地区更适合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地政府可能会在转移过程中添加一些阻碍。地方政府干预的另一个结果是地区盲目重复建设,其本质是地方政府竞争过度所为,其根本原因是现行行政体制下地方官员的政治升迁动机。
我国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下,一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多数靠人工操作。二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缺乏流动性,发达国家通过城镇化和工业化来实现农业人口转移的。虽然我国目前采取同样的路径,但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弱,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因此,农业产值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得不到提高,农业人口无法从农业中转出,导致农业的效益低下。
国外的投资对我国产业差距造成的影响不能忽略,企业都是追逐利润的,外资企业也是如此。外国企业投资的重点是第二、三产业。据有关数据统计,1998—2005年期间中国第二产业吸收的 FDI占FDI总额的比重平均为 72.73%,第三产业为 25.58%,第一产业为 1.69%,外国企业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微乎其微。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所占比例很高,2005年达到 94.99%,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总规模在一半以上。从上面分析可知外商投资对第二、三产业的倾向性使原本发展不平衡的产业的规模更加不平衡,外商投资增加了第二产业的产值,尤其是其中的制造业,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差距。
[1]丁辉关.“十一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6).
[2]张平.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J].经济评论,2007(5).
[3]尚永胜.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6(24).
[4]党耀国,刘思峰,薛信莉.我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数学模型与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