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内在机理

2010-10-10 02:29吕冬诗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信息

吕冬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哈尔滨 150001)

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内在机理

吕冬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哈尔滨 150001)

大学生虽然也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但更多的时候是网络信息的受信者,大学生在求知观、交往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受到了来自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选择、注意、理解、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的改变等具体影响过程;二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环境、主导价值观和次要价值观之间相互关联的具体影响模型。

网络文化;价值观;内在机理

网络传播是当前信息传播一种重要形式,大学生虽然也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但更多的时候是网络信息的受信者。网络及时地向人们传递信息,它不仅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为其独特的社会心理作用,在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向大学生传播它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的认知结构,进而主动地创造自己行动的框架。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求知观、交往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既带来了正面影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求知观:新一轮读书求知热 VS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受新的认识工具、交流工具和生产力——互联网的影响,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的读书求知热。一是,终身教育为大学生普遍接受。网络时代,无论是知识的生产还是传播都呈现出大爆炸的态势。当一个大学生结束四年的学习生涯踏入社会之际,他所学到知识的 70%~80%已经过时,一个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活到老学到老。二是,不断拓展知识面成为大学生的新时尚。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要求研究人员不仅要精于本专业知识,又要研究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具有渊博的知识基础。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各高校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急剧上升,考研热不断升温;另一方面,大学生中第二学位热、辅修热、律考热、追证热等成为普遍时尚。三是,知识来源多样化。互联网是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来源,使大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加多样化[1]。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信息产业的大发展使得社会对技术性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技术性人才和高级管理人为主的白领阶层,尤其是 IT白领受到社会各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同时,他们也以其薪水高、社会地位高等特点为人们所向往。相反,那些搞基础知识研究的人才,由于其研究成果难以在短期内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冷遇。当前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专业选择时,那些将来就业情况看好的专业,如外语、计算机应用、金融、财会等受到普遍青睐。而那些将来就业情况不是很好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专业,如哲学、教育学、数学、理论物理等受到一定的冷遇。即使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大学生也往往不热衷于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外语考试、律师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

(二)交往观:交往方式呈现新特点 VS人际交往障碍的新趋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交往模式由单空间交往演化为双空间交往。由物理空间中的“面对面”交往,演化为“人—机—人”的双空间虚拟交往。二是,交往范围大大扩展。传统社会中由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限制,人际交往往往局限于地位、身份、职业和利益相近的小社会圈子内。网络交往的出现冲破了这一束缚,具有自由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种交往不仅局限于纯熟人之间,而且大量陌生的、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都可以相互交往。三是,更加注重信息沟通。工业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纽结主要是利益,大学生的交友目的表现为“拉关系办事的方便”和“遇到纠纷有人帮”等方面,所交朋友也大多限于“社交活动能力强的人”。网络时代,社会共同体的形成更多地由知识和信息牵线。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今天大学生交友的目的人数比例高居第一的是“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约占48.1%。

互联网在改变着大学生交往模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一是,网络沉溺。互联网是一个虚拟世界,用户是“隐形人”,不必担心因泄密而失去面子及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大学生在网上获得了为人处事的满足感,更多感受到自身价值和终极关怀。由此,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络成瘾症”的报道屡见不鲜。二是,人际交往受阻。尽管互联网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物理空间接触。为了避免网上可以和一个陌生人侃侃而谈,而一旦真正面对对方时却不知所措,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回避直接的面对面接触[2]。三是,情感淡漠、疏远。互联网是由高科技构筑的虚拟空间,然而虚拟毕竟不是真实存在。在虚拟空间中,大学生尽管可以体验许多现实环境中无法体验的现象,但长期如此大学生会失去许多真实感情。

(三)政治观:政治透明度增加 VS西方殖民文化的冲击

政府上网后,有关文件、政策、规定被分门别类,各设索引置于网上,为公民了解所需政策和法律条文提供了方便。一般来说,政府上网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廉政建设;另一方面,国家法律、政府规定直接与公民对话,无形中增强了公民政治透明意识和政治开放意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政府上网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公民与政府间的距离。而发生在网络讨论区的讨论也为公民参与政府生活创造了条件,在这一背景下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受到每个公民、尤其是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工具,互联网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改善了人类信息环境,同时也为国际强势集团构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创造了条件。互联网本来是以无中心性、自由性和平等性而著称的,但由于美国在互联网方面绝对的技术优势及其扩张本性,使得美国成了事实上的互联网中心。美国在互联网上的主导地位必然导致网上所充斥的大量信息是经过其意识形态加工过之后的产物。当各种包装精美的歌颂西方、抵毁社会主义中国的信息充斥于网上时,当大学生在网上不断点击这些信息时,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感会不知不觉地侵蚀大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学习和理解。

(四)道德观:促进道德进步 VS道德评价相对化

互联网的发展使大学生交往范围得到革命性拓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道德要求。一方面,交往范围的扩大必然使大学生包括道德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交往关系经常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样的关系中,特别是在这些关系的冲突中,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必然实现新的觉醒。大学生能够开始意识到资源共享、互助合作、互惠互利等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进一步思考应承担的道德义务,思考在新的环境中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互联网还丰富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另一番天地,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再也不仅仅存在于物理空间中,还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大学生不仅与物理空间中的他者发生利益关系与道德关系,也与网上的他者发生此类关系,从而实现了道德关系的无限拓展。

