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数学味 体现新理念

2010-10-13 08:15顾颖菊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年9期
关键词:新理念数学课教材

顾颖菊

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堂教学,用“热闹”二字来形容是不为过的。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在一堂数学课中,什么理念都能体现,什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会使用,但这也容易造成肢体的活跃代替思维的活跃,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曾经听过一些老师的课,他们既重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又重视了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重视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热闹的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到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都如“蜻蜓点水”,一闪而过。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值得我们反思:如今的学生越来越浮躁了,数学课的“数学味”淡了。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关键是要抓住数学教学的几个度。

一、适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许多成功的教例告诉我们,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把新理念融合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心中装着学生,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连语言都要仔细斟酌,怎样将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要时刻想到学生的心理需要,关注当前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而不仅仅是教案的完成。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吃透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一般不会完整的说明数学内容的更深层次概念和例题的本质,价值,知识体系,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等,但这些问题是整个教材的灵魂。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住数学思想方法,找准富有挑战性的探究“触发点”,才能把握好整节数学课的火候,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巧妙结合

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和生活中有多种渠道可以提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如果老师有双数学的眼睛,就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把这些好的问题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可以很好地点化学,促进学生良好数学观的形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各种教学材料和实际生活中的资源。新课程赋予教师巨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如果选择的学习材料是与现实生活严密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就成了学生发展数学意识的重要动力。

同样的课,同样利用了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材料,但由于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利资源不会充分利用,或者没有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思想,产生思维碰撞,本节数学课的重点也就不能充分体现。成功的课堂不会把教学设计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外在的教学形式上,也不会只着重课本上的结果,而是更多的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中拓展的学习知识的方法。

当然,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是形式上的简单联系,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追求数学课的生活化,每节课都要强求“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随意地编造几道所谓的来自于生活,却与实际背景没有实质联系的题目,那么这节课不免又落入了形式的俗套。所以,数学课要多讲究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巧妙结合。

三、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探究

在新课改思路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恰当的把握时机和切入点,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联想、推测、探究,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题方法,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活动也更具价值。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时机不同,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根据数学教学的课程知识,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分层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这样的教师才是高明的引导者。

四、适当、实在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有的教师误解了新课程,认为新课程就是多让学生去说、去活动,但必要的练习时不能随意处理的,毕竟光说不练,怎么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呢?

与传统课堂练习质朴的形式、单一的功能相比,现在的课堂练习承载了太多的新理念,附加了太多的新功能,就像一个漂亮的礼盒,中看却不很实用。概括起来,有三个“过于”:过于强调联系生活,淡化了练习的课堂巩固与训练功能;过于追求问题的开放性、答案的不惟一性;过于讲究练习形式的活动性,学生少有静心、独立解答的时间。事实表明:课堂练习过于强调生活性,只会使数学失去其本义而沦落为生活的附庸;过于追求开放性,则容易冲淡练习的主旨,降低练习的针对性;过于讲究活动性,只会使练习浮于表面的形式,而使学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训练。

毕竟解题还是数学的关键,我们的练习要适量、适度、实在。教师要精心选择、设计题目,注意让学生有摹仿的机会,也要重视变式训练,特别是重复的题型尽量少。

五、全方位复习,在考核中渗透

首先,通过考核前的全面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在系统整理、概括比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联想,在数学知识的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特殊和普遍的分析中突破回升全面记忆,是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试题的编写上,我们要抓住试题的本质,在考核中渗透。例如,将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进行对比测试,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学生对概念的熟悉这个层次上,而是紧紧围绕三者的关系,开拓题型,启发学生能自主运用概念,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言以蔽之,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就是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度”的问题,剔除不必要的热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凸现数学的本义。同时,要重新审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既有经验,善于将新理念与传统经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造出既形式灵动又“数学味”浓郁的数学课堂教学新境界。

猜你喜欢
新理念数学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有趣的数学课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新理念下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