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和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水经注》方位词及其用法浅析
何世和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水经注》是中古重要文献,考察了《水经注》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归纳了中古时期方位词系统发展的情况。
水经注;方位词;语法功能;语义特点
《水经注》(以下简称《水》)全书共40卷,约35万字,是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约成书于公元6世纪初。时值中古汉语时期,汉语的方位词系统在语义表达上和语法功能上都已趋于完备。作为一部地理著作,《水》拥有大量的方位词,是研究方位词系统发展的重要文献。
本文以《水》为考察对象,对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考察的底本为陈桥驿、叶光庭、叶扬译注的《水经注全译》,凡引《水》,只注所在卷数,卷名及书名省略。
(一)方位词
《水》中的方位词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
单纯方位词有: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中、里、内、外、表、间、旁(傍)、侧、边等共19个。
合成方位词可分为后附式:L+头——东头、西头、南头、北头;L+侧——东侧、西侧、南侧、北侧;L+方——西方、南方、北方;L+面——东面、西面、南面、北面;LL+角——东南角、东北角、西南角、西北角。复合式:偏正——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南中、中间;对举——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中外、内外、表里、上下。
(二)方位结构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N+(以/之)+L
(1)故轮台以东,地广,饶水草,可溉田五千顷以上。(卷二)
(2)城之北侧有故台,台西有方池。(卷二十六)
(3)夜中,闻女子称冤之声。(卷十八)
这种方位结构类型一直流传至今,其省略格式“N+L”在《水》中使用尤为普遍,有些方位词达到了相当高的后附程度。但当时方位词的后附程度尚不如现代汉语这样高,多数方位词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单独使用,因此,对“N+L”形式,还是应该看做短语更妥。
b.Prep+N+(以/之)+L
(1)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卷二)
(2)其水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卷二)
(3)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卷十五)
(4)故倒言葬我著渚下石碛上。(卷二十八)
“prep……L”格式在上古时期就大量存在,在《水》里,这种结构仍然是方位表达法中的主流。
c.L+N
(1)岭高四十余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达其上岭。(卷十一)
(2)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复遗式。(卷二十六)
(3)昭王渡沔,中流而没,死于是水。(卷二十八)
(4)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卷三十七)
中古时期的“L+N”结构排除成词的情况,像“中原”“上大夫”“下民”等,还可以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解释成“在……L”,即“L+N”=“prep+N+L”,如例(4)的“孤竦中流”可以说成“独自耸立在河流中”,即“中流”=“在(河)流中”,也有学者将这种情况称为“前置介词性活用”[1]109,例(3)也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解释成“N+L”,即把语序颠倒一下,这在《诗经》中比较常见,涉及到的方位词主要是“中”。如“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肃肃兔罝,施于中林”等,储泽祥曾指出,这种情况可以归结为上古汉语语序或是古汉藏语系语序用法的残留[2]58。但是像例(1)“方得达其上岭”我们应将其理解成“才能到达岭上”,例(2)的“山之上顶”也理解为“山的顶上”更妥,可见对上古汉语语序沿袭的情况不仅局限于“中”。
d.adv.+L
(1)恒曲中次东,有僧迦扇柰揭城。(卷一)
(2)小东有一湖,佳饶鲜笋,匪直芳齐芍药,实亦洁并飞鳞。(卷二十六)
在中古时期“副词+方位词”的用法相当罕见,“次东”“次西”包括“次北”、“小东”等“副词+方位词”结构在《水》中均是首次出现。“次”和“小”均指“稍稍”或“偏”。方位词由于有了副词的修饰,所以对地点的描述显得更加精准。现代汉语“副+方位词”的用法较为普遍,固定某个地理坐标时会用到“西北偏北”“东偏南”,天气预报中常用“偏南风”“偏西风”等。这种用法的雏形是否来源于《水》的“次东”或“小东”尚需研究。
方位词和方位结构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还能修饰动词做状语,或活用为动词做句子的谓语,也可以构成方位结构做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一)做主语、宾语和定语
a.做主语
(1)其水西径孔山南,上有洞穴开明。(卷十四)
(2)中有石床,甚整顿,傍生野韭。(卷三十七)
b.做动词的宾语
(1)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卷二)
(2)昔越王为吴所败……卑身待士,施必及下。(卷四十)
c.做介词的宾语
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卷二)
d.做定语
(1)有商贾车船行旁国,画革旁行,以书记也。(卷二)
(2)(荀息)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卷四)
(二)做状语、谓语和补语
方位词可以单独修饰动词作状语,以对举使用为多;也可以组成方位结构修饰谓语,后者更加普遍。方位词做谓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经过漫长的语法演变,许多方位词(如:上、下等)兼具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因此究竟句子中的哪些方位词属于活用为动词,哪些属于动词用法还要视具体情况来分析。
a.做状语
(1)其水又东南流,右注北河。(卷二)
(2)南对精庐,上荫修木,下瞰寒泉。(卷四十)
b.活用为动词做句子的谓语
(1)王母欲东,登之自通。(卷一)
(2)贼来时,上我置楼上,则我能却之。(卷一)
(3)豫章俞益期,性气刚直,不下曲俗,容身无所,远适在南。(卷三十六)
c.方位结构做补语或状语