网络社会出现以前,人类历史上一切道德规范都是用来解决物理空间中的问题的。网络空间的出现使得物理空间中的道德规范无法在其中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容易导致道德相对主义。“你想如何干就如何干”,“只要你自己肯定的什么都可以”是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原则。由此,进入互联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一方面认为互联网上很难讲道德,另一方面有意无意地违反道德规范。据 2001年北京联合大学对五所高校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对大学生现有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对于网络黑客的行为,26.3%的人表示“黑客有高超的技术,令人佩服”,16.7%的人表示“黑客的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有24.4%的人表示“不好说”,只有24.2%的人表示“黑客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严厉惩罚并尽力杜绝”。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在网络道德问题上的模糊与失范[3]。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过程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影响过程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如图 1所示)。

(一 )信息的选择

信息的选择包括无意接触和选择性接触。信息流动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大学生对信息的无意接触和选择性接触。无意接触是没有一定的目的,也无须作意志努力的接触;选择性接触是有一定的倾向,并与意志努力相关联的接触。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个人总是倾向于使自己接触那些与己原有态度、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而避免接触与己意不合的信息。在网络传播中,这种情况同样存在,如人们总是主动打开代表自己倾向的网页,观看自己喜欢的帖子。

(二 )注意

注意是信息流动的第二个环节,有时也是第一个环节。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网站通过各种手段引起网民的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注意对于心理过程总是起着引导作用,使心理过程沿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发展。

注意是大学生接受网络信息的重要心理条件。但大学生仅具备了这个心理条件并不就能接受网络信息的内容,大学生接受信息,还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对信息进行理解。

(三 )理解

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解直接与大学生的认知图式有关,大学生认知图式是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表征结构,是网络信息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大学生的认知图式包括有关网络语言、图像、声音的图式,关于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图式;关于各种信息内容的结构等等的图式。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解有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一般一说即明的网络信息大学生能直接理解,无须分析;而间接理解的内容就不是这样,需要大学生多方面地分析和理解。网络中的信息大多数要诉之于大学生的间接理解,这就必须依靠大学生对原有认识的再现来达到,而且通过原有经验中的某些相关思维作中介,通过层层分析来实现。鲁默哈特认为每个人的认知图式的内部结构是由许多变量组成。“受众的人生经验、自我认识及某种使用信息的生理机制,构成了‘现实的形象’,当他受到外界信息刺激后总是把刺激与心目中的形象进行对比,然后决定是认可、回避,还是加工。”[4]当大学生接受 (或听、或看、或读)某种信息时,通常是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纯粹的字、词、句、声音、画面,大学生在接触网络符号时,首先是字、词、句、画面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所产生的语法或声音画面意义;二是字词、句、声音、画面表层结构通过心理转换所形成的深层认识:三是通篇语境,加之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个人阅历、经验、知识背景等不同认知结构的原因,造成对同样网络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大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对感受到的信息加以选择、组织并解释,并凭以往的情感、经验等作出价值和意识评判,接受网络信息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文化规范等[4]。

(四)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的改变

大学生的接受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接受信息,二是改变态度,三是影响行为。当网络中的信息与大学生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符合时,他不仅仅确信这个信息,而且把它存入自己脑中,把它作为自己正确认识外界知识的一部分,即:内化。在接受信息的前提下,态度有可能发生改变。而态度受价值观的制约,从本质上说,态度的改变就是价值观的改变。而沙莲香教授在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态度就包含着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4]。大学生态度的改变意味着新态度的建立,原有的态度被新态度所替代。新态度的建立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层次,这就是顺从、认同和内化。顺从是大学生对信息的内容表现出一致的倾向,但主要表现为外显行为上的一致,在内心深处并没有认同信息的内容,这是出于一种趋利避害的动机。认同是在心理上产生了与信息内容一种不可分的整体感觉。认同主要是大学生受信息内容的吸引,被信息内容所感动,而愿意与信息内容保持一致;内化是把信息内容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把信息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作为自己观点和情感的一部分。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模型

大学生的身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生活领域的扩展而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大学以后,相对独立自主的生活环境和活动时空,较为广泛的社会接触和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在心理上渴求更多的东西。如渴求获得知识、取得学业进步和今后事业的成功;广泛交往获得友谊与知己;渴求受到别人的尊重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大学生在心理上的一种新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与原有的中学生式的价值取向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大学生遵循这种需求,在人生实践活动中去选择和建构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大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重要时期,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前文所述,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与文化密切相关,处在青年前期的大学阶段影响价值观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网络时代文化发展的新产物——网络文化,也影响着校园的文化环境,丰富和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大学生进入校园其主流是在受网络文化影响、发展着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长,逐步形成社会主导价值观;也有部分学生更多地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分成两种,一种接受网络文化的正面影响,进而回归社会主导价值观,另一种接受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造成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偏离和反叛。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对一个社会群体来说,居于核心地位,引导着整个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的价值观,被称为主导价值观。从主导价值观中引伸出次要价值观,从而形成主导价值观的外围“保护带”。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它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冲突[4]。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有可能产生三种结果:一种是激变、升华、飞跃,从而实现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的契合和共鸣,完成社会主导价值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吸纳和塑造,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另一种则是积淀、转向,成为下一批大学生社会思考的素材或产生更大的困惑与偏离;三是有可能使大学生价值取向脱离社会主导文化,成为反叛主导价值系统的消极力量。因此,要努力把握和利用网络,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坚持社会价值导向一元的前提下,使大学生价值取向融入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之中。

[1]汪盛科,张芝萍.网络文化的冲击与改进高校德育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2000,(11):46.

[2]胡钰.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2001,(3).

[3]张道明,王超,黎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J].理论导报,2010,(1):34.

[4]任玉坤.网络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28):256-257.

(责任编辑:侯秀梅)

G641

A

1001-7836(2010)11-0073-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31

2010-09-09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1152Z045)

吕冬诗 (197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观大学生信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