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利波
一、概念、背景、意义
1.概念界定。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数学特有的内容、语言、思想、思考和活动等文化内涵;大量的数学智慧、数学应用等优秀数学成果;数学对于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世界观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以及数学家为主导的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观念、行为、态度和精神等。小学数学文化的渗透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平台和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精神;从而产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其数学素养。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对数学文化的重视是分阶段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数学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同。20世纪初年,世界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西方数学界,很早就有人提出数学文化的思想,并且比较关注小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如美国的《数学圈》还是韩国的《小学生最感兴趣的30个数学故事》,都是为孩子专门撰写的数学文化介绍读本。
在今天的中国,对数学文化的研究首先从各大学开始,孙小礼教授的《数学与文化》、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郑毓信的《数学文化学》,都是专家学者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还曾专门开辟《相识数学》,10位数学家给大家讲授数学文化,开展了对中国老百姓的一次数学文化普及,近几年还有许多数学家编写了关于数学文化方面的读本,力图呼吁人们重视数学文化。新课程下,高中课程也规定数学文化专门章节的学习。
然而,随着应试数学的发展,考试的方向正在加速把我们推离文化,学校的人才观越来越狭窄,这使学校数学教育陷入片面。所以,一方面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呼吁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提出“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另一方面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上还在演绎着例题加做练习的形式,许多学生被父母强行送去读各种的数学补习班,奥数学习成了学生的“紧箍咒”。而教师一方面感到忽略对数学内在的文化传授是不正确的数学教学观;另一方面却不得不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舍本求末只做教学生解题的能人。数学课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学生在不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是对数学的热爱和自信,而是对数学的厌烦。这样的数学教学除了习得、模仿、练习的熟练化之外,学生无法触摸和领略数学丰富、博大、美丽、玄妙的一面。无法用另一种眼光感受数学纷呈的方法、丰富的思想、深邃的精神和高贵的品格。
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①提升学生终身素养。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其实更让人受益的是它的思想内涵、它的辩证思维能力,它的独特的国际规范语言和它丰富的美学价值。更多的是它所拥有的深厚的文化气质,学生的素养就会更加完善。②体现数学自身价值。其一,有关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必然成为其它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其二,数学可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方法; 其三,数学对培养人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有重要意义。学习数学文化,能开启学生的数学智慧,让数学的发展得到不断的延续。③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渗透数学文化,打破传统教育的“系统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过多的局面,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中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数学的学习平台不断扩大。
二、 研究假设
(一)研究目标
1.提升教师的自身数学素养,从源头上使数学教学充满文化气息。
2.使课堂教学成为数学文化渗透的阵地,让学生感受其内涵和发展,产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3.通过课外网络系统,让学生搜索数学文化信息、接受数学文化熏陶、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平台。
4.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进行学科整合开发数学文化的课程资源。
(二)研究内容
1.小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选择。
2.学科整合编写数学文化校本课程。
3.建立课外数学文化传播网络系统。
4.寻找数学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途径。
5.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
(三)假设与创新点
1.进行教材二次开发。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第一步,组织人员编写《玩转数学》等一套六本校本教材(已经使用)。第二步,对原有教材二次开发。采用例题+玩转数学形式。目前计划第一册设计30个数学活动,作为体现数学文化的载体。
2.改变数学课程教学。决定采用“三明治”课程模式,即:低段采用教材学习+数学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的模式。高段采用教材学习+大讲堂+小课题的形式。其中的大讲堂以数学文化专题为主,小课题以数学实践课为主。通过这样的方式,丰满数学课堂。
3.组建数学讲座团队。学校组织数学教师并邀请其他学科老师,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开展一些不同课题的数学文化讲座,吸引孩子来补充和吸收更为丰富的数学文化。
4.举办数学活动周。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数学才华和学习成果的平台。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数学真正的神奇和魔力,在交流互动中共享“文化的数学”。
5.建立数学学习网络。利用学校网站、学校电视台等,建立起一个自主学习的数学文化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无限的时空中接触数学文化。创建师生数学博客、刊登学生的数学文章,更新网页中的数学文化内容。使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得到数学内涵和外延的扩容。同时发挥区域优势,联合几所学校,共同开发、共享资源,使学生视野更加广阔。
6.改变学科评价方法。数学文化不是刚性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进行教学,势必需要改变评价方式,从而改变以往分数定好坏的理念。
三、研究思路、方法、步骤
1.研究思路。一是进行对比试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学校在省教科院的支持下全面开展实验工作(本课题已被列为浙江省12个孵化基地项目之一),对课题的实施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供研究使用。二是跟进校本教研。采用同课异构、协同上课的方法,研究校本读本的实施办法,采用问题研究、观点报告的形式解决困惑,采用分析个体、合作交流的方式,加强实践体验的研究。使教师的“研”和学生的“学”同步进行。
2.研究方法。①研究对象及实验基地的选取:本研究以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验研究基地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东风校区。②具体研究方法及其运用: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运用教育实验研究法。运用质化研究法进行有目的抽样,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跟踪研究,以获取丰富的质化研究分析资料。文献法,师生共同寻找历史文献,了解数学文化。经验总结法,研究成员分别对各自的研究结果总结。
3.研究步骤
第一步:(2009.1~2010.9)准备阶段
进行文献研究,对学生教师的数学文化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撰写研究方案并组织完善。
编写完成数学校本读本一套六本,并进行第一轮一个班的实验。编写完成第一册30个活动方案。
第二步:(2010.10~2011.7)实施阶段
在省教科院支持下,进行试验班的试验。组建实验班成员,进行样本研究和个案追踪研究,记录所有实验数据。做到每个研究人员有记录、有积累、有阶段总结和成果。并及时进行交流和推广好的经验,以点带面进行研究活动。
第三步:(2011.8~2011.10)初步总结阶段
做好课题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课题和其他成果,特别是数学文化的校本教材和教材二次开发和教学成果。开好专家论证会,做好论证记录。
第四步:(2011.10~2011.12)研究成果再实践
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二轮实践应用,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同时开始二年级的实验班教学。
总之,我们认为数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所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能够让小学数学真正体现学校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