(1)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卷四)
(2)浴竟,于河边啖糜竟,掷钵水中,你六百步,钵没河中。(卷一)
(3)帝于门上见之,使问姓名而异之。(卷十六)
方位词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空间域的认知,因此其表义也比较灵活。一些方位词组有名词作为参考系,表示一个相对固定的点或面。但有时缺失参考系或是选取的参考点不同会导致表示的方位不准确,甚至非常模糊。如成语“东奔西走”并不是“跑到东边又跑到西边”,而是指“到处奔波”;“走南闯北”也不是说“走走南边再闯闯北边”而是指“到处闯荡”。此时的“东西”和“南北”就泛指所有的方向。古代汉语方位词使用也存在这种情况,吕叔湘先生称之为方位词表义的“泛向性”。
《水》里方位词表义的“泛向性”主要体现在一个方位词可以表示好几个地点,即“一词多义”性。涉及到的方位词有“上”“中”“间”“表里”“左右”等。
其中“上”的情况尤为典型。例如:
(1)己巳,天子东征,食马于漯水之上。(卷五)
(2)秦始皇东游海上,与台上蟠蒲系马。(卷五)
(3)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卷七)
(4)有青溪……小发溪,江上有溪,六溪列溉,散入江。(卷四十)
例(1)中,方位词“上”表示“水边上”;例(2)指“水里面,河里”;例(3)指“水的垂直上方”;例(4)表示“水的沿岸”。
(1)袁氏之攻,状若鬼神,冲梯舞于楼上,鼓角鸣于地中。(卷十一)
(2)始皇发民凿破此冈,地中出血,今凿处犹存。(卷三十七)
例(1)“鼓角鸣于地中”不可能说“鼓角的声音从地里发出来”,而是“从地面上”。例(2)“地中出血”的“地中”指“地里”,即“地里有血流出”。另外“中”还分别指代“……里”例(3)到(6)、“……以内”例(7)、“……中间”例(8),或“……中心”例(10),如:
(3)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卷二十五)
(4)夜中,忽有二童子入。(卷六)
(5)始知缘生行中造次,入关经究,故事与实违矣。(卷十六)
(6)扶沟县有帛乡帛亭,名在七乡十二亭中。(卷二十二)
(7)今临侧水湄,左右方一二里中,状若丘墟。(卷十)
(8)《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卷十六)
(9)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一间。(卷十)
(10)即于中河入火光三昧,烧具两般泥洹。(卷一)
除了“上”“中”之外,还有“间”、“表里”、“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也有表义的泛向性。如:
间——“……之间”、“……之内”、“……中间”
(1)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卷一)
(2)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卷六)
(3)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名。(卷三十四)
表里——“……的里面和外面”、“……的正面和反面”
(1)魏神瑞三年,又建白楼……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卷十三)
(2)碑南面刻颂,表里镂字,犹存不破。(卷十六)
前后——“(时间)先后”、“前面和后面”
(1)前后刺史、郡守,迁除新至。(卷三十七)
(2)屋前后辟级续石障,使南北入岸。(卷十六)
左右——“左边和右边”、“东西两岸”或“南北两岸”、“周围(的人)”
(1)太子生时,以龙王夹太子左右,吐水浴太子。(卷一)
(2)北肥水出山柔县西北泽薮,东南流,左右翼佩。(卷二十三)
(3)得一只履,耽惊还就列,内外左右,莫不骇异。(卷三十七)
《水》成书于魏晋南北朝的末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体现了明显的语言过渡性。这种过渡主要体现在数量和后附性的变化上。
(一)数量增加
从方位词系统的构成来看,单纯方位词较之上古时期增加了“边、里、表”,对应的,合成方位词中也增加了“表里”。另外,上古时期后附式合成方位词的主要后缀是“面”,《水》中又出现了“头”“侧”“方”“角”等。复合式合成方位词里增加了“南中”和“中间”。这个“中间”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十分接近。如:
(1)彼罗奈国在迪维罗卫国南千二百里,中间有恒水。(卷一)
(2)东西廊庑别舍,中间方七百余步。(卷二十五)
后缀“角”应该是从“角落”这个义项发展演化而来的,“角落”本来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处所概念,所以与“角”组合的都是偏正式的合成方位词。其余的三个后缀“头”“侧”“方”组成的合成方位词中,“侧”一组的使用频率最高,平均词频在10个左右。
(二)后附性增强
上古汉语中方位词的独立性很强,上文也提到了中古时期方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单独使用,但有一些方位词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后附程度。我们以“上”为例,列举《左传》、《论衡》和《水》中方位词后置应用范围的历时变化(见下表)。
著作名称总词频后置用法使用比例《左传》244 50 20.5%《论衡》546 145 27%《水经注》951 517 54.4%
可见,从上古到中古,方位词的后附性明显地增强了。这种势头也一直持续到了近代汉语中。
由上可见,《水》的方位词系统无论从语法功能上还是从语义表达上,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性质上,都较上古时期有了很大发展,这种发展也为近代汉语方位词系统的成熟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1]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储泽祥.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古汉语研究,1996(01).
责任编辑:之 者
Analysis onShuijingzhu’s Location Words and its Usage
HE Shi-he
S huijingzhuis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in Middle Ages.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location words inS huijingzhu,and general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tion words in Middle Ages.
S huijingzhu;location words;grammatical function;semantic feature
H131
A
1671-8275(2010)06-0101-03
2010-09-28
何世和(1985-),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