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雅与俗

2010-09-29 08:56本刊评论员
中国工人 2010年10期
关键词:罂粟评论员人文主义

本刊评论员

文化的雅与俗

本刊评论员

眼下,俗文化的受众如此之多,场面如此之火爆,甚至有通过利用电视等传媒的全力宣传和支持成为主旋律之势。近来一些颇具影响的文化从业人员也纷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认为文化没有雅俗之分,甚至认为没有雅的东西,全都俗的,从而进一步彻底否定雅文化具有更高的价值。这似乎具有文化暴力的味道,让人惊心。

诚然,并非人人都需要天鹅湖和莫扎特,但那种向低看齐、向下看齐、雅俗不分、善恶不辨的状况,无疑是一种集体的堕落,有识之士自然对此痛心疾首。“肤浅、堕落、精神污染、人文主义沦丧……”等是我们时常在国内媒体上听到的词汇。

其实,让人真正担心的中国文化变得如此“不健康”,并非指色情暴力。那种以严重刺激感官来吸引眼球的哗众取宠的手法,的确是文化市场化、大众化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竞争的逻辑导致文化产品制造者要不断突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这种“不健康”是指我们文化从业人员往往用很猥亵的眼光去看人,看待生活,看待各种事物。

或许有人说,既然是恶俗、堕落的东西,何不除掉它而留着毒害人民呢?问题是,精神的自由是一片阳光雨露,它可以孕育出玫瑰,也可以养育出罂粟。文化产品中罂粟并不像植物界的罂粟那么清晰可辨,也不像西瓜切开那样判然两分。更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罂粟和玫瑰,你的罂粟或许是他人的玫瑰也未可知。任何一个社会的免疫力,并不总是来源于政府注射的疫苗。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社会的时候,它破坏的必然是自由的土壤,而被破坏的土壤,可能再也无法给玫瑰供给营养。与其通过政府花时间精力去打击,不如让人民群众看穿、唾弃、远离它。

我们应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民群众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那些感官刺激主义的文化产品虽然横行,但“伎俩”用尽之后,只是让人麻木。之后人们还是想回归细腻、美感、智慧。俗文化也无非就是表现那点儿颜色,也不至于是世界文明的末日。人民群众有时把它当作一个笑话来看,也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只有看笑话的兴趣和能力。

或许不久我们会如释重负地说,文化快餐时代人文主义沦丧到头,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

猜你喜欢
罂粟评论员人文主义
小学生赏花顺便立了个功:铲除125 株罂粟!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大理石客厅里的罂粟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